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75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架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doc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定陶县供电公司生产综合楼

定陶县供电公司生产综合楼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菏泽市定陶县供电公司

监理单位:

定陶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编制单位: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赵书千审核人:

张治诚

编制时间:

2013年3月27日

PAGE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定陶县供电公司生产综合楼

高支模施工方案

根据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和住房与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要求,特编制以下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5.设计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定陶县府前路与府西路之间,工程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

建筑高度49.7米。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高支模的范围有:

3~6轴/B~D轴一层至二层顶门厅位置楼面板(高度10.8m);二层顶及三层顶7~9轴/F轴、7~9轴/G轴框架梁(600mmX1000mm、600mmX1100mm,高度5.4m、4.8m)。

3.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准备

(1)各类材、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

(2)根据施工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

(3)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

(4)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

(5)模板放置:

模板在工地加工成型后,下面用木方垫平,防止变形,并应对模板型号、数量进行清点。

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

4.操作工艺

4.1支模方式

梁板:

其平整度及接缝等质量要求达到砼结构按清水构件模板制作及安装。

门厅位置的楼面板为满铺多层板后布置周转性塑料模壳。

4.2支撑体系

a、板模:

3~6轴/B~C轴一层至二层顶门厅位置楼面板,上铺设多层板,安装模壳,模壳叠合层厚120mm,肋梁换算成板厚约180mm,支撑体系计算时按板厚300mm考虑。

采用φ48×3.5的满堂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

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支撑,上部托梁采用φ48×3.5双钢管,钢管上铺50×50×2000木枋间距为@150mm。

水平方向设纵、横向拉杆,水平步距为1.8m。

保证扫地杆离地高200mm。

板底纵横向水平杆距板底300mm。

经计算,现浇板强度不能满足施工荷载自重,搭设脚手架前在底部铺设工字钢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局部压强。

满堂架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共计设置1道水平剪刀撑;支架构造、三向剪刀撑、扫地杆及水平杆的布置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实施。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已浇筑的构件顶紧顶牢抱死。

一层B轴门厅柱及3、6轴框架柱应与架体有效连接,使整个架体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增加整个架体的刚性。

b、梁模:

二层顶及三层顶7~9轴/F轴、7~9轴/G轴框架梁,立杆采用钢管顶部加设顶托,顶托上托梁采用Φ48×3.5双钢管,梁底铺50×50×2000木枋间距为@200mm。

经计算,现浇板强度不能满足施工荷载自重,搭设脚手架前在底部铺设工字钢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局部压强。

水平方向设纵、横向拉杆,水平步距为1.8m。

扫地杆离地高200mm。

支架构造、三向剪刀撑、扫地杆及水平杆的布置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实施。

梁高900mm≤h≤1200mm时:

梁底铺枋@200,一道14的对拉螺杆沿长方向@500加固,梁侧背枋@250:

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20;立杆步距h(m):

1.80;梁两侧立柱间距(m):

1.00;承重架支设:

两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1.00。

主梁跨度17.7m,在梁模的跨中按梁跨的2‰度起拱。

4.3模板支设的要求

4.3.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

4.3.2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须准确无误。

4.4模板拆除

4.4.1拆除前的准备

①拆除前必须对操作工人作好技术及安全交底;

②全面检查内架的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③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④拆除前对整个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现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作业队在得到项目部下发的《内架拆除许可令》,明确拆除部位、拆除时间及拆除的顺序后方可进行拆除。

4.4.2拆模时间规定:

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

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后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需特别注意的是后浇带位置的模板及支撑体系,浇筑前严禁拆除,严禁拆除后再加立杆加固,避免因缺少支撑造成挠度变化,现浇板下垂。

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4.4.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梁板模板拆除前应先在满堂架适当部位横杆(满足操作要求)铺上脚手板以满足操作时安全需要及防止拆下的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落。

2)、拆模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拆除部位的正下方,并用专用撬棍拆除梁板模,禁止野蛮施工。

3)、拆下的模板由人工往下传递,层高超过4m楼面底模由人工通过绳子吊运落地,严禁往下扔,以防止模板损坏。

4)、当天拆下的模板当天转运至指定地方并及时清理干净,撬出铁钉并刷脱模剂,禁止待一楼层模板全部拆除后,再一次清运。

5.模板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

模板支撑体系、杉木枋在使用前应认真挑选防止锈蚀或有节疤,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5.2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柱模)拼装过刨,模板与砼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模板支设便于模板的拆除。

5.3允许偏差项目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移

3

表面平整度

5

标高

-5~+2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截面尺寸

-5~+2

预留、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3

每层垂直度

3

预留洞截面尺寸

0~+10

5.4模板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产生蜂窝麻面。

防止办法:

大于600mm梁高的侧板,宜加穿对拉螺栓。

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2)、板接缝处出现高低差及漏浆

防止办法:

模板应过刨清缝,杉木枋在使用前过刨,过刨后高度统一为95mm;同一板跨内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模板,厚度均匀;尽量消除标高引测误差,同时在同一板跨内先定出板边两侧高度,中间部位拉线即可;板缝大于2mm时先用快干粉封堵,再贴30mm宽粘胶带。

3)、梁侧板或板模夹在砼内

防止办法:

模板压向必须正确,即板底模压往梁(柱)侧模上口;正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操作:

即安装梁柱模→梁侧模从梁柱处向中间安装→板模从梁边向中间安装。

6.成品保护

1)、模板存放场地(清理、维护)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枋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枋,搬运柱模(模板)要轻起轻放,不得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2)、模板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楞角。

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面层损坏变形应及时维护或更换。

4)、每次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干净,并均匀涂上脱模剂,以免随用随刷时污染钢筋。

7.模板施工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7.1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7.1.1一般注意事项

1)、木枋、模板进场后应有防雨措施或入库或加盖编织布,避免受潮变形,影响安装质量。

2)、模板支撑架与外架应分离,楼层外脚手架应高出作业层。

3)、上料平台作成整体移动式平台,由专人拆除和安装,不能图方便擅自搭设。

4)、立杆、木方、穿墙螺杆、柱箍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板模架应加防滑扣件。

5)、模板上堆放钢筋,砼必须分散堆放,不得集中堆放。

6)、模板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层与层之间的支模立杆基本上要上下对齐。

8)、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9)、拆下的模板木枋及时将铁钉拔出,以防扎脚。

10)、吊装模板时应使模板稳定后,操作人员方可协助就位,禁止在摆动中硬拉硬扯。

11)、严禁木工顺手拆除或搬运搭设外架的专用钢管、扣件。

12)、高支模拆除时应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

13)、模板拆除时应画出警界线,并派专人指挥操作,闲杂人等不得入警界线。

7.1.2人员要求

1)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

2)架子工在作业时严禁喝酒或带病作业。

3)架子工在上架时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

7.1.3脚手架、模板支撑的检修安全措施

1)脚手架上下通道搭设在东侧,作业平台采用竹笆板,根据搭设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竹笆板位置。

2)支撑体系检修安全措施:

至少安排两人轮流检查支撑体系,防止长时间作业因疲劳引起安全事故;严禁酒后作业;严禁穿拖鞋上架,必须穿防滑鞋;根据砼浇筑位置,及时进行检查,出现较小问题,如倒枋、爆模,立即停止上部作业,增加人手加固处理;出现较大问题,如大范围塌陷、整体位移严重立即撤离,并及时通知上部作业人员撤离作业区域。

7.1.4脚手架同已浇筑结构连接措施

1)与墙体连接:

在浇筑墙部位同临近立杆进行扣结加固,形成稳定受力体系。

2)与柱连接:

支撑体系必须与已浇筑柱进行有效连接,用4条短钢管做柱箍,通过柱箍与临近立杆进行连接。

7.2环境保证措施

1)、模板装卸、模板拆除、电锯施工操作应控制好施工噪声。

①模板装卸时应人工一张张搬运,并轻拿轻放,不得直接将模板、木枋向下抛掷;②模板拆除时,应人工向下传递模板、木枋,不得从高空向下抛掷。

2)、圆盘锯处锯木灰排放,造成环境施工现场粉尘的排放。

①锯木灰每隔2天用汽车将木屑运至城市环境垃圾存放点;②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对锯木灰浇水三次,防止木尘飞洒。

3)、模板施工产生的现场不可利用的旧废模板、木枋固体废弃物。

①现场不可利用旧模板、木枋与环境垃圾管理站联系,运出施工场地外处理。

②对废对拉螺杆、钢模、螺丝等分类堆放,统一回收后转卖。

8.施工监测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

8.1施工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

满堂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稳定状况、梁、墙柱模板浇筑时模板受力变形状况、浇筑砼时模板沉降变形情况等。

2、监测方案:

a、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b、砼浇筑作业时安排专人检查支撑系统受力情况,检查梁、柱模板受力变形情况;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c、在已浇筑楼面顶部安排专人用水准仪检查模板变形情况,观测频率不得大于1次/30min,保证施工作业在受控状态;

d、在梁1/2跨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二个支顶水平位移监测点、三个支顶沉降观测点。

观测方法:

1)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2)浇砼前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半小时进行一次观测。

并作好记录。

d、严格控制砼料高度,不得超过40cm高,及时将砼振捣铺平;

e、支撑架内部备用木枋及长短钢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3变形监测预警值:

支架垂直位移为10mm,大梁支架水平位移为8mm,大梁支架沉降位移为10mm。

8.2安全应急预案

a、施工作业前准备工作

1、浇筑作业前,编排好值班人员表,下发到项目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做到时刻可以联系到现场负责人;

2、提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前动员工作;

3、做好出现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向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

b、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处理措施

1、梁、柱振捣不当出现涨模。

及时停止上部施工作业,利用满堂架内存放的备用钢管、木枋进行加固处理。

2、个别梁底木枋倾倒,及时通知停止浇筑作业,立即进行加固处理,确认安全稳定后方可继续作业。

3、在砼浇筑过程中,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监控砼浇筑施工全过程。

4、砼浇筑时,指定两名专职安全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立即暂停施工,待排除险情并经项目经理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5、混凝土施工时安排木工观察支撑体系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6、砼浇筑过程,在砼浇筑范围设警戒线,派专人看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层模板支撑体系下方。

c、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1.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1)本应急预案中的现场急救:

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由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2)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高空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事故等。

3)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伤害形式:

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等。

2.现场急救的原则:

1)抢救伤者要及时,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2)抢救方法得当,避免二次伤害;

3)实施现场急救与送医院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4)送现场最近的医院救治的原则;

3.现场急救措施:

3.1收集信息和事故评价:

1)保持通讯畅通,信息及时沟通,随时掌握事故发展状况;

2)确定事故类型、伤害形式和范围;

3)确定人员伤害情况;

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电话咨询、气象预报);

5)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

6)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

3.2救护救援应急分队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和事发现场抢险小组一起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3.3针对伤者的受伤情况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3.4与医院或急救中心及时取得联系,转送伤者,使伤者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减少伤亡。

3.5为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组实施警戒工作保证抢险道路畅通。

4.人员自救及救治方法:

4.1外伤止血:

由于事故可能引起出血,出血量大(达到总血量的40%),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先采取紧急止血措施,然后再采取其他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和止血带止血。

4.2包扎:

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作用,有利于转送和进一步治疗。

常用方法有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尼龙网包扎、自粘贴包扎。

3)高空坠落的患者,无论情况如何,都要按脊柱固定的方法处理,以备无患。

4.4触电急救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防止患者在脱离电源后的二次伤害;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术;对局部电烧伤进行临时消毒包扎处理;呼急救中心转院抢救。

4.5中暑抢救措施:

发现中暑人员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

轻度中暑给以患者含盐冷饮,可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人丹,休息后即可恢复;高热型重点是物理降温,用26-29摄氏度温水或50%的酒精全身檫浴,用电风扇吹风,头部放置冰袋。

5.安排专人检测支撑体系受力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撤离并立即通知值班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安排作业人员撤离作业面;

6.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及时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通知120、110到场。

9.过程控制

熟悉设计文件

学习操作规程及验收规范

明确质量目标

全体操作人员参加书面交底

与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砼浇筑时留专人照看

专职质检员检验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三检”记录

质量验评记录

施工记录

优化支撑、模板系统

引测高程

模板涂刷隔离剂

复核标高、检查轴线

弹出构件中心及边线

检查脚手架

班组自检

工长、质检员中间抽查

定点操作、挂牌施工

优化拆模方案

重点构件根据抗压强度

报告,确定拆模时间

文明拆模、注意成品保护

清理修理模板及支撑架

施工前准备

技术交底

支摸

质量验收

是否符合

设计及验

收规范

下道工序

拆模

资料整理

分类归档

预制结构的底模制作

10.模板设计计算

主要验算梁、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堂架高度、板厚及梁截面均取最大值。

10.1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层高10.8m,板厚0.3m)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0.90;纵距(m):

0.90;步距(m):

1.8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3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

10.80;

采用的钢管(mm):

Φ48×3.5;

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1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50.00;

托梁材料为:

钢管(双钢管):

Φ48×3.5;

5.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

三级钢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

10;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

360.000;

楼板的计算宽度(m):

6.90;楼板的计算厚度(mm):

300.00;

楼板的计算长度(m):

23.40;施工平均温度(℃):

30.000;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1.22/6=24cm3;

I=100×1.23/12=14.4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5×0.3×1+0.35×1=7.85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

q2=2.5×1=2.5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1.2×7.85+1.4×2.5=12.92kN/m

最大弯矩M=0.1×12.92×0.12=0.013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12920/24000=0.53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538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7.8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7.85×1004/(100×9500×520833.333)=0.001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100/250=0.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0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0.4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5×5/6=20.83cm3;

I=5×5×5×5/12=52.08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5×0.1×0.3=0.7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1=0.03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2.5+2)×0.9×0.1=0.405kN;

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2×(0.75+0.035)=0.942kN/m;

集中荷载p=1.4×0.405=0.567kN;

最大弯距M=Pl/4+ql2/8=0.567×0.9/4+0.942×0.92/8=0.223kN.m;

最大支座力N=P/2+ql/2=0.567/2+0.942×0.9/2=0.707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σ=M/w=0.223×106/20.833×103=10.702N/mm2;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