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86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度文化层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

“家天下”就是采取“世袭制”的社会制度,具体就是父传嫡长子。

10.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11.儒法合流:

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倍受专制统治者的青睐。

然而,在先秦时期儒家法律思想倍受冷落而法家思想大行其道,直到秦二世而亡,警醒统治者,重新起用儒术。

经过这一历史周折,统治者认清了儒学优势与弊端,同时取法家所长补儒家所短,儒法结合,最终形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2.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

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

天下第三十三》,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

“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

“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

“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

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13.图腾: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

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

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

14.神本文化:

商民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在以神秘性和龙通行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尊神重巫,体现出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15.今文经:

所谓“今文经”即朝廷为了便于经学流播,下令收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定文本,作为传述的依据。

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遂有“今文经”之称。

16.古文经:

所谓“古文经”即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系用古籀文写成,故称“古文经”。

17.玄学: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产生于魏晋。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出来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18.唐型文化: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的文化类型。

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19.宋型文化:

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20.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是我们前述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

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21.重政轻技:

重政轻技即重行政轻技术,在国家全部事物中,政治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巩固,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

很多重要的科学著作往往无人问津,以至绝版。

22.重道轻器: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又有重道轻器的传统。

就整个理论学术而言,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

就自然科学而言,重视宏观规律的探求,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

23.散点透视:

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

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24.遗貌取神:

绘画艺术中有“遗貌取神”的技法,一般是指描绘客体物象时,遗取形貌而取其神韵。

25.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

26.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

“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信”可以训练人诚实的品质,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

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

“报”即知恩思报。

汇报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和机制。

26.修己慎独:

中国古代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

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做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

慎独就是修养方法中的一种,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

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7.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

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

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利,就是指物质利益。

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

“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28.心斋:

庄子的主张之一,“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

29.坐忘:

“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

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30.智性文化:

正西方文化通常被称作智性文化,它是以知识为根本,以理性为工具,以个人为本位,以追求自我,超越非我、实现超我为宗旨,从和谐中追求不和谐.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特性的竞进型文化。

31.德性文化:

中国文化通常被称作德性文化,它是以道德为根本,以中庸之道为精义,以社会整体为本位,以能文能武、亦诗亦画、多才多艺为能事,从不和谐中追求和谐,以调适自然,顺应大道为根本物性的调适型文化。

32.中国文化的同化力: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

33.中国文化的融合力: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未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34.民本主义:

中国自先秦即已产生的“民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概念。

民本主义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它是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的。

35.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考察,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天人协调的意思,即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36.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尙中”之义联系在一起的。

儒家认为,要实现“和”的理想,根本的途径,在与保持“中”道。

“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要不及。

“中”也指对待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

“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

37.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孔子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

刚健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孔子认为,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篇二:

文化传统: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广义文化:

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

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科举制:

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分制科和常科租庸调制:

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

政府将无主荒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

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及乡土所产的绢、帛,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这就叫秘庸调制。

方志时期:

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气候做了更详细的记录,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很有帮助。

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

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宗法制:

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血亲五服制:

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察举制:

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

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

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

其他科目科学家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

清谈:

魏晋玄学之风的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

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

《四时纂要》:

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撰。

逐月列举应做农事及其具体措施,近于农家历的性质。

《四时纂要》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农业文献,它对农业的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

避讳: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

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中庸:

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三纲五常:

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五服”:

周代的古礼,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

两税法:

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

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交流物质和中外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

重本抑末:

重本抑末是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

小农是王朝统治的基础,重农主义(本)抑制工商业(末)作为国策,即重本抑末。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

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

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本草之学:

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

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

人生仪礼:

人生仪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一个家庭成员不同的人生阶段举行的仪礼,一般包括:

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血缘凝聚力:

血缘凝聚力是指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

家族系内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

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族体制,维持家族的伦理秩序。

九品中正制:

是曹魏时期建立的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本质上是维护土族利益。

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根据士人的品级;

向吏部举荐。

《唐律疏议》:

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

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春秋决狱”:

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五礼:

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

五礼分为:

吉;

凶,;

宾;

军;

嘉。

语言崇拜:

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

起源于语言巫术

天人合一:

一层意义,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

二层意义,自然界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最高原则;

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中和:

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文化产品: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内涵:

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

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

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文化现象:

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

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观念: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

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

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上层文化:

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

指民间文化。

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

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仪器观测期:

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帧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地线:

此地线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

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漕四渠:

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新石器时代: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

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

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羲和敬顺昊天:

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5日,并“以润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敬授民时:

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

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

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

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

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

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

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二王之后:

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西域: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征辟:

汉代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也叫“公府辟士”。

朝廷招聘为征;

三公以下召布衣人仕为辟,是一种中央地方并行征集贤士为官的方法。

汉代风尚,往往有名望的公卿,身居高位,以能罗致天下名士,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而世间的英才俊士,亦以此途益自奋勉,作为出身捷径。

这种选举取土方法,始于西汉,盛于东汉。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子廉吏,为土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

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远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茂才:

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

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与孝廉同样重要。

贤良方正文学:

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那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独尊儒术:

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白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

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

所以,在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永嘉之乱:

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

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

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十六园:

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般若学:

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

在中国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印度籍的僧人,在西域成名,来到中国时正值十六国的后秦时期。

政府在长安为他专门设立道场从事经典的翻译和讲解。

“荫子”制度:

宋代—种特殊的补官制度。

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

它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性亲戚。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堤、刘禹锡、白居易等人。

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

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为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

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

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理学:

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

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

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

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

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

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

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