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818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7.1工程设计概算编制依据28

7.2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29

7.3投资概算29

7.4资金筹措30

第八章实施进度与使用计划30

8.1项目建设期限30

8.2实施进度及资金计划31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31

9.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构32

9.2项目运行管理34

第十章财务评价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37

10.1财务评价37

10.2社会效益评价42

10.3生态效益评价4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区**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主管单位:

**市农业局

1.3

项目建设单位:

**市**区农业局

1.4

项目责任人

****(**区农业局副局长)

1.5项目建设地点

**市**区**国道沿线,核心区位于**街老屋胡村

1.6项目建设背景和目标

1.6.1项目建设背景

**区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为**市新型城区,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

项目建设单位**区农业局的农技推广中心由土肥、植保、栽培等业务部门组成,是**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部门,主要从事指导全区农业生产、科技推广、试验示范、测土配方和机械防治等农业科技工作,同时承担全区农业生产规划、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板块基地建设等工作,2007年、2008年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的10000亩武嘉蔬菜板块正规化基地建设,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资料台帐整理、项目资金管理上得到了省市区一致好评,在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良等级,早在90年代,**区就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当时各项建设都是有区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实施的,在项目建设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个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团结协作的合作团队。

“十一五”期间,**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收。

但由于受信息、资金和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被调整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

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表现为理性、主动者少,被动、从属者多,仍属政府推动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由此,**区农业局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市场供求变化,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绿色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建立功能齐全、效益明显的都市农业体系。

**区将集中财力,着力发展家园建设油菜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

该项目作为**区**街2000亩油菜免耕直播基地建设项目,必将受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1.6.2项目预期目标1、工程目标:

通过建设提水泵站和沟渠清淤硬化,解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和排水难问题;

通过建设田间道和生产路解决项目区田间交通差的现状,方便机械下田耕作。

2、经济目标:

该项目围绕打造“****国道绿色农业生态长廊”为中心,以发展“两型”农业为宗旨,以帮助农民节本增收为目的,通过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建成1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2000亩,按每亩免耕直播油菜可节省育苗、人工、耕整等费用300元计算,该项目可节省生产投入300万元,核心示范区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产值300元,亩产菜籽240斤,产值480元,每亩总产值可达780元,2000亩免耕直播油菜核心示范区年产值156万元,带动区每亩产值可达500元,8000亩带动区总产值400万元,1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总产值可达556万元,在未来三年内可辐射基地全区农民进行稻田免耕油菜直播,使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节本增效3000万元。

项目区主要以瓜-稻-油、稻-稻-油模式为主,通过冬季种植免耕油菜进行配茬,消灭冬闲田,提供土地产出率的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两种模式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达到4000元以上。

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消灭项目区的冬闲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绿色植物覆盖率。

带动项目区发展,展现项目区的生机和活力。

1.7项目建设内容

1)农田水利工程

(1)硬化渠共1000m;

(2)沟渠清淤共15295m,总挖方15295m3;

(3)坑塘清淤面积11200m2,挖方量11200m3;

(4)新修13KW提水泵站5座;

(5)新建涵管1处。

2)道路工程

新建田间路2.295km,路面宽3.50米。

其中碎石路基厚0.15米,碎石路面厚0.20米。

3)其他工程

(1)架设低压电力线路2960米,动力线150米

4)配套设备

(1)购置泵站配套设备5套。

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140.00万元。

其中:

工程建设投资112.92万元,占总投资的80.66%;

工程建设其它费27.08万元,占总投资的19.34%。

在工程建设费用中包括田间工程和设备购置;

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包括勘测设计合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0.00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资

7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

区财政投资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

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期一年,从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1.10项目预期效益

1.10.1社会效益传统移栽油菜是“栽一天油菜,弯三天腰”。

免耕直播油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育苗、移栽、扯苗“三弯腰”的问题,而且不需翻整农田和耕牛作业,只需要机械开沟,每人一天可直播免耕油菜面积8亩左右,比起传统移栽每人一天0.3亩田的速度,免耕直播油菜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快活农业”,改变了过去种油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局面。

项目实施后给农民带来的效益见下表

项目实施的效应

骨口.序号

内容

项目实施前状况

项目实施后状况

项目实施好处

1

排水沟

於堵不能满足排水

排水通畅

除涝排滞

2

当家塘

淤积不能满足蓄水

满足蓄水要求

汛期可排涝、旱期可灌水

3

泵站

人工灌溉

泵站提水灌溉

节省人力、物力

4

田间道(碎石路)

土路泥泞难行

居民点与田间交通通畅

方便、快捷

5

节省成本

育苗、耕种、人工

免耕直播

每亩省300元

6

种植面积

有大量冬闲田

消灭冬闲田

增加种植面积

7

市场

自行买卖

有合作销售点

市场畅通

1.10.2生态效益评价

免耕直播油菜不仅具有抗倒伏、保季节、利排灌抗灾能力,同时田块无需翻耕,减少了水土的流失,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的微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避免了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具有良好保水、保肥、保温能力。

1.10.3经济效益评价

该项目可节省生产投入300万元,核心示范区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产值300元,亩产菜籽240斤,产值480元,每亩总产值可达780元,2000亩免耕直播油菜核心示范区年产

值156万元,年新增利润31.2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和编制依据

2.1项目建设条件

2.1.1项目区自然条件

⑴地理位置

**市**区地处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理位置东经

114°

01’39〃至11435'

33〃,北纬29°

58'

15〃至30°

32'

18〃。

东西宽54.17公里,南北长63.2公里,土地总面积2009平方

公里,合301.35万亩,东与鄂州市、大冶市交界,西同蔡甸区和汉南区隔长江相望,南与咸宁市、嘉鱼县接壤,北与**市洪山区、武昌区毗邻,是**市的南大门。

项目区位于**国道沿线的16个重点村,涉及纸坊、**、安山、乌龙泉、山坡5个街镇乡。

详见地理位置图。

⑵地形、地貌情况

项目区属长江冲击平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坡度较小。

地形总体由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形成小丘陵、台地,平原三级地形,平原地区面积占85%为项目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⑶气候条件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四季分明。

⑷土壤条件

项目区内土壤经化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未超标、符合国家GB/T18407—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⑸水源、水质条件

项目区紧邻长江,过境水量达到7047x108m3以上,入境水量相当可观。

水质良好,无污染。

2.1.2项目区现有基础条件

⑴社会经济条件

**区1995年撤县设区,隶属**市,现有12个街、镇、乡,人口67万。

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

截止2007年底,全区工业企业达到463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户,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体。

⑵交通通讯条件

**区地处九省通衢的**南大门,交通畅通便捷,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交通条件。

“黄金水道”长江穿境而过,京广铁路、**国道贯穿南北,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长江四桥,衔接东西南北,武黄、武嘉等主干道四通八达。

项目区内水、电、气、道路、通信、给排水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完善,自然环境优美。

⑶电力供应条件项目电力供应充足,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⑷抗旱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区现无提水泵站,灌溉渠道和排水沟淤积堵塞严重,当家塘淤积不能满足蓄水要求。

通过这次项目实施可以清除当家塘淤积,疏通沟渠,建立泵站提水灌溉,确保项目区旱涝保收。

⑸环境保护条件项目区周围没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项目产品不会受到环境污染。

2.2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湖北省委《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鄂发[2006]1号);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建设标准》;

(5)《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6)《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

(7)《**市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标准》;

(8)《**区**国道沿线万亩免耕直播油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实施方案编制中所采用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

(1)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

(3)《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总[2002]116号);

(4)《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2]116号);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鄂水利发[20053号];

(6)材料价格取用《湖北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版);

(7)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文;

(8)《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

参考定额有:

(1)《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

(2)《湖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3年)

2.4实施方案编制范围

1)项目区内田间水利排灌工程、实验楼土建工程;

2)购置的水泵机电设备。

第三章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

3.1项目建设平面布置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期实施的原则;

(2)坚持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形成规模,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原则;

(3)配套建设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农业结构优化相结合,基本建设与示范相结合的原则。

(4)严格遵守国务院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五个不准”的原则。

3.2项目平面布置分析

本项目按照《**市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使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建设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项目区按灌区、流域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项目建设要突出解决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水利、农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水、田、路等项目的综合治理。

3.3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依据**区农业局提供的项目区现状图(详见附图项目区现状图),通过实地踏勘,按照农田水利工程相关设计范规程、标准的要求,对

项目区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布置。

规划3.5米碎石路与现有乡村公路相连,形成“路成框”的交通系统;

规划对现有沟渠进行清淤,其中**国道西边的1000米用六棱块进行硬化;

规划对当家塘进行清淤,并在其中5出增设提水泵站。

详见项目区规划布置图。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

4.1.1产品产量

本项目2000亩油菜板块基地建成后,播种“一菜两收”品种,亩产菜薹300斤,亩产菜籽240斤。

4.1.2免耕直播油菜生产技术方案

一、稻田准备

(1)高桩收割。

水稻收割前5〜7天断水,收割时留稻桩25厘米左右,腐烂后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表疏松。

人工收割,要及时捆挑,机械收割,及时将谷草收集于田埂上留作它用,不要烧谷草和稻桩。

(2)田间除草。

凡有新生杂草田,水稻收获后必须用灭生性除草剂(农达、草甘膦、克无踪等)除草。

(3)施足底肥。

田间杂草处理后,每亩用30%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加硼肥1.5公斤拌匀后均匀撒施于土表。

(4)机械开沟。

底肥施好后,及时分厢开沟。

厢面不能过宽,厢宽1〜1.2米为宜。

一般采用机械开沟,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厘米左右。

二、品种选择

免耕直播油菜,应选择秆粗、抗倒、耐寒、抗病、优质、播期弹性大、高产等综合性好的优良品种,下列品种可供选择:

华油杂6号、8号,中油杂2号、4号、8号,中双9号、10号。

三、适时播种

(1)播种时间。

我区油菜最佳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中(一季)稻田,要适时早播,一季晚和双晚田,力争在10月中旬播种,最迟不能迟于11月上旬。

(2)播种量。

直播油菜播种量每亩用种量4两。

(3)播种方法。

采用人工撒播,为保证均匀,先将种子与细砂粒混匀后播种。

将混匀的种子称出总量,再分厢称重均匀撒播。

播后用耙将整田耙一遍,或用竹杆满田横扫一遍,使种子与土壤接触。

四、田间管理

(1)灌水促芽。

播种后土壤湿度大可不灌水,否则要及时灌水促芽,灌水深度以灌满沟平厢面为宜,不可漫于厢面,以免种子浮动,保持水满沟三天厢面湿润即可满足油菜种子出苗要求。

(2)间苗定苗。

直播油菜以群体优势而增产,及早定苗和保持合理密度是夺取高产的基础,播期适时,土质肥沃、苗势好的田块,每亩确保18000株,即每平方尺留苗3株左右。

播种偏迟或土壤瘠薄的田块,每亩确保20000株,即每平方尺留3.5株左右;

当油菜苗3叶1心至4叶1心时及时查苗补缺,除小留大,确保全田油菜苗匀、壮、齐、健,间苗补缺后喷施多效唑,防止高脚苗。

(3)科学追肥。

追肥分3次进行:

苗肥。

当油菜齐苗至3叶期,每亩追施尿素8〜10斤,全田均匀撒施作提苗肥;

苔肥。

次年2月中下旬,每亩用尿素15〜20斤、氯化钾8〜10斤拌匀后撒施。

如果每亩增施农家土杂肥2000斤左右更好,会夺取更高产量;

补施硼肥。

当油菜抽苔10〜12厘米时,每亩用速乐硼1两兑水喷施,效果最好,开花喷施效果不佳。

(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油菜苗期要注重蚜虫和青虫的防治;

适时中耕除草,田间杂草出现时,每亩用高效盖草能乳油40毫升(两包)兑两壶水喷雾,可防治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

立春后要注重清沟排渍,初花期用多菌灵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

五、收获

(1)适时适度摘苔。

在摘苔前5〜7天,要提早补施苔肥,亩施尿素10〜15斤。

当菜苔抽出25-30cm高度时,开始摘苔,摘苔15〜20cm,保留苔桩10cm左右为宜。

一般亩摘苔500〜700斤,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苔的不减产,还有可能略增产,主要是因为摘苔后分枝多,角果数多。

摘苔时,要遵循先抽苔先摘、后抽苔后摘的原则,切忌大小一起摘,以免影响菜苔产量和油菜籽产量。

(2)适时收获。

油菜摘苔后20天内,其生育期表现与不摘苔的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菜植株间的差异逐渐缩小;

至成熟时,摘苔的比不摘苔的生育期最多推迟3〜4天,因此,摘苔油菜要注意推迟4天左右收割。

4.1.3工艺技术方案

根据优质农产品产业化项目建设的要求,在现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按项目规定的农田标准,进一步配套完善设施。

即通过泵站、排灌及桥涵闸工程、道路工程、低压线路工程的建设,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土、水、肥资源利

用率,提高良种和农业优良技术承载能力,提高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确保项目区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

工艺方案中应用的各项主要技术如下:

1、田间灌溉工程技术

(1)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管理等节水措施,灌溉制度科学合理;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

油菜区不低于85%;

(3)输水、配水渠系(泵站、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完备。

2、田间排水工程技术

(1)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

(2)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

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根据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等综合因素确定。

3、农田工程技术田间道路建设分田间道、生产路两级,田间道与乡村公路连接,对所有田间道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无畅通,能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的通行,并配套桥、涵,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4.2主要设备方案

根据建设标准,结合现有的设备和农业生产实际,要达到油菜种植的要求,项目区在已有基础上填平补齐。

主要购置水利及配套的机电设备和电力设施。

依据和理由是:

一是项目区目前没有提水设施,不能适应当前作物灌溉的需要。

二是项目区沟渠、坑塘淤积堵塞严重,只有通过项目建设,修泵筑渠提水,才能有效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根据项目需要,新购13kw水泵机电5套。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田间工程及其配套设备等。

(1)预制六棱板衬砌1000m;

(3)坑塘开挖面积11200m2,挖方量11200m3;

(4)新修13KW提水泵站5座。

(1)新建路面宽3.5米的田间道1.20km,碎石路基厚0.15米,

碎石路面厚0.2米。

(2)新建3.5米宽,5米跨度的机耕桥2座。

架设低压电力线路2960米,动力线150米。

3)配套设备

(1)购置13kw泵站配套设备5套。

5.2工程设计

5.2.1设计依据规划设计依据如下:

1项目区现状图(1:

10000);

2**市**区农业局提供的其他基础性资料、数据等;

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

4《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出版;

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6《水工设计手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等。

5.2.2工程设计

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1)硬化渠设计项目区目前采用明渠灌水方式,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

渠道只需进行衬砌就足够满足项目区的排水。

因此本设计根据现有断

面和原有深度修平整,用C20预制六棱板对其进行衬砌即可。

(2)排水沟设计

项目区目前采用明沟排水方式,但年久失修,目前淤积堵塞严

重,难满足排水要求。

现状如下图:

排水沟现状图

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排水沟只需进行清淤(平均清淤深度为1米)就足够满足项目区十年一遇3日暴雨1日排的排水要求因此本设计根据现有断面和原有深度只对其进行清淤即可。

(3)当家塘设计

项目区的当家塘经多年使用,目前淤积严重,难满足蓄水要求

当家塘现状图

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现有当家塘约11200m2,只需进行清

淤(平均清淤深度为1米)就足够满足项目区的蓄水和给排水。

因此

本设计根据现有当家塘面积和原有深度进行只对其清淤即可。

(4)泵站工程设计

据项目区多年使用经验和项目区现有水源控制面积,设计13kw

泵站5座即可满足灌水要求。

泵房采用形式为:

长X宽X高=3X2.5x3.5m。

2)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项目内田间交通极为不便,原有土路失修,田埂泥泞难行,现状如下图,为解决此问题,本设计规划了田间道和生产路。

田间交通现状

(1)田间道设计

项目区田间道设计,田间道与项目区内的居民点及项目区周围干

道连接,构成项目区的主干网络。

项目区设计田间道路全部为新建,碎石路基厚0.15米,碎石路面厚0.2米,宽3.5米。

(2)机耕桥设计

根据项目区实际状况,设计3.5米宽,5米跨度的机耕桥2座

第六章节能、节水、环保

6.1节能和节水

目前,国家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提倡循环经济。

因此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千方百计降低资源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