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824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封面)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

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

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准备:

积木教具箱子两个盒子学生准备积木球各种形状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师:

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

认识图形)

师:

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

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师: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师: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

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

(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

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

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

(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

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

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

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师:

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

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师:

(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

(小皮球)你呢?

其他同学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

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师:

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师:

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师:

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怕它掉在地上)

师:

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师:

对,球是能滚动的。

(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

【设计意图:

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

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圆柱的认识

师:

(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

(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

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师: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

(板书:

圆柱)

师:

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

师:

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

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

(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师提问:

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

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

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

小结:

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

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

(四)长方体的认识。

师:

(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师:

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数一数)

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

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

(长方体)

师:

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

(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

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

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练习

师:

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展示各种图形)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会滚动

圆柱会滚动能直立

玩、看、摸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是平的

长方体有6各面,是平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

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

有几种折法?

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

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

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巩固应用

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

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安排:

(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

学生: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

教师: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

板书(场地)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及预期达成目标一.课前活动

比眼力

(出示两幅图)

师:

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

二.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

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

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

(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

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

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

师:

(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

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

(3)课堂活动三:

摸一摸

师:

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

再说说他们的名字

三、课间活动

四、课堂活动四:

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

1.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2.数一数

3.认一认,数一数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和哪些图形成了好朋友?

评价你的表现(你能到到几个水滴娃娃?

六、课堂活动延伸

用你认识的立体图形设计一幅画。

在比眼力、比记忆力的游戏活动中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几何图形很抽象,而抽象知识需反复感知才能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

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课间活动可以让他们缓解疲劳,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形式简单的课后练习,却给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很有帮助。

自我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己,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教训。

简单的评价形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教学反思:

这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学时采用大量的课堂活动,有比眼力、比一比、摸一摸,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活动和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本节课也有不到之处,说立体图形的特点时,孩子们想到的不够全面、说得不够准确,我也及时给予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培养他们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