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845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想一想:

把你收集的脸谱介绍给大家。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小组进行讨论。

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

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的性格。

黑色代表()的性格。

白色代表()的性格。

金色、银色代表()。

(三)、试一试:

你想亲手画一个脸谱吗?

1、介绍画脸谱具备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骤向学生讲解画脸谱的过程。

2、构思或观赏例样,说说打算画一张什么样的脸谱。

(四)、说一说:

你画的脸谱表现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脸谱能够表现人物的()、()。

我自己设计制作了()个脸谱。

三、活动延伸。

1、画一画。

2、想一想:

脸谱与面具有什么区别?

中国结

1、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使学生了解中国结及其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品位、激发兴趣。

图片、样本、绳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些美丽的结吗?

它们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中国结。

2、介绍小知识。

(1)、什么是中国结?

(2)、中国结的发展历史。

(3)、中国结的特点。

二、说一说:

1、播放音乐,欣赏图片。

2、谈欣赏后的感受。

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

你能根据它们的造型说一说吗?

三、做一做:

1、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帮助,协作完成。

(以基本结为主)

2、展示作品。

3、联系生活实际创新。

引导思考:

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国结饰品?

为与环境相一致,应如何设计?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的作品(),因为()。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

我的得意之作。

树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以及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提高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2、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

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树木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设疑:

树木对风和气温有影响吗?

有什么影响?

二、想一想:

测试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2、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

你还知道别的工具吗?

想得越多越好。

3、动手制作“小风车”等工具。

三、测一测

1、师:

让我们测量一下有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和风速有没有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2、树对风速有影响吗?

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三、说一说:

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

2、我的收获:

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

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

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树木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

2、试一试:

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破坏森林的后果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森林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观看录像:

沙尘肆虐,气候异常,洪水泛滥,珍惜动物失去栖息地……

2、思考: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读一读

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简介有关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些情况。

3、这座世界文明古国最后却变成沙漠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破坏森林的后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4、环保知识竞赛。

四、写一写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五、议一议

1、四人小组,大胆设想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2、汇报结果

3、小结:

森林消失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哪些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

4、环保小论坛:

自由发表见解。

六、想一想

1、人类的哪些行为回使森林受到破坏?

2、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3、我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4、我的收获: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点收获。

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七、活动延伸

让我们一起办一期保护森林的绿色小报吧!

2、评一评:

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

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案例3生活中的广告

6、广告知多少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收集广告材料

教学时数: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吗?

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片吗?

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物吗?

请你注意广告。

广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各种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你。

二、交流

1、看图:

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你见过这些广告吗?

学生回忆

2、仔细观察每种形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学听。

3、小组讨论。

4、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

三、查一查

1、交流收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四、汇报交流

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

广告形式名称

特点

适合宣传的内容举例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互相说说。

3、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告的认识。

4、师生小结。

五、总结延伸

(1)做一做:

选择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最好。

(2)征集广告词:

为你们班的绿色小报设计一条广告词,看谁设计得最精彩。

7、小小广告设计师

1、了解广告的基础知识,掌握设计广告的基本要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收集不同类型的广告材料、水彩笔。

一、导入

1、观察背景资料中五幅广告图

小组讨论:

看了这些广告图,你能体会出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吗?

二、交流

1、互相说说知道的广告类型。

2、再次观察背景图:

想一想图上的广告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几种类型?

还有其他类型吗?

举例说明

3、分组调查

引导学生按兴趣分成小组,设计调查表,讨论每个小组的调查内容,了解广告的类型。

4、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5、小结:

想到的广告类型记录下来:

类有

三、设计广告

写一写:

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广告设计师了,请你为节约用水设计一幅宣传广告。

1、出示收集到广告图供学生欣赏、参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2、学生动手设计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4、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广告设计师。

鼓励学生多亲自动手实践。

四、活动延伸

做一做:

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或你喜欢的物品,设计一个有新意的广告,并说明你的想法。

案例4工具

8、工具的创造与发明

1、通过活动是学生体会工具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从而理解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明和创造工具。

2、通过活动是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观察发现生活中某些工具的缺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

收集发明创造工具的故事

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说一说:

(1)什么是工具?

(2)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工具,工具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知道发明这些工具的故事吗?

2、小组讨论

3、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组织活动:

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5、评价,小结。

三、画一画

1、你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2、通过画工具,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工具,并明白科学家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他们的想象力。

3、小组交流交通工具的用途。

4、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联系实际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差别,说说人类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2、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3、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五、活动延伸

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想一想改进不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9、设计一件工具

1、通过了解牛顿小时侯研制和发明工具的故事,引起学生制造发明的兴趣。

2、通过尝试设计工具活动,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

收集制作工具材料

一、故事导入

1、讲牛顿发明工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介绍小明为奶奶设计制作的一个“小钩子”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多留心生活,发现不方便之处,并解决难题,改进制作新工具。

设计一件工具需要哪些步骤?

4、汇报讨论结果。

5、试一试:

设计书包外型:

(1)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先讨论再动手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

(2)分组介绍自己设计的书包的特点。

(3)生互相评价。

(4)展示作品

三、活动延伸

1、查一查:

了解一件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是怎样不断改善的。

2、做一做:

请你试着帮助家里人或老师同学改进或设计一件工具吧。

案例5垃圾

10、垃圾的产生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

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

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

【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

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

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什么是垃圾?

常见的垃圾有那些?

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

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

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

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

用了就扔"

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

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提问:

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小组讨论:

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

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

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

垃圾计量制"

的制度。

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

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

大锅饭"

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

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

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

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

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11、垃圾的处理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1课时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

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

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

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

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

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

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

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

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

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

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

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

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

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

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案例6声音的秘密

12、声音的产生

1、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和振动有关。

教师准备:

课件,实验用的器材(鼓、蜡烛、音叉、鱼缸等)。

学生准备:

搜集各种能发出声音的器具。

【活动时间】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声音,不信,你听!

(播放大自然音乐)

2、 

你们听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觉?

 

 

3、(课件出示图片)从图片中你仿佛能听到什么声音?

4、教师点击课件发出声音

二、学生质疑并讨论

听了这么多声音,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各小组能先讨论讨论吗?

三、进行活动

(一)活动一:

吹薄纸片

请大家把薄纸片放在嘴上吹一吹,听一听,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活动二:

做发音游戏

各小组都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看怎样能使它们发出声音。

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3、 

你还能使哪些物体发出声音?

(三)活动三:

做实验

大家通过实践都知道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那从下面的实验中,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教师请两位学生做两个实验:

(1)敲击鼓面观察烛火的变化。

(2)实物投影上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观察水面的变化。

2、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请各小组讨论后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3、有没有除实验外的更独特的发现。

四、活动延伸

1、(课件出示图片)从这幅图中同学们猜想一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课件出示图片)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话想说?

3、你们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况吗?

以后你准备怎么做?

五、课堂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什么收获?

每人写一致两句话

13、会变的声音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声音会变的简单道理,了解声音与我们的生产和工作有密切关系。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实践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精神。

课件,实验用的器材(杯子、尺子、)。

做一种乐器的材料。

一、说一说

1、看课本三组图,说一说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使声音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玩一玩

让一位学生蒙上眼睛站在中间,其他同学站在周围。

中间的同学不能动,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边围着他转,一边轮流说一句话,让他辨认声音的主人。

三、试一试

1、让同学敲一敲装有不同量的水的玻璃杯,听一听声音一样不一样。

2、拨动放在桌子上的尺子,试试露在外面的长度不一样,声音一样吗?

四、想一想

1、它们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能得用它们做一个乐器吗?

2、你还知道怎样做能改变声音?

五、试一试

学生利用手头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六、我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什么声音对我们有影响?

2、在什么情况下,好听的声音会变成难听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