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847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年级第1学期笔记.docx

7年级第1学期笔记

一、《女孩独立》

1.词语:

qiè

怯怯的阅历记载羽毛渐丰小荷露尖葱郁泪如泉涌辨认diànjuéjièsǒngyǒngpiēbǐngyì

积淀崛起六神无主慰藉怂恿甜腻瞥见秉性翌日豁然开朗喜极而泣

2.词语解释:

阅历:

经历。

引申为由经历得来的社会经验。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秉性:

性格。

3.文学常识:

选自《秦文君花香文集·风信子卷》,作者秦文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开心女孩》等。

3.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帮助女儿走向独立的经历,告诉人们“人都是要长大独立的”,独立是一件最尊贵的事情,应当努力走好人生“独立”的第一步。

4.课文分层:

文章共9段,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写作者14岁时初次离家学农拍了一张照片,作为自己独立的见证。

这张照片是结构全篇故事的线索,下文再次提及这张照片。

作者初次独立的经历,成为她做了母亲之后有意识地帮助女儿走向独立的基础,作者写自己的这番经历,为下文写她帮助女儿走向独立的过程作了铺垫。

作者自己独立的故事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烘托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部分(第2—9段):

写作者帮助女儿小鸟走向独立。

第一层(第2段):

写了女儿四岁时,作者有意放弃了寄宿幼儿园的一个名额。

这种放弃,不是溺爱,也不是放弃独立。

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母女之间如何情深意切,我们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人”。

但作者认为,独立是一件最尊贵的事情,“独立是需要有长长的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

因此,放弃这个名额:

这种放弃,不是溺爱,也不是放弃独立,是为了让女儿走向独立的脚步更为坚定。

这是一位母亲的用心良苦和真爱的体现。

第二层(第3—8段):

写了女儿初次独立的过程。

第3段写了女儿独立开始:

升中学时被一所寄宿制学校录取,她带着妈妈的一张照片上了路。

这是本文第二次写照片,女儿拒绝带妈妈学农归来的独立照,选了一张“像心目中的妈妈”的照片,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意识的表现。

第4—7段写了女儿住校的第一个月,频频打电话向妈妈诉苦,作者鼓励女儿试着解决。

面对女儿“在电话里哭泣”、“想放弃独立”的念头,作者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女儿站起来,独自迈出第一步。

作者要求女儿“必须试着解决这些事”,自己又“整天都守着电话机”;整理女儿的小房间时,那“一根小竹棍”又使作者“心乱如麻”,这些都表明作者帮助女儿独立的尽心尽意,表现出母爱的深沉。

第8段写了女儿打来电话的内容改变了,作者感觉到女儿和自己是“两个心心相印的平等的人在对话”,这标志着女儿走向了真正的独立。

第三层(第9段):

写作者送女儿一件礼物,作为她独立的见证;并且为女儿的独立喜极而泣。

这是第三次写照片——“小鸟没去拍照立志”,即没有用作者独立时见证独立的方式。

女儿的独立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实现的,也许女儿自己并未自觉地意识到。

5.文中的问题:

(1)文中第1段“那时我怯怯的,有点像躲在松林里探头探脑的小松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修辞手法:

比喻。

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女孩即将独立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又不敢独自介入其中的感受。

(2)文中第1段“在照片上,我的神态有点老到,仿佛是一个有阅历的人。

”中“阅历”能否改为“经历”?

为什么?

答:

不能,“阅历”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两者含义不同,句意也不同。

所以不能换。

(3)文中第1段“羽毛渐丰、小荷露尖、青春年华……”中的省略号省略了“许多充满荣耀的词汇”,请另外写出几个符合文意的四字词汇:

朝气蓬勃、勇敢智慧、崭露头角。

(4)文中第2段“我”原想送女儿去寄宿幼儿园是因为①“我”认为母女间无论如何情深意切,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人;②写作任务繁忙;③那个幼儿园很完善。

后来,“我”放弃的原因是孩子太小,连物品都无法辨认、看管,如何能表达心意,维护爱和尊严?

独立是需要准备、积淀的。

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之深,同时这份爱又是非常理智的。

(5)文中第2段“一个女孩小得连自己的物品都无法辨认、看管,那她如何表达心意,如何维护爱和尊严呢?

”运用了什么句式?

有什么作用?

答:

运用连续的问句强烈地传递出作者的担忧。

(6)文中第3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鸟初次离家后不能独立面对周围生活的苦恼。

(7)文中第3段女儿临行前为什么选择了“我”的便装照,而不是学农归来的独立照?

答:

就母亲而言,想用显得老到的“独立照”给即将独立的女儿以勇气和鼓舞。

但就女儿而言,对“独立”心怀恐惧,六神无主的她此时更需要笑容安详的母亲来缓释她的紧张心理,所以她选取了母亲的便装照。

(8)文中第3段“我怂恿她带我学农归来的独立照”中“怂恿”改为“鼓励”好不好?

为什么?

答:

不好。

因为作者在鼓动小鸟拿自己当年的独立照,并没有鼓励的意思。

(9)文中第4段“就连钥匙圈坏了的小事,也会成为她独自流泪的借口。

”运用“借口”是否妥当?

为什么?

答:

妥当的。

钥匙圈坏了的确是一件小事,是不必流泪的,作者用这个词语想表达她渴望女儿独立起来的心情。

(10)文中第6段“刹那间,我心乱如麻。

”是因为小鸟的电话没有来,情况不明,我担心她困难不能解决,又不得不等着孩子自己去独自面对。

看着女儿的房间,勾起更多的担心和惆怅。

(11)文中第9段“因为一个女孩走向真正的独立,慢慢地拥有了为自己设计未来道路的勇气和能力,这真是令我喜极而泣的喜事。

”如何理解句中“真正的独立”一词?

答:

“独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离开父母这种形式上的独立。

独立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锻炼,需要培养。

“真正的独立”是一个遭遇挫折困难同时不断地学会独自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一个在困难和失败中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在付出与收获中感受生活的意义的过程。

“真正的独立”还应该包括善于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设计打算的思想上的独立。

(12)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鸟独立之处:

答:

小鸟每天打来电话,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她在学校中的事。

小鸟与妈妈心心相印,作平等的对话。

(13)概述小鸟住校的变化:

由频频诉苦到兴致勃勃地介绍新生活。

(14)从全文看,一个人真正走向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

一个人真正走向独立的标志是慢慢地拥有了为自己设计未来道路的勇气和能力。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回忆了自己十四岁时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的令人自豪的往事,同时着重叙述了自己帮助女儿走向真正独立的一个艰难的过程。

课文总结:

①独立是需要有长长的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

独立不仅仅指行为上的独立,更意味着思想上的成熟。

②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敢于面对困难和挫败,我们便得到了成长,学会了独立。

③我们的独立于成长离不开长辈们的关心和爱护。

三、《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词语:

chànlínxún

悬崖训诫耸立峭壁蓬乱连攀带扒颤抖瘦骨嶙峋迂回

xuànchuò

头晕目眩啜泣纳罕疲乏小心翼翼屡次灰心丧气

2.词语解释:

训诫:

告诫教导。

嶙峋:

形容人消瘦露骨的样子。

啜泣: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

诧异,惊奇。

3.文学常识:

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4.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我”回忆57年前自己八岁时一次攀登悬崖遇险、脱险的经历,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艰难险阻,应当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这样就能战胜巨大的险阻,赢得最后的胜利。

5.写作手法:

心理描写:

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法。

它能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常用的方法有①人物的内心独白:

是人物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说心里话,袒露心迹。

②作者的从旁描述:

是作者以直接揭示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③梦境和幻觉的描写也是心理活动描写。

四、《伤仲永》

1.全文默写: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2.加点字注释:

民:

平民。

世隶耕:

世代从事农业生产,隶:

属于。

尝:

曾经。

书具:

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异:

对…感到惊异。

焉:

兼词:

对比。

借旁近:

就近借来。

与:

给。

即:

立即。

书:

动词,写。

自为其名:

自己在诗后署上了名字,为:

署上。

以…为意:

以…作为诗的内容,为:

作为。

养父母:

奉养父母。

收族:

意思是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地相处。

传:

传送。

秀才:

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是:

这。

作:

写。

就:

完成。

文:

文采。

理:

道理。

皆:

都。

可:

值得。

观:

观赏。

邑人:

同乡人。

奇:

对…感到惊奇。

稍稍:

渐渐地。

宾客:

用宾客的礼节款待。

或:

有的人。

乞之:

指讨取仲永的诗作,乞:

讨取。

利其然:

贪图这样,利:

贪图,然:

这样。

日:

每天。

扳(pān):

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环谒:

到处拜访。

使:

让。

余:

我。

从:

跟从。

还:

返回。

令:

让。

称:

符合,相当。

闻:

传闻。

复:

又。

焉:

代词,指这件事。

泯然:

消失的样子。

3.句子翻译: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近借来书写工具给他。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他的这首诗以奉养父母、使同宗族的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地相处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贪图这样的利益,每天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写诗,已经不能和以前的传闻相称了。

(6)泯然众人矣!

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已成为普通的人。

4.文学常识: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5.全文的中心思想是:

文章通过方仲永从一个天才沦为“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五、《周处》

1.原文:

周处《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2.加点字注释:

凶强:

凶暴,强悍。

侠气:

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为…所患:

被…认为是祸害。

为,被。

患,认为是祸害。

并:

一起,指蛟与虎二者。

暴犯:

侵害。

谓为:

认为是。

横(hèng):

横暴,祸害。

尤剧:

更加厉害。

尤,更加。

或:

有人。

说(shuì):

劝说。

实:

其实。

冀:

希望。

击:

击杀。

或:

有时。

没:

沉没。

与:

跟。

俱:

一起。

谓:

认为。

更相庆:

互相庆祝。

竟:

竟然。

闻:

听到。

始:

才。

知:

觉悟。

改:

悔改。

意:

心意。

乃:

于是。

寻:

寻访。

具:

全部,一五一十地。

以:

把。

情:

情况。

修改:

改正错误。

蹉跎:

虚度光阴。

贵:

看重。

朝(zhāo)闻夕死:

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就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

况:

何况。

尚可:

还有希望。

患:

担忧。

忧:

担心。

令名:

美好的声誉。

彰:

显露。

改:

改过。

励:

自勉。

为:

成为。

3.注释①周处:

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编撰。

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4.句子翻译:

(1)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害。

(2)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蛟有时浮在水上,有时沉入水中,周处跟着蛟游了几十里路,和它一起浮沉。

(3)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周处竟然把蛟杀死,活着从水中出来,他听到乡里人互相庆祝,才觉悟到自己被大家当作了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思。

(4)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况且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如果有了志向),还怕美好的声誉不传扬吗?

六、《社戏》

1.词语:

xǐnghángdànxùdàicuānduō

归省偏僻行辈惮絮叨宽慰竭力怠慢撺掇疏疏朗朗

fúchányǎoduózhé

委实凫水潺潺朦胧踊跃悠扬弥散屹立舀踱折

jiǎocuāncuōjí

皎洁蹿撮纠葛停了楫

2.词语解释:

消夏:

过夏天。

消除,摆脱夏天的热。

归省:

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

排行和辈分。

惮:

怕。

絮叨:

说话啰嗦,来回地说。

撺掇: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委实:

实在。

凫水:

游戏。

弄潮:

在潮头搏浪嬉戏。

自失:

(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蕴藻:

水草。

漂渺:

现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旺相:

茂盛。

撮:

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

掉:

摇。

楫:

浆。

3.文学常识:

选自《呐喊》,社戏,旧时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

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4.中心思想:

作者热情地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色,歌颂了小伙伴们的纯真品德,抒发了作者对儿时岁月的诚挚情感。

5.课文分层: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小说,先写了在北京看了两回中国戏的经过和印象,写对“北京戏”没有好感,衬托出“我”对“社戏”的喜欢。

接下来回忆“我”幼年时与农民孩子看“社戏”的情景。

这是小说的主要部分,课文即选的这一部分。

文章按情节划分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

回忆“我”在少年时代和农村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

当时“我”随母亲到平桥村的祖母家消夏,那里成了“我”的乐土:

因为“我”在那里可以得到许多优待,吵闹时可以犯上,还有许多的游戏等着“我”玩:

掘蚯蚓、钓虾、放牛等。

与此同时,可以免念枯燥的经书,然而在那里最吸引“我”的却是看社戏。

第二部分(第5段—第30段):

详细描写了看社戏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根据情节的发展,还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第5—16段)写看戏前的曲折。

本来怕外祖母担心,母亲不让我去,后来在村里热情、聪明、能干的小伙伴们的撺掇下,外祖母和母亲终于同意让“我”去了。

“我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弥散在初夏充满水乡气息的诗情画意的夜色中。

第二层(第17—21段)写看戏时的情景。

看社戏的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奇、真实的心理。

第三层(第22—30段)写看戏后的欢乐。

在“我”记忆中除了社戏,还有那一次“偷吃”罗汉豆的细节,一群活泼可爱而又不失质朴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部分(第31—40段)写六一公公的夸奖和“我”的感叹。

六一公公的善良热情以及他对我的由衷的夸赞让“我”终身难忘。

所以作者在最后不禁感叹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现出作者对童年那段美好时光的强烈的留恋之情。

6.写作特色

(1)鲜活的自然景色,鲜活的人物品性:

作者热情地描写了农村的自然景色,歌颂了农民孩子的纯真品格。

在作者笔下,诗情画意的夜景、生龙活虎的少年、情趣盎然的细节,使读者如睹其景,如见其人。

(2)朴实的叙述语言,变化的叙述结构:

作者叙述故事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味,流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而结构的安排,详略的布置,又使小说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形象化的比喻:

小说较多地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文中的主要问题

(1)重点句子理解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答:

这段话中动词“点”、“磕”、“驾”等的使用,显现了农村孩子驾船的熟练技术,生动地表现了少年朋友们的兴致和活力。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答:

这两段话从人的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夜色,由远而近,表现了“我”兴奋愉悦、急切期待的心情。

(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答: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这一部分写“我”在平桥村的生活,目的在于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略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3)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

其他人物有谁?

答: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描写的其他人物有:

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4)双喜是小伙伴中的代表人物,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却提议:

“大船?

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拍胸脯,“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从而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

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

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门陪“我”的。

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

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

“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这表现出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

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得好罢”,他很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

偷豆时,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柴和盐,老头子会骂的。

这又表现了双喜的考虑周全。

(5)怎样理解本文结尾处“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

答:

那夜的“豆”和“戏”本没什么特别之处,之所以让“我”觉得好,是由当时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心情造成的。

本文虽以“社戏”为题,以“看社戏”为线索,但涉及社戏的具体内容并不多,作者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社戏内容,而是当时他对平桥村这一自由天地的向往,对平桥村人淳朴的感情,以及平桥村小伙伴们的热情纯真、聪明能干的赞赏。

这些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同样的,文中的“戏”和“豆”不是作者真正想要看要尝的,不过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寄托。

七、《滹沱河和我》

1.词语:

zhuàichǒugūluyínqiāo

告诫莫名其妙拽恍惚瞅一骨碌呻吟分辨铁锹赫然

rúzāshìzhàchuánxīlì

蠕动飞溅密密匝匝惶恐吞噬栅栏木椽翕动战栗不安

2.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写“我”与滹沱河的关系、对它的印象(从“头脑里没有一点概念”到“我能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力的惊叹和赞美。

3.文学常识:

作者:

牛汉,现代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4.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叙事散文。

课文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滹沱河的“性格”特点;“我”的性格与滹沱河的相似之处;“我”对滹沱河的认识变化过程。

课文对滹沱河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我”的自我描写。

“我”的性格脾气与滹沱河的脾性“合一”。

这是本文作者构思的匠心所在。

课文对滹沱河的描写,也是对家乡的描写,“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于对滹沱河的认识过程之中。

(1)文章题目是“滹沱河与我”,如何理解“我”与“滹沱河”的关系?

答:

全文以“为什么祖母与姐姐说‘我’是小滹沱河”这一问题贯穿始终,引出了滹沱河的特点,也就是“我”的特点;祖母、姐姐对“我”以及对滹沱河的感情等等,这样就把人与河、情与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既体现了大自然神鬼莫测的伟力,又透露出作者对故乡深深地思念之情。

文章对滹沱河的描写,其实就是对“我”的描写。

“我”的性格和滹沱河的性格是相同的,这也是本文构思的巧妙之处。

5.写作手法:

(1)本文用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文中先虚写心目中的滹沱河,其次实写见到的没有水的滹沱河,然后再虚写自己想象中的滹沱河,从而突出了滹沱河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2)另外,本文构思巧妙:

对滹沱河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我”的描写。

“我”的脾气性格与滹沱河的脾性是一致的。

所以“我”对滹沱河有着一种亲切的感觉。

(3)再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衬托等写作手法来突出滹沱河的特点。

比如:

“赫然地望见了滹沱河……还有被它们践踏的大地的喘息声”这一段,抓住河水的汹涌混浊等特点,表现滹沱河骇人的气势。

又如以洪峰涌来时村中的异常寂静、人的紧张不安、狗的恐慌呻吟来衬托洪水震慑天地、冲决一切的气势。

九、《故乡在远方》

1.词语:

guàndiān

漂泊浪迹天涯水光潋滟空蒙湖畔祖籍翡翠鹳沉甸甸

shènyòuxì

遮天蔽日鸟声盈盈放逐桑葚璀璨柚子烟波浩渺魂牵梦系

ǎikuī

隔膜淡泊苍郁点缀嘈杂喧闹温馨格格不入雾霭窥见

mìshǔnwǔzhìguǎngxiān

静谧吮妩媚缠绵缭绕蜿蜒随遇而安窒息粗犷纤弱

磨砺柔韧寻觅

2.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描写故乡的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3.文学常识:

选自:

《故乡在远方》,作者张抗抗,当代作家。

4.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描绘“故乡”的写景散文。

文中的“故乡”既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故乡”。

从地域意义上看,作者选择了与自己人生有密切关系的几个“故乡”,描绘了它们各自的美景。

广东新会——祖籍。

①景物特点:

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神秘幽静的、大翅长脖、巨大的、遮天蔽日、鸟声盈盈、小河碧绿的、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清香弥漫的、沉甸甸。

②如何描写的:

从视觉、听觉、嗅觉上描写老家的景色,加上贴切的比喻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感情倾向:

犹如被放逐的弃儿——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