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20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docx

KS5U首发安徽省省城名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L.2011年3月24日,日本文部科学省23日公布,通过对22日采自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43个的自来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包括东京都在内12个地区的自来水都含放射性物质。

装有该水样的试剂瓶应贴有的标签是()

2.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会导致结果偏大

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高锰酸钾溶液中获得高锰酸钾晶体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个烧杯

3.“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化”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确认溶液中是否舍有Ag+时——先加硝酸酸化,再加Cl-检验

C.抑制硫酸铁的水解——用稀硫酸酸化

D.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2+检验

 

5.已知氧化性:

Cl2>IO3->Fe3+>I2,以下离子检验的结论可靠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不出现蓝色,说明没有I-

B.往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的离子反应式为:

2I+Cl2=I2+2Cl

C.往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有CO32-或HCO3-

D.往溶液中先加入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42-

6.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甲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利用乙装置制取NO2,井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淀粉-KI溶液

C.利用丙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D.利用丁装置分离沸点接近互不相溶的渡体混合物

7.在指定环境中。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Ag(NH3)2]+、NH3·H2O、OH-、NO3-

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CO32-、Cu2+、HClO、AlO2

C.在c(OH-)=0.1mol/L的溶液中:

NH4+、Ca2+、Cl-、K+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

Fe3+、Na+、NO3-、SO42-

8.李敏同学欲配制250mL1.0mol/L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将35.5gNa2SO4固体溶于250mL水中

②将80.5gNa2SO410H2O固体群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250mL

③将50mL5.0mol/L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250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9.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C.28gC2H4和C4H8混合物中所含的分子数为3NA

D.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10.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索.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甲)X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

(乙)Mm++mOH-M(OH)m↓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V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①③B.④⑤C.①②D.②③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某无色非金属氧化物气体.则锥形瓶X内的药品应是()

A.铜和稀硝酸B.铜和浓硝酸

C.碳酸钙与稀硫酸D.亚硫酸钠和浓硫酸

12.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用量筒量取8.2mL某溶液时俯视读数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人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C.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D.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100mL,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

13.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还原荆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只有N2

B.氧化剂足ClO-,还原产物是HCO3-

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

2

D.若生成2.24LN2(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0.5mol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H2O2H++Cl-+ClO-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H2O=2Na++2OH+O2↑

C.向Ba(OH)2稀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稀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NH4++Ba2++2OH-+H++SO42-=BaSO4↓+NH3·H2O+H2O

D.向Na2S2O3液中通人过量氯气:

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5.某固体物质是由NaOH、AlCl3、K2SO4、CaCO3、Ba(NO3)2中的几种均匀混合而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沉淀X一定只含有CaCO3和BaSO4

B.气体Z的成分无法确定

C.取滤液Y,测得其pH>7,滤液Y中含有的含氧根离子可能是AlO2-、NO3-

D.向实验②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没有沉淀生成,说明肯定没有AlCl3

16.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通入CO2后,再继续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B.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溶质成分为NaOH和Na2CO3

C.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2.5×10-3molNaHCO3

D.纵坐标中a的数值为224

7.Mg(ClO3)2在农业上常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种化含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Mg(ClO3)2

B.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

C.300K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约含有NaCl36g

D.该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了沉淀,该沉淀是Mg(ClO3)2

18.锌和二氧化锰是电池工业中主要原料,其中一种Zn-MnO2同槽电解的工业生产试验工艺流程的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①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电解

②MnSO4+ZnSO4+2H2O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MnO2是氧化剂,ZnSO4是还原产物

B.①中每产生16gS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按照②电解时,生成MnO2的电极为阴极

D.该工艺流程中H2SO4可循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9.(14分)NaCl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纯净的氯化钠可以用来制各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次氯酸钠,金属钠等物质。

但海水中提取的NaCl中往往混有杂质。

下面是模仿工业制备纯净的氧化钠溶液的工艺流程:

已知:

下列物质的溶解度(25℃):

碳酸钡:

1.409×10-3g;硫酸钡:

2.448×10-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框图中“操作①”中“加热”的目的是,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主要硅酸盐实验仪器除酒精灯、玻璃棒外,还有。

(2)写出操作②中出现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加入过量的BaCl2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SO42-CO32-(选填“>”、“=”或“<”)。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经除尽?

(4)“目标物质”应该是纯净的NaCl溶液,但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目标物质”中含有杂质,应该如何改进上述制备工艺:

20.(13分)据报道,2010年2月,我国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

大气中SO2的含量高达3.8mg·m-3,烟尘达4.5mg·m-3,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

回答:

(I)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

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形成

有关。

可以利用物质进行处理。

(填序号)

A、烧碱B、消石灰C、石灰石D、纯碱

(2)如果取上述环境下的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溶液pH将变,原因是(有化学方程式表示)。

(3)目前大型发电厂为了减少煤燃料中的二氧化硫的排放,一般采用石灰石和空气进行湿法脱硫工艺,清写出此法脱硫过程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

(4)硫酸厂采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后再进行综合利用。

写出此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21.(14分)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硫的质量确定: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

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

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O4)进行测定剩余KMnO4溶被浓度的滴定。

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50

23.70

2

25.00

1.02

26.03

3

25.00

0.00

24.99

相关反应:

①2MnO4+2H2O+5SO2=2Mn2++5SO42-+4H+

②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实验Ⅱ】铁的质量确定: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实验I”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4)根据实验I和实验II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发现,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多。

为研究快的原因。

甲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温度/℃

酸化的H2C2O4溶液/mL

KMnO4溶液/mL

溶液褪色时间/s

1

25

5.0

2.0

40

2

25

5.0

(另加少量可溶于水MnSO4粉末)

2.0

4

3

60

5.0

2.0

25

(5)分析上进数据,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

 

22.(15分)某新型洗涤剂是由一白色粉末和H2O2混合而成(该白色粉末不和H2O2发生反应),但该白色粉末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了(如图)。

请完成对该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

药匙、试管、单孔塞、导管、玻璃棒、滴管、带铁夹的铁架台。

限选实验试剂:

1mol·L-1H2SO4、稀盐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

(一)甲同学认为如果向该白色粉末配成的溶液中加入BaCl2(aq),,产生浑浊,即可证明白色粉末是Na2CO3,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请简述理由。

(二)根据破损的标签提出你的假设并加以验证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l:

该白色粉末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2:

假设3:

(2)请你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设计实验验证以上三种猜想,写出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编号

物质的化学式

检验需要的试剂

操作、现象和结论

1

Na2CO3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