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27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docx

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

2008年初中物理教师暑期教材教法培训学习材料

第一部分学习指导

一、学习材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科版)

3、《物理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科版)

4、2006、2007、2008年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

二、重点学习内容

1、关于课标

(1)物理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2)物理课程要实现哪些目标?

(3)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4)物理课程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5)怎样实施物理新课程?

(6)怎样知道物理课程目标是否实现?

2、关于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2)第四章多彩的光

(3)第六章力与运动

(4)第八章压强

(5)第九章机械与人

3、关于中考试题

(1)试做近三年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

(2)理解典型试题的考查目标

三、考试要求

1、课标与教材,占30%

试题内容主要涉及物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现行物理教材(八年级物理·上科版)中上述章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正确分析和把握新教材是如何体现物理新课程理念的。

2、教学技能,占40%

试题主要以案例或材料分析为主,考查物理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方案和开展教学评价与反思,包括确定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整合相关物理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对课堂实录进行评价等。

3、专业知识,占30%

试题主要考查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的专业知识及其运用,绝大多数题目选自现行教材和近三年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

第二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观看视频(北师大教授郭玉英主讲)

二、辅导要点

1、培养目标的新定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2、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3、课程内容的新特点

(1)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6)、过程与方法(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

《标准》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提出了相应要求。

(2)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

科学探究包含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在一级主题下分为十四个二级主题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物质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电和磁

能量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

内能电磁能

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4、教学实施的新要求

(1)关于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要符合课标、结合学情、有层次、可检测测(应用学习行为动词描述)

《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

类型

水平

各水平的含义

所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技能目标动词

知识

了解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

认识

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认识

理解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区别、说明、解释、估计、理解、分类、计算

技能

独立操作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测量、会、学会

体验性要求的

目标动词

经历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观察、经历、体验、感知、学习、调查、探究

反应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关心、关注、乐于、敢于、勇于、善于

领悟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形成、养成、具有

如: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的内容标准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例1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

(2)关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教师——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动探究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要创造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要把自己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融入对学生的指导中,帮助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

(3)关于教学方式

提倡多种教学形式。

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互相补充,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

在实施物理新课程中强调:

·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保护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

·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4)关于《课标》中科学探究的地位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列入课程目标

列入内容标准

作为重要的教学建议之一

(5)关于常用的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方法。

初中阶段有哪些物理方法?

现归类如下:

1、模型法 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

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

2、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3、实验+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

真空不能传声。

4、转换法 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

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

5、等效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

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6、描述法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常用线条等手段来描述各种看不见的现象。

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用力的图示描述力等。

7、类比法 在认识一些物理概念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以帮助我们理解它。

如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

8、叠加法 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称“叠加法”。

例1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习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

研究平静水面产生的反射现象时,可以将水面看成平面镜。

同理,定滑轮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

解析:

定滑轮可以看成等臂杠杆。

例2 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入手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D.研究电流与电压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解析:

A为类比法,B为转换法,C为替代法,D为控制变量法,答案为D。

例3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的几个实例

①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②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类比;③研究电路时引入“总电阻”概念;④研究力学问题时引入“合力”概念。

上述实验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①为描述法,②为类比法,③④为替代法,答案为D。

例4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

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他推想:

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

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____________。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

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研究过程。

解析:

(1)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2)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人造卫星。

(3)如:

研究真空能否传声时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把音乐芯片放在广口瓶内,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用抽气设备抽瓶中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人听到的音乐声逐渐变小,由于实验时无法达到绝对真空,在前面可靠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又如: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用到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让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到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发现水平木板越光滑,滑块滑得越远,在这一可靠事实基础上,推出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完全没有摩擦),滑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物理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课标、教材、教学用书……)

(2)自然资源(物理实验、身边的物理现象、生产生活中的事例……)

(3)网络资源(教案、课件、视频……)

(4)媒体资源(教具、挂图、投影、计算机多媒体……)

(4)人文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

 

第三部分教材分析

一、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与特色

1、教材的内容结构

上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的每章开始都安插一幅反映章节主题的醒目图片,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

在章节首页下方还用小正方形符号标明本章节核心知识与要点,有利于学生了解章节的知识重点。

每章节下面又划分为节。

节内每个知识问题是尽可能用图画来阐述和说明,或通过图画来反映物理问题,文字浅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节内内容安排了“讨论与交流”栏目。

这个栏目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介绍和深化一些节内基本的物理概念,并且在栏目内十分注意与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融合,留有许多填充和空白,让学生去完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节末还安排了“请提问”栏目,着力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与学会猜想。

另外,节后也安排了一些作业题,主要是专门的实践性、活动类题目和定量计算型题目,题量不多,题数在1~4题不等,题目难度很小,重在实践与体验,这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强化。

有些节内安排了“信息窗”栏目,可以补充许多与节内基本物理概念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拓展知识面。

另有些“信息窗”进一步阐述一些物理方法,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培养目标,专门设计了很多“活动”栏目,一般为2~3个。

“活动”栏目类似于通常的“分组实验”,但突出了与生活的联系。

在“活动”栏目内着重多种能力的培养,既有操作技能,也有估算数据的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等。

有些节内安排了“迷你实验室”。

教材的每一章都有单列一节的科学探究,但八年级的每一次科学探究仅侧重于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具体环节,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低到高递进训练,突出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探究活动”是“上科版”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中对探究能力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培养,注意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计划、实验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分析与判断、实验论证及探究结果的得出。

“探究活动”结束后,仍然编排了“请提问”小栏目,此栏目没有任何提示,问题大小、难易不定,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另外,还安排了一些探究性作业,其类型主要是“探究报告”或实践活动设计或制作,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科学探究”以外,有些节设有“实践探究”栏目,其性质类似于过去的“演示实验”,但编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十分突出“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教材在内容上注意了学习过程中与学生融合、互动,不是直接呈现所有结论,有些结论以填充形式、空白形式,把结论留给学生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就章节内容及反映问题看,章节知识突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个别章节还安排了“加油站”栏目,其功能主要是对于个别知识和概念进行补充说明。

所配插图既有色彩鲜艳的照片,又有一些图画、卡通画、漫画,这十分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内容主题十分注重反映物理问题,揭示自然现象,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体而言,“上科版”物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重视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科渗透,科技新成果的纳入。

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体现了《标准》改革的理念和创新。

是本很好的物理教材。

二、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八年级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走进神奇

第二节探索之路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快与慢

第四节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光的折射

第四节光的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科学探究:

摩擦力

第六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科学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力的合成

第三节力的平衡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第二节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

第三节做功了吗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第三节探索宇宙

九年级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四节 科学探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 测量电压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

第三节 家庭用电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 科学探究: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 半导体

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

第三节 开发新能

三、教材分析(举例)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发展,改革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总目标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章概述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在教材中体现《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具体要求等,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第一章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其地位特殊,肩负了为教材培养目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教材特色等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

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让孩子们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课程的功能,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章有三节:

走进神奇、探索之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的是神奇的物理世界的图景,这些神奇来自自然,非凡而震撼人心;这些神奇来自生活,平凡而充满智慧!

面对这些神奇,古人早已开始探索,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古人的思索还停留在对经验的总结上。

而后来的物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及对那些神奇现象的理性思考,才使物理学逐步有了令人惊叹的发展。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不仅为人们留下了物理知识,而且还为人们留下了 科学探究方法以及不朽的科学精神。

本章内容结构图:

本章以典型事例突出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强调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本章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科技史等内容有关,同时还涉及了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有关科学技术内容。

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

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第四章多彩的光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4.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科学内容

◇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全章概述

1.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所发生的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

并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也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了解。

但是,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要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并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视力的矫正等问题。

在本章的学习中,有关光的传播、凸透镜成像等基本上都是探究型课题,而其他如光的反射、折射等也都要在实验中观察、分析与总结。

由于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做好各项实验,充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也将要经历多方面的实验操作。

完成实验并不是该教材编写的全部目的。

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需要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经历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经过分析得出怎样的结论、别人的结论又是怎样的等这一系列过程,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了问题、确定了探究的目的,就必须制定针对探究目的的探究计划。

计划应该科学、合理,应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所以,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锻炼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还要使学生初步学习制定探究计划、选择探究器材的方法和依据。

要使学生在制定探究计划中了解加油站中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

另外,要鼓励学生进行收集资料、社区调查等活动,并注意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别人交流合作、反思评估的意识。

本章内容涉及的物理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涉及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生活和自然中的光现象到现代的光学仪器都有所涉及,这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本章特别重视从发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科技,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到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

同时,通过对电子显微镜和哈勃望远镜功能的认识,使学生看到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

2.本章编写思路

本章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白光的组成两个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