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929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学复习资料[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著作。

模仿英语语法。

(2)探索革新期(1936---1949)

A、1936、1月王力先生发表《中国文法初探》一文,对过去模仿比附西洋语法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和批评。

B、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最有代表性。

(3)振兴期(1949——)

A、◆解放初期影响最大的著作一是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在全国掀起学习语法修辞热潮。

二是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等八位先生编著《语法讲话》1961年正式出版,改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吸收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长处编写的一部全面描写汉语语法的专著。

B、1953—1956年开展了两场声势浩大的关于语法问题的大争论,一次是关于词类问题,一次是关于主宾语问题。

C、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

张静主编《现代汉语》。

D、◆1978年以后出版最有影响的著作:

一是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二是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

E、影响最大的有吕叔湘先生著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讲义》,《语法答问》。

《答问》揭开了汉语语法特点的盖头。

P3

第二章: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语法形式就是指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等形式。

如:

屈折变化(包括内部元音屈折和词尾变化)

2、◆论述题:

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1)这种语法形式不能独立出现或存在,必须依附其他的语言成分上,独立存在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但说话时当它和别的语言成分结合时,却能结后者添加一定的依附意义,即语法意义。

例:

‘们’什么意义也没有,把它附加在代词‘我’,名词‘同志’之后说成‘我们’‘同志们’,就代表——多数。

(2)哪一种语法形式能够和哪些语言成分相结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乱套。

a、‘们’只能附加在人称代词和人称名词之后以表多数;

b、前缀‘第’‘初’总是附加在数目字之首,以表顺序;

c、念轻音的‘着’‘了’‘过’总是附着在动词或某些形容词之后,决不附着在名词、代词或其他词类之后;

d、‘的’总是附加在定语之后;

‘地’总是附加在状语之后;

‘得’总是附加在补语之前;

e、动词的重叠方式往往用ABAB式;

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往往采用AABB式。

(3)语法还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地域性。

汉语用‘们’表示多数;

英语则用—S来表示;

古代汉语里没有‘们,着,了,过’等语法形式,是近代才出现的。

词法形式:

前缀、后缀、中缀、屈折变化

有形形式

语法形式 句子形式:

辅助词

声调、重音

无形形式

句法形式:

词序、语调

3、◆语法意义:

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动词后边加轻音‘着’‘了’‘过’,分别表示‘持续体’‘完成体’‘经历体’的语法意义;

形容词+名词产生定中的语法关系;

副词+形容词产生状中的语法关系。

4、◆论述题:

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1)它是由语法形式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不能脱离语法形式而存在。

A、汉语有动词重叠这一语法形式来表示‘尝试’‘短暂’的语法意义,如‘你来写写看’‘你的衣服借我穿穿’。

B、英语looking这ing是附加在原形动词look之后的语法形式。

表示‘现在进行’的语法意义。

一旦没有了动词,这ing也就无法依附,一旦丢掉了这ing,‘现在’进行的语法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以上的例子说明语法意义实际上有两种依附性:

A、脱离了语言成分这个基础语法形式无所依附,附加意义也就无从产生。

B、脱离了语法形式这个物质外壳,语法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2)语法意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例如:

英语中在名词后面加S,就表示多数。

不管它是什么具体名词。

汉语念轻音的‘了’附在动词之后,就表示完成。

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具体动词。

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不一样。

词汇意义每一个词都有特定的具体含义,各各相异,个性很强。

粉笔。

就知道是教学工具。

(3)语法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俄语名词词尾有性,数,格的形式变化,因而使它具有阳性,中性,阴性,单数,复数,生格,造格与格,宾格等语法意义。

汉语有动词重叠这一语法形式来表示‘尝试’‘短暂’的语法意义,如‘你来写写看’‘你的衣服借我穿穿’,语法意义时代性也很明显。

如上古汉语名词没有复数‘们’的语法形式,动词就没有‘着,了,过’的语法意义和形式。

5、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二者是语法成分中对立的统一体,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

‚二者并不都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时候可能是一对一,但也可能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

ƒ研究语法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A:

一对一的关系:

‘着’只表示‘可持续体’。

‘过’只表示‘经历体’。

‘们’只表示名词,人称代词‘多数’等。

B:

一对多的关系:

吃→我吃面条、吃是福气(‘吃’的形态没有变化,但在不同语法位置中表示不同语法意义)

C:

名词+名词这一形式有四种语法意义:

l并列:

工人农民。

l定中:

中国人民。

l同位:

班主任黎志峰。

l主谓:

小王工人。

D:

动词+动词这一形式的四种语法意义。

参观访问。

l述补:

编写下去。

l连动:

回来学习。

l述宾:

开展批评。

进行比赛◆

E:

动词+形容词这一形式的四种语法意义。

打扫干净。

运动好。

喜欢安静。

l连谓:

听见高兴。

F:

形容词+形容词的二种语法意义。

聪明伶俐。

勤奋好。

G:

动词+名词的二种语法意义。

编写教材。

编写价值。

进攻水平◆

H:

形容词+名词的一种语法意义。

美丽的小岛。

6、辩证唯物论关于内容与形式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以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等观点,对于我们研究语法规律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复习题:

一、下面哪些是述宾关系?

(BCE)◆

参观访问B:

深入群众C:

进行分析D:

严密监视E:

予以反击

二、分析下面句子中的‘了’。

你去了之后他才来。

→表示动态助词。

“你再坐一回吧?

”“不,我走了。

”→表示语气助词。

“他吃了。

”“他昨天上午走了。

”→动态+语气助词。

三、下列哪些词的“头”是属于“后加成分(后缀)(ACD)

木头B:

船头C:

石头D:

看头E:

树头

四、下列哪些词的“子(zi)”是属于“后加成分(后缀)”(BCD)

莲子B:

桌子C:

孙子D:

帽子E:

瓜子

五、下面哪些句子的‘了’(le)是属于‘了1’的(BDE)

小赵的老奶奶早就死了。

昨天她又跑了一趟杭州。

李建强什么时候辞职了。

他看了一会儿躺在病床上的老爹就哭起来。

叔叔一年穿破了两双皮鞋。

六、屈折变化:

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包括词内和词尾,变化后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英语Ilove(我爱,现在时)Iloved(我爱,过去时)。

七、后缀:

附加在词根后的构词成分。

桌子的“子”,读者的“者”。

八、从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结合起来看,指出下列句中的“了”哪个是“了1”,哪个是“了2”,哪个是“了1+2”?

中午他对我说了几句话就回家去了。

(了1了1+2)

不,不行,我得走了,家里还有客人等着我。

(了1)

你去打电话时他已谈了两个问题了。

(了1了2)

这些书你看完了就尽快送回给我。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特点:

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ƒ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④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⑤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⑥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上六点,一,二点是语言类别上有别于印欧语的本质特征,也是产生其他语法特点的总根源。

三、四点是汉语句法构造原则上的根本特征。

五、六点是汉语造句手段上的特点。

(一)要理解缺乏狭义形态的命题,先要弄明白何为形态?

形态:

◆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就是形态。

‘漂亮’进入句子以后,词形会发生变化,成为‘漂漂亮亮’这种形式。

狭义形态:

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狭义的——构形法形态(词的形式发生变化)

形态 漂亮→漂漂亮亮

构形法形态,work加s构形;

er构词

广义的构词法形态:

词缀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前缀,后缀,中缀)

词的外部形态:

附加助词表达语法意义(着了过)

C、汉语缺乏狭义的形态,是指像构形法这样表示语法意义的情况不多,缺乏普遍性。

l非人称名称不能加‘们’,没有普遍性。

l人称名称有了表具体数字的数量时不能再加‘们’。

l要加‘们’表多数的地方,可不用‘们’。

汉语里有一些广义形态,是指汉语中依然有数量较多的构词法形态和外部形态。

构词法形态例子:

外部形态例子:

l老——老张,老乡,老婆,老虎的——你的,我的,新的,好的。

l头——石头,吃头,看头,苦头地——好好地,慢慢地,努力地。

l里——糊里糊涂,古里古怪所——所见,所闻,所想,所思

有少数词变调、念轻音、儿化后会改变词性,这倒是汉语形态变化的一个特色。

变调:

背后→背带(名→动)担→担子(动→名)和气→和诗(形容→动)

轻声:

自然(形容→副词)练习(名词→动词)报告(名→动)

儿化:

盖→盖儿(动→名)画→画儿(动→名)尖→尖儿(形容→名)

形态变化例词:

量词:

村村,家家,户户,天天,年年

动词:

说说,谈谈,算算,商量商量,写写,合计合计,试论试论

形容词:

好好,快快,远远儿,高高儿

G、不具名词“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等是叠音构词法,不是形态变化,因重叠后不产生任何语法意义。

(二)

1、◆语法范畴:

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把具有同一类语法意义的现象归纳和概括在一起,就是某一类语法范畴:

“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即表示持续体。

归纳成‘体的语法范畴’“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即表示完成体。

“过”表示动作曾经发生,即表示经历体。

a)用狭义形态即词形变化表示的语法范畴,属综合性语法范畴。

b)用外部形态所表达的语法范畴,属于分析性语法范畴。

2、语言中常见的语法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汉语里没有“性”“格”“时”“人称”的语法范畴。

“数”汉语只有表人名词和人称代词加“们”表示复数,是用狭义形态来表示。

“体”便是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

用外部形态“着,了,过”表示。

“态”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指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一般用介词“被”等表示。

“式”又称语气,也是动词所具有的一种范畴,表对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看法。

汉语的语气是补助词(语气词)和语调来表示。

俄语名词词尾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词尾有时,体,人称,数的变化,这些都属于狭义形态。

下面的情形属于形态的有(ABC)

动词重叠。

表复数的“们”

附在动词后表体意义的“着,了,过”

用来表示性别差异的公母,雌雄,男女。

3、语法范畴总是用语法形式手段表示,相同的意义如果用词汇形式来表达,就不是语法意义,也构不成语法范畴。

将,昨天买。

用‘将’‘昨天’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用词汇手段即可表示。

不构成‘时’的语法范畴。

汉语中用‘公,母,男,女’等词汇手段来表示性别差异,这也不是‘性’的语法范畴。

(三)◆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1、词类:

指的是把词分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类别。

2、句子成分:

指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3、◆以俄语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俄语:

名词——主宾语。

动词——谓语。

形容词——定语。

副词——状语。

汉语:

名词→主宾语,充当定语(哥哥的书),充当谓语(今天星期天)

动词→主谓语,充当主宾语(走是对的),充当定语(购买的图书),甚至可以充当状语(赞成地说)

形容词→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主宾语(高好,矮不好),谓语(衣服漂亮),状语(愉快的笑)。

(四)汉语中名词没有‘格’的变化,动词没有人称,数的变化,动词充当谓语时不必随着主语而变化。

这就使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客人来了→主谓关系(客人,主语)

来客人了→述宾关系(客人,谓语)

万分高兴→状中关系(万分,状语)

高兴万分→述补关系(万分,补语)

漂亮衣服→定中关系(漂亮,定语)

衣服漂亮→主谓关系(漂亮,谓语)

(六)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购买图书(述宾关系)→购买的图书(定中关系)

王明逝世(主谓关系)→王明的逝世(定中关系)

王明科长(同位关系)→王明的科长(定中关系)

小王吃饭(主-述-宾)→小王吃的饭(定中关系)

上街买菜(连动关系)→上街的买菜(主谓关系)

(七)汉语也有其他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汉语有丰富的量词。

动词连用的格式很多。

汉语的主谓词组可以做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

他个子很高。

这个人心眼儿好

第四章:

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句子:

由一个语言片段构成‚前后有较大的停顿ƒ有一定的句调。

(二)、构成句义的因素

1、成分词(实词)的异同。

2、词语的次序。

3、组合层次。

4、语法的结构关系。

5、语义结构关系。

6、句调。

(三)详细讨论◆

1、成分词的异同:

构成句子的成分词不同,句义自然不同。

但也有成分词不同但句义基本相同的情况。

他吃了饭/他吃过饭我骑单车去上学/我骑自行车去上学。

2、词语排列次序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会不一样。

狗咬人/人咬狗

3、即使成分词和词语排序相同,词语内部组合层次不同,句义也会不一样。

他死了父亲才去。

照顾小娟的阿姨

S1:

他死了,父亲才去。

S1:

照顾小娟的阿姨。

S2:

他死了父亲,才去。

S2:

照顾小娟的阿姨。

4、即使前三个因素都相同,如果词语组合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句义也会不同。

出租(定)汽车(中)S2:

出租(述)汽车(宾)

出租修饰汽车,可以用出租支配汽车,可以用

“什么样的汽车”来提问。

“出租什么”来提问。

5、前面四个因素完全相同,但是语义结构意义不同,句义自然也不同。

鸡不吃了。

从语义上看,主语‘鸡’既可能是施事(鸡不吃东西了),也可能是受事(不吃鸡了)。

6、句子的语调不同,即使上述五个方面完全一样,句义也会不同。

小鱼儿回来了。

(陈述,叙述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

(疑问,问一个事情)

小鱼儿回来了!

(感叹,对一件事情惊讶)◆

(四)

信息义:

言外之意(有一定的语境)。

你好!

句义:

客观意义

1、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语言的句子是抽象的。

2、句子在末进入交际场合之前,只有意义没有信息,只有进入语境交际场合之后,作为言语句子时才传递信息。

3、由于语言的句子进入交际时变为言语的句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

句子本意。

二:

语境。

因此言语的句子要比语言的句子明确,具体,丰富得多。

‘小李搬去了’的歧义是由语法结构关系导致的。

第五章:

关于词的分类问题

(一)语法上讲词的分类,是指把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一些类别。

(二)◆词类:

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指逻辑上的分类。

(三)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是词与词在组合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类别。

(四)◆把词归并为某些类别,根据的是词的语法特征。

具体包括:

词的形态标志,词的句法功能,词的组合能力。

1、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因此形态标志作用最为有限。

2、汉语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依据句法功能的标准往往得出或然的结果。

不过这个标准还是很有作用。

比如副词和区别词根据句法功能就可以确定。

副词是只作状语的词,区别词是只作定语的词。

实词是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虚词则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

它的适应性最大,因此也是划分词类最有效的标准。

4、意义是词类形成的基础,我们的词类直觉就来自于我们对意义的感知。

但是由于意义之间的差异具有模糊性,难以把握,所以不能根据意义来给词分类◆

(五)词类系统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其中实词又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个分类。

体词再分名词,数词,量词。

谓词再分动词,形容词。

加词再分副词,区别词。

代词是一个封闭的类,也属于实词。

虚词则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叹词和拟声词属于特殊词类。

(六)有少数的词具有兼类现象,即同时具有两种语法特征。

可以看成是个别与共性的统一。

(七)判别词的词性方法:

直判法,排他法,类比法。

(八)划分词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类与归类:

在总体分类时,必须同时综合运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形态标志和句法功能等几个标准。

2、对分类标准的要求:

对内要有开放性(普遍性):

即同类的词统统都可以按此标准收进来。

对外要有封闭性(排他性),即不同类的词按此标准一个都不适合放进来。

3、大类与小类

4、一般与个别

5、兼类问题(声音意义都有联系)

6、同音同形词问题

7、词类的活用问题

(九)具体讨论

1、名词:

是体词里最大的类,体词就是经常做主宾语的词。

前边被数量词修饰。

名词的语法特征:

数量+名词→定中关系。

(+表示能组合)

不(没)-名词→状中关系。

(—表示不能组合)

把+名词+动词+了→状中关系。

名词有方位词,常附在其他语言片段的后面,构成方位短语。

2、数词和量词

数词:

零,一,二,十,百,千,万,两,半。

数词和量词一般是在一起使用,

量词:

个,只,条,次,回,遍,天,日,年。

构成数量结构:

一个,二次

3、动词和形容词:

都是谓词,语法特征正好与名词相反。

A、动,形的语法特征:

数量-动,形→定中关系。

不(没)+动,形词→状中关系。

把-动、形词+动词+了→状中关系。

B、动词的例子:

杀,写,爱,怕,住,来,死,姓,想念,当作,等于,交际。

C、形容词的例:

方,圆,漂亮,美丽,生动,优秀,伟大,雪白,喷香,冰凉。

D、在谓词内部,如何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

动词都可以带宾语

很-动词→状中关系

很+心理动词+名词→述宾关系。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很+形容词→状中关系。

很-形容词+名词→述宾关系。

4、区别词:

只能作定语,不能受数量结构的修饰,也不受‘不,很’修饰,否定时用‘非’而不用‘不’。

语法特征:

数量—区别词→定中关系。

很,不—区别词→状中关系。

名词—区别词→主谓关系。

名词+是+区别词+的→主谓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