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39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习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衣钵(bō)牛腩(nán)恫吓(hè)窗明几净(jī)

B.洗涮(shuàn)轻佻(tiāo)瘙痒(sào)韦编三绝(wěi)

C.瓜蔓(wàn)生肖(xiào)名媛(yuán)休戚相关(qī)

D.症结(zhēng)馄饨(tun)打烊(yàng)锃光瓦亮(z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读出

歌中所蕴含的充足的、真诚的生命,并且生生不已。

B.凭借着清山绿水、人文情怀和产业重聚,浙江的特色小镇汇聚了更多的人才、信息和资金,这让创业者心驰神往。

C.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互相补充,打破了传统商业这要靠信息不对称治胜的规则,这既能让不良企业的虚假营销无处遁形,也能让小微企业的产品宣传更便捷、高效。

D.我们要想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布署究竟意味着什么?

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我们了,我们何以抵抗?

还要靠辩论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民

女诗人余秀华在网上一夜走红,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而最让人另眼相看的是她竟然是一位天生脑瘫的残疾人。

B.乡下人最爱走亲戚,好像不走亲戚,人就偏离了社会,离群索居了一样,逢年过节,非得去走一趟亲戚不可,跟亲戚“说道说道”。

C.1937年

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D.最近,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高空玻璃桥成功合龙,但很多专家认为其危险性近似与虎谋皮,不值得其它旅游景点效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西行姑娘楼佳悦将心爱的老马赠与玄奘,让老马代替她伴随取经人迢迢万里行是电影《大唐玄奘》中最令人心碎的场景。

B.随着实体书店的升温,让不少独立书店都展开了一系列和书有关的活动,而被称为“中国最美书店”的钟书阁也选择了在这一天试营运。

C.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处理、接受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D.《中国喜剧星》不同于《欢乐喜剧人》属于“零门槛”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展现天赋和潜能,从而实现梦想。

5.依次填入下面三副对联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庆新春,欢容满面;歌盛世,爱意盈心。

②桃花扇,万古奇文论语篇。

③粉墨辨忠奸,轻歌曼舞皆世态;琴琶,急弦缓管尽人情。

A邻里和人情美千秋绝唱诉悲欢B人情美邻里和千秋绝唱弹喜怒

C人情美邻里和百年难见弹喜怒D人情美邻里和百年难见诉悲欢

6.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5分)

2010年12月21日晚10时40分许,某大学副校长上课时,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

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

”“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

此事在学生中引发争议。

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1)你认为事件中谁的做法欠妥?

请作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写出两点理由。

(3分)

(2)请选择你认为表达不当的一方,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

(2分)

7.对下列文字进行筛选和组合,给“图书目录”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0个字)(4分)

①图书目录是一种工具书。

②图书目录是能够帮助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③图书目录的用途是供人们查找的。

④图书目录分为“簿式书目”和“卡片式书目”等。

⑤图书目录是按照一定顺序编写的。

⑥图书目录记录书名、作者、出版和收藏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小题。

(9分)

在价值链竞争中发挥我国新的比较优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从而形成全球价值链。

所谓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全球价值链可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三大环节。

在增值能力的坐标上,这三个环节呈现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

处于U形曲线下端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较低,靠近U形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和营销服务环节附加值较高。

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两端,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嵌入全球价值链。

尽管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但也确实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价值链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

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全球价值链由封闭转向开放;全球价值链中欧美国家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逐步被打破,在一些产业领域,其占据的附加值较高的两端地位正在被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占领;在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下,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固化状态已经被打破,发展中国家进行梯度性转移和攀升成为常态。

  在全球价值链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这意味着劳动力和资源环境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要求我国原先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附加值提高。

虽然我国传统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正在失去,但新的超越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正在显现,其中包括: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具有的巨大市场需求规模,明显改善的产业服务和配套环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增强了创新动力,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制度和政策优势,仍然处于世界前列的经济增长速度等。

这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大多数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在比较优势明显改变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需要培育和创造。

在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

决定性因素是:

核心技术+品牌优势+商业模式。

我国已经有了一批在世界上处于前沿的高科技优势产业,如高铁、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

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链走出去,可以进一步开发全球生产要素的潜在价值,释放全球生产潜力。

在采购者驱动的价值链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

市场渠道+品牌优势。

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需求规模正在催生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的中国领导者。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电商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打破沃尔玛等采购商的垄断,可能成为该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新主导者。

(选自《人民日报》2016/3/28,有删节)

8.下列对文中“全球价值链”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价值链”是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而形成,并呈现由封闭转向开放的态势。

B.“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三大环节呈现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特征,而我国主动嵌入低端环节。

C.“全球价值链”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利用网络在全球范围为实现商品的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

D.“全球价值链”之所以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固化状态。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大多数国家经济长期低迷,而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处于世界前列。

B.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求我国企业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附加值提高。

C.在比较优势明显改变的条件下,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已处于世界前沿。

D.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电商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打破沃尔玛等采购商的垄断,有望成为采购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的中国领导者。

10.根据文意,指出我国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措施。

(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讲坛

杨文学

百家讲坛马教授的造访如同平静的水潭被搅了一竿子,齐教授的心无法平静了。

在齐教授面前,马教授永远是以弟子的姿态出现的,原因很简单,马教授的毕业论文就是齐教授修改的。

齐教授看上了他的聪敏,才以导师的身份帮助他留校。

后来马教授借助百家讲坛一跃成了这座城市的大腕,一向连个饭局都没有的马教授如今的出场费都到了五位数,昔日的自行车也换成了奥迪。

一向躲在书房里研究古典文学的齐教授不知道他的学生居然成了大腕。

一日,登门的马教授说:

“老师,咱们一肚子的学问仅著书立说、教授子弟是无法转化成财富的,尤其是供我们自己支配的财富。

我们也是人,也要给子女买房买车,也要生活得有头有脸。

老师,听学生一劝,应了电视台吧,就凭您的学识和资历,百讲下来,您就名盖全城了,到那时还清房贷小菜一碟儿。

齐教授之所以应承下来,一是受不了全家人的“规劝”,二是忍受不了一个月四千元的房贷,三是内心深处萌生了出名的欲望。

根据双方谈判,电视台一讲预付三千元,如果收视率达到XX百分点,就按五千一讲,如果达到XX百分点,可按一万元支付。

初定讲三月,全家人一看合同,兴奋得如同充了电的灯泡,唰地一下,眼睛全亮了——一百万啊。

作为条件,齐教授必须先写出十讲的讲稿,以备电视台审阅。

齐教授躲进书房,专心写他的讲稿了。

全家团结一心,小心地侍候着他,一向被妻子吆来喊去的齐教授一下子成了“家宝”。

妻子亲自去超市选择食品亲手制作,侍候得齐教授老是觉得对不住她,于是只有加班加点了。

就这样,半月后,齐教授将写好的文本发给电视台。

几天后,电视台专车接走了齐教授。

齐妻知道大事告成,喊上马妻去商场给即将上电视的齐教授选服饰。

在这一点上马妻是有经验的。

当齐妻带着精心选购的两套高档服装回到教授花园时,电视台的小车也到了。

齐教授下车后已经站不稳了,他摇摇晃晃,醉眼迷离。

马教授看到齐妻,长舒一口气,说:

“齐老师高兴,喝高了。

”齐教授语无伦次地说:

“谁高兴?

谁高兴了?

啊?

”马教授和齐妻陪着笑脸,哄着齐教授上楼。

齐妻煮好酸梅汤时,齐教授已经躺在宽大的沙发上鼾声如雷。

齐教授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下午,也就是说他这一醉就是二十四小时。

醒来的齐教授变得少言寡语。

他一头扎进书房,任凭齐妻如何询问,他总是闭口不谈。

这个城市的晚报却不断地报道,卫视要开播著名的学者、史学专家《大明宫秘史》的讲坛。

齐妻想,齐教授是在专心写讲稿了,因此侍候得更加细致周到了。

齐妻似乎看到一身名牌的男人站在讲坛上,口若悬河,她则跟儿子媳妇坐在电视前得意地数着票子。

两月后的一个周末,经过一番舆论的宣传轰炸,卫视郑重开播《大明宫秘史》,马教授一身名牌站在讲坛上,他面带微笑,口若悬河……

齐妻的头一下子膨胀了数倍。

齐妻站起来喘了几口,几步就过了地毯,只见她一脚踹开门,将精

心选购的服饰砸给伏案写《大明宫历史面目还原》论文的齐教授。

齐教授被砸回现实。

齐妻一脸怒气地质问: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

齐教授

慢慢地抬起头,摘下眼镜,用手轻揉着被压扁的鼻梁说:

“因为我是教书的,不是说书的。

11.文中写两位教授时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好处?

(3分)

12.请结合全文概括齐教授这一人物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3分)

13.文中划线句是对齐妻的语言描写,这句话中有哪几层含义,齐妻态度如何?

(4分)

14.这篇文章以“讲坛”为题好,还是以“齐教授”“俩教授”为题好?

试作简要分析。

(5分)

15.对于学术商业化,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学者负有保持学术纯净的责任;也有人认为学者以专业能力获取报酬无可厚非;还有人认为政府应以高薪养护学者的清正。

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迁

孔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贾子曰: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注】①木主:

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怨是用希希:

B.睹轶诗可异焉异:

不同

C.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叩:

拉住,牵住

D.欲砥行立名者砥:

磨练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饿且死臣死且不避

B.盍往归焉风雨兴焉

C.岂以其重若彼但以刘日薄西山

D.而终身逸乐赂秦而力亏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颜渊、盗跖作对比,驳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观点,表达对伯夷叔齐之死的悲悯的同时,自寓不平之意,表达幽愤之思。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他们劝谏不成后便决定在首阳山隐居,不问世事。

C.本文虽为伯夷叔齐列传,但关于人物生平的史料记载少,多作者的赞论,和凭翔实史料说话的传记不一,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D.文末,作者感叹伯夷叔齐虽然贤能,但也是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昭著。

表达自己羡慕伯夷,遗憾自己没有圣人赏识而名没的内心情感。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分)

(2)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海棠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海棠

(宋)崔鶠

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

便教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

21.两首诗用▲、▲字

表现海棠的特点。

(2分)

22.简要分析两首诗各用什么手法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5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

(共5分)

【甲】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乙】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①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

百姓循私害而訾②之,世主壅于俗③而贱之,贱之所在,害必加焉。

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选自《韩非子·六反》

【注解】①虚声:

虚假的名声。

②訾:

诋毁。

③壅于俗:

被这种世俗偏见所蒙蔽。

23.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赞同哪一种义利观?

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任选3句。

(每句2分,共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

子·劝学》)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从之于国也》)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渔父》)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反转新闻”是新

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

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速度极快,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

当新闻的“剧情”越来越曲折复杂时,你会选择什么态度来对待呢?

说说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A牛腩B韦编三绝C名媛)

2.A(B青山绿水C制胜D部署)

3.D(与虎谋皮,与老虎商量要老虎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

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喻指一定办不到。

4.A(B.缺少主语,去掉让;C.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接受、处理和传递信息”;D.有歧义,属于“零门槛”选秀节目是指《欢乐喜剧人》还是《中国喜剧星》有歧义)

5.B(A上联末尾仄声字“美”对下联末尾的平声字“和”;B“桃花扇”是喜剧,用来演唱的,也是千古绝唱;C“忠奸”对“喜怒”)

7.【答案示例】1:

副校长言行欠妥,违反校规,以权压人,对人不尊重。

参考示例2:

教室管理员做法欠妥,执行校规机械生硬,态度强硬。

参考示例3:

二者言行都欠妥。

双方的态度都比较粗暴强硬,彼此缺少理解沟通,不能换位思考。

(明确自己的观点,得1分;两点理由,各1分)

(2)参考示例1某副校长:

“师傅,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还有一点没讲完,请您再等两分钟好不好?

”参考示例2教室管理员:

“老师,很晚了,要不下堂课接着再讲,行吗?

”(或“老师,您太投入了,真不忍心打断您,不过已经很晚了,您看还继续吗?

”)

7答案:

.图书目录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供人们查找图书时使用的工具书。

二、现代文阅读

8.A(B.“我国主动嵌入低端环节”错。

原文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嵌入全球价值链。

”C原文为“商品或服务价值”D强加因果。

9.B(原文“要求我国原先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10.①增强创新动力提升竞争优势。

(1分)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1分)③改善产业服务和配套环境。

(1分)(学生如果根据文章末段的两个角度回答,最多得2分。

11、对比。

(1分)既增加了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又深化了主题,留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导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

(2分,情节和主题两方面各1分)

12.(3分)专心研究学术:

一向躲在书房里研究古典文学,对社会上学术商业化一无所知。

学术水平较高:

半个月完成《大明宫秘史》讲稿,且被认可。

保持学者操守:

虽然在金钱名誉面前也曾一度动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既得利益,并撰写《大明宫历史面目还原》论文。

(答出1点给1分)

13.(4分)对讲坛上是马教授而不是齐教授感到愤怒;对齐教授费了那么多功夫把成果拱手让人的愤怒;对齐教授辜负了全家人的希望,擅自放弃即将到手的金钱感到无比愤怒。

(答出1点给1分,两点3分,3点满分4分)

14.(5分。

观点1分;分析4分,围绕内容和主题,各2分)

参考:

以“讲坛”为题好。

马教授之流的走红、齐教授之属的冷寂、百家讲坛节目的讲授内容,都引发人们的深思:

讲坛该讲什么?

怎么引导观众?

该题目发人深思,有沉重感,深化本文的主题。

15.(5分。

观点1分;分析4分,若不结合文本分析最高2分)

观点一:

学者负有保持学术纯净的责任。

联系齐教授的行为,并可与马教授对比。

观点二:

学者以专业能力获取报酬无可厚非。

联系齐教授的专业能力和家庭经济情况。

观点三:

政府应以高薪养护学者的清正。

联系齐教授家庭经济情况,也可与马教授对比。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

16.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异:

感到奇怪的意思。

17.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A.副词,表将要,将近/连词,表让步,尚且,还;B.代词,他/兼词,于此C.都是介词,意为“因为”;D.连词,表转折,意为“但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根据“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可知,两人是在武王建立周朝后隐居的,而不是在武王发兵时,对其劝谏不成就隐居了。

19.答案: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

(对两处得一分,错一处扣一分,漏一处扣0.5,扣完为止,其中“岩穴之士,趋舍有时”,可断可不断,断了断,都不给不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关键是要读懂文意,先根据一些语气词,划分大的区域;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结构,明确分句间的停顿。

20.答案:

(1)有道德的人最担心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

(2)我是非常怀疑(困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

还是不合理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1)“疾”“没世”“称”各一分

(2)“惑”“倘”“是…非…”解释各一分,句意通顺合理一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子说:

“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

”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

”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秩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

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

“这是父亲的意愿。

”于是就逃开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