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968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浦高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她还没做出反应,周边的游客已经响起掌声,还有人说:

“跟电影镜头似的!

他们躲到僻静处,他把上衣脱下,晾到灌木上。

她说:

“吓死我了。

知道你要表达,可也犯不着这么冒险。

”他说:

“除了对你表达,其实,还有另外的内心秘密。

”她狐疑了:

“什么另外的秘密?

”他告诉她,掉在潭里的,是草帽。

草帽是用什么做的?

她随口说:

稻草。

他告诉她,不,是麦秸。

把麦秸用水泡过,然后用双手编成辫子,他们老家妇女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做完别的活计后,来顺手干这个,叫做掐辫子。

一挂辫子大约弯成五圈,近年来的收购价,是一挂一元钱,一个能干的妇女,一天掐辫子能出五六挂……

她听到这儿放心了,明白他内心里,有区别于她这样城里生城里长的人的眼光和心思,草帽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

可是对他来说,是他到城里来上大学以前,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

她引他聊得更多。

他细细叙说。

他告诉她,他们那个家乡,离交通枢纽远,历史上属于兵家必弃之地,如今则属于商家缓争之处,无山无水,开发不成旅游区,离最近的一处古迹也还有百里之遥。

他也曾苦苦查阅过,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生在他们那个地方的。

总之,那是一处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

但是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润离得还远,村庄虽然盖起了新房,却仍有古朴风貌。

有人问城市膨胀耕地减少,为什么粮食还有得吃?

他说,那就是因为还有他家乡那样的存在,每年还种大片的小麦,小麦收过种大片的玉米。

而大田劳作之余,妇女们就维系着久远的传统,掐辫子。

她在秋阳下听他讲家乡,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

他没想到她爱听这些。

他进一步告诉她,他大学四年的费用,学费是爸爸供,生活费呢,全是奶奶、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来的。

她把玩着那渐渐变干的草帽,忽然觉得,那是有生命的东西,她把草帽像宠物般拥在胸怀。

他们原来的计划,是顺那山谷跋涉到最深处,据说那谷的尽头有更高更奇更美的瀑布,那里有开发出的农家院接待游客,在那里可以吃到若干特别的鲜鱼山蔬。

但是,她提议改变行程,转而去他的老家,她说她想看掐辫子,甚至想学着掐辫子。

他很高兴。

他们交往并不久。

这是他原来幻想过却不敢贸然提出的。

是的,这个假期很长,他们完全来得及转换目的地。

她随他前往他的家乡。

绝对距离并不远,却要先坐火车,慢车站票,熬过一夜,再换长途汽车,再换三轮摩托,车载的终点是一处大集,从那大集镇再徒步一小时,才到他家那个村子。

确实无特点可言,就是不多的树,模样雷同的房舍,不甚整洁的村道,一种只能以农村命名的混合气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时,已经夕阳西下。

一进院,不用他指点,她就看到好几个盆,有塑料盆、铝盆,还有一只陶盆,里面浸泡着大体等长的麦秸,散发出一种介于香臭之间的暧昧气息。

他妈妈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几挂刚掐好的辫子,不是知道他们来了表示欢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

他叫完“妈”就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她赶忙称呼“大妈”。

进屋以后又见到他奶奶。

姐姐已经出嫁,但就在邻村,他说明天或许就会回来见面。

奶奶坐在那里掐辫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后咧开只剩几颗残牙的嘴无声地笑了好久。

她随即听见院子里鸡在拍翅狂叫,她到门边往外看,是大妈在抓鸡。

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

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拦阻,就站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腰。

她懂得,大妈听见儿子把她介绍出来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但是此刻她那满院抓鸡的肢体语言,把她面对意外之喜的满腔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看重,并且以如此淳朴的形态表达出来,是她职场生活中不曾经历的。

晚饭后和大妈聊天,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进村来收妇女们掐好的辫子,除了去做草帽,广东那边又有盘成“黄金条”的,没多久是下元节,祭祀亡魂,要给他们烧“黄金条”。

她发现东厢柴草间堆了不少废弃的辫子,大妈悄悄告诉她,那都是奶奶掐的。

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

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所以不告诉人家不收,还由着老人掐……她意识到这里的妇女掐辫子其实更具有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眼睛潮湿了。

他的爸爸是兽医,那天到外地出诊,第二天一早才回来。

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门外,远远看到那乡村兽医骑着自行车从白杨树下过来,她忽然想大声召唤:

“爸爸!

16.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

(2分)

答:

17.文中“她”对草帽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请从第三、四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

(3分)

★★18.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

★★19.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

(5分)

20.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4分)

【典型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舒婷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

风特别湿潮。

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

为什么会想起你?

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

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

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

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

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

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茫然站起来。

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同学们则看作凶狠的搜索。

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已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

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

大家哄然大笑。

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

但一经允许坐下,你仍将凸额抵住桌沿,检视你的宝贝。

它们像虫子一样在你课桌里衍生不息。

至今我还似乎能看到你骨骼粗大皮肤发干的手,如何灵巧而且温柔地翻弄那些五光十色的玻璃纸。

你父亲死时,我去看你。

你家低矮潮湿的房间竟然用铁丝拦了一半,养着十几只珍贵的乌骨鸡。

你家八九口人,原靠父亲做木匠活,现在要靠妈妈养的这些鸡了。

房间的另一半是弟弟妹妹,高高矮矮,最小的妹妹在你母亲怀里吃奶,你母亲的发上,簪了一朵小白花。

弟妹们在做游戏,他们的玩具我是太熟悉了。

那些玻璃纸在昏黑中,发出华丽的光彩。

只是你的眼睛很忧郁。

我们的友谊究竟怎么开始?

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还是风吹来的呢?

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相思鸟。

你神秘地把我拉走,到林子深处去。

我们把书摊开,做出早读的样子,而鸟儿们正开始真正的早读。

淡青色的风,无拘束的云,拨开灌木丛,白色的野蔷薇正安详地开放。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同学们中有人一改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样,宽皮带把腰束得细细的,一只手拎着老师的领子去批斗。

你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屡经动员和阶级教育,始终和我站在台下,不肯“造反有理”。

于是你又得了“铁杆”(保皇)的绰号,它与你又瘦又黑又结实的样子这样相称。

插队时我们没能在一起。

第一次我步行九十里路去你的知青点,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

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

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为什么有关我们共同的记忆总伴有澄澈明净的天空呢?

我们真的把那些阴霾的日子躲过去了吗?

你的铺板上只有一条返潮的草席,“救济性质”的再生布被单,临时垫了几本书为枕头。

我很难入眠,但真的满心快活。

你兴奋地说个不停,没头没脑,我努力要猜透是什么隐藏在你的一大堆废话里。

睡不着,你拉我起来到村外走走。

月色明媚,山村恬静,连狗也叫得有韵味。

我们漫步的斜坡上长满柔软的草,你指着村边一个亮着的窗口,说:

就是他!

哟,铁杆,你在恋爱呢!

怪不得你用沙子搓白塑料鞋,煞费苦心排列你的刘海,它们不肯蓬松,一会儿又一揪一撮地粘在一起了。

这个梦只是一厢情愿。

你搬出了知青点,一个人住在旧庙的厢房边。

第二次我去看你,在回城之前和你告别。

你上工去了,门没锁。

被子没有叠,一摸,原来温着一大牙缸的稀饭,中间大约浇了一匙酱油。

这就是你的午饭和晚饭。

大约在这段时间,你迷上了文学,抄了一厚本又一厚本的笔记。

你写的信也“文采”起来。

恋爱中个个都是诗人。

虽然初恋的梦是破灭了,你望着那盏灯一直又过了多少年?

你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安排在市政局修整马路。

你显得更黑了,连你们的工友都叫你“铁杆”。

等我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听说你谁也不通知就结婚了,又听说最近你有了一个女儿。

屡次托你妈转口信去,你始终不回答。

命运使我成了“文人”,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这似乎是我们的差别。

但现在我有了儿子,我们同是母亲。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

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

今夜天空深远沉静,铁杆,我们望的是同一颗星星吗?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刻画了“铁杆”的性格特点?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

★★3.请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效果。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题为“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为题的用意。

(6分)

【备考锦囊】(参考《复习指导·

语文》P·

131——133。

138——140.)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

①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②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画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句的含意和作用。

即对文章中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或点题、深化等;

二是内容上的作用,这样的语言特点对表达文章内容有何意义。

2.语言的特点。

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说明性语言——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

叙述性语言——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

描写性语言——描绘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性

议论性语言——简明、概括、准确、翔实、合乎逻辑

抒情性语言——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

3.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

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析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

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

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受它们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

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借助完整的句子来表现的,就要作结构分析。

4.要同写作技巧相结合,因为任何语言所达到的效果都与其写作技巧联系在一起。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

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

第三步,指出其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

材料安排:

主次、详略、繁简。

行文结构:

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

修辞方法:

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

(一)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

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

第二步,说明这种技巧在原文中是怎么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这种技巧的表达效果。

主要分析评价其在表现主旨、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感情、营造意境和布局谋篇方面的表达效果。

【跟踪训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马罗大叔(节选)

陈忠实

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

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

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

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下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儿上啃起来。

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

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

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

我也不知凭什么勇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

你倒胆大——”他冷笑着说。

“跟我走!

”马罗吼着。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

“坐下!

”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

“啊……嗨嗨嗨嗨嗨……”

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

像小河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

马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

他粗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

“咱们……好苦哇……”

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捂住脸颊,哭起来了。

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

“你他妈的‘假积极’!

你欺哄毛主席,放你妈的臭‘卫星’!

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

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

马罗蹦着,骂着,声音渐渐远了,钻进包谷地里去了,随之传出咔嚓咔嚓的断裂的脆响。

他怀里抱着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点燃麦草,再加上树枝,火苗哧哧哧蹿起来,冒得老高,在一个用铁丝扭成的支架上,摆上了嫩包谷棒子。

他咕哝咕哝地说:

“咋说也不能……啃生的……”

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火声是这样富于生气。

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忽而落下又忽而蹿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开的光亮的空间,随着火苗的起落忽而缩收又忽而扩大。

火苗在树枝上跳跃,从燃烧着的枝条上攀援到刚添加上去的树枝上,像万千猕猴在树林里嬉闹,跳跃翻跌;

无数条火苗拢在一起,就组成一个火的世界,充满了活力。

马罗大叔坐在一块河卵石上,两手搭在撇开的膝头上,挺直腰板,俨然一副用斧头砍削出来的青石雕像。

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一会儿明亮,一忽儿灰暗,四方脸中央,雄踞着一宽大的蒜头鼻子,脸颊上有两道,粗糙的大动脉似的皱纹。

这张脸上,现在呈现出安详的神态,专注的眼神。

他间或用右手里的树枝拨弄一下火堆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脑袋,向火堆里吹两口气,然后又坐直了,却不开口说话。

“吃——熟咧。

他从火堆里的铁丝架上取出一个包谷棒子,甩过来,撂到我的怀里。

一股热气饱溶着浓烈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

软软乎乎的包谷粒儿,酥软香甜,一口咬进嘴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那晚我没有回家,和马罗大叔挤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

(选自《陈忠实文集》)

★★1.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

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

(1)咱们……好苦哇……

(2)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3.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

4.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

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

【自我发现】

 

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