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98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docx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方案

夏季八防应急措施

主要容

1、中暑的预防和急救

2、雨季行车注意事项

3、家庭用气的安全使用

4、烧伤的紧急处理

5、溺水的救护知识

6、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

7、触电危害及防护知识

8、食物中毒防护知识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夏季高温要注意防暑降温,对于从事高温、繁重体育劳动和露天作业的,应当调整作业时间,避免暴晒,防止高温中暑事故的发生。

常用的防暑降温药有麝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十滴水等,您可以根据身体体质、药性选用适当的防暑药。

一、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足够清洁的饮用水

安排适当的工作时间(国家对高温作业相关规定)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室外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不含37℃)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方式、缩短劳动者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中暑的急救现场

1、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

2、解开患者衣领。

3、辅以含0.3%盐的清凉饮料,补充盐分和水分。

还可在患者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麝香正气口服液等中药。

对于热衰竭患者,可以通过吃橘子补充钾。

经过这些处理,一般30分钟到数小时就可以恢复。

(中暑现场四字绝移→敷→促→檫)

 

车辆雨季行车措施

雨季是事故多发季节,雨天路面光滑,摩擦系数降低,加上驾驶员视线受阻视力变弱、行人横穿马路、不同路面不同光滑度影响、立体气候对人身体侵害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雨天的事故频率要比晴天大五倍左右,因此,驾驶员必须做到,八不准、二注意、一熟练。

八不准二注意

1.不准开超速车1.一注意避让行人

2.不准跟车距离太近2.二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3.不准用紧急制动一熟练

4.不准开带病车熟练各种道路的操作方法

5.不准强超抢会

6.不准开麻痹车

7.不准开疲劳车

8.不准开冒险车

 

家庭用气的安全使用

三先三后九不准

三先三后

1、先开总阀门,后开分阀门

2、先灭火,再出去

3、先检查,后休息

九不准

1、不准在燃气燃烧时离开

2、不准明火取暖

3、不准在室通风不畅时使用炉具和燃气热水器

4、不准私拉乱接气管线

5、不准在炉具附近放置烘烤易燃物

6、不准在燃气泄漏时使用明火及触动电器开关

7、不准在胶管老化、卡子松动时使用燃气。

8、不准未关闭总阀时休息

9、不准私自开启或关闭支干线阀门

燃气泄漏的危害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均属易燃易爆气体,少量泄露在空气中形成较低的浓度,不会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但是,如果缺乏监控,气体泄漏较大或慢慢体积积累,就会引起空气中有较高浓度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产生着火爆炸的灾祸。

烧伤的紧急处理

烧伤紧急处理一般为:

冲、脱、泡、送。

(1)冲

(二)脱

1.降热→深层组织1.患者衣物会加强患部的热伤度

2.减少渗出和肿胀2.患者衣物会使温度不易消散

3.缓解疼痛3.脱掉衣物避免皮肤组织沾黏

(3)泡(四)送

冷水中加强降温,止疼。

伤情严重,立即送往医院。

备注:

(冲一般10-15分钟)

(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

(泡一般10-15分钟)

 

溺水的救护知识

急救护理分为现场救护;转运途中救护;院救护。

1、现场救护

1.清理呼吸道

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中泥沙杂物,呕吐物,取下假牙,松解衣领、腰带,畅通气道。

2.转运途中救护

(1)心脉复有效者,高流量氧气吸入

(2)未恢复者,边转运边抢救。

(3)静脉通道,及时用药

(4)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5)注意保温

院救护

1.置于抢救室,保暖,心电监护

2.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前提

3.维持循环功能

4.对症治疗

5.护理要点

 

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

直接雷电伤害分为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

1、电效应

雷电流的变化频率很大,在几十微秒变化几万或几十万安,能产生高达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子等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短路,反击放电火花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此外巨大的雷电导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直接导致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热效应

雷击点的发热能量约为500-20000J,能量可融化50-200mm2的圆钢,金属储罐遭到雷击时,雷击部位产生强烈的电弧,使油罐金属融化,飞溅而点燃燃油蒸汽,引起火灾或爆炸。

三、机械效应

雷电流作用于非导体上,由于雷电的热效应,使被击物缝隙间的气体剧烈膨胀,同时使水及其物质分解为大量气体,产生巨大的机械力。

使被击物体严重破坏或爆炸,此外同性电荷具有静电斥力,电流拐弯处侧电磁推力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雷电入侵的危害和防雷针的应用

雷击在架空的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或管道迅速传播(传播速度分为0.15M/S和0.3M/S),若侵入建筑物、可造成配电装置和电器线路绝缘层被击穿产生短路,使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燃烧或爆炸。

防雷针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

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上都有很高的电压、它足以击穿3米以的空气,形成火花放电。

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击穿,甚至造成易燃易爆品着火爆炸。

静电的产生

实际工作中的摩擦、接触、分离带电过程

产生静电的来源

1、油品在管线中流动时带电

2、水滴在油品中沉降带电

3、油品在溅泼到其他物体上时带电

4、喷射带电

预防静电事故的措施

1、减少静电

2、加速静电的泄露,防止和减少静电的积累

3、消除火花放电

4、防止形成爆炸混合气体

1、减少静电

1)、控制流速

2)、控制加油方式,采用罐底加油

3)、防止不同油品相混淆或油品含水和空气

4)、经过过滤器时,油品要有足够的漏点时间

2、加速静电的泄露

1)、接地和跨接

2)、添加抗静电剂

3)、设置静电缓和器、静电消除器

防触电

1、天气高温、潮湿、多雨电器线路及设施绝缘性能降低,易发生漏电。

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带电设施。

2、对行车等主要设备的漏电保护机器必须定期检查。

对于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漏电保护器必须及时更换,雨后应增加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防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则:

1、要洗手,调理时,手部要清洁,伤口要包扎。

2、要新鲜,食材要新鲜,用水要卫生。

3、要生熟分开,生熟食器具要分开,避免交互污染。

4、要彻底加热,食品中心温度应超过70℃。

5、要低温保存,保存低于7℃,室温下不宜旧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