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88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弥渡县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弥渡县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

化 学 试 卷

全卷共三个大题,含29个小题,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S-32Na-23Ca-40K-39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食物腐烂C.家庭自制冰块D.石蜡受热熔化

2.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的臭氧(O3)。

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B、它们属于氧化物

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3.2010年上海世博会处处体现“低碳”理念,“低碳”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排放或少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能源的使用最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4.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D.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7.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B.甲烷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用CO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8.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是因为食品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9.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4D.-4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1.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0:

3

D.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12×6+1×10+32×3

12.如下图所示:

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13.航天探测发现:

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C2O3和CO的元素种类相同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6.(4分)化学用语能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你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即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氮原子;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碳酸根离子;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17.(5分)下列:

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

甲烷都是常见的物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

(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煤气”指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干冰是固体的______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

(4)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填序号)。

18.(5分)下图A、B是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D、E是三种粒子的

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___________;

(2)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_______;

(3)D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_____________;

(4)若E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则X=__________;

(5)上述五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19.(3分)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

20.(5分)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4分)含碳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由碳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单质,根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不同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称:

化学式:

名称:

(2)近几十年来,大气中的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

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森林遭到破坏C.植物的光合作用

22.(6分)近年来私家车的增长比较快,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的排放会加重空气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

(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修建加气站。

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3)使用氢气作燃料的氢能源动力汽车。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3.(3分)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给予补充。

如:

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和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1)以上材料中提到的补钙剂、补锌剂和加碘食盐中的钙、锌、碘是指:

(填序号);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2)碳酸钙是一种价廉高效的补钙剂。

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4.(5分)2010年,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情,

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困难。

为缓解旱情,

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

李斌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将浑浊

的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请根据你掌握的

知识回答:

(1)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

(2)将浑浊的水变清的简单方法是;

(3)澄清后的水加肥皂水后,若水中出现较多浮渣,该水为:

(选填“硬水”或“软水”)。

(4)天然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硬度大,都可以采取方法,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降低水的硬度。

(5)抗击旱灾,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的建议是:

(写一条即可)。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第29

(2)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25.(10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要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导管口,如果,说明有氧气生成;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4)如果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可将燃着的木条,如果木条

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5)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

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6.(3分)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2)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

(3)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5分)氯化钠用途广泛,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

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

(2)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l。

28.(6分)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

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波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合理答案都能得分)。

(4)检查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5)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9.〔共6分,其中

(2)题5分〕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0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3.00

2.55

2.25

2.10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弥渡县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D

B

A

C

B

C

A

C

C

D

C

B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6.

(1)3N;

(2)H2O;(3)CO32-;(4)。

17.

(1)

(2)

;(3)

;(4)

18.

(1)11;

(2)32(或32.06);(3)4;(4)8;(5)A

19.

(1);外焰

(2)检验气体的纯度;(3)放上一层水或细沙。

20.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合理答案都等分);

(2)

可燃物的要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要与氧气直接接触;

(3)

21.

(1)金刚石;C60;石墨;

(2)B。

22.

(1)

(2)CH4;(3)化合反应

23.

(1)D;

(2)10040%

24.

(1)活性炭;

(2)过滤;(3)硬水;(4)煮沸;

(5)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写出一条即可,合理答案都给分)

三、综合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第29

(2)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25.

(1)

长颈漏斗;

集气瓶

(2)木条复燃;

(3)2HCl+CaCO3===CaCl2+H2O+CO2↑AC;

(4)放入集气瓶中;(5)防止CO2溶解在水中;无。

26.

(1)紫色固体粉末;

(2)在干燥、低温的条件下保存;(3)3O2↑。

27.

(1)

(2)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合理答案都给分);

(3)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合理答案都给分);

(4)不能;

(5)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合理答案都给分)。

28.

(1)物理溶解蒸发;

(2)失去得到

29.

(1)0.96

(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