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017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docx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中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社会分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在国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6—18世纪英国随着设计和施工的分离,出现了帮助工匠对已完工程量进行测量和估价的工料测量师。

19世纪初,开始推行招标承包制,工料测量师测量和估价已经提前到工程设计以后和开工前进行。

1868年在英国出现“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标志着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正式诞生。

20世纪30、40年代,工程经济学创立,将加工制造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加以改造后用于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研究得到新发展。

到50年代,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相继成立了测量师协会,开展了对工程造价确定、控制、工程风险造价等许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的全面研究。

同时,开始在高等学校培养专门的人才。

70—80年代,英美一些国家的工程造价界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广泛地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概念,使造价管理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到了80—90年代,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入综合与集成的研究阶段。

各国纷纷改进现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借助其他管理领域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最新成果,对工程造价进行更为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创造并形成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方法。

到目前为止,从事造价管理的人士还在不断研究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理论和方法。

   在中国,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工、料限额管理制度。

据《辑古纂经》记载,我国唐代就已有夯筑城台的定额。

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共36卷,3555条,实际上就是官府颁布的建筑规范和定额。

它汇集了北宋以前历代对控制工、料消耗和施工管理的技术理论精华,经明代工部完善成《工程做法》流传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引进前苏联工程项目概预算制度和管理思想,规定了工程项目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对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

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始对工程概预算定额制度进行改革。

1990年7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才有了快速发展,改变了原苏联“量价统一”的定额模式,开始向“量、价分离”,实现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逐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

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世纪,发展成为思想先进和体系完备的诸多流派。

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

2.1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维护期等各阶段总造价最小的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的。

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大力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推广。

发展至今,逐步成为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74年到1977年间,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概念和思想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

是从1977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基本形成体系,并获得实际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

   第三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进入全面丰富与创新发展的完善时期,应用计算机管理支持系统,实现了造价管理的模型化和数字化。

2.2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用于管理任何企业、作业、设施、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体系。

它是指在整个造价管理过程中以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原理、已获验证的技术和最新的作业技术作支撑,强调会计系统、造价系统和作业系统共同集成才能够实现的工程造价管理思想方法。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是1991年由美国造价管理学界在其协会的学术年会上提出来的。

1992年,为推动自身发展和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美国造价工程师协会更名为“国际全面造价管理促进会”,在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地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框架。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经营管理和工作计划的方法;造价预算的方法;经济与财务分析的方法;造价工程的方法;作业与项目管理的方法;计划与排产的方法;造价与进度度量和变更控制的方法等。

并为便于管理而按其先后顺序划分出详细的管理阶段:

(1)发现需求和机遇阶段;

(2)说明目的、使命、目标、政策和计划阶段;(3)定义具体要求和确定支持技术阶段;(4)评估和选择方案阶段;(5)研究和发展新方法阶段;(6)根据选定方案进行初步开发与设计阶段;(7)获得设施和资源阶段;(8)实施阶段;(9)修改和提高阶段;(10)退出服务和重新分配资源阶段;(11)补救和处置阶段。

   由此可见,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拓宽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和领域,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要求。

但是,这种管理思想和方法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并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和发展。

 3、国内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现状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和观念,是我们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提出的,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

这是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学界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科学所作的创新和重要贡献。

它的基本观点是:

   1、工程造价全过程由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竣工决算七个阶段组成。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达到的目标:

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

   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的经营效果。

   4、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但是,我们现有这方面的理论与观念的研究还受到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跳出原有基于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的限制。

例如,我们仍然在做的“量价分离、动态控制”,“定额量、市场价、竞争费”,“概预算控制”等方面的方法论研究。

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国家统一标准定额已经难以适应,无法真正对一个具体工程项目实现科学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主要表现在:

   1、决策依据不合理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只考虑建筑物的建设成本,而不考虑(或忽略了)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从长远的观点看,先期建设的低成本可能会带来未来运营和维护的高成本,高的建设成本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

也就是说,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决策的依据不合理。

   2、缺乏对运营阶段成本范畴和成本函数的研究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对未来成本考虑过于粗糙,未能给出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范畴和计算方法。

   3、没有考虑工程造价统一管理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条块分割,公路、水利、电力、石油、矿山等都有自己的定额。

在同一地方同样挖一方土,采取不同的定额会出现不同的造价。

另一个弊端是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管理割裂开来,给运营和维护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第三个弊端是计算方式的不统一,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估算、概算、预算等的编制办法,给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现有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缺乏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支持

   我国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工程造价计算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计价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有四种来源:

一是设计咨询单位开发研制;二是院校、科研机构研制;三是软件开发公司研制;四是企业自行开发研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工程投资体制的转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大都积极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积极作用正在被人们所认识。

但是,所有这些都是针对工程造价的某一个阶段、某一参与方的,而针对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全体参与方的管理软件还没有出现。

   也正是由于上述缺陷,必然造成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导致投资规模失控,工程施工质量不稳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

致使“胡子工程”、“钓鱼工程”以及“三超”现象较为普遍。

4、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创造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由于全面工程造价管理本身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方法论体系,它的发展与应用又需要有良好市场经济基础和完备的条件基础,不适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

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则较为适于在中国发展,其可行性已有国内学者论证。

   天津理工学院任国强在《从范式转换角度探讨在我国实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中,探讨了在我国实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阐明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形成的三个条件。

并从时间的跨度、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是完全可行的。

接着,他又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城市水利系统中的应用》中,探讨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城市水利设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成本方法。

   在笔者参与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及其计算机实现》研究报告中,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强调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维护期等各时期全部造价的管理,指出其核心内容不仅包括建设期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更主要的是如何科学划分和计算运营期各种成本。

从而,使投资决策建立在模型化、数据化基础之上,保证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给出了在我国实施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方式和重要意义,创造性地把中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与西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思想进行了有机结合。

不容否认,这一研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正视和反思这些问题,就是深化适合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方面

   要在给出了一个适合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结构的一个框架和每个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一些初步建议基础上,还需要深入研究:

   决策阶段(投资估算):

   如何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成本范畴如何划分?

成本函数如何确定?

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时如何考虑风险的不确定性?

是否可以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

   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在确保设计质量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

   实施阶段(招投标、施工阶段、竣工结算、竣工决算):

   招投标阶段的评标依据。

施工阶段如何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更加科学合理?

施工阶段的支付

如何控制?

   运营维护阶段:

   如何确定运营维护策略?

运营维护成本如何合理确定?

如何确定设施是继续维护还是拆除重建?

4.2 在工程造价统一管理方面

   国外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的也不是很多,与我们所设想的工程造价统一管理的思想有一定的差距。

任国强在《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城市水利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给出了计算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一种通用的方法。

基本观点是首先进行成本范畴的分解,分解到对应于该成本有相应的成本函数为止。

这样,把整个未来成本的计算分解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成本范畴的分解过程,另一个是成本函数的确定过程。

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不同行业的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统一计算。

为了清楚起见,该文把成本范畴的分解一般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如果某个子成本范畴的成本函数不能给出,则要继续进行分解,把分解后的子成本加到成本树中去。

   工程造价统一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

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上述所做的工作只是部分解决了工程造价的计算问题,即合理确定问题。

我们这里所指的统一管理包括不同行业的统一管理、不同阶段的统一管理。

因此,下列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各个阶段工程造价计算是否有统一的方法?

   是否能建立适合建设期和运营维护期的统一的编码体系?

   是否能建立适合各个行业的工程造价计算和控制方法?

4.3 在工程造价CALS系统方面

   工程造价CALS是笔者借鉴CALS、建筑CALS的概念,率先提出的适合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集成的、共享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CALS是指集成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把工程造价的各个参与方——业主、工程咨询单位、承包商、供货商、物业管理部门、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民众、其它行业和海外企业,各个阶段——投资估算阶段、初步设计概算阶段、施工图预算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竣工决算阶段、运营阶段,通过开放性的通信网络和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的交换、共享和连接。

其目的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参与方的信息的标准化、电子化,为有关各方创造便于信息交换、共享和连接的电子化环境。

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确定与控制,减少工程费用、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

   工程造价CALS的建立,对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成本,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所必不可少的信息支持工具。

4.4 在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方面

   我国国内已经有人把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理论用于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

李同宁提出了一种用DEA模型评价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精度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拟投资项目在评价模型中的最优目标函数值来判断其投资估算的合理性。

温国锋对国内外常用的投资估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比较有效的投资估算模型——基于ANN的投资估算模型。

苟志远在综合论述了各种投资估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投资估算加权灰色关联度法,并给出算例。

姬晓辉把模糊集理论运用于送电工程,建立了投资模糊估算模型,用于若干送电工程的实例计算,得到了满意的成果。

邵良杉给出了工程造价人工神经网络估算模型。

所有这些文献探讨的都是如何根据已完工程信息采用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理论来估价建设成本。

而没有考虑运营和维护成本。

但是,运营和维护期一般在30年以上。

如何计算在如此长的期间内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并考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上述理论在工程造价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加以扩展,扩展到工程建设生命周期投资决策,估计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

4.5 在应用已完工程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造价模拟和仿真方面

   应用已完工程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造价模拟和仿真的理论研究现在还进行的比较少。

目前可见的是,任国强参与完成的《湖北公路造价管理数据库系统》,任国强在《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发表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及其计算机实现》。

前文体现了用已完工程造价信息对在建工程进行确定与控制的思想,后者探讨了在建设期如何用已完工程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造价模拟和仿真。

但是,没有考虑如何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上应用已完工程造价信息对拟建工程进行造价模拟和仿真。

这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