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经》与维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55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维摩经》与维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摩经》与维摩.docx

《《维摩经》与维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摩经》与维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维摩经》与维摩.docx

《维摩经》与维摩

《维摩经》与维摩

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辞流丽,深具文学价值的《维摩经》,经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号为‘金粟如来’,示现应化安居在毗舍离大城,有人称他为‘净名居士’、‘无垢称’、‘毗摩罗诘’等。

他是一位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律;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

他以居士的身相,现不可思议的神通,说不可思议的妙法,并呵斥小乘人行

为似焦芽败种,指导诸大菩萨入不二法门,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学佛道,‘直下承担’菩萨教法。

《维摩经》的传译,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影响甚钜,而维摩居士也成为僧俗及各学派、教派赞叹的对象。

如僧肇大师因阅读《维摩经》而发心出家;东晋殷浩以

《维摩经》为日课;甚至世间的学者、儒士也深受《维摩经》影响,如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行止、文风,皆以维摩居士为模范,王维更以维摩自居,将字

号改为‘摩诘’,为人所称道。

维摩居士鼓励菩萨们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亦即‘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苦’的‘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的‘不住无为’。

《维摩经》是一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耻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详述菩萨和罗汉彼此间的优美趣事。

如维摩居士

以生病为缘,广为大众说法;诸罗汉、菩萨自觉对佛法体证不够,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无定相,破除二乘人对法的执着;在维摩丈室中,诸罗汉、菩萨们

无有坐处,维摩大显神通,向灯王佛遥借宝座,宣扬大乘佛教广狭相容,芥子纳须弥的解脱法门;与文殊菩萨畅论不二法门,文殊言:

‘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

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维摩以默然回应,令文殊不禁叹道:

‘善哉!

善哉!

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综观全经,说明男女没有定相,时间没有定准,大小没有定型,妄心没有定念,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差别,必须要契入真心,净土才能现前。

此一净土,完全是一种关怀人间、注重利他济世的精神,这是所有大乘经典的依据,即所谓‘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

《维摩经》提倡菩萨净土,此一净土为‘唯心净土’,如经中说: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此‘唯心净土’,其实就是‘人间净土’。

维摩居士将佛法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设净土。

此种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

1.以般若智慧为学人的慈母。

2.以具足方便为学人的严父。

3.以禅悦法喜为学人的妻妇。

4.以柔顺慈悲为学人的女儿。

5.以诚实善行为学人的男儿。

6.以各种道品为学人的知识。

7.以六度万行为学人的法侣。

8.以清净甘露为学人的饮食。

9.以解脱妙味为学人的讲堂。

10.以庄严相好为学人的身体。

11.以惭愧修持为学人的衣服。

12.以身心健康为学人的花鬘。

13.以毕竟空寂为学人的家庭。

14.以总持佛意为学人的庭院。

15.以八种解脱为学人的浴池。

16.以四种禅定为学人的床座。

17.以五种神通为学人的象马。

18.以大乘发心为学人的舟车。

19.以一心证道为学人的旅游。

20.以所有大众为学人的导师。

21.以烦恼尘劳为学人的弟子。

22.以四摄法门为学人的伎女。

23.以歌咏法言为学人的音乐。

24.以禅净修行为学人的娱乐。

25.以七种圣财为学人的宝物。

26.以教育后学为学人的利息。

27.以普皆回向为学人的大利。

28.以广发道心为学人的事业。

29.以一心不二为学人的安住。

30.以多闻善法为学人的觉音。

我们希望学习幽默风趣的老维摩,我们希望能够实践人间净土的四句偈:

礼貌尊敬讲爱语,乐观满足生欢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庆安全。

维摩诘居士的却敌法

佛陀在世时带领四众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萨,他也是佛弟子,当他在打坐时,忽然,魔王带领一万二千名美女,来到他的面前,恭敬礼拜。

持地菩萨看他们恭敬礼拜,误以为是天帝来了,也很高兴地接待他们。

持地菩萨向他说:

“过去生你修了福,所以能享受天福,领导天众。

但是,你应该在福中而不沉迷于享福,要知道享福受乐是无常的,应该赶快再造福人群。

魔王说:

“因为我有这么大的福报,所以,我要把快乐布施出去,请你接受这些天女好吗?

持地菩萨说:

“我是出家人,不应该接受她们。

魔王又说:

“有什么关系呢?

她们可以为你洒扫环境,又可以唱歌跳舞,给你最好的娱乐献供呀!

此时,持地菩萨进退两难,正当他两边为难时,维摩诘居土及时出现了,他说:

“波旬魔王!

持地菩萨不敢要,那就送给我吧!

我要她们!

波旬突然看到维摩诘居士,非常吃惊。

维摩诘居士又向持地菩萨说:

“你错认他了,他是魔王不是天帝,他要来扰乱你的道心、破坏你的慧命!

”回头又向魔王说:

“这些魔女你不是要奉献吗?

我要收啊!

魔王非常吃惊,急着要逃遁;但是,维摩诘居士的法力让他难以遁走,他极力挣扎时,维摩诘居士告诉魔王说:

“你把这群魔女留下就可以走了!

”魔王只好留下这群魔女,自己逃之夭夭。

维摩诘居士即开始为这群魔女说法:

“请你们坐下来,听我说话。

”大家服从新主人的话,乖乖坐下来听法。

维摩诘居士分析道:

“人生的欲望无穷,应有四信,才能脱离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乐。

四信即:

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又说:

“信为道源功德母,想入佛法之门若无坚定的信仰则很困难。

所以,首先要信佛。

了解佛陀的伟大和智慧,并接受佛陀的教法,得一法而拳拳服膺,相信佛陀

的每一句话,把它印入脑海,不可忘失,这样才会有坚定的信仰,也就是信法。

接下来是信僧,佛陀无法常住人间,佛灭度后以僧团为主,所以,除了信法,还应同

时起尊重恭敬心,恭敬僧伽,因此要信僧。

僧伽为传法之人,他们宣说佛法,你们应该如法信受奉行。

此外要信戒,僧伽以戒为师,他们说的规戒,你们若能信受而

去恶修善,就不会再于六道中轮回,而得到永恒的快乐。

维摩诘居士说:

“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个要件,人之所以造罪在于贪爱五欲,贪求五欲就难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业。

若想止恶而得到永恒的法喜,就要信戒、守戒,脱离五欲啊!

魔女们听得满心欢喜,心想:

对呀!

即使住在天堂享天乐,难免还有满心的烦恼,因为心里仍有追求,也有恐惧,唯有维摩诘居士的教法,让人从内心深处觉得法喜无穷。

信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宝无非是要人去恶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恶即止,并且要好好预防,不去造恶;这就是持“戒”呀!

不犯戒自然就不造罪业,因而清净自在。

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

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

“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

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

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

‘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

’”

善慧问道:

“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说:

“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

”善慧又问:

“如何才能达到法施?

”维摩诘居士说:

“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

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

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

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

“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

”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

什么是乐?

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

就是正法。

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以摄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断地舍,舍得没有烦恼,而且很快乐;为了摄受众生培养智慧,必须有“大舍心”。

以上就是维摩诘居士告诉善慧关于“法施”的方法。

这可以证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道场。

每个环境都有不顺心的地方,但常常抱着处处是道场的心,即能以心转境。

在工作中,如能专一心志则没有烦恼,完成工作就会很有成就感。

道心即道场,道心即是菩提心;这分菩提心让我们没有烦恼,常常乐在其中。

所谓“慈、悲、喜、

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众生;“喜”即是文化,扭转我们的观念;“舍”即是教育。

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慈、喜、舍,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福

慧双修。

维摩诘菩萨的病

我们的一生,除了极个别的例外,一般来讲都会出现病征,就解脱而言,如何对待病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维摩诘经》中的教导。

所有的病都是一样,由地、水、火、风所引起,由构成身体的四大所引起。

当我们碰到病这个现象的时候,面对的态度如何,怎么来接受?

怎么来实践解脱?

一场病,事实上就是一场死亡的训练。

因为任何一场病,一定会经历地水火风在我们身上所造成的一些现象。

如:

我们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十分臃肿,这是地大的

病;口很干,水份没有办法流动,口干舌燥,这是水大的病;我们身体有时候热,有时候冷,这是火大的病;我们呼吸不顺等,就是属于风大的病。

这也是死亡前所

必经的。

每一次生病,我们不要老是想:

“唉!

我怎么那么倒霉,又生病了。

”病,就是因缘的结果。

所以,任何病来的时候,没有逃避的理由。

但是,有病的话要治好它,这是应该的,不相冲突的。

生病了,就要面对,有病就要医治,要正确面对它,正确医治它。

即使是佛陀生病的时候,还是会请耆婆医生来医治。

如果小病故意拖拖拉拉的,以为这是一种修行人的风范,结果因此而死了,那是愚昧。

再来想想看,进一步把病变得很庄严,要把这些病变成无常的宝冠。

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一切病,都供养给三宝,供养给众生。

这不是叫大家生病,而是透过这个病相来示现无常的庄严,让病变成佛法教化众生的一种形式。

我们不断以病练心来磨励自己将来的死境,同时,要把这病转化成一种慈悲的病,一种智慧的病,一种三昧禅定的病。

在病中能够自在转换,在不断的调理过程里,我们来教育大众,即使在很疼痛的时候,也能够示现安乐,来教育探病的人,让他心生慈悲,让他知道原来病也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乐。

这就是维摩诘菩萨的病。

 

维摩诘居士的故事-婚姻与佛法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的故事出自《维摩诘经》。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俾成群。

他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

他曾于过去

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为了方便摄化众生,他上自军政,下至酒肆,广泛地参预了社会生活。

后来他患疾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皆来问疾。

佛陀闻知后,特派文殊菩萨等去探病。

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第一”的文殊菩萨,率僧众前去慰问。

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

维摩诘现身说法,要问疾者识身虚幻、危脆、

垢秽,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不应心为形役,应常乐佛身。

佛身是从无量功德生的,是从慈悲喜舍生的,是从四摄六度生的。

应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胜行,饶益众

生,获成佛的清净庄严之身。

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居士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经》将“烦恼即是菩提”的道理,阐述得淋漓至尽,说明“中道”是对治爱欲烦恼的最佳选择,“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为不思议解脱的张本。

《维摩诘经?

观众生品》中有三段极为重要的见解。

(1)、维摩诘与文殊辩析“云何观于众生”乃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室内出现了天女散花。

花散到菩萨身上,随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声闻身上,即使运用神力,也扯不下来。

舍利弗正为天女散华而尴尬不已时,天女告诉他说:

“勿谓此华为不如法。

所以者何?

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这一段经文,明白地指出“五欲”对于人的影响,关键在于人的“分别心”。

你有分别心,你在乎它,你恐惧它,你就受到它的影响。

因此,“色不迷人人自迷”,迷不迷毕竟是在自己。

(2)、同品中天女又说:

“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

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

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

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这一段话更明白地指出,你自己心能作主,你看得透诸法实相,淫怒痴就是解脱。

你自己做不了主,又看不透,只好跟你说“离淫怒痴为解脱”,免得你跟着淫怒痴

打转。

这不是说看得透就任由你淫怒痴无所谓,而是说看得透,则淫怒痴动不到你的心,你碰不碰,你的心都是如如不动、当下自在、当下解脱。

如果看不透,即使

不碰,心里头还不是堆积着许多淫怒痴的垃圾,自己烦自己。

(3)、天女在与舍利弗对辩过程中,将舍利弗变成了天女,将自己变成了舍利弗,证实众生如幻,男女实无定相,破除声闻人对“法”的执着,得出诸佛菩萨所证得的功德,“实无所得”,“但以世俗文字,假名得耳”的结论。

这是从“法无定相”角度说明“女人相了不可得”。

平常人所谓男相、女相,毕竟只是主观心识的投射。

因此究竟的解脱女色之道,不是逃避女色,而是从“法无定

相”上彻底超越个人对于“女相”的心理投射。

要达到此一境界,唯有透过甚深的禅定功夫,才能够像《心经》所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皆空”。

《维摩诘经?

佛道品》也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烦恼即是菩提”的理念。

经云: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同品偈语云: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或现做淫女,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

这一段偈语,正是五十三参中筏苏蜜多女的最佳诠解。

用“火中生莲”来比喻“在欲行禅”,可见这个法门不但是高难度,而且是高度危险性,一不小心,便可能变成“火花”而不是“火莲”,故诸学佛者不可轻易尝试!

“烦恼即是菩提”的思想,在大乘佛教的经典如《大品般若经》、《文殊般若经》等中,都有详尽的阐明。

有兴趣者,不妨查阅学习。

众生之所以称为众生,是因为其心中充满烦恼,是迷执之人。

“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

”【《坛经》第17节。

】烦恼

(klesa)是各种扰乱身心并使人产生迷惑、苦恼、意乱等不良精神因素的总称。

世人在其生活中的一切世俗欲求、情绪活动等都是烦恼,贪、嗔、痴为三大根

本烦恼。

潜在的、尚未发生实际作用的烦恼,其活动状态难以感知的,称为“随眠”,贪、嗔、慢(傲慢)、无明(痴)、恶见、疑为六种最根本的随眠,细分则广

至九十八随眠。

正在现实中发生实际作用的是“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心不平静)、昏沉为八缠。

烦恼又称为盖,或称为结,或称为缚,或

称为漏,或称为尘垢,或称为客尘。

菩提作为超越的境界,是对佛教真理的觉悟,如窥基所说:

“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

《大正藏》卷四三,235c。

】妨碍实现菩提的一切精神作用都是烦恼,成佛的瞬间也就是去烦恼得菩提的瞬间。

从烦恼到菩提关系的超越方法是,即烦恼而菩

提,其内在超越的意义在于,不离人生烦恼而实现解脱,不离现实的人生而成就菩提之境。

依据慧能的佛性理论,清净佛性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和烦恼共生。

妄念覆盖真性,成为世人发明真性的障碍。

佛性虽然被烦恼覆盖,但佛性自身不会被染污,

不会被烦恼消解,受污染的是世人的心识,佛性真实地先天存在,完整而又永恒,佛性之外的一切存在,都虚妄不实,一切烦恼自然也是如此。

这一佛性理论的思想

渊源是佛教的如来藏学说。

据此,体会佛性,不是要等到把烦恼消除至尽才有佛性的自然显现,众生只要体会到烦恼的虚妄特性,不被烦恼所缠,自然就能实现即烦

恼而菩提的内在超越。

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皈依。

慧能强调三皈依,皈依自心的觉性、正念、清净本性,这正是实现从烦恼到菩提的超越方法,即烦恼而菩提的解脱方法。

首先是皈依觉。

“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

”【《坛经》第23节。

】佛者,觉也。

皈依佛,就是要

皈依佛之觉性,自心的觉性。

人类三大基本烦恼的第一条就是贪。

贪为贪欲,贪爱。

贪爱五蕴和合之肉体,贪爱世人生存所依赖的种种物质条件。

“云何为贪?

有、有具染著为性。

”【《成唯识论》卷六,《大正藏》卷三一,31b。

】有是指众生本身,有具是众生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

依慧能的看法,世人所贪的两大基

本对象是财和色。

财是财富,色,照佛教的传统解释,“变碍故名为色”【《俱舍论》卷一,《大正藏》卷三一,3c。

】。

依中国传统的说法,指女色。

慧能是在

这一意义上使用此概念。

消除财色等烦恼,必须“少欲知足”,而不是完全的禁欲。

这实际上承认世人生存所需的一些基本欲望,基本的物质条件,人类繁衍的基本

需要,如果这一切都禁止了,社会的延续就会受到阻碍。

这可以说是对儒道两家“寡欲”“导欲”和“知足”修养传统的综合。

其次是皈依法。

“皈依正,离欲尊……自心皈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著。

以无爱著,名离欲尊。

”【《坛经》第23节。

】法者,正也。

皈依法,也就是皈依佛教

正法,回归自心正法。

法(dharma)的意义,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为轨,二是持。

“‘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

”【《成唯识

论述记》卷一本,《大正藏》卷四三,675b。

】作为轨范,法是指规范或规则,是人们一切行为的依据,佛所说教法,是佛法、正法,佛的教说之外的外道法,

是邪法。

作为任持,法是指具有自性或质的规定性的存在物,泛指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特指小乘所分类的五位七十五法和大乘瑜伽行派所分

类的五位百法。

慧能将法解释为“正”,专指佛的教法。

禅宗中将佛所传的微妙的内证之法,称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与正相对的为邪。

邪是烦恼,正是菩提。

性为众生自性本有,佛法也因世人而有,“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坛经》第31节。

】。

禅宗所讲的正法妙心也在世人自心中,超越之

道,就在于回归自心之正。

皈依的方法是无念,没有邪念,不被物缠缚,不于境生执心。

这种修行,可以理解为即邪而正,不是离邪而正。

慧能讲“离欲尊”,也不

是纯粹讲离欲而得解脱,而是即欲而离欲,只要自归于正心,心无邪念,自然身处染尘而不被染。

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第三是皈依僧。

“皈依净,众中尊……自心归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众中尊。

”【《坛经》第23节。

】僧者,净也。

僧是僧伽

(samgha)的简称,意思是“和”、“众”,也译作和合众,原指有四人以上由僧人组成的僧团。

慧能将其释为清净之“净”,指出了作为僧众所应有的本质

特征,在家之男女居士分别称清净士和清净女,出家之僧,更应持清净。

禅家常称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中修行的大众为清净众,《禅门规式》中简称“清众”。

僧为清

净义,皈依僧,就是皈依清净,而清净本是众生心的特点,皈依清净,因而也就是皈依自心清净。

与清净构成对法的是污染,皈依清净,也就是实现从污染到清净的

超越。

这种清净并是不离染之净,只要自心保持清净,就是做到即染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