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77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

你好!

新年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珍贵”、“诚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新年钟声片段)。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

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

新年》。

配乐朗读《你好!

新年》。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孩子,课堂上最美妙的是书声琅琅,请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的生字?

(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把学生提出的生词写在卡片上。

3.现在请孩子们读读这些生词。

(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

4.孩子,书是读出来的。

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朗读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悦耳,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1.读读第一、二、三小节。

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

(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

3.新年美吗?

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4.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5.有他的示范,我们都可以把课文读好。

朗读接力赛,女士优先。

(女生读)

6.男孩子,不甘示弱。

(男生读)

7.春雪初融,燕子归来,杨柳新枝,鲜花满园,让我也来感受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吧(师范读)。

8.孩子,最高境界的朗读是能与作者心心相通。

这些文字出自我的口,外在表现是把对文章的理解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

9.学生齐读第一、二、三小节。

10.这么美的一段话,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

(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二)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第四小节。

2.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3.孩子,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

(多媒体出示:

新年钟声敲响时的片段。

4.孩子,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

(停半分钟)

5.孩子,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

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

6.汇报。

(三)学习最后一节。

1.朗读第五小节。

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

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

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3.“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什么?

(三百六十五天)“珍贵”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珍贵”说句话?

你觉得“第一片珍贵的叶子”会是什么?

4.“诚实”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5.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这句话的?

6.孩子,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请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我的座右铭是:

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心工作。

——卡耐基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

——歌德

诚实,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的教育学家赵苹

7.孩子,你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两句。

把它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8.学生汇报。

四、小结

孩子,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

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

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第二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难点

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名言激趣:

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

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

(生介绍)

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板书课题: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齐读课题后提问: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

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过渡: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

评议:

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

可以肯定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的地方。

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也真不赖!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指名交流课文大意)

4.他们之间有过几次交往?

(三次)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段落。

交流:

一遇(1~3),二遇(4~7),三遇(8~9)。

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

(一)读读议议——父亲心中的“伟大”。

过渡:

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

请孩子们分组,在小组内分成四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1.读读。

自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最能表现爱因斯坦身份的一句话。

出示:

“孩子,你今天撞着了一位伟大的人,他就是爱因斯坦!

(1)请几名孩子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2)全班齐读。

2.议议。

(1)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会如此兴奋?

(2)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

师引导:

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在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

(二)想想问问——小女孩心中的“伟大”。

出示句子:

“女孩直纳闷: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

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伟大的人。

1.想想。

(1)想想小女孩会对她父亲或者其他人说些什么。

(2)想想小女孩的想法有道理吗。

2.问问。

(1)一个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他会是最伟大的人吗?

(2)在小女孩心目中,“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师引导:

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风度。

(三)评评悟悟——爱因斯坦心中的“伟大”。

自读课文第五段。

1.课件出示: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1)读第五段,思考“仍是衣衫不整”和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

(“他穿的衣服……拖鞋。

”)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和上文所说的哪句话相照应?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

(3)“一面……一面……”是什么意思?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4)什么叫沉思?

能用“沉思”造个句子吗?

2.评评。

(1)爱因斯坦为什么衣衫不整?

(2)爱因斯坦有一颗爱心吗?

出示:

“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做了个鬼脸。

出示:

“但愿你肯教教。

”“能记住吗?

”“也许能”。

(3)阅读补充资料(感受爱因斯坦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

仅仅是一把糖果

一个上午,爱因斯坦刚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告诉他:

“有人想请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万美金。

”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

“我周末有安排,没时间。

”“难道你不能少为苏菲补一次课吗?

”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去给初中的小女孩苏菲辅导数学。

“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呢!

”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

“她的糖果就那么甜吗?

”助手想不明白。

有一天,助手看到爱因斯坦从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

爱因斯坦告诉助手:

“今天,苏菲的老师夸奖了她的进步,说她找到了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

小姑娘也特别高兴,奖励了我一把糖果,让我感到特别愉快。

”原来,在这位大科学家眼里,小女孩灿烂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润生命的最好甘泉。

许多年过去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尘不染的真爱纯情,却穿过沧桑岁月,向我们传来依然甜润心灵的缕缕芬芳。

3.感悟。

(1)爱因斯坦觉得自己伟大吗?

出示: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2)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呢?

引导:

爱因斯坦一直认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他觉得自己很普通。

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只是不断地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

四、说说写写——我心目中的“伟大”

1.说说。

(1)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

(2)你是怎样理解“伟大”的?

(3)你还了解爱因斯坦的哪些故事?

或者还读过哪些伟人的故事?

2.写写。

(1)用一句话表达出你对“伟大”的理解。

(2)试着描写一个片段,要突出“伟大”这一主题。

五、总结

1.学生小结: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2.自由表现:

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课:

我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4.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准备

教师:

摘抄词句的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

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课外搜集萧红的作品,选择性地阅读《呼兰河传》。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1.教师:

同学们,你们家有花园吗?

都种了些什么呀?

那园子里会招来哪些小动物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一个园子里去看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说说“我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1)读课文。

读完后想一想:

课文写了哪些事物?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2)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3)把你读后的感受和体会简单地批注在课文旁。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汇报。

(1)梳理难点。

如:

谎花——瓜果类等植物开的不结果实的花(鼓励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句子: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2)理清脉络。

文章写了动物、太阳、天空和植物。

动物漂亮可爱,太阳大而亮,天空又高又远,植物自由自在。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

找出来读一读。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例句1: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抓住颜色、声音和形态来朗读。

例句2:

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前一句是排比句,后一句赋予了大树、土墙以生命,可联系下文的“一切都活了!

”来理解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例句3: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抓住“活了”、“自由”来谈自己的体会。

2.观看影像,教师配图朗读。

3.自由练读,再次感受园子的自由和美好。

4.师生配合朗读。

教师引读: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学生接读:

“倭瓜愿意……”

5.再读喜欢的句子。

四、积累摘抄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一抄。

第四课:

校园交响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

蜂巢图,《娃哈哈》音乐磁带。

学生: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蜂巢的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放《娃哈哈》音乐磁带。

2.谁会唱这首歌?

会唱的孩子站起来唱给大家听,好吗?

还可以边唱边跳。

3.孩子们唱得真好听。

这首歌把祖国比作什么?

又把孩子们比作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解疑

1.自由小声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部分词语,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同桌互相质疑,互相解疑。

3.全班同学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三、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借助挂图,理解“蜂巢”。

文中用“蜂巢”比喻什么?

2.“鸟岛”原本是谁的家?

文中的“鸟岛”指什么?

3.文中用“花瓣”比喻什么?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练读,抽读,评议。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

1.仿说:

校园——家。

2.校园是可爱的、美丽的,校园的交响乐更是动听的。

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带着你们的爱,再去观察校园的人或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校园交响乐蜂巢——教室

鸟岛——校园

花瓣——信

积累与运用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

2.积累成语,恰当运用成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3.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4.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5.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准备】

教师:

DV或照相机,应聘材料、才艺表演活动中的一些录像或照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重点】

积累语言词汇,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句子:

 “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2.读一读这两组句子。

3.找出反复使用的词语做上记号。

4.再读这两组句子,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这些反复使用的词语,使句子读起来怎样?

5.小结:

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

6.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二、语海拾贝

1.读一读成语,你有什么新发现?

2.再读成语,不懂的成语通过查工具书理解。

3.你还能说几个此类似的成语吗?

 三、开心一刻

1.自由小声读短文。

说说你为什么会笑。

2.读了这则笑话,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汇报。

4.小结: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固定不变的词组或短句。

我们运用成语时,不能随意篡改。

 四、自主阅读园地

1.在前面的课文里,我们一同欣赏了动听的校园交响乐,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再去欣赏校园里同学们特别喜爱的球赛——足球赛。

想知道比赛实况吗?

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校园足球赛的实况解说》这篇文章吧。

这是一场既精彩又惊心动魄的球赛。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阅读文章。

3.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4.积累好词佳句,先勾画,再摘抄,最后背一背。

 五、口语交际:

应聘班级服务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

同学们,你们度过了愉快的寒假,又迎来了崭新的学期。

我想大家一定忘不了前任班级服务员默默无闻的奉献。

今天,我班要招聘新一届班级服务员,把我班建设成朝气蓬勃、温暖和谐的集体。

2.模拟情景,教给方法。

 

(1)出示招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通知。

 

(2)教师表演应聘情景。

(发言中渗透管理理念、施行纲要,展示才艺。

 (3)请学生评价老师的表现。

 (4)小结:

说——清楚;听——认真;态度——大方。

3.拟清要求,激发兴趣。

 

(1)你认为班级服务员要为大家做些什么?

有哪些岗位?

(作业收发员、卫生委员、文娱委员、班长等。

 

(2)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你有什么长处?

你想应聘什么岗位?

你想怎样为大家服务?

你有什么建议和想法?

 (3)教师:

同学们,我听到了你们热情澎湃的心声,看到了你们自信期盼的眼神,我听到了你们在心中大声说:

“给我一次机会!

我也行!

4.小组活动,交流点拨。

 

(1)拟定发言思路,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自我评价。

 

(2)在小组内交流,肯定伙伴的优点,善意地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5.集体汇报,交流评价。

 

(1)请同学上台汇报。

 

(2)关注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巧妙引导。

 (3)你最欣赏哪些同学的表现?

为什么?

(评价时不仅要关注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胆小但能表现的学生。

6.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快把理想的种子播进班集体的土壤,用你的信心、爱心、决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带领我们的班集体驶向美好的明天吧!

 六、习作百花园

1.揭题。

 教师:

在我们班级举行的“应聘班级服务员”的活动中,老师被你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所折服,被勇气可嘉的班级小主人所感动,为新奇富有创意的建议而喝彩……那一幕幕画面还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一声声诚挚的话语还在我们耳边回荡。

这节课,请提起手中的笔,记录下那难忘的一幕吧!

2.重拾记忆,筛选材料。

 

(1)教师:

这次活动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纳:

神态上,有的落落大方,有的害羞;表达上,有的流利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提出的建议,有的富有创意,有的犀利务实;表演时,有的才艺令人叫绝……

3.播放录像或展示照片,描写片段。

 

(1)根据显示汇报的内容展示富有代表性的画面。

 

(2)自由选择一个材料来写片段。

 (3)把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4)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习作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重点落实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的指导上,强调真情实感。

4.由段及篇,完成习作。

 提示:

写“应聘班级服务员”的活动,既可以采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还可以像照相机那样,选取你认为最值得写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像应聘书那样写……总之,形式是多样的。

5.修改完善。

 

(1)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自我修改完善。

 (3)誊抄。

第五课:

迷人的九寨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四段。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准备

九寨沟风景的投影图片、挂图或多媒体照片多张,写有文章重点句段的小黑板或字幕。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教师饱含深情地述说:

“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

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展示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

(板书:

九寨沟)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三段:

九寨沟水美山美

1.初步感知课文。

师:

大家想去吗?

让我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跟着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师:

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

生:

九寨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

九寨沟真像一个魔术师。

生:

九寨沟真是一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

(板书:

迷人人间仙境)

师:

同学们听了课文,感受可真多呀!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它那迷人的景色。

师:

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你最喜欢九寨沟哪儿的美。

这些美都表现在哪儿?

找到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学生交流谈体会。

(随机出示图片、出示句子、圈画关键的词语。

2.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

师:

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

生:

我觉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

“水晶晶亮亮的,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

”(出示这句话的字幕和图片)

(1)“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

(2)积累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

(3)学生练读,感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

(板书:

水色彩斑斓)

3.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

生:

我喜欢九寨沟的山林。

“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

”(出示字幕和图片)

(1)理解“绚丽多彩”。

(2)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3)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

师:

同学们,九寨沟的水晶晶亮亮、色彩斑斓,山林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

你们想把它记下来吗?

①自由练读。

②齐读。

③背诵。

(板书:

山绚丽多彩)

三、学习第四段:

深秋的九寨沟

师:

九寨沟山美水美,然而深秋的九寨沟更是变幻莫测,它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天气和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深秋的九寨沟吧!

生:

齐读。

师:

“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

生:

“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师:

“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

生:

变换快。

师:

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生练习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