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111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政局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与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汇编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对现有低保对象全面核查收入和财产状况,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或群众有异议的低保家庭,重点核查。

在开展低保对象复核工作中,一并对各乡(镇)困难群众全面调查摸底,及时增加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防止“漏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我局成立若干核查组,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抽查。

对低保经办人和村(居)委会近亲属的低保对象,以及有疑问、有举报或其他需要重点调查的低保对象,做到全部入户调查。

(二)加快建立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1.全面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

依托乡(镇)政务大厅、办事大厅、服务中心等,设立统一的救助申请受理窗口,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申请受理的基础上,拓展窗口服务功能,对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敞开求助之门,积极帮助办理或者转介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

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制定社会救助申请分办、转办流程,规范办理时限,加强结果跟踪,为解决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打造“绿色通道”。

2.统一规范社会救助窗口服务标准。

以方便服务群众为根本点,结合本实际制订统一规范的窗口服务标准,在统一窗口标识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做到“一明显三上墙”,即窗口标识明显,救助政策上墙、工作职责上墙、监督投诉电话上墙。

3.积极开展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工作。

统筹各类资源,拓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在困难对象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村(居)委会、驻村干部、社区网络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特点,协助开展困难排查、信息报送、公示监督等工作,对陷入生活困境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通过“一门受理”和“主动发现”,力求救助无盲区;

通过“协同办理”和“快速响应”,真正做到救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4.协同解决群众突出困难。

依托已经建立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通过建立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召开联席会议或办公室会议,及时沟通交流工作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基层和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以及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个案,共同研究解决措施。

三、主要体会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本次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督查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兼督查组组长,具体负责各乡(镇)的抽查工作,同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做到行动有依据,分工明确不推诿,确保专项整治顺利进行。

(二)重点突破,敢于碰硬。

我局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敢于啃硬骨头,不怕捅“马蜂窝”,强化正风肃纪,下决心整改我县在社会救助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抓紧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提升服务困难群众的功能和水平,保证困难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

(三)强化整改,力求实效。

对于专项整治和完善机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做到认真梳理,限期整改。

对政策规定不切合实际的,及时调整;

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追究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责任;

对基层能力不足的,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力求得到较好解决,确保“阳光低保”全面推行,基层服务窗口普遍达标,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社会满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积极争取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配强人员力量,解决收入和财产状况核对难问题。

2、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教育,认真学习《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领会社会救助精髓,做到洁身自爱,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维护政府和干部形象。

民政局社会救助汇报材料

1、农村低保。

XX年至XX年,我县农村低保对象由30425人增加到34788人,XX年通过核查核实,农村低保对象目前为31430人;

人均月补助标准由09年的50元提高到72元,保障线标准由840元提高到1200元;

三年累计发放资金6603.6265万元。

2、城镇低保。

XX年,城镇低保对象有10170人,经过每年的全面核查和认定,XX年城镇低保对象为8023人;

人均月补差标准由09年的130元提高到不低于160元;

最低生活保障线由160元提高到245元;

三年累计发放低保金6154.926万元。

XX年,制定了县城乡低保工作制度,其中包括:

审核制度,家庭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制度,举报与督导制度等。

XX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XX年度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复核认定工作的通知》(封民字【XX】28号),《关于认真做好XX年度城市低保对象复核认定工作的通知》(封民字【XX】31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工作管理机制,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

3、五保供养

XX年至XX年,我县农村五保对象由4034人增加到4109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由349人增加到386人;

供养标准:

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600元增加到224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100元增加到1320元;

三年累计下拨供养资金1457.634万元。

目前,全县共有19个乡镇敬老院,为改善敬老院生活设施,确保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XX年民政局筹资53万元为乡镇敬老院安装共安装太阳能24个,配备洗衣机24台,电冰箱24台,衣柜400个,床200张,从而使五保老人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4、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政策。

XX年至XX年,共支出281.629万元资金,为全县4万多名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全民医保。

同时积极开展了儿童心脏病、白血病、尿毒症、食道癌、乳腺癌等近30余种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为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困难群众及时实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共累计身患重大疾病的城市低保对象256名,救助资金92.58万元;

救助身患重大疾病的农村困难群众4257名,支出救助资金564.305万元,较好的解决了特困群众的治病困难。

5、自然灾害救助。

严格管理和使用救灾款物,合理运用,重点使用。

XX年至XX年共下拨救灾款440.3万元,面粉25万公斤,食用油850公斤,棉被4800条,棉衣3800件,被罩2500条,慰问金28.5万元。

共救助7万多人次。

二、具体做法和措施

城乡低保工作是我局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为其尽最大努力,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落实各项政策,不断完善手续。

除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外,又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城乡低保工作规范运作。

1、每年3月份,对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都要进行一次全面复核,每次检查我县都要抽调工作人员20名,组成5个工作组,每组指定一名副科级干部负责,实行包干责任制度,实行进单位、入乡村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特别是XX年,对全县的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了逐户调查、复核和认定,县局组成25个验收组,各乡镇民政所全力配合,对基层18个乡镇逐村逐户进行入户调查核实。

要求每个村必须对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进行公示,且要求永久性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不得撕毁或损坏,否则一律不予审批。

并对各乡镇的公示栏进行了一一拍照存档。

共查出清退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城乡对象1578户、2119人。

其中,因家庭收入变化的1897人;

因失地的25人;

因参战的2人;

关系保88人;

因死亡的39人;

其他原因的68人;

避免57.17万元城乡低保资金流失。

每年核查都要投入近5万元的资金,来保证城乡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2、为确保城乡低保对象准确,防止个别人弄虚作假,骗保、错保现象发生,除按有关政策规定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外,又采取了多种措施:

①对城市低保对象又增加了个人写保证书,单位出具责任承担书,主管领导签字,对象提供连续10个月的水、电费证明,填写居住门牌号码等,以此核算实际消费支出。

在社区显要位置长期公示城市低保人员名单,张贴全家人照片;

同时,加大入户调查力度,实行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等责任追究制度。

②农村低保实行以村为单位,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低保对象名单,实行三榜公示定对象。

采取了农村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和“4+2”工作法相结合的办法,并在全市得到认可,市局领导号召各县学习县民政局的做法,并进行了推广。

3、加大入户调查力度,要求乡(镇)政府入户率达到100%。

以此剔除因家族势力在评议出的人员中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确保公平公正。

4、在县媒体(广播电视台)广泛宣传城乡低保政策。

每年审核期间,在县电视台宣传公示城乡低保政策、对象条件、不予批准的情形,使政策逐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设立举报箱、公示举报电话等措施,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

6、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456号令)和省、市有关五保供养政策,XX年为全县144名16岁以下的孤儿实行了“吃、穿、住、医、学”的五个方面的救助,共发放救济金45.6万元。

为62名二本以上城乡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实施了一次性救助,发放助学金12.4万元,帮助困难学子顺利踏入了大学校门。

7、积极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重点做好在前预防和灾后重建工作,特别是XX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雪灾,全县受灾面积达96万亩,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协调慰问开挖黄河引水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四军一千多名官兵,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帮助灾区疏通沟渠,引水灌溉,有效地控制了灾情,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11月11日?

12日的特大暴风雪造成全县577间房屋受损或倒塌,损坏日光温室1266座,损坏养殖设施1060个。

导致23396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248万元。

雪前,我们把住在危房中的五保迁出,并对城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了救助,积极核查上报灾情,救助特困人员,拨发了棉被及大衣,大灾面前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XX年由于多次普降大雨,给我县的粮食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

全县因灾倒塌群众住房680多间,给群众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困难。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组织干部职工逐乡逐村进行排查,认真确定帮建对象,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帮建资金111万元。

帮助五保、低保户困难群众87户,建房267间,11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尤其在每年开展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动员全县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踊跃捐款110.49万元。

专门用于低保家庭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医疗救助。

三、存在问题

㈠、农村低保存在问题

(一)、农村低保存在问题和建议

1、政策需要完善,要具有操作性和约束性。

2、操作方面主要存在于村级,由于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思想境界高低不一,受家族势力影响,家族大、党员和群众代表多的一般家庭能评上,而家族小的最困难的家庭却评不上。

3、为上访人办低保,为因拆迁、征地者办低保的现象依然存在。

“灭火器”和人情保依然难于控制。

个别私心比较重的人,特别是在重要部门工作的人,托领导、找关系,要求为其亲戚乃至家属办低保。

(二)、城市低保存在问题

1、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少,缺少经费,审核、审批重材料、入户率达不到100%。

2、一些单位不负责任,出具假证明,假材料,个别人靠找关系,托人情,弄虚作假,隐瞒事实,造成有错保现象。

3、城市居民居住分散,周围邻居互不了解实情,调查难度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