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114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都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五)完善投融资支持体系34

(六)强化机制体制和政务服务保障34

新都区新都制造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背景与依据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进入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国家要求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结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顺应国家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1313”发展战略和《成都制造2025规划》,以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着力推动全市工业差异化转型发展。

新都作为成都的北大门,历来是全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当前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应超前谋划,及早部署,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落实成都工业发展战略中走在全市前列,实现新都工业新跨越。

(二)规划依据

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成都工业产业发展指引(2013-2015年)》

3、《成都市工业“1313”发展战略实施计划(2014-2017年)》

4、《新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成都制造2025规划》

6、《中国制造2025》

(三)范围期限

本规划范围为新都区行政管辖范围,包括3街道、10镇,总面积496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6年到2020年。

专栏1新都区工业产业规划范围

(二)优势与机遇

1.经济区位优势突出

从省域范围看,新都位于“成德绵”经济带上,是成都、德阳、绵阳三市产业关联协作的重要节点,在区域产业合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从市域范围看,新都处于成都市经济、贸易、物流等功能向外辐射的第一外圈,已与青白江、龙泉驿形成连片发展态势,是三个圈层“接一连三”的北部枢纽,在承接中心城区资源外溢、聚集发展要素、推动圈层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1年入围“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市)县,名列全省县级综合经济评价10强第4名,2014年荣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荣获“2015最具国际影响力品牌城市”荣誉称号。

专栏8新都在成绵乐经济带上的位置

2.科技教育资源丰富

新都区拥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共6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市级48家;

拥有高校3所;

624所是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中心和综合试验研究基地,能够为新都发展航空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西南石油大学拥有国家石油公司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天然气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等,能够为新都油气装备及关联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西南石油大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园。

3.成都卫星城建设机遇

新都作为市上确定的8大卫星城之一,随着“北改”的深入推进,新都“一主、两翼、四轴”的现代城乡体系加快形成,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中心城区功能定位转变和工业发展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新都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将更加明显,分担中心城区生产制造功能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有利于聚集产业要素,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专栏9成都市8个卫星城布局

4.四川省确立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的发展机遇

2014年7月底,省委、省政府将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五大产业确定为四川省近期重点突破、率先发展的高端成长型产业。

页岩气方面,新都区已经聚集了20多家国内外油气装备制造及服务企业,成都国际油气基地也落户新都,更有西南石油大学在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支撑;

航空和燃机产业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成发集团为龙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新都在页岩气装备、航空与燃机等产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的确定也为未来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5.成都市突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成都抓住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推动实施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将“轨道交通”列为四大“突出发展”产业之一,力争用3—5年时间,把成都打造成为中西部第一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目前,中国中车在成都投资的唯一产业园项目——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正在新都加紧建设,一期将于2016年正式投产。

在引进轨道交通产业配套企业方面,投资总额达30亿元的今创集团、南京圣合等5个轨道交通行业领军企业已成功签约,新衡艾尔派等项目也在持续跟踪洽谈中。

轨道交通产业的突破式发展将对新都工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意义。

(三)劣势与挑战

1.工业门类多而不强,产业优势不明显

新都区的工业发展门类较多,目前有机电装备制造(机械、电子工业),家具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包装等“五大”产业,但是产业规模仍然较小。

家具工业在本地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但由于其低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难以成为新都工业长期的支柱产业。

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虽然有一些知名大型企业,但受“一区一主业”发展限制,规模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链不长,更难以成为新都的主导产业。

所以,工业结构涉及产业过多,丧失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导致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优势、支柱产业。

2、企业集群发展不够充分

近年来,新都大力推进园区建设,食品、家具等产业已基本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从57.5%增加到80.7%,但由于这些产业自身产业链较短,同产业内企业横向分工协作较少,导致空间上集中但并未形成实质性的产业集群,呈现出“形聚神散”的特征。

此外,新都缺少带动性很强的大型总装企业,航空、医药等产业龙头企业受其产品特性影响,对周边企业配套需求不高,带动性不强。

3、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土地方面:

目前新都工业园区16.7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已基本建成,剩余空间仅约1平方公里,受高压走廊割据影响,碎片化严重,实际使用地块不规则且面积较小;

同时在石板滩新拓展工业用地空间因大多为基本农田,短期不能入驻项目;

工业用地空间的不足导致一批在谈大项目难以落地,已迟滞了我区工业经济的进一步空间发展;

能源方面,电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新都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园区全面建成后,用电有较大缺口(2015年约有2.2万KVA的用电缺口),货运大道片区和中电锦江片区项目投产后缺口将更大;

环境方面,新都处于中心城区上风处,考虑到主城区的环境保护因素,产业选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4、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际资本开始向发达国家回流。

东部地区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效应,推动产业就近转移,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将有所放缓,随着大部分产业在国内布局的初步完成,新都通过产业转移获得快速发展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业投资增速继续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加也将制约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5、市域范围竞争激烈

从总体态势看,二圈层的龙泉驿和双流已经实现了领先发展,三圈层工业也正在快速崛起,新都工业面临着“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近”的局面;

从产业发展看,新都与多个区(市)县的产业存在重合,如龙泉驿、青白江的汽车产业,崇州的家具产业,温江的食品产业等,并且新都在这些产业上缺乏优势,在项目引进、要素配置等方面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贯彻落实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和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1313”工业发展战略和《成都制造2025规划》要求,立足新都现实区情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借机乘势,突破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突破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油气装备、医药产业,优化提升家具、食品、包装等传统特色产业,以“量质并重、布局优化、机制创新、互动融合”为导向,全面拔高工业发展能级,着力推动新都工业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

着力把产业带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新载体,积极打造服务集聚新平台、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综合体,强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发展。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

重点培育轨道交通、航空产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发挥其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同时积极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食品饮料、家具、包装等传统行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坚持内生增长和外源增长相结合。

鼓励企业吸纳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促进本地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同时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集聚和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市场取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既要立足现实,从现有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条件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

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为全区工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证。

(三)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新都工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着力打造总量领先、业态高端、产城融合的成都北部先进制造业高地。

——工业总量上,提高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做大工业规模,继续领跑城北。

到2020年,全区工业总量进一步提升,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6.5%;

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加7.0%;

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7.2%;

工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达到90亿元,年均增加5.5%。

——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做大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油气装备、医药产业,优化提升食品饮料、家具和服装等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适合新都自身特点的产业结构,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也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0%。

——企业发展上,按照“专精特新尖”要求,进一步加强企业引进和培育,力争到2020年,全区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00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企业达到200户。

——园区提升目标。

到2020年,力争工业园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2.3%;

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3%;

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3.3%;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4%,园区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集中度达到85%以上。

专栏102020年新都区工业发展目标体系

类别

指标

2014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规模总量

全口径工业增加值(亿元)

305.5

600

预期性

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

664.2

1300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231.6

500

规上工业利税(亿元)

76.8

90

产业发展

高端装备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270.01

家具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182.8

300

食品饮料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74.91

150

医药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67.4

120

包装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43.9

60

企业培育

规上企业数量(户)

353

400

主营收入过亿元企业数量(户)

159

200

主营收入过10亿元企业数量(户)

8

12

主营收入过20亿元企业数量(户)

2

5

主营收入过50亿元企业数量(户)

3

国家、省、市级驰著名商标数量(个)

101

园区提升

工业集中度(%)

80.4

≥85

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182.07

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522.2

1000

园区亩均产值(万元)

568.89

750

园区亩均利税(万元)

61.55

80

可持续发展能力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

[20]

约束性

工业用水重复率(%)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27]

注:

带[]的目标值为2015—2020年的累计数。

四、产业发展

(一)产业定位

在综合分析新都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紧扣改革发展主题,结合新都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引领性、根植性、错位性、前瞻性的原则,从政策导向、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市场前景等四个方面对新都产业定位进行分析,按照突破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三个类别重点打造三大产业板块,即突出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高端装备产业,加快发展油气装备、医药产业,优化发展家具、食品、包装等传统特色产业。

(二)发展导向

1.突出发展产业

依托中车、成发集团、全市“大车城”板块建设,引入高端配套项目,进一步做粗延长产业链;

加快促进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项目动工建设,实现高端装备产业突破性发展。

到2020年,力争“三大”高端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

(1)轨道交通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在成都范围内的布局正加快推进,新都具有良好的高端装备制造基础以及完善的铁路、公路物流通道,具备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条件。

目前,在新都区轨道交通产业园已签约入驻了中国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成都电机公司、西南铁路物资有限公司等项目,总投资约50.7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超过160亿元。

紧紧抓住高铁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以中车集团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龙头项目加快建成为抓手,着力引入今创、新誉等产业龙头配套项目,完善健全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地铁车辆、城际动车等整车,大力发展牵引供电系统、制动系统、运控系统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营、维修服务等。

力争到2020年,新都轨道交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2)航空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在成都市“1313”发展战略中地位非同一般,已经列为全市工业布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都区将抓住全市航空产业全新布局和国家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两机”专项机遇,依托成发、中航工业泛华、624所为代表的航空龙头企业及研发机构,发挥我区在航空发动机、飞机燃油系统及发动机点火附件等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配件研发与制造等领域良好的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加快拓展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务机制造、航电系统、机载系统、飞机改装、大飞机发动机主要部件、发动机外贸零部件等领域产业,积极拓展通用航空等领域。

以航空发动机促进关联项目在优势特色产业链的某些环节集聚,在产业链的构建完善中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围绕成发集团,以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梳理其供应价值链,依托其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加强产品、技术、标准扩散,带动相同、相近和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培育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加快以成发为龙头的产业联盟建设。

梳理区内与成发集团配套的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引进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航空产业特色园区,统筹区域项目布局。

力争到2020年,加快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园建设,培育主营业务收入上50亿元龙头企业1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3)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成都市“1313”产业战略明确提出要突出发展产业之一,有很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空间。

目前,成都市乘用车主要布局在龙泉驿,商用车则主要布局在青白江和新都,其中青白江主要生产制造载货车辆。

随着西部地区的加快崛起,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仍是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新都汽车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新都抓住国内汽车跨区域发展和产业加快转移的重大机遇,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商用车、特种车辆、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拥有青岛一汽、青特、中集3户整车及改装车企业,以及海通车桥、青特车桥、银河动力等26户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汽车产业仍然是当前新都工业在量上实现快速突破的最主要着力点。

下一步新都应结合实际,重点发展商用车、特种车辆、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着力引进环保型、汽柴油发动机、重型商用车发动机、缸盖、控制系统等缺失环节。

同时按照市上汽车产业发展导向,跟踪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快拓宽产业发展领域。

力争到2020年,新都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

2.加快发展产业

以石油大学为依托,促进深基地加快建设;

促进科伦药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到2020年,力争油气装备、医药两“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

(1)油气装备产业

新都区现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能源类综合性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拥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8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横向联合研究中心。

现有吉艾科技、昆仑石油等30余家石油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全球四大油田服务公司中的哈里伯顿、威德福、斯伦贝谢3家企业,投资约36亿元的“深基地”项目相继落户新都,初步形成了钻采设备制造、螺杆钻具钻头、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新都油气装备产业将立足新都在油气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顺应页岩气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独一无二、覆盖全产业链的页岩气装备产业基地为目标,发挥西南石油大学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页岩气勘探设备、钻完井装备、测录井装备、固井压裂装备、生产作业装备装备等,依托斯伦贝谢、威德福、哈里伯顿三家全球油气服务领域巨头,加快发展页岩气服务,力争到2020年,新都油气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2)医药产业

新都区现有医药产业规模企业14户。

行业龙头科伦药业生产规模及销售居国内同行业前列,2015年年产10.55亿瓶/袋,是全球最大的输液单体生产企业。

新都医药产业将以多元化为主攻方向,围绕科伦药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重点发展中成药、生物制药、中药饮片。

力争到2020年,新都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

3.优化发展产业

优化提升食品、家具、包装“三大”传统优势产业。

鼓励达利食品、华润雪花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好迪家具、帝标家具为重点,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创新工业设计,实现家具制造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

加强宝钢制罐、悦得包装等包装企业与华润雪花、可口可乐等企业协作配套,到2020年,力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50亿元。

(1)食品产业

立足现有基础,抓住难得机遇,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使其成为带动新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点发展方便食品、发酵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运用现代发酵技术,检测技术等食品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本土知名品牌,推动绿色食品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到2020年,力争食品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2)家具产业

以“品牌化、多元化、高端化、精品化、专业化”为导向,加快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特色优势。

以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区域品牌、高端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强存量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好迪家具、帝标家具等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着力优化产品结构、要素投入结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支持发展高附加值板式家具、高端实木家具,组织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中亚、南亚市场。

到2020年,力争家具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

(3)包装产业

引导企业紧跟包装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轻量、绿色包装,使用符合包装材料,取代传统包装材料;

引导宝钢制罐、悦得包装等重点包装企业加大技改力度,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加强与与华润雪花、可口可乐等本地企业协作配套,做大做强包装产业。

到2020年,力争包装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三)发展路径

——存量做优

对现有产业和企业,鼓励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实现相当程度和水平的优化提升。

出台实施鼓励和淘汰的激励政策,对进步明显企业给予各方面支持鼓励,对进步不明显企业要给予提醒,或者进入淘汰的后备名录。

——增量做新

原则上,今后新都新上工业项目必须达到新兴产业、重大产业、高科技产业、潜力产增量的水平,才能有效优化提升新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优势、品牌企业等才能给予审批核准,真正从源头上优化提升工业

——创新做精

充分关注创新成效与新都工业发展目标的契合。

新都工业创新应重点关注和扶持与“高端制造”相关的创新优化项目,争取初步形成新都“高端制造”的基础框架,明显体现新都“高端制造”能力和影响,加快“新都制造”向“新都创造”转变。

产业转型优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产业本身的技术进步,同时应注重相关条件的创造和设施的建设,如研发中心、交易中心、产业标准中心,发展高层论坛、专业服务等,为产业发展搭建高品质的综合平台。

为此,新都在“十三五”期间应为加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

——开放做强

新都工业的起步靠开放,同样新都工业的优化提升更要进一步运用和发挥开放政策和思路。

开放政策和思路的核心精髓在于“借势发展、借力提升、借人跨越”,充分借助国内外知识技术、资本企业、机构人才、创新研发等高端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刻融入新都制造业发展提升的轨道,才能有效加快新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发展的步伐。

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重点、深化“拉链式”招商活动,围绕强链补链扩链实施精准招商。

——协作做大

区域协作是成德绵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区域协作的重点是经济协作,核心是产业协作。

产业协作一方面是产业提升推动分工协作细化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地区充分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新都工业发展要紧紧把握加强区域协作的大背景,突出新都制造业特色和优势,深度融入成德绵区域、全国范围、全球视角的分工协作体系,利用更多的资源,寻求更多的机会,开拓更大的市场。

五、空间布局

(一)布局思路

立足当前工业空间布局形态,抢抓成都市新一轮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及“3+N”工业园区建设大格局机遇,以“千亿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围绕产业发展和载体建设,拓展增量空间、优化存量空间,遵循集群布局、连片发展、产城融合、园城互动的理念,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导向,整合园区资源,以产定园、以园兴城,打造“1区两点”为整体架构的工业空间新格局。

到2020年,全区工业空间规模41.7平方公里。

(二)工业空间布局

“1区”,即“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