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775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

高三新起点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

杨宁

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单位来说,亦是如此。

实践证明,有一流的人才方能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有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花费重金向全社会“招贤纳士”,在轰轰烈烈的优惠政策之下,一时间英才云集。

但遗憾的是,引才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

机制不活的无形羁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这些都让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但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已很难形成持久的人才吸引力,决定人才流向和作用发挥的因素,越来越体现为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综合性实力。

  

显而易见,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

只有持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着力破解束缚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瓶颈,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才能最终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待遇更宝贵。

硅谷创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既孕育了领军企业“大树”,也催生了创业企业“小苗”。

即使不能健康生长的“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又会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催生和滋养新生的创新创业“种子”。

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

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拥有“如鱼得水”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才向往、融入、扎根。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落户、住房、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固然诱人,但从长远看,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更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上,如“清”“亲”的政商关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这些因素才是真正构筑人才高地的决胜密码。

(选自2017年11月30日《光明日报》)

(原创,容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B.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才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C.硅谷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故而其创新能够长盛不衰,既孕育了领军企业,也催生了创业企业。

D.因为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的吸引人才之举极易被模仿复制,所以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答案】C

【解析】A项混淆是非,“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错误,否定了薪酬待遇比拼,原文表述为“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

B项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并非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D项强加因果,两者间不存在因果联系。

(原创,中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点明人才资源对发展的重要作用,走好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

B.文章第

段通过分析高成本引进的人才不能施展才干的原因,论证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

C.文章第

段以“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形象说明良好的适应人才发展的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

D.文章主要运用比喻论证,例如将硅谷喻为“热带雨林”,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才生态的持久竞争力。

【答案】D

【解析】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第

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

(原创,中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才如果缺少自我提升发展的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即使引得进,也难以留得住、用得好。

B.凤非梧不栖与良禽择木而栖,都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培育和涵养优厚的人才生态,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才能吸引人才栖息。

C.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D.除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否则难以令人才向往、融入、扎根。

【答案】D

【解析】由原文第

段“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可知并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诱人的优惠政策同样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神女峰

戴涛

某一天,我与朋友上街,忽然见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门口挂出了同样的招牌:

“你想最后一睹三峡的风光吗?

请快参加告别三峡游!

”于是朋友问我:

你去过三峡吗?

我说:

去过。

朋友又问我:

怎么样,可以讲讲吗?

  我说:

讲讲就讲讲。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到检察院一年。

一天领导把我叫了去,说:

公安局移送了一件抢劫案,抓了三个男的,还有一个女的,叫浦英,回四川了,你与公安人员到四川跑一趟,把她带回来。

领导又说:

别看这女的不是主犯,可有了她的口供,这案子就好办了。

  第二天,我和公安局的两名侦查员出发了。

公安去的是一老一少,老的姓常,五十来岁,是个干了三十年公安的老家伙;少的姓钱,刚从警校毕业的黄毛丫头。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已到了重庆,然后坐八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我们抵达了浦英居住的小镇。

当地的民警把我们领过去,指指一个正在刷墙的二十多岁女子说,就是她。

我们就向她出示了逮捕证,浦英好像知道我们要来似的,也没大哭小叫的,到里屋拿了几件衣服就跟我们走了。

路上我问她:

刷墙干吗?

她说:

想开个小饭店。

  目标抓到了,该回上海了,老常说:

回去不能坐飞机了,飞机上不让带犯人。

我便问老常:

你到过三峡吗?

因为在出来前我就研究过地图,这一路上最好玩的地方便是三峡。

老常说:

没到过。

  我赶紧建议说:

回去我们坐轮船怎么样?

顺便还能看看三峡。

  老常犹豫了一下,说:

也好。

  可当我们登船时却遇到了麻烦,检票员一听说我们带了犯人,立刻精神高度紧张,说你们带着犯人怎么可以和旅客坐在一起呢,出了事谁负责?

  我们只得退到一边,老常将浦英的手铐摘了,叫小钱牵着她的手,换了一个检票口,这次我们顺利登了船。

在船舱里安顿好行李,老常悄悄对我说,我们不能再给浦英上铐了,不然准麻烦。

  我问:

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老常说:

只要她的精神放松,不跳江就成。

  为了使浦英放松,我便跟老常、小钱轮番上阵,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字解释得极透彻极有感染力。

浦英终于被感动了,说:

我一定走坦白从宽的路。

  第二天早晨,甲板上人声喧嚷,一问才知船已至三峡。

我们都想出去看三峡,可将浦英一个人放在舱里不妥,于是就将浦英也带到了甲板上。

  三峡真不愧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激流险滩,峡谷青山,还有种种美丽的传说,都在这里融汇……我连忙打开了照相机,给老常、小钱照相,老常也打开相机为我照……

  看完了三峡,这一路上便没有什么精彩的镜头了,我们就整天待在船舱里。

  回到上海,为了想表现自己的办事效率和能力,我决定连夜审讯浦英,做一份浦英交代的详细材料给领导看。

  走进审讯室,我的心情非常轻松。

浦英,你把参加抢劫犯罪的经过说一遍。

我的语气是非常温和的。

  浦英看了我一眼,低下头去一声不吭。

  我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嗓门自然也提高了一些,浦英头也没抬,还是沉默。

  这下我有些火了:

浦英,你为什么不说话?

你不是在船上说好要争取宽大,难道你不想早一点回家吗?

  浦英依然沉默。

  我终于没了招,无奈之中只能打电话向老常求救了,老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别急,过两天我去审审看。

  两天后,老常送来一份浦英的亲笔供词,整整九页纸。

  咦,你是怎么使浦英交代的?

我非常吃惊。

  老常不肯说。

可我逼他非说不可,老常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想不到竟是浦英在船上的照片,背景是三峡的神女峰。

(原创,容易)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触犯法律是有很多原因的。

他既要受到法律制裁,也要得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公安老常在办案过程中,就是深谙此道,所以工作出色,略胜一筹。

B.拘捕行动顺利进行,审讯时却意外遭遇女嫌疑人拒绝交代的抵触行为,而公安老常的出现,令局面顿时扭转,最终让女嫌疑人亲笔写下九页供词。

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C.本文刻画人物,生动传神,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注重在细微处着墨,老常和浦英的形象跃然纸上,再现了生活中人性真善美的力量。

D.作品营造了一种暖色的氛围,让人与人能够在心灵上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产生共鸣。

船过三峡,大家一同登上甲板欣赏三峡宜人景色,纷纷留影大自然,那一刻似乎没有了“警匪”之分。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心理描写

(原创,中档)5.请结合小说全文,简要分析老常这一人物形象。

(5分)

【答案】

(1)老常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警察形象。

(1分)

(2)成熟老练,细心稳重;(3)热爱生活,做事周全;(4)对嫌疑人人格尊重,洞察心理。

(要点2至4点任意答出两点并能结合文章给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和分析能力,从老常的身份、做事风格、对人的态度、情节结局等方面概括。

(原创,中档)6.文中有关神女峰的景色描写非常简略,而小说标题为“神女峰”。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1)神女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故事由关于神女峰的旅游广告提起,带着嫌疑人游览神女峰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尾处神女峰下的留影是攻破女嫌疑人心理防线的关键。

(2分)

(2)人物形象上:

老常平易近人,尊重浦英,没有因为她是嫌疑人而在美景面前在人格上歧视她,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她拍照。

神女峰是老常高尚人格的见证。

(2分)

(3)主题上:

神女峰的照片是攻破女嫌疑人心理防线的关键,神女峰下的留影不仅唤醒了浦英对生活的向往,也让她获得了做人的尊严。

公安干警这种“人性化”的工作理念,彻底唤回了浦英良知的回归。

(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2017年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已超过10亿人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有超过半数都是互联网公益项目。

然而,一些互联网公益反转的剧情却让公众爱心受挫。

2017年8月,“一元购画”刷屏,发起方在短短10余天就筹集到1500万元资金。

随后,有网友质疑作品为成年人代笔,也有人质疑“资金管理费是否过高”。

4个月后,一款名为“同一天出生的你”网络募捐H5席卷了微信朋友圈。

网友输入自己的生日即可匹配同一天出生的贫困学生,并为之捐赠一元钱,短短两天时间内就筹集了200余万元。

然而,很快有网友发现H5应用中受捐学生疑似一人出现两个不同的出生日期,项目发布信息的平台“分贝筹”是一个企业的微信服务号。

……

“由于互联网募捐规制灰色地带的存在、慈善组织和募捐主体专业性不强、监管和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互联网公益‘失控’的情形时有发生。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程芬说,“公众自身也应理性捐赠,待辨别风险后再捐款。

(半月谈网《互联网公益能否Hold住民间爱心》记者胡林果)

材料二:

(关于网络公益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吸引点的调查)

材料三:

这是一个名为“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公众只需花1元钱就可以“买下”一幅画的电子版,并下载为手机壁纸,还能转发到朋友圈秀一把爱心。

一时间,“一元购画”刷爆手机屏幕。

如今公益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有的跟运动结合,有的跟艺术牵手,其风格跟以往苦哈哈的募捐截然不同——它们更阳光,更好玩,更时尚,互动性更强,也因此更具“诱惑力”。

这些项目不卖惨,不比捐款额度,不施以道德负担,而是比拼创意,注重体验,让参与者觉得——公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色彩和快乐。

我们呼唤更多创新、营销人才投身公益事业,让更多快乐公益、随手公益的活动成为爆款。

(广州日报《“一元购画”能给公益什么启示?

》记者夏振彬)

材料四:

“受益人群由我们在社区内寻访,在详细了解受助者的家庭信息、职业、收入等之后才会确认发放取物卡。

”共享冰箱的管理员徐伟杰告诉记者,这台共享冰箱的服务对象是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儿童等。

工作人员安伦杰告诉记者:

“这台冰箱是自动售卖机改造升级的版本。

采取封闭式管理,普通人只能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冰箱内的食物。

凭卡取物不仅能避免多吃多拿的问题,还保证了食品安全。

“从现在的运行情况看,共享冰箱的运营和受助人群管理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食物供不应求,每天企业送来的食物不到半天就被领完了,因此寻找更多的爱心食品企业是当下的重点工作。

”安伦杰坦承。

管理员徐伟杰表示,共享冰箱也接受个人捐赠,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个人捐赠的食品同样要提供食品购买信息、发票等。

(工人日报《北京“共享冰箱”食物供应不足成难题》记者赵剑影)

(原创,容易)7.下列关于网络公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7年互联网公益项目在网络捐赠金额中占比过半,然而一些互联网公益事件反转的剧情却让公众爱心受挫。

B.大学生参与网络公益活动时,较少人关注活动平台和公益活动对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网络捐赠不够理性的问题。

C.网络公益项目不卖惨,不比捐款额度,不施以道德负担,而是比拼创意,注重体验,能给生活带来更多色彩和快乐。

D.“一元购画”刷爆手机屏幕,短期内筹集巨额资金,随后却多有质疑之声,反映了目前网络公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答案】C

【解析】主体错误,原文“这些项目”指代或与运动结合或与艺术牵手的具有更多打开方式的公益项目,不完全等同于网络公益项目。

(原创,容易)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同一天出生的你”网络募捐涉嫌欺诈,受捐学生一个人居然出现两个不同的生日。

B.部分大学生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存在从众心理,有没有朋友参加会影响自己的选择。

C.参与“小朋友画廊”公益项目,公众只需花1元钱就可以买下一幅画,还能向朋友们秀一秀爱心。

D.共享冰箱服务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儿童等人群,具有半盈利半公益的性质。

E.采用封闭式管理的共享冰箱,通过凭卡取物不仅能避免多吃多拿,还能保证食品安全。

【答案】BE

【解析】A原文是“疑似”;C原文是“买下一幅画的电子版”;D共享冰箱没有盈利性质。

(原创,中档)9.根据上述四则材料,概括谈谈怎样能使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分)

【答案】①公众、慈善组织、募捐平台、监管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发力,使互联网公益慈善更规范、实效。

②重视名人效应对公益活动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网络公益活动。

③创新公益活动的方式,阳光、有趣、时尚、互动,让更多快乐公益、随手公益的活动成为爆款。

④引导企业或个人更多关注近在身边的受困人群,参与实体公益项目,尝试除捐款之外的多样捐赠形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孔孙,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

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得赐嘉果,已而孔孙生,因丐名于衍圣公,遂名今名。

廉希宪居政府,辟为掾。

及安童为相,尤礼重之,授户部员外郎,出为南京总管府判官。

时方议下襄樊,朝廷急用兵,孔孙谓:

“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

”朝论采之。

佥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寻升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行部巴陵,有囚三百人将死,因怒龚乙建言兴银利,发其坟墓而烧其家,烧死者三人。

有司以真图财杀人坐之,孔孙原其情,减罪。

迁浙西提刑按察副使,改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俄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安童复入相,言于帝曰:

“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乃除宣吏部尚书,孔孙礼部侍郎。

寻升孔孙礼部尚书,擢燕南提刑按察使。

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肃政廉访司,仍为使,莅治于大名,一以所没赃籴粟五千斛赈饥民。

拜佥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

亡何,除大名路总管,兼府尹,大兴学校。

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

召还,拜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会地震,诏间弭灾之道,孔孙条对八事,其略曰:

蛮夷诸国,不可穷兵远讨;滥官放谴,不可复加任用;赏善罚恶,不可数赐赦宥;献鬻宝货,不可不为禁绝;供佛无益,不可虚费财用;上下豪侈,不可不从俭约;官冗吏繁,不可不为裁减;太庙神主,不可不备祭享。

帝悉嘉纳之,赐钞五千贯。

又累疏言:

“凡七十致仕者,宜加一官;丁忧服阕者,宜待起复;宿卫之冒滥者,必当革;州郡之职,必当遴选,久任达鲁花赤,宜量加迁转;又宜增给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给赐曲阜孔庙洒扫户;相位宜参用儒臣,不可专任文吏;故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各宜赠谥。

”久之,请老还家,拜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致仕,集贤大学士如故。

大德十一年卒,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原创,容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B.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C.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D.阿合马专政十年/亲故迎合者往往/骤进据显位独/刘宣张孔孙二人恬守/故常终始如一/

【答案】C

【解析】“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据显位”是居于高位。

“故常”是“陈旧不变,成例”的意思。

(原创,中档)1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

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

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相同的词语还有解褐、解官、请致、致政等。

D.服阕,古人在朝为官,若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答案】C

【解析】“解褐”意为脱下粗布衣服,入任为官。

(原创,中档)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孔孙执法有度,能根据案情酌情处理。

有三百人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的事情不满,挖了龚家的祖坟,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而被判处了死刑,张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

B.张孔孙关爱百姓,对百姓有怜悯之心。

当时他在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处事时,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

C.张孔孙关心国事,提出多项军事策略。

比如在朝廷计划攻襄阳的时候急需兵源之时,他提出让走私犯罪的人在战场上效力,后来发生了地震时,他又提出不可派兵去蛮夷诸国远征。

D.张孔孙重视教育。

他在大名大兴学校,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

【答案】B

【解析】他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是在任燕南提刑按察使时的事情。

(原创,中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以越境私贩坐罪者,动以千数,宜开自新之条,俾得效战赎死。

【答案】如今因为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不动就用千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

(2)有献故河堤三百余里于太后者,即上章,谓宜悉还细民,从之。

【答案】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多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提出这些土地应该全部还给百姓,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参考译文】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

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

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

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

廉希宪主管中书省,召孔孙为属官。

等到安童成为相,更加器重孔孙,授予户部员外郎之职,出任南京总管府判官。

  当时朝廷正计划攻下襄阳,急需兵源,孔孙提出:

“如今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辄以千来计算,应该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让他在战场上尽力而为,赎其死罪。

”这意见被朝廷采纳了。

孔孙任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不久升为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他巡视巴陵时,有囚犯三百人将处死刑,经了解,这些人是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一事不满,挖了龚家的坟茔,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官府认为他们是图财害命。

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其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

后调任浙西提刑按察副使,又改任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不久被任命为侍御史,主持行御史台事。

  至元二十二年(1285),安童再次为相,向皇帝陈奏道:

“阿合马专政十年,其亲戚、朋友和迎合他的人,往往很快升官,占据重要位置,只有刘宣与张孔孙二人安守旧职,始终如一。

”于是任命刘宣为吏部尚书,孔孙为礼部侍郎。

不久,升孔孙为礼部尚书,又升为燕南提刑按察使。

二十八年,提刑按察司改为肃政廉访司,仍以孔孙为肃政廉访使,衙门设在大名府。

他在燕南将所没收赃款买粟五千斛,用来赈济饥民。

被任命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不久,任大名路总管兼大名知府。

他在大名大兴学校。

该地有人将旧河堤土地三百余里献给太后,孔孙知道后立即上书,请求将这些土地全归还给百姓,得到批准。

皇上下召回到朝廷,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商议中书省事。

这时发生了地震,皇帝下诏,征求消灾之道。

孔孙进呈八条意见,大意是:

蛮夷诸国,不可派兵去远征;已被罢职的无用官员,不可重新起用;赏善罚恶,不可多次赦免;凡献卖宝货者,一律禁绝;供奉佛祖只是白白耗费钱财,应制止;禁止奢侈,要上下一切从俭;裁汰多余的无事可做的官吏;要按时祭祀太庙。

皇帝认为这些意见都很好,赐钞五千贯以示奖励。

他又建议:

“凡七十退休官员,应加官一级;守丧期满的官员,应加起用;宿卫军中有冒名者,应当开除;州郡官吏应选择任用,在某一地方任久的达鲁花赤,应适当地转至别地;增加官吏俸禄;修建京师庙学,设国子生徒,对于曲阜孔庙的洒扫户给予赏赐;相位应参用儒臣,不可一律只用文官;已故宰相安童、伯颜、和礼霍孙与廉希宪等,应各赠谥号。

”其后,孔孙告老还家,朝廷拜他为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退休后仍为集贤大学士。

大德十一年(1307)卒,享年七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见征人分别

何逊

凄凄日暮时,亲宾俱伫立。

征人拔剑起,儿女牵衣泣。

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原创,中等)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开头两句写了送别的场景,暮色茫茫,四野凄迷,送别的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