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22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6.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差。

7.作业人员相互配合出现失误。

8.作业人员指挥失误。

9.作业人员违犯安全操作规程。

10.自然环境变化。

起重司索指挥常见事故有以下几类:

1.人身伤害事故:

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所出现人身伤害或死亡的事故。

2.货物损坏事故:

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造成所吊的货物受到损坏的事故。

3.起重作业机械损坏事故:

在事故过程中造成作业机械受到损坏的事故。

二、事故原因

(一)内在原因

1.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下。

2.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3.作业人员精神不集中、麻痹大意。

4.作业人员之间的配合失误。

5.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

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

×

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

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

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

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

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

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

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

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

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

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

1981年11月11日?

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事故原因:

一是钢丝绳吊索选择不当,超负荷吊装,按规定,吊4吨件,应选用6分的钢丝绳吊索。

二是违反起重安全操作规程,一端绳长,失去平衡,另一端加重负荷导致钢丝绳吊索拉断。

这起事故的发生,说明准备工作很重要,若在工作前,有关人员经计算采取符合规定直径的钢丝绳吊索,就会避免事故发生。

当然也不排除违章者的盲目自信,认为这种工作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习以为常,思想麻痹,满不在乎,存有侥幸心理。

从这起事故中也反映出面对着事故隐患,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当试吊离地时,一条绳有些松,这时有关人员应冷静认真地面对出现的问题,检查出现“松”的原因,若这时处理好了,也同样能避免事故发生。

今后应克服有关人员无知、自负、求快的心理,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匀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所从事起重司索工作的一些计算和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经常考核,提高起重司索人员的水平。

案例二、钢丝绳拴在棱角物体上,受力硌断抽死人事故

1975年1月19日10时,某市西城区起重社三大队在北京开关厂用卷扬机挪运一台10吨重的磨床时,把挂滑轮的钢丝绳围在一个石槽上。

钢丝绳受力后,被石槽棱角处硌断,钢丝绳猛力蹦起,抽在现场指挥者刘×

的右脚上,使其摔倒,头部受重伤,于次日死亡。

钢丝绳与棱角的坚硬物接触,受力后被硌断。

这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极弱,按规定不允许钢丝绳与硬物接触。

对于特殊工种的作业现场,应加强管理。

把钢丝绳围在石槽上,反映出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

今后对有关人员进行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现场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应注意到,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歪拉斜吊事故

案例:

1983年9月20日上午,在某蛋品的冷库工程工地上,春光号起重机正在吊混凝土吊斗,由于不垂直,重心偏离起吊垂直线约2米,起吊后的吊斗便缓慢向前移动。

前方,起重指挥邵某正背朝吊机,两手搭在江某肩上讲话,砼工小马(代替指挥)见状大叫闪开,吊车司机也立即鸣号并迅速推操纵杆下降吊点,没想到电源突然跳闸,下降吊点的措施失效,吊斗向邵、江两人撞击。

江某因听到叫声立即退一步闪开,邵某则因躲闪不及,被吊斗撞击在翻斗车上,翻斗车被撞移了50m,吊斗回晃时,邵某倒在地上,终因内脏多处严重损伤而不治身亡。

(1)违章作业,歪拉斜吊,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指挥混乱,指挥邵某玩忽职守,砼工小马无证违章指挥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春光号吊机平常维修保养不好,关键时刻突然跳闸也是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1)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指挥和起重机司机的职责,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要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歪拉斜挂不吊。

(2)吊车起重作业时,必须配有一名有经验持有操作证的起重指挥人员指挥,不能让无证人员进行指挥,担任指挥起重工作必须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吊车司机对吊车必须认真做好例保,即做好清洁、补充、润滑、紧固、调整工作,关键部位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强岗位责任制、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四、起重机倾翻事故

1988年3月8日下午2时许,某单位吊车司机张某操纵一辆从日本进口的20t三菱牌汽车到某工地帮助卸车,将一根重达7.3t的花篮梁卸到工地上。

担任指挥员的杨某离开岗位,轻松地坐到运输构件的运输车驾驶室里,与运输车司机李某抽烟聊天,自以为钩已挂好,剩下的事是司机起吊,自己帮不上忙,至于指挥不指挥无所谓。

司机张某按照以往习惯,虽然无人指挥,自恃技熟,不会出问题,照样轻松自如地作业,结果万没料到,工地的土质松软,在吊运回转过程中,由于无人指挥,汽车吊支腿陷入泥里也无人发觉。

当司机张某发觉吊车有些倾斜时,心慌意乱,要想鸣号示警,用手按动电钮,发现报警器失灵,最终由于车身重心失去平衡而倾倒,重达7.3t的花篮梁狠狠地砸在构件运输车上,指挥员杨某和司机李某做梦也不会料到由于自己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会被砸扁压瘦的驾驶室轧住。

众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将杨某、李某从驾驶室里拖出来,急送医院抢救。

杨某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李某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两腿高位截肢,落得终身残废。

(1)从现象来看,作业现场土质松软,喇叭失灵是这次恶性事故的直接原因。

实质上违章作业和不负责任是造成本次恶性事故的真正原因。

即司机严重违反“十不吊”规定,平时又没有认真做好吊车维护保养工作,更对作业现场土质松软情况一无所知,当吊车撑脚出现下陷先兆时,司机竟没有任何察觉,安全意识很差。

(2)指挥员杨某擅离岗位,没有认真指挥配合司机作业。

(1)强化对司机和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

(2)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吊车的例保和日保,保证吊车机械性能和安全附件的完好,确保安全作业。

五、挤压事故

案例一、运行中跳出天车驾驶室被挤死

1972年11月12日21时10分,北京市第二通用机械厂铸钢车间天车司机班长田×

(男26岁),坐在5t磁盘吊司机室门口,与刚上车替班的天车司机说话。

当该车行进中经过天车的上、下车平台时,田某未与司机联系好,即从司机室跳出,不料在向外跳时,身穿的棉袄前襟一角套在司机室扶手栏杆上方的把角处,难以挣脱,此时天车司机不知此情,天车继续行进,结果因被挤在司机室外缘与厂房立柱之间死亡。

(1)田×

行进中违章跳出司机室。

(2)该天车司机室门缺少联锁开关,在“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规定,进入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的门和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应设联锁保护装置。

当门打开时,起重机的运行机构不能开动。

这起事故中的司机室的门,是不符合规程要求的。

(3)安全部门没有做到经常检查,如能经常检查,发现缺少联锁开关,应及时制止该机投入工作,并尽早安装联锁开关,可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

(1)严格按照安全规程,除司机外,司机室内不许留有他人。

(2)加强安全管理的检查,做到每周有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