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27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眼科学复习资料.docx

眼科学复习资料

Ø掌握眼球各部组织

Ø熟悉血管神经肌肉泪器眼睑眶的解剖与生理及临床意义

Ø了解眼的胚胎发肓与临床的关系

眼科学基础

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

•概述

Ø眼--视觉器官是大脑一部分,有很多神经元,引起人视觉反应最合适电磁波在400-800nm

Ø组成二眼球协助其运动和附属器,视路,视中枢组成

Ø由空间不同物体光波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刺激,产生视觉

Ø眼球由两部分组成屈光传导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感光成像系统(视网膜)

Ø视路将视网膜感光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视中枢,经大脑皮质整合完成视觉行为

一眼球壁有外/中/内三层膜构成

(一)外层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

[1]角膜(cornea)

位于眼球正前方,外观略呈横椭圆形,直径11-12mm,近似半球形,透明,无血管,有弹性,厚0.5mm,屈光力2/3,占眼外层纤维膜的前1/6;表面被覆泪膜

•上皮层包括基底细胞/翼状细胞/表层细胞/基底膜

•前弹力层无细胞的胶原纤维膜,有许多细小孔洞,供神经纤维通过,对机械损伤抵抗力强,对化学伤害抵抗力弱,损伤后不能再生

•基质层是角膜厚度9/10,胶原纤维有序排列,是角膜透明的基础,损伤后形成瘢痕,有少许免疫细胞,与角膜相对免疫有关

•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细胞分泌而来,可再生,对机械性损伤抵抗力差,对化学性损害抵抗强,与内皮连接不紧密,二者易发生脱离

•内皮层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来,细胞密度随年龄逐渐下降,损伤后不能修复

•角膜生理维持眼球完整/保护眼内容/透光并参与屈光/感知环境和外界刺激

•角膜营养代谢依靠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代谢包括糖氨基酸维生素谷胱甘肽代谢

•角膜的修复能力上皮再生能力强前弹力层不能再生基质修复后形成瘢痕后弹力层损伤后再生内皮损伤后依靠邻近细胞扩张和移行填补

•神经支配三叉神经眼支一感觉支。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泪膜

•三层结构脂质层/水液层/粘液层

生理作用润滑防止角结膜干燥保持角膜光学特性供氧冲刷抵抗眼表异物微生物

巩膜(sclera)

•眼球后5/6的外层胶原纤维组成,质

地坚韧,不透明,呈瓷白色,厚度约0.3-1mm

•前部与角膜相连,其后稍偏内形成多孔的筛板,有视神经穿出

•四周有眼外肌肌腱附着,前面被结膜和筋膜复盖;内层紧靠脉络膜,二者之间潜在间隙为脉络膜上腔

•组织学巩膜表层,基质层,棕黑色板层

•生理:

与角结膜构成眼内容的外屏障,避光,眼外肌附着处

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巩膜/结膜三者结合之处

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

内眼手术的标志部位

前房角(anteriorchamberangle)

由角膜缘、睫状体及虹膜根部围绕而成,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组成:

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

二)中层葡萄膜(uvea)

眼球壁的第二层,位于巩膜视网膜之间富含色素的血管性结构又称色素膜或血管膜

由前向后分为三部分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虹膜]--前,后房,瞳孔.由基质层(含瞳孔括约肌)和色素上皮层(含瞳孔开大肌)构成.通过瞳孔反射路使瞳孔缩小/扩大调节光线进眼内量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光反射分直接光反射和间接光反射

[睫状体]--组织学上睫状体从外向内主要由睫状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有睫状冠,睫状突,睫状体扁平部,锯齿缘等结构;房水由睫状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转运(75%)和睫状突超滤过产生;具有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来调整眼压的作用;由睫状肌舒缩通过晶体引起调节屈光作用;睫状体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构成血-房水屏障的一部分

[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血容量大约占眼球血液(65%)和黑色素细胞,起到避光和暗房的作用;Bruch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相邻.供应视网膜外层营养

(三)内层(视网膜)

视网膜是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

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称视网膜脱离

眼底重要标志一视乳头(视盘),黄斑,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视网膜生理作用

•视信息:

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个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感光色素:

视杆细胞外节含视紫红质;视锥细胞含三种视紫蓝质,视紫质,视青质

•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觉)和无色视觉;视雉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中心凹只有视锥细胞;视盘无感受器细胞,在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具有多种复杂的生化功能,维护光感受器细胞;起到血一视网膜外屏障(视一脉屏障)

•Muller细胞:

对视网膜起到结构支持和代谢营养等作用

二眼内容(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房水](aqueoushumor)透明液体,充满前/后房,约占眼内容积的4%,处于动态循环中,房水的循环-维持眼内压,营养组织(晶状体,玻璃体角膜,小梁网)并清除代谢

[晶状体](lens)-位置;由晶状体囊和纤维组成;营养来源;具屈光,通透,折射功能;15-20D凸透镜;滤紫外线;通过睫状肌舒缩完成调节功能

一视路

视神经约120万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神经纤维从视盘至视交叉前脚长40mm分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加颅内段

视交叉两侧视神经交汇处未自两眼视网膜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颞侧不交叉

视束视交叉后至外侧膝状体的视神经纤维经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神经束

外侧膝状体位于大脑脚外侧卵圆形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在此换神经元后再进入视放射

视放射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神经纤维结构

视皮质位于大脑枕叶皮负每侧与双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

一眼睑(eyelids)

•皮肤层

•皮下组织层

•肌层(眼轮匝肌提上睑肌Muiier肌)

•纤维层(睑板眶隔)

•睑结膜

•神经(运动感觉交感)

二结膜(conjunctiva)

•球结膜/睑结膜/穹窿结膜/结膜囊

•为一层薄的透明粘膜;组织学有2层上皮层和固有层

•分泌腺杯状细胞一分泌粘液副泪腺一分泌泪液

三泪器

•泪腺位于眶外上方泪腺窝内是外分泌腺-分泌泪液

•泪道:

排泄泪液;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四眼外肌(extraocularmuscles)

司眼球运动的肌肉四条直肌

(上/下/内/外)

两条斜肌(上/下)外-外展,上斜-滑车,其余动眼神经

五眼眶(orbit)

眼眶组成额/筛/泪/上颌/蝶/腭/颧骨

骨壁主要结构视神经孔/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眶上切迹/眶下孔

第四节眼部血液供给

血管

•眼部-主要的动脉血管: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等;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如面动脉等

•眼球-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血管系统.视网膜中央动脉属终末动脉,供给视网膜内5层.睫状血管分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脉和睫状前动脉

•眼球静脉回流-主要为视网膜中央静脉,涡状静脉,和睫状前静脉,大部分注入海绵窦,小部分进入颈外静脉

与眼有关的神经

六对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

睫状神经节和鼻睫神经-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眼眶内形成的特殊神经结构

 

第四章眼睑病

1眼睑的功能

保护眼球:

1,防强光、灰尘、异物2,清洁眼表3,均匀分布泪液

美容:

遮挡灰尘,减少光线刺激

2眼睑组织分层

皮肤层:

最薄

皮下组织层:

易水肿

肌层:

眼轮匝肌(面N)——闭眼

提上睑肌(动眼N)——睁眼

睑板层:

致密结缔组织

睑板腺(最大的皮脂腺)

结膜层:

睑结膜

3眼睑炎症分类:

眼睑腺体炎症睑腺炎(hordeolum)

睑板腺囊肿(chalazion)霰粒肿

眼睑皮肤炎症睑缘炎(blepharitis)

病毒性睑皮炎(palpebraldermatitis)

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

(1)睑腺炎(麦粒肿)

定义:

眼睑腺体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

内睑腺炎→睑板腺

外睑腺炎→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体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脓点形成→自行破溃;耳前淋巴结肿大;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治疗:

a早期——湿热敷→炎症消散;抗生素眼液

b脓肿未形成——忌挤压,全身抗生素,局部热敷(抵抗力低下的儿童,老年,糖尿病人,不正确挤压→炎症扩散→眼睑蜂窝织炎,败血症,海绵窦脓毒血栓)

c脓肿形成——切开排脓,较大者置引流条:

外睑腺炎:

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

内睑腺炎:

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d机化(炎症已消散,无痛性包块)——手术刮除

*内外睑腺炎对比

内睑腺炎

外睑腺炎

1.睑板腺

2.睑结膜面见脓点

3.切排在睑结膜面

4.切排方向与睑缘垂直

1.睫毛毛囊及附属腺体

2.皮肤面见脓点

3.切排在皮肤面

4.切排方向与睑缘平行

(2)睑板腺囊肿(chalazion)(霰粒肿,cyst)

定义:

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

病因:

睑板腺出口阻塞

腺体分泌物潴留

慢性刺激周围组织

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物、异物感、无症状

2.好发上睑,一个或多个,单眼或双眼

3.眼睑皮下无痛性圆形肿块,不与皮肤粘连,相应睑结膜面紫红色局限病灶

4.6周内自愈

5.破溃形成肉芽肿

6.继发感染:

同睑腺炎

治疗:

1.小,无症状→不需治疗

2.大,有症状→热敷→消散/不消散→囊肿刮除术切口/囊壁

3.合并感染→同睑腺炎处理

4.老年或复发→病检→排除睑板腺癌

(3)眼睑腺体炎症对比

 

睑腺炎

睑板腺囊肿

发病年龄

多见于青少年、可见于老年人

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睑板腺开口阻塞

发病部位

外睑腺炎:

睫毛毛囊、皮脂腺、变态汗腺

内睑腺炎:

睑板腺

睑板腺

临床表现

患部红、肿、热、痛。

压痛性硬结。

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

皮下圆形肿块、无压痛、睑结膜面紫红色或灰红色病灶,可肉芽形成

自然转归

形成脓肿破溃或吸收自愈、也可并发眼睑蜂窝织炎并出现全身症状

部分可吸收、不吸收者晚期多形成局部硬结

治疗

早期局部热敷,并配合抗生素眼液,当脓肿形成需切开排脓

热敷,手术切除

注意点

切开方向

切开方向、老年人与肿瘤鉴别

 

鳞屑性睑缘炎

溃疡性睑缘炎

眦部睑缘炎

病因

皮脂溢出造成慢性炎症,继发卵圆形皮屑芽孢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莫-阿双杆菌感染、vitB2缺乏

部位

睑缘

睫毛毛囊、其附属腺体

外眦部

临床特点

睑缘充血、鳞屑附着、皮脂溢出、睫毛脱落、灼热感

皮脂多、睑缘脓泡溃疡形成、睫毛易脱落、灼热感

外眦皮肤充血、溃烂、肿胀

治疗

去除刺激因素、3%硼酸水洗、抗生素眼膏

去除刺激因素、3%硼酸水洗、抗生素眼膏

0.5%硫酸锌眼液、vitB2口服

4病毒性睑皮炎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因:

单疱病毒,常于感冒后

临床表现:

部位大致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相同

痛,成簇丘疹,水泡易破,不化脓,不留疤

一周渐退,可累及角膜

治疗:

抗病毒,防继发感染

(2)带状疱疹性睑皮炎

病因: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第一支

临床表现:

部位与5-1分布相同

剧烈的神经痛

数日后患侧出现成簇疱疹,不超过鼻中线

疱疹化脓,1-2周后结痂,留下皮肤瘢痕

耳前淋巴结肿痛、发热

可继发角膜炎、虹睫炎

5接触性睑皮炎

病因:

致敏原

临床表现:

痒、烧灼感

急性:

眼睑红肿、丘疹、水泡或脓泡

亚急性:

过程较慢

慢性:

皮肤肥厚粗糙

治疗:

停止接触致敏原,冷湿敷,激素

6眼睑肿瘤

良性:

眼睑血管瘤、色素痣、黄色瘤

恶性: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

鉴别项目

基底细胞癌

皮脂腺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

来源

皮肤及附属器

睑板腺

睫毛的皮脂腺

皮肤及粘膜上皮细胞

部位

下睑近内眦部

上睑

睑缘及泪点

性别

男多于女

女多于男

男多于女

形状

半透明结节状

黄色结节

乳头状、菜花状

溃疡

转移

很少

可由淋巴结转移

局部或全身

恶性程度

较低

与分型有关

较高

病理

结节型、溃疡型、硬斑型、多中心型

分化型、基底细胞型、鳞状细胞型、腺型

癌株,低分化者无癌株

治疗

手术、放疗

手术,放疗不敏感

手术,放疗,化疗

7眼睑的位置与功能异常

(1)眼睑的正常位置与功能

1.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

2.上下睑睫毛充分伸展指向前方,绝不与角膜接触

3.上下睑能紧密闭合,闭睑时眼球表面不外露

4.上睑能上举至瞳孔上缘,上睑遮盖角膜上方不>2mm,睑裂高7-10mm

5.上下泪点贴靠泪阜,保证泪水顺利进入泪道

(2)倒睫与乱睫

定义:

如向后生长为倒睫;如不规则生长为乱睫

病因:

沙眼最常见

临床表现:

睫毛排列不整齐,部分倒向眼球,刺激结膜和角膜

治疗:

少数——拔除成簇——电解或冷冻成排——手术

(3)睑内翻(entropion)

定义:

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

病因及分类:

⑴睑结膜或睑板瘢痕收缩→瘢痕性睑内翻

⑵老年下睑皮肤松弛→老年性睑内翻

⑶先天性睑内翻

临床:

流泪、畏光、异物感、刺痛

睑缘内卷、倒睫

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剥脱

新生血管

治疗:

先天性:

观察

非随意性:

手术:

轮匝肌缩短

瘢痕性:

手术

姑息:

倒睫电解、冷冻等破坏毛囊

(4)睑外翻(ectropion)

定义:

睑缘向外翻转,睑结膜不同程度暴露,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

病因及分类:

⑴睑皮肤面瘢痕收缩→瘢痕性睑外翻

⑵老年眼轮匝肌松弛→老年性睑外翻(仅下睑)

⑶面神经麻痹→麻痹性睑外翻(仅下睑)

(4)肿瘤→机械性睑外翻

(5)先天性睑外翻

临床表现:

轻者:

泪溢

重者:

暴露结膜充血,干燥、肥厚

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

治疗:

临睡前涂眼膏

手术

姑息:

睑缘缝合术

(6)眼睑闭合不全(hypophasis)

定义:

上下睑不能完全闭合,部分眼球暴露

病因:

⑴面N麻痹

⑵瘢痕性睑外翻

⑶眼眶与眼球大小比例失调

⑷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

⑸生理性兔眼

临床:

轻度:

泪溢,因闭眼时眼球反射性上转(Bell现象),结膜充血、干燥

重度:

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治疗:

病因治疗、保护角膜

(7)上睑下垂

定义:

上睑提上睑肌和Muller氏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临床:

眼睑不同程度下降,遮盖瞳孔

皱额,抬头仰视

单侧或双侧

鉴别:

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鉴别)

第五章泪器病

一、泪器的组织解剖、生理特点及功能

泪液分泌部:

泪腺:

反射性分泌

副泪腺:

基础分泌腺

泪液的排出部:

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

泪液的排出:

蒸发消失,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

二、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

眼睑睁开时闭合时

↓↓

眼轮匝肌松弛收缩

↓↓

泪小点开放封闭

↓↓

泪小管和泪囊腔内负压受挤压

(弹性扩张,毛细作用)

↓↓

泪液吸入泪小管和泪囊流入鼻腔

三、概念:

泪溢—泪液排出受阻,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泪液排出系统阻塞

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之外

泪液排出系统通畅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泪道功能不全,泪道阻塞或狭窄,泪囊炎

泪道功能不全

临表:

单侧或双侧溢泪

泪点外翻

眼轮匝肌松弛

鼻泪管瓣膜功能不全

泪道阻塞或狭窄

1病因:

眼睑及泪小点位置异常

泪小点异常:

外翻、狭窄、闭塞或缺如

泪小管至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包括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外伤等

其他:

鼻阻塞

2临床表现:

泪溢

长期泪液浸渍,慢性刺激成慢性结膜炎

眼睑及颊部的湿疹性皮炎

不断揩拭眼泪,引起下睑外翻

美容缺陷

3分类:

婴儿泪溢:

出生时鼻泪管下端粘膜皱襞或发育不全→新生儿泪囊炎

成人泪溢:

功能性:

眼轮匝肌松弛,泵作用减弱

器质性:

泪道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狭窄

4泪道常用检查方法:

泪道冲洗术

急性泪囊炎(acutedacryocystitis)

1病因:

慢性泪囊炎+细菌感染(金葡菌、溶血链球菌)

2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脓。

扩散:

眶蜂窝织炎;好转:

穿破或成瘘管

3治疗:

早期热敷,抗生素;切忌探通、冲洗

脓肿形成:

切开

炎症消退:

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慢性泪囊炎(chronicdacryocystitis)

1病因:

阻塞+细菌感染(肺炎球菌、链球菌)

2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性多见

泪溢,下睑皮肤湿疹

压迫泪囊或冲洗时有分泌物返流

潜在感染:

角膜溃疡、眼内炎

3治疗:

冲洗泪囊,抗生素滴眼;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泪腺炎:

急、慢性

泪腺肿瘤:

泪腺混合瘤、囊样腺癌

泪液分泌过少:

先天性、获得性

泪液分泌过多:

原发性、继发性、特殊反射

急性泪腺炎:

细菌、病毒感染

局部肿痛、上睑水肿(S型弯曲)、耳前淋巴结肿大

触及结节、压痛、泪腺充血肿大

对因对症治疗:

抗感染、切开引流、放疗

慢性泪腺炎:

原因复杂或急性后遗症

泪腺无痛性肿、上睑下垂、包块

过大,复视

病因治疗、手术

泪腺肿瘤

炎性假瘤或淋巴样瘤、上皮瘤各半;良、恶性各半

1泪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

中年、缓慢、眼眶外上方无痛性包块、眼球移位;手术治疗

2泪腺囊样腺癌:

女性多,明显疼痛;占位→运动障碍,复视,视力障碍;影像:

骨质破坏;手术+放疗

流泪、泪溢的区别?

冲洗泪道结果判断?

慢性泪囊炎的处理原则?

角膜病

Ø认识角膜病对视力的损害:

致盲主要原因

Ø掌握角膜炎的临床基本症状及其发展规律

Ø掌握角膜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角膜组织结构:

位于眼球前极中央,为透明的横椭圆形组织,组织学分5层,表面覆盖泪膜层。

生理特点:

透明;占眼球全部屈光力的3/4;内含各类因子;处于相对“免疫赦免状态”。

角膜病及治疗:

作为我国的主要致盲病之一,主要包括有炎症、外伤、先天性异常、变性和营养不良、肿瘤等;理想的治疗药物应具备双相溶解性,角膜移植是重要的复明及治疗手段

角膜炎症:

当角膜防御能力减弱时,外源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均可能引起角膜组织的炎症发生

病因:

感染性:

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细菌、真菌、病毒、棘阿米巴、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等;内源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局部蔓延:

巩膜炎-硬化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内皮病变

病理过程(4个阶段)

1.浸润期:

致病侵袭角膜,角膜缘血管充血,炎性渗出,造成角膜组织结构破坏,形成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

治疗后角膜可恢复透明

2.溃疡形成期:

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脱落形成角膜溃疡,继发角膜穿孔,虹膜嵌顿,角膜瘘,眼内感染。

3.溃疡消退期:

药物治疗抑制致病因子的侵袭力+阻止基质胶原的进一步损害,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4.愈合期:

溃疡区上皮再生瘢痕组织修复,可形成角膜云翳,角膜白斑,角膜斑翳

临床表现:

症状-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减退、分泌物;体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浸润灶或角膜溃疡灶(荧光素染色阳性);前房反应;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角膜后沉积物,提示出现虹膜睫状体炎。

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有虹膜睫状体炎时,需要散瞳;抗生素/激素/手术

细菌性角膜炎

病原学(细球菌科、链球菌科、假单胞菌科和肠杆菌科等)常见-表皮/绿脓/肺炎/金葡/肠道

诱因:

眼局部-干眼/泪道/眼睑/倒睫/角膜/接触镜/眼液/外伤;全身因素-免疫/糖尿/营养/外伤/衰弱/酒精

淋球菌感染:

多为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患眼来势凶/眼睑水肿明显/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前房可有不同程度的积脓/常致角膜穿孔。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角膜圆/椭圆局灶性脓肿,伴有基质浸润/脓肿/穿孔

肺炎双球菌感染:

椭圆/匍行性边缘/中央基质溃疡/后弹力皱褶/积脓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角膜液化性坏死。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相关因素/眼痛明显,角膜坏死溃烂迅速/积脓,可在1-2周内角膜坏死穿孔。

治疗方案:

1、迅速控制角膜溃疡的发展,强调局部用药。

首选头孢-妥布/头孢-氟喹酮眼液;可根据药敏实验,及时调整用药。

抗生素滴眼液频繁滴眼急性期每15~30min滴眼。

病程控制后逐渐减少滴眼次数。

晚上涂抗生素眼膏。

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结膜下注射,1~2次/天;头孢唑啉100mg;万古霉素25mg结膜下注射,1~2次/天

2、溃疡面清创,碘酊烧灼。

3、辅助治疗:

1%阿托品眼膏(1次/天)。

非甾体类抗炎药(4次/天)。

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因子(4次/天)4、手术治疗(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真菌性角膜炎:

病原学(镰刀菌属、弯孢菌属、曲霉菌属、念球菌属)

诱因:

角膜外伤-植物性;慢性眼病史,滥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体表真菌感染灶可污染角膜。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眼红,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异物感;角膜浸润灶灰白色混浊/致密/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有羽状边界,浸润周围有卫星灶/角膜后斑块状沉着物/前房积脓。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确诊);若角膜刮片及培养阴性+临床高度怀疑——角膜组织活检/免疫荧光染色/电镜。

角膜共焦显微镜(直接发现病灶内的真菌病原体)。

治疗:

1、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滴眼液(两性/那他为一线药物);咪唑类滴眼液(克霉唑对曲霉菌感染特别有效);伊曲康唑在口服真菌药物中角膜穿透性最强);2、角膜溃疡创面搔刮、碘灼,涂用抗真菌药粉。

3、并发虹膜睫状体炎,需给予散瞳药。

4、禁忌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5、手术治疗(穿透/板层角膜移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

大多数为HSV-1型,少数由HSV-2型引起

发病机理:

原发感染,潜伏感染,复发感染

原发感染:

常见于幼儿;皮肤单纯疱疹感染,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发热;急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结膜炎;点状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

复发感染(4类):

1、上皮型角膜炎-上皮近灰白色透明小庖/树枝状角膜溃疡/地图状角膜溃疡。

2、神经营养型角膜病变:

多发生在HSV感染的恢复期或静止期。

3角膜基质炎:

盘状角膜炎是非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的典型代表。

4、内皮型角膜炎-盘/线/弥漫性-内皮功能受损-水肿/基质混浊。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抑制病毒在角膜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病灶清除(树枝状角膜炎可清创性刮除病灶区上皮,减少病毒深层蔓延);抗病毒药物(0.1%阿昔洛韦或0.05%环胞苷滴眼液,1次/1~2h;1%~3%阿昔洛韦眼膏,1~2次/天。

);如有前房反应,给予散瞳剂;干扰素滴眼液(6次/天,与抗病毒药有协同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角膜上皮病变(树枝状、地图状)病变禁用糖皮质激素。

对盘状角膜炎,可在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但应注意小剂量、低浓度);手术治疗(已穿孔的病人可行治疗性穿透角膜移植/结膜覆盖。

棘阿米巴角膜炎

临床表现

•多为单眼,畏光、流泪伴视力减退,眼痛剧烈。

•角膜溃疡-环状浸润/盘状/基质水肿混浊/脓肿/溃疡后弹力层皱褶沉着物/积脓

诊断:

病灶中取材涂片染色找到棘阿米巴原虫或培养出棘阿米巴

治疗:

疾病早期可试行病灶区角膜上皮刮除

•药物治疗:

二咪或联咪类、咪唑类或强化新霉素

•手术治疗:

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