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71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乐采风报告Word格式.docx

金秀瑶族博物馆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东面的小山上。

该馆于19xx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9亩多,总建筑面积804平方米,为瑶族民居式建筑,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写馆名,是中国建成的第一个瑶族博物馆。

该馆拥有馆藏文物1200余件。

文物展览分两个展厅进行,第一展厅主要展出瑶族史、民族革命斗争史、石牌制、瑶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宗教艺术、出土文物等;

第二展厅主要展出中国瑶族服饰,共收藏有全国各地及海外瑶族服饰58类75套,是目前中国收藏瑶族服饰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博物馆。

该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xx年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观看了博物馆一出来就见到了几个瑶奶(指年长的一些瑶族老人)唱瑶歌,于是我们纷纷拿起照相机把他们歌声录下来,询问他们唱的歌名和内容,在我们强烈的要求下,瑶奶很热情的为我们现唱了很多首瑶族歌曲并且认真给我们讲究这些歌曲的内容,为此我们也收获了不少音乐知识。

在金秀博物馆里让我们从整体上深刻的了解到了瑶族人的生活文化习俗,由衷的赞叹瑶族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艰苦耐劳的一个民族。

来到金秀的第三天,我们早早的前往金秀著名的圣堂山,目的是每个人都要徒步爬上圣堂山顶,这一天是我来到金秀最开心的一天。

圣堂山位于广西金秀县城西南,又称圣塘山,与县城直线距离20公里,公路距离45公里,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979米,为广西第五高峰、桂中第一高峰。

爬上的旅途虽然惊险劳累,但是我们每一个都很开心,因为圣堂山一路上的景色真的太美了,它的群峰林立,直插云天,常年云封雾锁、深幽莫测,云海,气势磅礴,宛如海市蜃楼,无不把我们每个人都忘记劳累,折服于这美景。

经过将近两千米的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圣堂山山顶,站在山顶的天台望去,仿佛自己登上了天堂,眼皮底下的雾随着风快速的飘过,时而雾满山群,时而一片青山绿野。

我完全折服了这样的仙境.........

爬完圣堂上回到宾馆已经是下午了,休息了一个下午,晚上我赶往了金秀古占瑶寨。

广西金秀县平道村古占瑶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五十多年,是山子瑶聚居的村寨,瑶族民俗风情十分浓郁。

我们刚下车,瑶寨里的村民就击鼓迎接我们的到来,第一次受到这种礼仪的欢迎不由的让我们感觉好开心。

进寨喝酒这是瑶寨很久以前的一种习俗。

喝过酒进到了他们瑶寨部落表演场地,观看了他们的各种瑶寨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民俗歌舞、踏竹筒火还有抬新娘、抢新娘、跳竹杠舞等,这一切瑶族表演让我们大开眼界,仿佛自己也都成了瑶族的一员。

在游戏互动环节当中,我也参与了踏竹筒火,和跳竹竿舞,可能是第一次尝试,他们做的很多高超技能和危险动作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民族的表演难以置信。

不由得让我们同口称赞和佩服。

一系列表演和游戏结束后,我们和他们交流了瑶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最后我们同他们留影拍照后又一次听到他们击鼓送客的方式欢送我们,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带着默默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古占瑶寨。

这次古占瑶寨之行成了我最难忘的一次旅程。

总结我这次金秀采风所学到的知识如下:

茶山瑶进入大瑶山后,几百年来,不仅开荒造田,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歌谣,香哩歌就是他们的文化长廊上的一颗明珠。

凡是到过大瑶山的人(特

别是语言和文学艺术工作者)都想听听香哩歌,有的同志听了瑶族歌手演唱的香哩歌后,由衷地称赞:

香哩歌很有瑶味。

这里所说的瑶味,是指它的艺术光彩,我们知道,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香哩歌从产生到现在,流传了几百年,它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瑶族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

瑶族是一个能歌的民族。

清代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踏,一唱百和的诗句。

从已挖掘整理的作品来分析瑶族音乐,从曲调上看,瑶族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

据初步了解,全国瑶族的音乐曲调不下20种。

例如,勉瑶《盘王大歌》中的八支曲,即三逢闲曲、三更深曲、荷叶杯曲、南花曲、飞江南曲、亚六曲、牛角尖曲、家先曲等;

拉珈瑶的《香哩歌》、《师公调》;

平地瑶的《呦嗨歌》、《啊波咧歌》;

布努瑶的《酒歌》、《散旺歌》和坳瑶的《大声歌》等,不胜枚举。

这些曲调都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色彩。

许多歌谣都以其衬词而得名。

其中以《酒歌》、《蝴蝶歌》、《拉发歌》、《香哩歌》最为著名。

《酒歌》,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给人带来精神振奋。

《蝴蝶歌》,是一种女声二重唱歌曲,衬词丰富,节奏高低强弱,富有节奏。

19xx年后,瑶族民间演唱者还常常以之进行舞台演出,受听众的喜欢,得到音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拉发歌》,是二声部歌曲。

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

让听众有串串珍珠落玉盘之感。

《香哩歌》,有唱调和喊调之分。

唱调柔和婉转、甜美;

喊调高亢、奔放,常常与瑶山的回音遥相呼应。

《大声歌》,曲调庄严、沉重,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

有时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大合唱,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瑶族器乐,在瑶族民间文献《过山榜》中曾有长鼓、长笛、笙、琴、瑟、铜鼓等器乐记载。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中,曾有瑶之乐,有芦笙、铳鼓、葫芦笙和竹笛等器乐记载。

现在尚存的有如下几种:

吹管乐,如箫、拉篥、芦笙、唢呐、牛角、长号等曲调;

拉弦乐,如独弦胡琴、双弦胡琴等曲调;

弹拨乐,如独弦琴等曲;

击弦乐,如竹筒琴等曲调:

打击乐,如长鼓、陶鼓、铜鼓、皮鼓、锣、钹等曲调。

金秀茶山瑶的传统民歌,它那朴实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瑶族人民细致的思想感情,是瑶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艺术造诣也是很高的。

解放以来,金秀县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采访民间歌手,从音乐和歌词方面进行全面搜集,并把它整理编印成册,有一部分已公开发表、出版,在各民族中进行交流,引起了反响。

过去被贬为低俗的乡土文学,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现在像出土文物抹去泥层,放出光彩,登上了中华文化的大雅之堂。

今天,金秀的音乐工作者,仍在继续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从中汲取养料,以创造民族的新文化,丰富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调查报告题目:

田东县采风

院系:

时间:

调查内容及心得:

短暂的田东采风生活过去了,回想起来,有苦也有甜最大的

感受就是田东的美景以及壮族、瑶族民俗音乐文化、民间特色艺术、民俗建筑、民族风情给我带来的新鲜感。

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服饰。

20xx.4.10首先我想谈谈我们前往田东途中的感想,虽然只是2个小时的短暂路程但是是我最难忘的时间。

一路上我们满怀着对田东的向往,当时心里真是激动不已,在火车上我一直望着窗外,田东的风景到底有多美,田东人又是怎么样的别致?

对这一切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导致我的心情一直都静不下来,很多时候都在考虑这些。

同学们的身上仿佛也有用不完的劲,一路上大家又闹又笑,仿佛一只只小鸟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看到这些情景我想到马上大家都要毕业了,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心里有点酸酸的不舍。

终于10点多我们到达了田东县,县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没有南宁市那么干净宽阔,但是有热情的壮族人们来迎接我们的到来,顿时心里有点暖意。

我们马上就乘坐班车到县文化馆采访民间歌手。

县文化馆负责召集4名嘹歌手、4名排歌手、4名侬歌手表演唱20分钟山歌。

我们听到了排歌、嘹歌、瑶歌山歌大都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具有质朴、纯真、生动、婉转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极为丰富。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我们告别了为我们演唱的的歌手,他们很热情一个劲的挥手告别。

然后我们入住新红烛宾馆,廖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附近的广场和环境。

同学们也四处活动逛逛随便解决午饭。

20xx.4.11,早上八点,我们前往田东&

middot;

中国民歌博闻馆参观,田东县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山歌以及历史,我们深感震撼。

然后我们前往林逢镇对壮族唐皇、蔗园山歌歌手进行采风。

林逢镇文广站负责召集2名唐皇歌手、2名蔗园山歌歌手接受采风,又是一种质朴山歌很好听尤其是唐皇给人感觉很让人眼前一亮。

之后我们又前往思林镇对壮族嘹歌歌手进行采风。

了解下歌词的内容!

下午,我们又马不停蹄前往作登乡新安村对瑶族唢呐手进行采风作登乡镇文广站负责召集2名唢呐手接受采风,瑶族唢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与奏者交谈了许多有得知他们有几个唢呐团,每个都有几百号人,假如同时吹奏的话气势恢宏啊。

我们告别是他们还热情的吹奏了一首送客歌。

他们的热情都快融化我们了。

然后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前往作登乡梅林村对瑶族山歌手进行采风。

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从平原来的我第一次觉的山路十八弯,很刺激很新鲜。

同时也感慨县里村村通马路所耗费的汗水!

作登乡梅林村是瑶族金锣舞的发祥地,有金锣舞王之称的村长夫妇和他们的拍档以及四五个瑶族孩童给我们跳起了金锣舞,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金锣舞节奏在山间回响,我们的相机、摄像机闪个不停。

金锣,瑶语俗称鲁桑,即舞锣之意,主要活动是在庆丰收贺新年时举行,农历腊月三十至二月初二便是瑶族人跳金锣舞最为兴盛的日子,除夕晚上,当地瑶族同胞便在廊檐或晒坪上挂吊。

瑶人称,金锣声既可驱魔赶兽,也可呼唤来年丰收。

全村老少皆会跳,既是舞者的道具,也是舞蹈的伴奏乐器,自击自舞。

舞者时而点锣,时而抬腿槌棒相击,动

作具有迅疾敏捷、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而清晰。

村长和当地的艺人为我们表演了瑶族的金锣舞外,还为我们演唱了瑶族古歌瑶喜多和瑶族情歌。

近距离的听他们演唱民歌,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民歌的魅力。

分别时,村长一再邀请我们下次再来。

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瑶族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这些民间艺人想传承与发扬他们这些民间技艺的心情。

20xx.4.12,我们前往那拔镇对壮族排歌手进行采风。

我们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一个小时的山路个别女同学都晕车吐了。

也感受的当地人们的艰苦。

终于我们走进当地有名的棋盘山,我们到一个叫做棋盘滩的地方!

那景色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四面环山,石头构成像棋盘一样的形状,棋盘间有泉水流着特别清澈。

我们在这样美丽的的地方近距离的聆听着两位排歌手的演唱。

之后我们与歌手交谈排歌的内容有传授历史知识和劳动生产知识的排歌,又有哭嫁歌、送葬歌、逃婚歌等方面的排歌,最主要的还是爱情排歌,分初会(问姓、问名、问村、问家、问远、问近、问双、问单等)、试探、交心、定情、结义、离别、相思、诉苦、出走、安家等内容。

时间过的很快我们很不舍的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下午没有安排我们自己组织去了趟十里莲塘景区,放松下!

20xx.4.13行程安排很紧,连续几天的做车好多同学都晕车晕的厉害,所以,今天大家休息一天。

20xx.4.14我们到朔良参加三月初五歌圩节,到达后当地非常热闹有美食一条街、篮球比赛、搬甘蔗比赛、拔河比赛。

重要的是有山

歌听!

田东朔良百灵歌圩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后的第一个圩日定为歌圩。

歌圩吸引本市田东县、平果县和河池市巴马县、大化县等四县九乡镇的众多歌手歌迷聚会,以歌会友,结缘聚福。

歌圩曲种有灵龙山歌、嘹歌、排歌、瑶歌、唐皇等5个歌种,该山歌一般贝侬喂喂起头,七个字一句,独具壮族民间民歌特色。

20xx.4.15因为是三月三,三月三是当地一个相当于春节的一个节日。

所以安排的任务没人接待。

20xx.4.16到田阳参加布洛陀文化节,路程不是很远,我们正好赶上开幕式人山人海,进去后山路沿路都有歌手歌唱我们一个一个仔细的听,我们一路上山拜佛大家然后下山的时候沿路有各种算运的不过我们都没停留,这时有个山歌大赛正在举行我们听了一会竞争的很激烈。

转眼就到了中午这里也有个美食一条街我们边逛边吃很热闹。

下午两点,骆老师说的舞狮大赛开始了!

一支支舞狮队上台表演着各种高难动作很过瘾。

采风生活结束了,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无论是当地的风景,还是人文,抑或是这里的令一种生活,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回忆,当整天沉浸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心情、生活都变得很美。

真的,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另一种美;

同时,也使得我对生活多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采风的日子里使我非常难忘。

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

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

欣赏了传统艺术的精湛,领略了传统民俗的精深;

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

作友。

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

仍然难忘田东的美景,那一草一木、一房一瓦、山山水水,这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

维吾尔族人们的热情、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同学们依依难舍,一句话:

田东的景色好美,那儿的人好纯朴。

班级:

姓名:

短短一个星期的采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次采风不仅为我积累了大量的音乐素材,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

在各个地点的采风中我不仅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对古人的手艺与技术叹服。

在那里,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

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做友。

第一站:

来宾金秀

经过8个小时多的长途跋涉,下午四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来宾金秀旅游景区。

夕阳下的村子恬静而温馨。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偏东大瑶山区,北纬23&

deg;

24&

prime;

~24&

27&

东109&

60&

~110&

之间,北接荔浦,东邻蒙山,南连平南、桂平,西与象州、武宣交界,西北与鹿寨毗邻。

成立于19xx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

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

耕地面积1.44万公顷。

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

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

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permil;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山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为1209.2小时,年降雨量1860.2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为117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

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六巷乡大樟乡长垌乡三江乡。

20xx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4600人,其中男79874人,农业人口133625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

保持低速增长。

到达金秀县城,大家都被这个景色独特的小镇给吸引了,并且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平静温馨的小城。

下车后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都希望把这个美丽的小城给永远的留在定格的画面里,同时也永远的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别具特色的城中河,古镇风格的房子,古亭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找到住宿后,我和宿舍的几个小姐妹一起去找吃的东西,慰劳慰劳我们饿扁的肚子。

一路找,一路看风景。

一路沿着长长的城中河走,一路上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

经过金秀的文化艺术中心,红色显眼的外形,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文化艺术中心门前就是金秀人民晚上活动的场所,市民们会在吃过晚饭后来到这边散步,跳这些年新兴的广场舞。

一切都显得和谐,安乐。

大家都有着同一个想法,希望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份子,享受着这里的美好生活。

在文化艺术中心旁边,我们找了一家粉店,大家决定就在那家解决我们的晚餐。

重大的发现,那就是金秀的粉是分一两,二两,三两卖的。

大家都在讨论要吃多少时,老板娘说:

你们就吃一两就好了,一两就够吃了,挺多的啦。

大家都在怀疑一两到底能不能吃饱,因为在很多地方一般都是二两的粉。

等到那碗一两的米粉端到我们面前时,真的就被吓了一跳。

一辆比我们平常吃的二两还多。

老板娘还很热情的跟我们聊起天来,跟我们介绍金秀有些什么地方好玩,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大家都一致觉得金秀的人民真的很热情。

聊到我们临走时才知道,原来老板娘以前是导游的,难怪她知道的东西那么多。

吃完晚餐,沿着原来的路返回,回到旅社休息,奔波劳累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安静的小城沉沉睡去。

来到金秀的第二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个外出的好日子。

我们参观了金秀的博物馆。

在里面我们了解了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文化。

有金秀的起源,发展史,各个瑶寨的简介。

有他们民族的服装展示,首饰,生活用具等许多的东西。

文化的力量让大家对这个不大的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这里人民的文化,历史及发展。

瑶族是个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民族。

从博物馆出来,在门口碰到了几个热情的老奶奶,一口浓厚的桂柳口音在努力的跟我们聊天,虽然听得糊里糊涂的,但是依然能感受到她们的友好与热情,对于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了解了我们此次金秀之旅的真正目的后,她们主动给我们唱几首瑶歌。

看着大家拿出来录像的各种机器,几位老奶奶显露出了一丝丝的紧张和腼腆。

但尽管如此,她们还是慷慨的亮出了她们的歌喉。

虽然听不懂,但是我们都在认真的做着记录工作,因为这才是我们金秀之旅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作业,所以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的做笔记。

晚上我们去瑶寨看了一场这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表演。

一进寨口,就有一大帮村民在那里等候我们的到来。

敲锣的,打鼓的,很是热闹的场面。

进寨一定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要喝一杯酒。

代表着他们的热情,同时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瑶族的音乐,瑶族的舞蹈,瑶族的绝技,样样都是那么的精彩。

法师的上刀山下火海看的大家心惊胆战,但又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地。

抢新娘这个节目,更是让同学感受到瑶族的特色文化,大家都参与其中,笑声不断,不亦乐乎。

瑶寨的村民热情好客,生性淳朴,大家行处十分融洽。

临走时,村民都来到寨口欢送我们,大家一起合照。

又是敲锣打鼓,只不过这回是给我们送行。

此行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文化特色。

说到金秀,不得不提的就是圣堂山。

这是到金秀一定要去的地方。

圣堂山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南部,由七座海拔1600米以上巍峨雄奇的山峰组成。

主峰圣堂顶海拔1979米,是桂中的第一高峰,为广西八大名山之一。

圣堂山方圆百里,群峰长年掩映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神秘莫测。

登上山顶,只见峦山叠起,峰如笋柱,连绵数十里,就像塔林戟海,气势壮阔。

圣堂山群峰耸立,刚劲苍穹;

朱崖碧树,丹峰碧水;

登上山顶更见巍巍群山,绿浪奔腾,峰森间浮云飘渺,身临其中更仿佛是到了人间桃源仙境。

时至五月,圣堂山特有的千年变色杜鹃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花朵同枝而颜色各异,花瓣同朵却又颜色一日多变,实为世间罕见。

圣堂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据专家测定空气中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60000个,而大气污染浓度更是低于国家A级标准5-10倍,是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不可多得的人间仙境。

圣堂绝景,自古为人称道。

民国《象县志》载:

圣塘山,在大凳瑶之北,形似楼船,高可六百丈,周约百五十里,终年雾莫能攀登。

昔有一藤垂地,一瑶人扳援而上,到顶见一池水,清冷可爱,亦有鱼龟猿猴至多,桃李环之。

瑶人归语,藤折莫有至者。

并将圣堂仙境列为象县十景之一。

古人有五言诗《圣塘山》遗世:

我家圣塘山,未睹圣塘水。

朝爽洗素秋,目极三十里。

神鱼无凡鳞,仙花有奇蕊,梦想四十年,攀条负憔子,谢客光。

山腰海拔1000米至1500米处的针叶、润叶混交林带,名贵的欣赏树种五针松、罗汉松生于壁岩间,青葱碧翠,龙钟刚健。

在1500米以上顶坡,有世上罕上午九点多到达山底,大家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漫长的爬山路程。

庆幸的是,山中不是羊肠小道,而是人工建造的石梯,不是很难走,就是一直往上爬,所以大家都觉得特别的累。

走到全程的三分之一处,大家都累到不行,打算找个比较平坦一些的地方休息,意外的发现,中间有段平地,居然有人在买东西。

东西都是从山下跳上去的。

我们轻松一身上去都气喘吁吁,更何况是挑着重担,那是多么艰难的工作。

人类总是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震撼的洗礼,敬佩加心疼。

休息过后,大家打起精神,继续奋战。

一路上的风景美丽而神奇。

总是让人叹为观止,惊艳的路程。

越往上爬,就越觉得人类的强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越发觉得,在山上谋生真的是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

山路陡峭,险峻,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脚下的每一步。

山尖插入云端,脚底是万丈深渊,听说电视剧《神雕侠侣》曾经有在某段山路取景。

再往上爬,就会看到云里雾里的美丽景色,常常会有浓雾伴着气流扑面而来,犹如身在云间,美如仙境。

三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再疲惫不堪的状态下到达了山顶。

山顶让人有些失望,因为上面正在施工,没什么可看的。

不过为了证明到过山顶,也为了挑的战自己,大家都坚持到底。

下山就没有上山那么的艰辛,也没有那么累。

在下上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大叔,跳着两代大米,艰辛的往上爬。

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声,但是却不敢多说几句话,因为生怕会耗费他的力气,分散他的注意力。

震撼的同时又很心疼他。

如果换成自己的父亲,我想谁都不愿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