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49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部管理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维修部管理制度.doc

部门制度

维修部管理制度

拟制:

陈剑

职位:

维修部经理

日期;2015年

部门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部门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保证和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维修部各级人员

三、职责

维修部各级人员按此制度要求开展工作;

部门经理定期修订和完善本文件。

四、内容

1、设施、设备预防性保养运作制度

1)经理组织制订年度设施、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表。

2)每周六前向设备使用部门发出下周“设备检修卡”,并要求签字确认。

3)主管负责安排保养工作并监督落实。

4)当设施、设备保养时间跟生产有冲突时,主管应与使用部门沟通和协商保养时间,原则上前后相差不超出1天,否则上报经理处理。

当确定好改期保养时间后,主管同时通知设备检修人员在“保养标签”上注明“延期至XX月XX日保养”字样,以便现场稽查人员检查。

5)保养人员到现场并征得使用部门/工序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保养工作。

6)保养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养工作,及时填写《设备保养工作单》并做好记录,并通知主管对保养情况评级,同时与使用者共同试运行设备并取得使用者或其上级的验收。

再填写“保养标签”,经过相关人员签署后,张贴到设施、设备的指定位置上。

7)外发设备的保养工作,由设备所属主管按合同要求提前通知设备使用部门及供应商做好安排和准备。

8)主管指定专人全程跟进供应商保养工作,完成后同伴设施、设备使用者共同试运行直至正常,并签署“服务报告”,再交所属主管及经理检查确认,签字后存档,服务报告作为支付有关费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9)主管定期组织下属评估预防性保养工作的情况,对于工作不足之处,制定改善措施,必要时通知相关部门共同改善并监督措施内容的实施。

2、设施、设备维修运作制度

1)设备使用部门发现设备故障或隐患,不能自行解决,填写《维修申请单》,并当面或电话通知责任维修人员,如发现重大紧急情况(如伤人、着火、爆炸、高温、严重漏电等),可立刻通知设备部,由设备部安排紧急处理,事后再补维修申请。

2)接到维修通知或申请后,维修人员须在10分钟内到场,在取得申请人或设备所属部门/工序领班及以上人员同意后开始维修,超过1.5小时无法完成维修工作,须向所属主管汇报,以寻求支援,超过3小时无法完成维修工作时,主管须向经理汇报情况,以寻求指导和协调相关方的工作。

3)遇到多项维修申请时,维修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判断问题或故障的轻重缓急和影响程度,优先安排重大、紧急、影响面大的并及时赶赴现场修理,如有必要,向所属主管汇报,以得到指导和协助,以迅速解决问题。

4)维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同申请人或其上级共同试运行设备,必要时会同有关工艺、品质人员验收。

5)各维修人员须严格执行操作要求。

6)主管须每日了解维修状况,抽查维修情况和进度。

9)经理定期组织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的评估,分析原因,形成预防对策,并监督落实,必要时应通知相关部门共同改善。

3、维修人员操行及安全操作

1)严格遵守公司的《员工手册》和各项规章制作。

2)按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保养、维修、安装、改造等任务。

3)认真总结当月的工作,“个人工作总结”。

4)设备维修前应与设备使用者取得联系,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原因,作出正确判断后方可进行维修。

严禁盲目拆除、移动设备。

5)进行维修或保养时,须悬挂“禁止合闸!

”、“设备保养中”、“设备维修中”、“生产保养中”(在设备使用部门保养设备时,维修人员参与点检或保养时用)等对应的标识牌,严禁违规作业。

6)妥善管理工具及物品,禁止随意摆放。

7)暂时离开维修现场时,应对维修现场进行醒目标识或委托他人代为看护。

8)在维修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现场的整洁。

9)维修结束后必须同设备使用者作好交接手续,并认真打扫维修现场,必要时要求使用者协助,撤除所设备的全部标识。

10)特殊工具(如氧焊机、氩弧焊机等)应由具备操作资质的人员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使用。

11)特殊工作(如高压设备维护、操作,发电操作、消防设施操作等)应指定人员作业,严禁未经许可证人员进行作业。

12)特殊环境(如高压、高空、带电作业等)应执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制作,严禁单独一人在危险工作环境中作业。

13)对特殊工具的使用及在特定环境下作业等,应严格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如车床、气氧焊、高压电房、配电房、发电房、消防控制中心、中央空调、空压机、热水炉、电梯等)。

14)张贴设施、设备的安全警告标识。

15)接驳或解除电源或电器前,须用合格验电具(测电笔或万用表)对相线、零线、接地线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

4、工作环境

1)维修或保养时,须根据工作现场,配戴护耳器、护目镜、口罩、手套、防腐鞋等防护用品。

2)维修人员在完成工作后,须及时清扫现场。

3)部门全体人员遵守公司着装要求,自觉保持工装整洁和得体。

5、交接班

1)各班次须填写交接班记录,做到清楚、无遗漏。

2)交接班人员应提前5分钟到场,向下班次值班人员当面进行交接班。

3)原则上,当班工作任务当班完成,不交下班次承接,特殊情况除外。

4)当值人员因故不能到场进行交接时,应委派知情人进行交接班工作。

严禁不做交接班手续便擅自下班。

5)主管每天检查、确认交接班记录,对突出问题,须安排重点跟进和落实。

6、设施、设备巡检

1)设施组每天对景区设施(如发电、高低压变配电、中央空调、环保空调、冷冻机、空压机、水、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回用水系统等)作例行检查,值班人员每班至少对景区设施巡查一次。

2)设施组人员应填写“日常巡查记录表”,对所发现的故障及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

3)对重要设备(如发电机、中央空调、空压机、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每日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相关的设备运行记录表。

4)对景区供水、供电的计量仪表应有专人记录其仪表读数,定期记录存档。

5)维修人员至少在早会后和下班前对所属设备巡查一次。

执行点检工作,对所发现的故障或隐患及时处理,填写相关记录。

6)每月将“点检表”交所属主管审核,主管应监督“点检表”执行情况。

7)经理定期组织主管、工程师巡检设施设备,记录异常问题,责成整改。

7、设施、设备备件的管理

1)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库存管理办法”。

经理定期组织主管评审安全库存清单的符合性和适用性。

2)确实需要购买备件,由主管开采购单,填写要求规范:

正确名称、规格、数量、样品等,必要时提供厂家或供应商及联系电话。

3)主管须送请购单到仓库,确认无库存后,方可交上级审批。

4)总结

①各级人员必须按公司要求按时完成和提交工作/学习总结。

对迟交或不交者,按公司或部门有关规定/要求给予处理。

②工作和学习总结审阅程序,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③各级人员总结必须能够准确反映客观事实,善于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形成文档记录,以备后用;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深入分析,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执行改善。

④对下属人员提出的问题点或建议,主管、经理必须认真对待和回复。

要求对待问题,避免孤立看待问题点(特殊情况除外),从多面和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并制度化。

对于部门建设/管理、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科技发明等方面合理化建议,必须认真评估,必要时请其他部门或外部单位协助,给予回复。

对于取得实效的建议,上报公司,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⑤主管、经理必须给各级人员的总结回复具体意见或总结性批示,如有必要,可直接面谈沟通。

5)面谈

①主管、经理每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和下属的面谈。

②主管必须每月至少和下属人员单独面谈一次,经理每月至少和工程师以上人员单独面谈一次,主要是

谈心,探讨、思路、观念,谈个人问题或困难,谈工作或生活困惑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全体人员解放思

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做好工作,共同进步。

③鼓励下属人员主动和上级面谈。

④原则上,面谈安排在工作之外时间进行。

⑤定期在部门会议上公开有典型意义的面谈内容和体会,全员分享,促进全员进步。

⑥按公司规定执行绩效面谈工作。

12、工具管理

1)主管监督下属人员的工具管理。

2)由主管根据工作需要,制订个人工具清单,并安排配置齐全。

3)维修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工具和爱护工具并妥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维修人员必须正确使用情况和盘点,发现遗失或因管理不善、使用不正确等造成工具损坏的,给予处理。

在使用寿命期内损坏工具的,给予照价赔偿处理。

5)根据工具使用实际需求和频率,经理负责把公用工具分配到各主管管理。

6)经理定期检查公用工具使用情况和帐物符合性。

14、文件管理

1)文件管理包括程序文件、作业规范、各种记录、设备说明书、设备资料、技术参考资料、备份文件(含硬盘和磁盘)等。

2)文件管理统一由文员负责。

3)文件管理具体要求:

A、及时更新程序和规范文件名字

B、归类整理各种作业或业务记录,保证其完整性和时效性;

C、设备说明书、设备资料、技术参考资料、备份文件(含硬盘和磁盘)须交到文员处保管,文员做好清单,做好借用登记管理。

D、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检查文件管理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