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30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灾应急预案演练方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援原则,为了提高矿井发生灾变后各级领导的组织救灾能力及员工遇到灾变时的应变能力,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应急救援机制的运行情况、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做好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避免或减少矿井灾害对煤矿造成损失或危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对各类突发矿井灾害事故的自救和抢救技能,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发生灾害怎样避灾自救及安全撤离,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我矿计划于2015年9月26日进行矿井水害应急演练活动。

1.演练时间

2015年9月26日

2.演练目的

2.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3.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4.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2.5.科普宣教。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井下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2.6.检验井上下通讯及汇报流程,井下撤人时间、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时间、救护队到达时间、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时间。

2.7.检验应急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的反应速度、反应处置、应急组织、应急指挥能力。

2.8.检验遇险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间、人员佩戴自救器行走路程。

2.9.检验救援物资保障情况、救援辅助保障能力。

2.10.检验主要通风机运转状态,包括电机负荷、轴承温度、风压、电流、电压等参数。

2.11.检测主干风路及分支风路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风量及风流变化情况。

2.12.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3.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3.1.培训员工

由安监科、通风科、技术科对全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

重点掌握灾害时期行动原则、应急处置方法、避灾路线、自救器使用、自救互救基础知识。

3.2.开展桌面演练

由总指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假设井下某一地点发生水灾事故。

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指挥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信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4.演练情景及实施步骤

4.1.事故发生事件

2015年9月26日15:

20

4.2.事故地点

假设在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涌水。

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事故起因:

13202回风顺槽工作面由于导通裂隙带出现涌水。

事故类别:

煤矿防治水突水事故。

4.3.事故波及区域

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和13202皮带运输顺槽。

4.4.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事故波及区域在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和13202皮带运输顺槽,大约有作业人员12人,具体分布如下:

(1)、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当班8人,其中6人在工作面,1人在掘进巷道中部,1人在皮带机头。

(2)、13202皮带运输顺槽4人,其中2人在皮带机机头,2人在13202皮带运输顺槽中部。

4.5.事故后果

(1)、事故导致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事故导致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和13202皮带运输顺槽共12人必须立即撤离。

5.演练程序

5.1.模拟事故发生

在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迎头用水管喷水模拟突水场景,连续喷水10分钟后从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撤离。

5.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5.2.1及时汇报

钻探工张宁发现巷道内迎头钻孔突然水量增大,立即用固定电话向调度室汇报了这一情况。

值班调度员薛金磊接到汇报后,初步判断是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迎头75m处发生突水事故,然后命令支护工靳元瑞和钻探队长徐东再行观测水量。

与此同时,值班调度员李强将井下汇报的情况汇报给值班矿长。

5.2.2安全撤离

钻探队长徐东迅速查看完毕汇报,发现水量较大,危险性较大,人员不能靠近,不具备人员立即处理条件,所以立即从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向二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撤离,然后把实情报告调度室请求作出指示。

5.3.值班矿长应急处置

值班矿长火速赶到调度室,快速了解了情况后,当即命令调度员立即用井下调度电话及其他通知方式通知井下受威胁人员撤离,具体撤离路线如下:

(1)、通知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带班队长立即断电撤人,组织人员从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撤退到二采区辅助运输大巷,如果水势迅猛,不能顺利撤离,可以抓住巷帮已架设的管线沿皮带架缓慢撤离,等待救援,不可急躁,撤离过程中要有序撤离,以免人员跌倒,造成伤亡。

(2)、通知井口设警戒,严禁与救灾无关的人员入井,入井救灾的人员必须持入井特别许可证。

(3)、立即向矿长汇报。

5.4.应急响应

范金发矿长在接到汇报后,立即赶到调度室,迅速了解灾情。

调度员薛金磊汇报:

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向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支护工姚守军询问井下情况,支护工姚守军反应情况如下:

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支护工姚守军汇报:

经观察突水情况已在扩大,水情加剧。

在了解情况后,范金发矿长立即命令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灾指挥部,召集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调度室。

5.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范金发(矿长)

副总指挥:

田小方赵建翔朱建国徐振荣郭永孝

指挥部成员:

张日军葛建平陈新宙张瑞华杨正兵

苗成王峰雪陶志清冯日宏李长明

刘四明李振清

职责:

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

5.4.2.指挥部下设救灾办公室

救灾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联系电话:

6188731

内线电话:

8001、8002

主任:

张日军

记录员:

薛金磊李强秦国伟

通讯:

李刚菅毅李宁

职责职务:

负责承办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和通话录音。

5.4.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九个组

1、通风组:

组长:

李振清

成员:

任建强、白洁

职责:

按照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负责调整必要的通风设施,并执行与救灾演练有关的其他措施。

2、机电组:

郭永孝

成员:

杨正兵、张瑞华

负责矿井的停送电工作,保证主扇运转正常,并及时完成其他相关任务。

3、采供组:

组长:

何建平

成员:

李庆珊、张巧珍

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救援器材,并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由通风队和运输队迅速运往救灾地点。

4、保卫组:

组长:

刘四明

成员:

保卫科全体人员

职责:

负责救灾秩序,严禁无关人员入井,查点出入井人数,并随时报告指挥部。

5、技术组:

田小方

成员:

陈新宙、李鹏

按照有关要求,制定演练方案,并准备好演练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

6、现场抢险救灾组

组长:

任建强

副组长:

武志军

徐岐明薛双钱武虎荣翟凤飞

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

5.4.矿长应急处置

救灾指挥部成员共同分析灾情,进一步研究救灾方案,同时要求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带上相关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供电系统图、供水与排水系统图、避灾路线图)。

同时下达如下命令:

(1)、郭永孝副矿长核实井下断电情况。

(2)、朱建国矿长核对井下人员情况。

①.井口检身房立即对人员入升井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

②.灯房立即对矿灯收发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

③.调度中心葛建平通过人员定位系统核查入井人数。

④.各科室及区队核查本单位入井人数,上报本单位入井人员名单。

(3)、调度室调派2辆防爆车,持“特殊入井证”入井接应撤离人员,接应路线为:

主要接送13202回风顺槽、二采区胶带大巷撤出的人员,车辆接人路线为:

二采区辅助运输大巷→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末端→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副平硐→地面。

(4)、赵建翔副矿长组织通风监测人员密切观察一氧化碳、烟雾、风速、主通风机风压等数据变化情况,通过烟雾、一氧化碳及风速判断火眼波及范围,通过风速、风压判定通风系统的破坏情况。

通风部长李振清在调度室观察监测数据,同时要求风机房主通风机司机观察负压变化情况,每5min观察一次,每10min汇报一次。

5.5.迅速撤离,妥善避灾

①.调度接到井下防爆车司机汇报,1号防爆车已在13202运输顺槽口接到被困6人。

②.调度命令苗成立即对机掘队还未撤离滞留人数进行清点,然后联系机掘队跟班队长。

机掘队跟班队长用电话汇报:

2人已妥善撤离到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末端,二采区胶带大巷4名作业人员已妥善撤离到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末端,调度立即通知2号防爆车司机赶到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末端调车场,接应余下6名人员,并吩咐工人们稳定情绪,耐心等待。

③.稍后,机掘队余下6人撤离至一采区辅助运输大巷末端后乘坐2号胶轮车,至此12人全部乘车升井。

④.撤离路线

5.6.水情侦查

(1)、人员全部撤离完毕后,救护队立即从副平硐至13202运输顺槽,行车路线:

副平硐→一采区辅运大巷→二采区辅运大巷→13202运输顺槽→13202回风顺槽,佩戴氧气呼吸器进入水灾区域进行水情侦查。

(2)、救护队侦查完毕后汇报指挥部:

132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气体浓度正常,水情严重,可以立即组织排水。

5.7.实施启动备用排水设备

(1)、总指挥范金发矿长接到救护队的汇报后,立即向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拟采用启动备用排水设备方案。

总工程师田小方组织专家组与技术组分析研究后认为:

采取启动应急排水设备方案技术上可行,但要疏通各段闸阀以免堵塞出现局部水管再突水。

(2)、总指挥范金发随机请求救援领导小组调派,向指定地点配送备用大功率水泵,备用水管,并命令现场救援指挥组组长立即部署排水任务。

5.8.物资增援

救援领导小组研究后认为,田小方总工程师等提出备用大功率水泵方案十分必要,范金发总指挥同意支援请求,并明确:

(1)、由徐振荣副矿长立即安排调3台55kw水泵,运往副平硐口。

(2)、由徐振荣副矿长立即安排采供部立即调派排水管路等水害设备,运往副平硐口。

5.9.应急扩大

大约1小时后,指挥部接到救护队汇报:

(1)、水势未得到有效控制。

(2)、汇水面积仍在加大。

(3)、救护消防队员已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

5.9.1.果断决策,实施备用大功率水泵运送

(1)、总指挥范金发立即将备用水泵排水失败的情况向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水势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情紧急,需立即将大功率水泵及排水管等运送下井。

(2)、田小方总工程师随即召集专家组和技术组研究新的排水方案,技术科陈新宙提出:

进行分片分段排水,及时清理淤泥,各组人员有序进行抢险任务,通风部保证救援人员有足够的风量。

这一方案与田小方总工程师等专家组意见一致,总指挥鲁占发立即命令:

①.救护队向涂水点运送大功率水泵、管路。

②.机电科配专职人员确保现场水泵管路等的电路通畅。

③.救护队积极组织安装,实施排水。

6.应急恢复

6.1.水情得到控制

有序撤出各备用水泵、水管等救援设备。

6.2.恢复通风系统

恢复到正常风量。

6.3.解除警戒。

6.4.恢复井下生产用电。

6.5.矿方进行正常生产。

6.6.由朱建国副矿长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7.应急结束

矿长范金发根据事故处理过程、结果、系统恢复情况宣布演练结束。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演练结束,由指挥部、调度指挥中心、通风科及其他科室汇总各种记录,组长组织召开演练总结会议,所有演练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并由技术部编制演练报告,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修订预案,并将演练报告上报集团公司。

2015年9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