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510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13政府预算PPT文档格式.ppt

复式预算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归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两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13政府预算,7,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2.2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所谓项目预算,是指只反映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而不考虑其支出经济效果的预算形式。

所谓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即有关部门先制定所要从事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责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实施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所需支出费用而编制的预算。

13政府预算,8,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2.3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编制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所谓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预算形式。

所谓零基预算,是指对所有的财政收支,完全不考虑以前的水平,重新以零为起点而编制的预算形式。

13政府预算,9,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2.4其他分类方法,预算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收支管理范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根据预算的级次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根据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等等。

13政府预算,10,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13.3.1政府预算编制的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1)两种预算的基本界定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会计基础有二,即收付实现制(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

传统的政府预算编制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现金制)为基础的。

从1990年代开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政府预算的做法,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

13政府预算,11,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1政府预算编制的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的预算,在收到和付出现金的同时就记录收入和支出,而不考虑公共部门行为何时实现收入、耗费资源或增加负债。

权责发生制的预算,在公共部门行为实现收入、耗费资源和增加负债的期间记录交易,而不考虑与之相关的现金是否已经收到或已付出。

权责发生制预算,通常是指按照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准则记录预算成本。

两种预算的不同,不仅仅是公共部门服务预算会计计量的技术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对预算的作用和功能的不同选择。

13政府预算,12,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

(2)两种预算的利弊权衡,收付实现制政府预算之利:

现金是评价公共部门经济影响时用的较广和较习惯的指标之一;

现金易于跟踪,适应公共部门预算强调控制和确保不超支的传统管理办法;

对大部分公共部门行为来说,形成公共债务的交易发生时间和为清偿债务而支付现金的时间间隔较短。

因此,一般来说,收付实现制既能提供充分信息,又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收付实现制之弊:

不能预警某些决策的长期影响,难以全面地反映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提供关于公共部门行为的长期持续能力的信息;

不能将公共部门的服务成本与绩效配比,难以满足更加注重绩效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13政府预算,13,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

(2)两种预算的利弊权衡,权责发生制提高了决策用预算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提高了预算报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权责发生制预算能更好地反映公共部门行为所实际耗费的资源,有助于了解取得绩效的成本,了解预算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权责发生制预算有利于更充分地评价公共部门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公共部门长期的财务健康状况。

13政府预算,14,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3)两种预算的实践,一些国家进行了由收付实现制向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转变,也有很多国家在改革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财政管理的需要,部分地采用了一些权责发生制方法来弥补传统的现收现付制缺陷,或者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现收现付制,从而形成了多种“修正的现收现付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模式。

13政府预算,15,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2政府预算的编制:

原则与方法,

(1)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第一,公开性原则。

第二,完整性原则。

第三,可靠性原则。

第四,年度性原则。

第五,统一性。

13政府预算,16,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

(2)政府预算的编制方法,一是基数法。

二是系数法。

三是比例法。

四是定额法。

五是综合法。

13政府预算,17,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3政府预算的执行,政府预算草案在立法机构审批后,就成为了正式的法案,进入执行阶段。

中国政府预算的执行,13政府预算,18,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4政府预算的调整,预算调整是在预算执行中,通过改变预算收入来源、支出用途以及收支规模,组织新的平衡的重要方法。

13政府预算,19,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13.3.5政府决算,所谓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决算与预算是对应的。

有一级预算,就应当有一级决算。

编制决算,有助于评估预算的执行状况,总结预算执行的经验,为公共部门未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政府预算,20,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小结,政府预算是就是政府预先编制的收支基本计划。

政府预算可以根据不同标准主要分为:

单一预算与复式预算;

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政府预算编制的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应地,有收付实现制预算和权责发生制预算。

收付实现制预算编制较为简单,但权责发生制预算能更好地反映公共部门活动的绩效。

近年来,多个国家出现了编制权责发生制预算的倾向。

现实中,权责发生制多采取经过修正的形式。

13政府预算,21,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小结,广为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有:

公开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年度性原则、统一性。

政府预算的编制的方法有基数法、系数法、比例法、定额法、综合法等。

政府预算草案在立法机构审批后,就成为了正式的法案,进入执行阶段。

政府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中,通过改变预算收入来源、支出用途以及收支规模,组织新的平衡的重要方法。

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13政府预算,22,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