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691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16课 琵琶行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秋  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1)本诗的前两联全是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状两方面,描绘出一幅晴空落照、云奇月朗的秋日图景,给人一种绚烂多姿、清新旷远的感觉。

(2)“秋气味”是怎样的情味?

它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秋气味”指的是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人生未老却前途萧条的伤感之情。

诗人触景生情:

看雁飞、听砧声而想念家乡。

虽是秋爽景明,而自己却感到满目萧条肃杀之气。

二、基础训练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湓浦口(Pé

n)    憔悴(jiāo)

六幺(yāo)慢捻(niǎn)

B.铮铮然(zhēnɡ)贾人(jiǎ)

荻花(dí

)转徙(xǐ)

C.虾蟆陵(há

)嘈杂(cá

o)

钿头(dià

n)幽咽(yè

D.江浸月(jì

n)呕哑(yǎ)

嘲哳(zhā)裂帛(bó

解析:

A项,憔qiá

o。

B项,贾ɡǔ。

D项,哑y。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

暂时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

紧、迫

③寻声暗问弹者谁暗:

轻声

④琵琶声停欲语迟迟:

迟疑

⑤转轴拨弦三两声拨:

弹拨弦乐的工具

⑥为君翻作《琵琶行》翻:

按照旧曲谱制作新词

A.②③⑤⑥B.①③⑤

C.②④⑥D.①②④⑤

①暂:

忽然,一下子;

⑤拨:

调,拨动。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B.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C.暮去朝来颜色故

去来江口守空船

D.忽闻水上琵琶声

其间旦暮闻何物

A项,动词,弹奏/介词,给。

B项,副词,暂时/副词,忽然,一下子。

C项,动词,到来/助词,语气词,无实义。

D项,都是“动词,听”。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D.凄凄不似向前声

A项,突出:

古义,突然出击;

今义,鼓出来;

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C项,颜色:

古义,容颜;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地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D项,向前:

古义,刚才;

今义,对着前方。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诗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

“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A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指夕阳纵好,可惜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B项,“门前冷落鞍马稀”指物是人非,门可罗雀的感觉。

C项,“相逢何必曾相识”指命运如此相似,虽不相识,却像朋友一样相知,此处与语境不符。

D项,“此时无声胜有声”指默默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D)

A.与作风问题一样,会风问题也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B.端正党风是关键,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C.坐椅要多高坐着才舒服?

服装鞋帽的尺码型号该如何确定?

这些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D.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开卷未必全有益。

不同的书籍,于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而言,其作用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

比喻相差太远,大不相同;

A,倚马可待:

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B,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贬义;

C,休戚相关:

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B.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学生在其中学习步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与素养,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C.《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

D.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B.搭配不当,“学习”不能和“素养”搭配。

C.“反而更加变本加厉”重复赘余。

D.结构混乱,应改为“在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之后”。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多少离别才能点燃梧桐枝的火焰……”听着这首《凤凰劫》,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凤凰浴火重生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只能在熊熊火焰中留下一堆无用的骨灰!

①我们此时难道不正像那烈火中的凤凰

②如果我们奋力拼搏,那迎接我们的将是万丈阳光

③然后她展开翅膀,在灿烂中永生

④她的熠熠烈焰中的美丽,她的坚忍不拔的勇毅,她的浴火重生的神奇

⑤火红的羽翼在火焰中闪亮,那浴火的身躯承受着火焰的舐噬

⑥试问还有谁能不被她的强大所折服

A.⑤④③⑥①②    B.①②⑤③④⑥

C.⑤③④⑥①②D.⑤③④①②⑥

注意找出“话头”与“话尾”照应的语句,并结合连词、关联词的衔接等综合确定。

◎写法归纳

1.构思匠心独运,线索清晰

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扩大了写作空间,并且结构严谨。

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

明线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揭示主题。

也可以说一条反映民间的变化,一条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

一虚一实,虚实结合,使结构在严谨中见出错落。

2.叙事详略得宜

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

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

但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略写送客,详写听乐;

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

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

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

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

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

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

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3.音乐描写手法灵活

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琴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此外,还用“嘈嘈”“切切”等象声词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写法精讲

描写音乐的方法

1.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声情结合,以情绘声。

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

3.用无声衬托有声。

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

◎名著印证

请你任举一个描写音乐的片段。

参考示例:

灯光亮了,舞台立即由阴暗转为刷白。

首先是大提琴登场,是大海的声音吗?

是的,随着灯光的忽亮忽暗,那旋律也变得急促了,所有的乐器都加快了脚步,时间似乎静止了,人们的心也随之揪紧。

听吧,大海在涛天的震吼,海水不断地咆哮,乌云吞没了最后一丝光明。

◎微写作训练

借鉴《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方法,描述一下自己听音乐的感受。

(100字左右)

1.天空静静的,夜静静的,星月静静的。

绰绰约约的音乐,像是一朵妩媚的小花,散发着朦胧而清新的香气。

这时的夜景美得炫目。

忽然,哀婉低沉的音乐转为欢快的调子,像叮咚的小溪流淌着……悦耳之声,清丽至极。

啊,音乐,它是那么神奇,它能使人哀伤的情绪一扫而光,也能使狂欢的人们刹那间归于沉静;

在美妙的音乐里,有你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国,仿佛生命和命运都发出了绚烂夺目的迷人光彩,令人如痴如醉。

2.《秋日的私语》,给我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处处发出秋天的气息,落叶在脚下发出声响,微微的秋风笼罩了我的全身。

《命运》给我以心灵的震撼。

《青花瓷》令我进入古朴典雅的有书香气息的古代。

《二泉映月》让我陶醉在朦胧的月色之中,将我的心灵净化。

就让我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去吧!

◎课内素材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是一个落寞的世界,这里有两位心境相似的才子佳人:

一个是谪迁失意辗转难眠的诗人;

一个是黯然神伤红颜不复的歌女。

他们的相识、相知被诗与琵琶说尽。

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才子不为朝廷重用,病卧浔阳城,对月独倾,终日与黄芦苦竹为伴;

佳人已再无亲人相依,今年欢笑复明年,那是今夕何夕?

怕早已不在了吧……茫茫月夜,独独剩下二人。

她弹着琵琶,他细细地听,泪湿青衫……

“知音”“共鸣”“心有灵犀”等

◎精彩运用

烟雨江南

烟雨江南,朦胧如诗,风轻雨斜,云蒸雾罩。

烟雨江南,旧梦如织,千丝万缕,交织缠绕。

江南的雨,多情的雨,细雨湿衣看不见,为润万物细无声。

江南的雨,思念的雨,雨脚如麻未断绝,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水顺着长满青苔的屋檐滴下,滴穿了千百年时光,诉说着千百年的沧桑,檐下的青石板满目创伤,被刻上了不灭的痕迹,窗外的芭蕉,被雨水淋打的声音永远那么单调,满眼萧萧,仿佛有诉不完的心酸,让人心里也莫名黯然。

古道小桥,雨水冲洗掉了多少来来往往的足迹,碎花伞下的面容依然那么娇艳迷人,花纸伞撑出了多少痴男怨女催人泪下的故事,春雨断桥人不度,可心中的梦想却从未破灭,脚下的路还在延伸,江南的雨还在一次次飘落。

喜欢下雨的感觉,天地间灰朦朦一片,是那么的安静,只有沙沙的雨声,仿佛能听到花草欢快地呢喃和庄稼的拨节声,这时心里也静静的,想着邻家的女孩,想着同座的男生,也想着心爱的人儿。

雨在空中飘落,思念也融入雨中,飘散在远方的高山、旷野,飘散在眼前的树梢、枝头,形成一条条涓涓细流,汇成一条思念的长河,于是河中泛起万千涟漪,水中开满素色的花朵,弥漫着轻雾,飘荡着清香,美得让人心醉,醉得让人痴迷!

喜欢江南的雨,它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如丝如纱,风儿轻,雨儿斜,多少楼台烟雨中。

喜欢江南的雨,它朦朦胧胧,丝丝缕缕,浪漫飘洒,就像少女的爱。

喜欢江南的雨,它滋润万物,点点滴滴,没完没了,就像少女的情。

站在窗前,收不回漫无边际的思绪,就像窗外那如烟如纱的小雨,迷迷茫茫,无穷无尽,而你的柔情,你的话语也像细雨一样,一遍遍在心头飘落。

忘不了我们共撑着一把雨伞走在雨中,雨水淋湿了你的半边身子;

忘不了我走路溅起的泥浆弄脏了你的花裙子;

忘不了你滑了一脚跌倒的却是我!

更忘不了那次雨中的分别,还有那雨中的承诺。

那个飘雨的黄昏,我们在雨中,分不清你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只听得你哽咽失声:

等我吧,明年江南烟雨时我一定回来看你。

雨停了,人走了,从此你为了理想,为了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离我远去,而我也背负行李独自他乡,就像那只风雨中的孤雁。

人生分分合合,聚散依依,多么的无奈!

几度烟雨浓,几度梦魂牵,江南的雨一次次飘落,可你却像时间一样一去不再回头。

又是江南烟雨时,那空无一人的山坡,烟雨迷离,风雨成愁的天空,大雁双飞,可远方的你还是杳无黄鹤。

细雨轻叩玻璃窗,就像我无声的潸然而下的泪,望着不断飘落不断流走的雨水,我忽然醒悟,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人来人往的码头,没有永远停靠的航船,人生的长河,谁又会为谁苦苦地等候呢?

也许我本来就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他乡也有雨,他乡也有情,只要心中有爱,何处不是家呢?

烟雨濛濛,编织成一张密密的网,把往日的记忆,今朝的思念,一网打尽,我心爱的人儿啊,多想挽着你的手,共撑一把碎花伞,漫步在风雨中,看花开花落,听雨打芭蕉,天地做弓,雨丝为弦,用我们的心灵共同弹奏一曲人生之歌。

◎阅读延伸

弦上的月光

   ——解读《琵琶行》

流年的风沙湮没了历史的辙印,岁月的密网却捞起只只斑斓的海贝。

穿过千年的沧桑,秋风中瑟瑟的芦苇仿佛是只忧伤的眼睛,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浔阳江边弦上的泪光。

那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清愁女子,就坐在那只空空的画船上。

船很大,大得仿佛能摆得下世上所有的珍宝;

船很小,小得却盛不下一颗落寞的心。

船本可以划得很远,但却没能划出这个港湾。

这无风又无浪的港湾就是她的家,而家的温馨和欢乐永远都是远方最温柔的呼唤。

琵琶声夜夜从这不大不小的画船上轻轻地幽幽地滑过江面,与空旷江水上的月低语。

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月夜,幽咽的琵琶羁绊了离者的脚步,打湿了失意漂泊的江州司马的青衫。

繁华喧闹的京都、朱红的琉璃和玉盘珍馐记录了短暂易逝的笑语。

无论这位佳人,还是这个才子,春风中的美丽终成过往,如缤纷的春花,一场风雨,即是落英狼藉。

当孤独的琵琶弹痛乐天不乐天的心弦,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痛,瞬间袭击了两颗沦落天涯的心。

于是一曲悲歌唱了千年,一弯秋月注视了千年,一江荻花苍白了千年。

乐天不幸来到浔阳,浔阳有幸收留了乐天。

轻视“嘲风雪,弄花草”的文士,一心抱定“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乐天的笔锋刺透黑暗,百姓的疾苦是他心中最深刻的痛楚。

然而权臣动一下唇齿,乐天便远配江西浔阳。

黑暗的时代是狰狞的魔鬼惯于制造悲剧,于是乐天就像一片秋叶被风打落盘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失意的才子选择了“吏隐”,然而心系国计民生的乐天,却抹不去内心深深的失意与伤痛。

于是在那个秋天的月夜,乐天的心弦被那双纤纤细手有力地弹拨,同病相怜的感慨化成了如泣如诉的名篇,在无数天涯沦落人的心上震颤。

那小小的浔阳自此再也走不出那个月光惨淡的夜晚,而哀怨的琵琶至今仍在江上月下凄美的回旋,还有那个低眉落寞轻弹琵琶年长色衰的女子也成了千古美丽的绝唱。

一次美丽的邂逅,就这样凝结成了弦上永恒的月光。

历史制造了许多悲剧,而并非所有悲剧都因悲剧的主角而演绎成永恒的绝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