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8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docx

接地降阻剂技术规范书

接地降阻剂

技术规范书

 

工程项目:

 

广西电网公司

年月

 

1总则

2技术要求

3试验

4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供货范围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接地降阻剂(生产商提供的,由施工人员在现场按要求将其敷设或浇筑在接地装置中的接地体周围的,可以降低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的工程材料,包括导电水泥等。

以下简称“降阻剂”),它提出了降阻剂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降阻剂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

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

1.4本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GB/T21698-2008复合接地体技术条件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16927高电压试验技术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报批稿)

上述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本技术规范出版时,所列标准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供需双方应探讨使用上述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标准之间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供方应获得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100吨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降阻剂,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环境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

提供的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电力系统试用,并通过产品鉴定。

2技术要求

2.1一般要求

2.1.1降阻剂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应能在-100C~+450C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降阻剂不应含有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份。

2.1.2降阻剂应满足GB6566的要求.其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r≤1.0。

2.1.3降阻剂应满足NY5010的要求,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规定:

汞≤1.0mg/kg,铬≤250mg/kg,铅≤350mg/kg,砷≤25mg/kg,镉≤0.6mg/kg。

2.1.4干粉出厂的固体降阻剂及塑状降阻剂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和杂物。

2.1.5细度

降阻剂成品粉体粒度分布应满足:

不大于120目的粉体通过率,应达到不小于80%的要求。

2.2电气性能

2.2.1降阻剂在常温下的标称电阻率应不大于4Ω·m。

2.2.2降阻剂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15%。

2.2.3降阻剂在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试品进行工频电流耐受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的值的变化应小于15%。

2.3理化性能

2.3.1降阻剂在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失水、冷热循环、水浸泡(这些试验的组合称为稳定性试验)后,所测量的标称电阻率平均值不应大于5Ω·m。

2.3.2降阻剂的酸碱度应为:

7≤pH值≤12.7。

对于铜地网,应为7≤pH值≤9。

2.3.3无机固体降阻剂敷设到接地体周围凝固后应与接地体接触良好,不产生裂缝。

2.3.4有机可塑体降阻剂应有自修复能力,不应产生永久的裂缝。

2.3.5降阻剂不应对金属接地体产生过量的腐蚀,金属接地体的平均腐蚀率应小于0.03mm/年。

3试验

3.1试验准备

制作试品的降阻剂应在供货中随机抽取,并按其实际使用配方制作,按要求分别装入图1、2所示的试品槽中。

其中图1所示的试品槽用于电气性能试验,图2所示的试验槽用于物理性能试验。

试品的种类和数量应满足本规范书3.3规定。

图1电气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

图2理化性能试验试品结构尺寸图

3.2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

对降阻剂的试验要求及试验项目如表1所列。

表1试验项目及试验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现场送(抽)检试验

1

外观检查

2

室温电阻率测量

3

温度特性试验

4

酸碱度

5

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6

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7

稳定性试验

8

腐蚀试验

9

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10

重金属含量检测

(☆表示要进行该项目试验)

3.2.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在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按3.1的要求(需要时)制作试品。

根据表1所列的试验项目,按3.3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任一次试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则认为产品型式试验不合格。

型式试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a)新产品的投产;

b)材料、能力或工艺发生变化;

c)停产半年及以上重新恢复生产;

d)从上一次进行型式试验后满4年。

型式试验按表1所列项目进行,任一项试验不合格,则产品型式试验不能通过。

3.2.2出厂试验

在每批次(每个工程)产品中随机抽样,按表1所列出厂试验的项目进行出厂试验,任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出厂试验不能通过。

3.2.3现场送(抽)检试验

在每批次(每个工程)产品中随机抽样,按表1所列现场送(抽)检试验的项目进行现场送(抽)检试验。

3.2.3.1抽样方案

——外观:

50袋抽一袋(随机抽样);

——电阻率:

每批产品中取样一份

——酸碱度(PH值):

每批产品中取样一份;

——腐蚀试验:

每批产品中取样一份。

3.2.3.2判定及复验

检验时,若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对不合格项取双倍试样复验,复验全部合格,则判为合格,复验时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不合格。

3.3试验方法

3.3.1外观检查

干粉出厂的降阻剂颜色应均匀一致,内无异物。

粒度分布和外观应符合企业标准和本规范书。

3.3.2室温下电阻率测量(标称电阻率确定)

3.3.2.1试品

用于电阻率测量的试品为3个。

试品模型见图1,制作试品前内电极及外电极表面应导电良好,内电极外径尺寸应符合10±0.1mm要求。

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调制好降阻剂并装入模型内,装足并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上盖,垂直放置在蔽光和无热源处,72h后作为试品。

3个试品的降阻剂应分别调制。

3.3.2.2试验方法

室温下电阻率测量应在试品放置72h,在测量地点放置2h后进行,且应记录测量时室内温度。

向试品施加10mA工频电流,并测量内、外电极间的电压,求出试品电阻Rsi后除以模型系数3.66得出各试品的电阻率ρsi。

3个试品电阻率的平均值即为降阻剂室温下的标称电阻率ρr。

测试回路如图3所示。

 

图3试品电阻测量回路

3.3.3降阻剂的温度特性试验

3.3.3.1试品

将被试材料装入图2所示的试品盒内,两极间距离约70mm(图2所示)的模型内搅拌以排除内部气体,盖好绝缘盖,置72h后作为试品,试品数三个。

3.3.3.2试验方法

用电流电压表法依次测量试品电阻,测量时的工频电流为10mA,分别在室温和-15℃~-10℃、0℃~4℃、40℃~60℃四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四次测量。

在进行试验之前,试品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保持2小时左右。

测量时的温度为

(℃),

(℃)时电阻率按

(1)计算:

(1)

式中

分别为试品在

(℃)和室温下测得的电阻值,

为室温下标称电阻率。

降阻剂在

℃下电阻率为三个试品在该温度下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

3.3.4酸碱度测量

称取经风干和

干燥后的降阻剂3份,每份

,分别倒入洁净干燥的3个玻璃量杯内,每份各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搅拌2min后,静置30min,过滤,其滤液作为试液。

用酸度计测量pH值。

取3个试液的pH平均值作为降阻剂的酸碱度测量值。

不能过滤时,直接测量混合液的pH值。

液态出厂的有机降阻剂:

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调制后在初凝前测量酸碱度。

3.3.5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3.3.5.1试验在完成3.3.2试验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在完成3.1试验后3d内完成。

3.3.5.2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627,试验回路见图4。

3.3.5.3试验前先按3.3.2测量室温下试品试前工频电阻R1。

然后向试品施加波形为8/20μS,幅值为2kA的冲击电流10次(要核算一下电流密度),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为50~60s,5次为一组,相邻两组试验间隔时间为30min。

记录第3次和第10次的放电电流和试品上的电压峰值。

10次放电完成并且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的试后工频电阻R2,然后按式

(2)求出试验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Ri%,并求出3个试品变化率的平均值。

(2)

全部试验项目应在1天内完成。

 

图4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回路

3.3.6 工频电流耐受试验

本项试验在完成3.3.5条试验后的3个试品上进行,并在试品备制后4d内完成。

试验前先按3.3.2测量试品的试前工频电阻R1,然后向试品施加有效值为10A的工频电流,并持续10s钟。

间隔30min后进行第2次循环,共耐受5次。

第5次试验结束待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品试后工频电阻R2。

按式

(2)求出工频耐受后各试品电阻的变化率。

整个试验在同1天内完成。

3.3.7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包括失水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和水浸泡试验3个试验项目,并按所列顺序依次进行。

试品模型、制作方法及静置时间同3.3.3。

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测出各试品在室温和工频10mA下的试前电阻

和试后电阻

各试品试验后的电阻率按式(3)式计算:

(3)

取3个试品试验后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降阻剂试验后的电阻率

3.3.7.1失水试验

先将恒温箱升至60±2℃待用。

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

,后直立放入恒温箱内(60±2℃),并保持12

然后断开恒温箱电源,开启箱门,直至试品冷却至室温后测量试后电阻

按式(3)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

3.3.7.2冷热循环试验

将经3.3.7.1试验后的3个试品直立放置在专门的容器内浸泡2

取出沥水后放置1

,试品在室温下测量试前电阻

,然后按图6所列的试验程序进行冷热循环试验。

循环程序完成后在容器内浸泡2

取出沥水后放置1

,测量试后电阻

,按式(3)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

 

图5冷热循环试验程序

3.3.7.3水浸泡试验

将完成了3.3.7.2试验项目的试品进行本项试验。

室温下测量试品电阻

,然后将试品直立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放置在蔽光和周围无热源处28d,每隔2d换水一次。

将试品从水中取出沥水放置6

,在室温下测量试品的电阻

若试品为无机固体接地降阻剂,则需检查试品有无裂缝发生,若为有机接地降阻剂,则需检查试品是否发生破损。

试验完成后按式(3)得出试验后的电阻率。

3.3.8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

用失重法对接地体的进行腐蚀试验。

(对于铜接地体参照执行)

3.3.8.1接地体试件

接地体试件由下述4种材料的试件组成:

符合GB704的普通碳素扁钢和热镀锌扁钢,符合GB702的普通碳素圆钢和热镀锌圆钢,镀锌层厚为10~15µm。

每种材料的试件需备制20件,由四种材料的试件(40件)组成一组,共两组。

扁钢试件宽为25mm,厚度≥2.5mm;圆钢试件直径为φ10mm,每种试件的长度为50mm。

试件应平整、无锈蚀、无毛刺和飞边,试验前应用酒精擦洗干净在100℃下烘干1

,冷却至室温并随即用分析天平称重待用。

3.3.8.2降阻剂对金属接地体的腐蚀试验

试验时将降阻剂埋置入试验槽中的时间为60d。

按要求调制好降阻剂,在试验槽底面平整铺放35~40mm厚的降阻剂,将一组材料轻轻放入,裸材和镀锌钢材试件分区平放(各区间试件边缘最近距离应不小于60mm),覆盖厚35~40mm的降阻剂,并将表面抹平。

1

后,向降阻剂表面喷去离子水,直至表面水层深约5mm,然后用双层PVC厚膜将容器口封住,以减少水分挥发。

容器置于室内无阳光照射、四周无热源处。

放置期间每隔15d加水一次,水层深约5mm。

60天后取出,清除试件表面附着物,同时进行外观检查,除锈、酒精清洗称重。

按式(4)求出每个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

最后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

(4)

式中:

—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mm/Y;

—试件失重,g;

—试件表面积,cm2;

t—试件埋入降阻剂的时间,d;

—试件材料比重(g/cm3);低碳钢为7.85,锌为7.14。

3.3.8.3埋地时降阻剂对钢接地体的腐蚀试验

该项试验在户外土壤中进行,埋设地点应不易积水。

地坑底宽为400mm×500mm,深为600~700mm。

试件埋放方法与要求同6.10.3。

上层降阻剂投放地沟表面抹平后,停留1h再回填土壤并夯实。

60天后取出,按3.3.8.2的方法得出每种试件表面平均年腐蚀率。

3.3.9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执行GB6566标准,由省级及以上的质检或环保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有效报告。

3.3.10重金属元素限量检测

该项试验执行NY5010标准,由省级及以上环保检测机构进行并出具有效报告。

4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1标志

包装袋上标明商标、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型号、重量和联系电话。

4.2包装

包装应满足:

检验合格的产品装入包装袋中,包装袋内袋为乙烯内膜袋,外袋为聚丙烯编织袋,包装袋经检验合格,包装袋内产品重量为40kg±0.3kg。

包装袋上必须标明产品型号、名称、制造企业、生产时间、贮存期、检验合格标记及数量。

每袋产品中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商标、生产日期、厂名、检验员编号等内容。

降阻剂的包装必须保证在运输中不被损坏。

4.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任何交通工具运输,但装用的车厢、船舱应保持清洁。

运输途中不应有雨、雪浸入,运输中途堆放时,堆码下面应保持清洁,码垛高度不应超过10包。

4.4贮存

包装好的产品应在室温下置于阴凉干燥处贮存,防止日晒雨淋。

码垛高度不超过15包,下层应是干净层(木头、砖、水泥地板)。

产品在库内的保存期最长为2年。

若超过了标定的贮存期,应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抽样试验项目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供货范围

见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