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590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研究心得3Word文件下载.docx

有的认为父母不想自己,也许是不想要自己,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

5、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一样

留守儿童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觉得可学不可学,学习上比较困难,反正没有人管自己,当成任务,不用功,作业不完成,书写糟糕,不读课外书,对学习不怎么感兴趣。

非留守儿童毕竟有家长督促管教,学习上要轻松一些,学习习惯都比较好,作业按时完成,书写也比较工整,喜欢读课外书,获取知识能力强,渠道广,积极性较高,兴趣也较浓。

三、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领养孩子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

由于领养照顾孩子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过低,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得到帮助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孩子得到全面的辅导的机会就要少得多,成绩波动较大,呈下降势头。

2、监护人毕竟不能替代父母,孩子的心理有缺陷:

有的寡言少语,情绪低落;

有的与同学难于沟通,不太合群,冷漠;

有的有仇视心里;

有的有心事从来不跟老师说,犯了错误就撒谎;

有的孤僻多变;

有的喜欢做恶作剧;

有的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

3、监护人大多只关心吃、穿,对习惯的培养不重视

这些孩子表现为生活散漫、我行我束、贪玩好耍、不按时回家,进网吧打电子游戏、丢三落四、不讲卫生、不文明、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校、辨别是非能力弱,做事情常不能持之以恒,意志薄弱。

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

出于责任心和爱心,我很想多与家长沟通,齐心协力管好孩子,但家长或找不到或过问不够,因此出现教育的脱节。

现在,很多人一提起孩子变坏就说是因为社会风气坏。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和学校要重视对这类孩子的教育。

留守儿童是无辜的,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

关爱留守儿童,除了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解决家长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

因此,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不能有歧视心理。

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注,激发其热情。

老师、家长、社会应一同携起手来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孩子身心都能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来消除他们心灵上的荒漠,还他们一片绿洲。

四、采取的措施

(一)关爱孩子,详细了解,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老师首先对每个孩子做详细调查、了解。

如住在什么地方,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家里几人;

他们在哪里上班,多久通一次电话,常谈些什么内容;

身边的监护人是谁,他们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学习上有没有能力辅导;

目前最需要老师从哪些方面去帮助。

总之,老师要对这些孩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对每个留守儿童建立的原始档案如下:

(在教学教学活动中将不断完善)

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家庭人员父母文化水平、

思想层次总结对小老师或小伙伴

存在问题分析或弱项表现(学习、思想、行为表现、生活、身体、心理健康与否等)

与父母电话记录 

(与父母谈话内容,解决了什么问题,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反思,监护人的措施等) 

本周目标(哪些方面提高进步,改掉哪些不足,学会什么本领,看课外书情况等)

小老师帮互措施(谈过几次话,针对伙伴什么现象或问题而帮助,帮护效果等)

每周进步表现(哪些方面有进步,表现怎样,自己的收获,老师同学的评价,监护人的满意度等)

(二)积极学习,提高认识

业余我积极学习,多渠道了解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阅读报刊杂志、《班主任工作之友》、《心理健康教育学》等,同时网上阅读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章或看电视专题,不断丰富理论知识,用之指导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识和能力。

(三)深入家庭,宣讲科学文化知识,共商措施

作为家庭,首先要解决没人管的问题。

考虑到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之余有目的地家访,如实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指出优点以及缺点。

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针对孩子的不足,与家长共同商量,提出改进措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另外还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给家长宣讲科学文化知识,对家长进行“培训”。

同学邓玉雷是父母刚刚离异,学习、行为都较差,可是父母都外出,由爷爷奶奶照管。

该孩子书写差,作业不做完,不读课外书,爱在校门口吃零食。

针对这些情况,我便走访了家长,与监护人共同商量育人措施。

既如何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如何真正地关爱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该怎样教育等。

经过沟通,大家不仅统一了认识,而且家长也提高了责任意识。

孩子在短期内克服了吃零食的坏习惯,书写也渐渐好转,课堂上也爱动脑筋了。

(四)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集体就是他们的家。

因此班级内部心理环境是每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建设好班级内部心理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设“干净、整洁、新颖、美丽”的班级内部环境。

每学期一开学便布置好教室,尽量体现班级特色。

如张贴由大家筛选制定的班级格言;

布置森林园地,也就是每个小朋友剪贴一棵小树,然后在上面粘贴绿叶,多一个优点就奖励一片绿叶,无形中增加了同学的压力,会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动力。

形成一种虚心学、用心学、多赞美、多夸奖的风气。

同时保持教室的整洁,随时要求孩子弯弯腰,捡捡地上的杂务,动动手摆摆桌椅。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上经常开展各种才艺、我能行、谈名人名言感想、一日常规评比等活动。

以此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留守学生的心理环境。

三是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这既是班级的特色,也是班级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班风、班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五)、学规范,促行动

这些孩子由于行为习惯较差,因此经常组织学习各种规范,如《日常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清扫制度》、《小学生守则》、《为成年人保护法》、《校园生活把注意》、《集队集会公约》、《安全公约》等。

让他们讨论交流自己该如何做,并要求他们以此归来约束自己,开展评比活动,促使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

逐步使他们有标可达,有章可循。

(六)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向他们主动介绍孩子的表现,包括优点和缺点,最重要的是目前的心理及思想状况,齐找措施,共同担当育人责任。

可通过周记、一句心语、一句悄悄话、我的诉说、作文等形式流露孩子的心迹,把握其学生心理变化。

班级里还设立了悄悄箱,孩子可以随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留给老师。

科任老师也密切配合,有时也以评语的方法,对留守学生给予激励与指导,让他们也积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让留守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其自身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

(七)利用作业评语,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检查作业本吞没了老师大量的空闲时间,这倒不单因为要付出很多劳动,令人烦恼的是这种劳动是那么单调乏味,没有创造性。

为了减少这种烦恼,把自己也解脱出来,让孩子们也能由消极变为主动,我尝试着新的方法,也就是如何用作业评语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尤其是对留守留守儿童,更要捕捉其心理。

我首先在《我的业余生活》这篇习作上了下功夫。

我在给孩子检查作文后,不仅给每位孩子打了分数,而且还特别认真地写了评语,用以鼓励或赞扬学生,如:

“从我的了解中,知道你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你有好几项本领都让小朋友羡慕、佩服你,比如打乒乓球、拉小提琴。

我相信能写出某次打球时的精彩、激烈,也能写出你拉琴的辛苦与快乐。

孩子,加把劲,我等着给你加五星呢。

” 

“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小书迷,你能让我分享你看书时的乐趣吗?

比如可以向老师介绍你自己看了哪些书,最吸引你的一个故事是什么等等?

其中有一个孩子写他非常喜欢下棋,但没有写出下棋时的专注、紧张等。

我便给孩子写道:

“孩子,读了你的文章,我感觉你是很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你下棋遇到拦路虎或者不知道该走哪一步棋时,你一定在想办法、动脑筋,或者是受了谁的指点等。

我相信你能把那时的具体情况写清楚,让老师为你的聪明智慧骄傲!

当我把本子发下去时,我有意识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

发现他们拿到本子后都认真读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还前后左右地炫耀。

“你看,老师说我作文进步了。

“看看老师给你写的什么……

后来孩子们都自觉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加工。

有的重写,有的修改,有的沉思,有的请教同学,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啦。

经过再次修改后的文章都多得了一个五星,并且在评比栏里给每位孩子加了一分。

孩子们呀高兴得欢呼雀跃。

还让每位孩子都将自己的文章用稿签纸或者笔记本誊写一遍,再让他们自己装饰,然后送给老师保存。

我便整理装订成册让孩子们轮流欣赏,每个孩子看一天,也可以带回家让父母提意见。

家长、孩子们都很珍惜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保护得很好。

其中有几位家长每次都把全集拿去复印保存,为了孩子随时翻看。

老师热情的鼓励能给学生带去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同时对沟通师生心灵,融洽师生关系都有一定的益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这些评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这种无声的语言却传递着同学、老师间的关爱、温暖、理解、宽容以及期盼,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意外的惊喜,而且是深深地感动,更是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

所以,我觉得,对学生的作业不能只写一个简单的“阅”或几个圈儿等符号完事。

应该通过作业评语这一特殊的交流平台,与孩子促膝谈心,真诚交流,共享教学的乐趣。

(八)成立帮扶对子,多渠道了解留守儿童 

为了让孩子们对留守儿童有针对行的帮助,我把留守孩子的名单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相互了解。

给孩子们一个星期的时间,想帮助谁就了解谁,比比谁了解得多。

把自己了解到的整理好,在班会课上师与生、生与生互动交流,然后根据综合情况,让同学们自己做主,确定自己的帮互对象。

从同学们的汇报中发觉同学们了解的渠道很多。

有的是自己平时接触发现;

有的是从老师这里掌握的;

有的是向本人了解的;

有的是去同学家了解的。

同学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这项活动,甚至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步入到了“留守儿童”的家,了解这样那样,问寒问暖。

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分别找到了帮互对象。

(九)落实帮互措施,并不断完善补充

同学们自由结成对子后,我对每一对对子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并作好了记录。

针对同学的学习、行为、生活等实际情况,给结对子的同学一起讨论切实可行的帮互措施。

有的几人帮一个,有的一人帮一个。

并让他们都把措施写下来,我对每一对同学的措施都进行了指点,写好后还认真地做了检查,并激励他们都努力做好。

在帮助过程中还不断完善补充措施,尽量让自己帮助的同学多方面进步。

如雷思靖、向敏两人帮互的同学是李胜龙。

便让他们三人聚在一起。

先找找李胜龙同学的优点,以此表扬激励,增强自信。

然后再从目前的学习、生活、行为上等方面的不足去分析,哪些是他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哪些是需要帮助、提醒才能进步的。

然后让每对对子都订出本周将做到哪些。

如李胜龙同学最大的缺点就是爱搞小动作、粗心、爱惹事生非。

他第三周自己定的目标是:

1、坚决不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卡片)到校,上课不翻橡皮、铅笔等。

2、每次做完作业先自己检查一遍,每次写了作文后要读几遍,边读边改。

因为好文章上修改出来的。

所以我要把错别字改了,还要把句子整理通顺,然后可以对照着优秀的同步作文再加一加,吸收经典词语、句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也可以让同学提提建议。

在自己反复修改后,再让同学互相改。

3、预习课文时把书读熟练,不掉字、添字、不读错字,至少5遍,熟练为止。

4、下课不剧烈运动,不说脏话,遇事忍让,学会宽容,不打骂同学,在家不和爷爷、奶奶顶嘴,违反一次就减1分。

小老师为了做得更好,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1、每天督促帮互同学认真晨读,课前提醒他准备好书本,并提醒他记住自己的目标,给他提出希望。

2、下课后问问同学有没有不懂的,及时补救。

3、督促同学完成课堂作业,并给同学检查家庭作业,主要检查读的内容,如课外书。

4、下课与对子同学一起玩耍,谈心交流,如发现什么情况要及时帮忙解决。

5、及时向老师反映对子同学的情况。

经过一周的努力,李胜龙果真进步了不少。

为了克服上课翻东西的毛病,他自觉地把手握成拳头姿势,不动文具盒,做笔记时才打开文具盒;

下课不单独行动,下课后自觉找对子小老师回报本节课的收获,也不东奔西跑了;

作业也规范了许多,上课也爱发言了。

(十)写信寄深情 

,及时交流,给予心灵关怀

大家面对面时也许有很多话还不好意思说,或者没有机会说,而通过写信的形式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以写信的方式来沟通心灵。

信写给谁不规定,想给谁写就写给谁。

同学间可以互相写信,可以写给对子同学,也可以写给其余同学;

家长也可以给同学写,或者同学给家长、老师写;

还可以给同学远方的爸爸、妈妈或者对子同学身边的监护人(如爷爷、姑妈等)写。

向他们反映该同学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表表自己将如何帮助同学进步的决心。

另外,孩子们还可以向自己远方的爸爸、妈妈写信。

但不管给谁写,都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

写信的内容也不受限制,长短不受约束,可以写自己的优点或者缺点,以及改进的措施,努力的方面,开心快乐的事等等;

也可以对同学提出希望,或者对同学的家人提出建议。

特别是小老师,每周要对自己的对子的进步表现做简单的书面小结。

通过实践,这种效果还真不错。

不仅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情,化解了一些矛盾,消除了一些误会;

而且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对孩子的责任心也加强了,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且对身边这一群“留守儿童”也给予了关爱。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留守儿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心灵不再孤单寂寞,学习的尽头更足,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如邵明明同学,他有些贪玩,作业有时不完成,在同学们心中成了懒惰的学生。

在他给我的信中,他第一次表露了自己不做作业的真实原因。

原来奶奶爱打牌,没有本子也找不到人买。

因为每天回家时奶奶都在茶馆里,几乎6点才回家做饭,晚上有时也要去打一场。

他们家的三姊妹也由奶奶照看。

可是奶奶文化低,没办法辅导。

于是趁奶奶打牌时就和哥哥打乒乓,或者玩。

再加上奶奶也从不检查作业,最多就是问一下做完没有,所以就欺骗奶奶、老师和同学,日复一日,渐渐地就落后了

同学根据他的情况,都自发地献出了爱心。

为他买了文具盒、笔记本、作业本、铅笔、钢笔、橡皮。

很多同学还给他写了信,有的写在赠送的本子上,有的用信封装着,有的还语重心长地在信中讲道理、提希望,有的单独找他谈心,让他说自己目前最困难的学科,以及自己的想法等等。

当同学们为他送上礼物时,他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哭着说:

“谢谢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教育,我不再懒了,我也不自欺欺人了,每天要按时完成作业,还要天天坚持读课外书,请你们相信我。

后来的一个星期里,他每天都完成了作业,虽然书写不是很好,但毕竟做了,态度也端正了许多,现在这个孩子学习、行为都比以前规范了。

在班干部改选时,我特意提到了他,我非常信任地把纪律委员的职务给了他。

我用电话告知了其父母他的进步表现,电话里父母高兴地表扬了,他也甜甜地笑了,也更信任我喜欢我了。

慢慢地他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规范了。

有几个孩子还特别去他她家向奶奶反映该同学的优点,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

孩子的自信心也回来了,爱学习了。

回家也自觉完成作业,现在每天都要坚持抄优美句子片段。

习作提高了不少,我还让他积极投广播搞,或者让他誊写送给我做纪念。

他感觉非常光荣,每一次都要自己修改再让同学修改,看着他的进步,我会心地笑了。

爱的来历量是无穷的,爱可以使枯萎的小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只是我们有时要多用心一点点,善于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去做文章。

孩子的心灵是质朴的,纯真的,也会懂得感恩的!

(十一)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很多时候,班会、朝会、家长会也围绕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

还以班规、常规等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言行。

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有所收获,渐渐进步。

蔡玉莲同学平时总是闷闷不乐,在基地的一天早上,我给同学们扎头发的时候,发觉她正在旁边自己扎辫子,不像其他同学有些娇气。

我问她平时是谁给她扎头发时,没想到她突然流泪了。

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而且都又重新结了婚,现在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从她的谈话中看出她很狠她爸爸。

外婆还告诉她:

“爸爸是坏人,又有了一个女儿,爸爸只爱妹妹不爱她。

要是妹妹以后在学道街读书让我打她。

如此小小年龄,原来心理竟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压力。

为了让她消除对爸爸的误会,给孩子们扎完头发后,我和她玩起了扑克的游戏。

一边玩,一边同她谈心:

“你有没有感觉爸爸爱你的时候,有了妹妹后爸爸就没关心过你吗?

“爸爸给我买书包,还买了旅游鞋。

有时还打电话问我的学习。

叫我放假去他家玩。

“对了,爸爸还是爱你的。

你也要爱爸爸。

不管爸爸、妈妈有什么误会。

但他们都同样地爱着你。

作为孩子应该理解爸爸、妈妈,更应该学会爱爸爸、妈妈。

爸爸决不会因为有了妹妹就不爱你。

外婆说的话也许是气话,你在渐渐长大,会明白的。

你也要爱妹妹,千万别打妹妹,要不爸爸也会伤心的。

我们不能只想父母给予我们爱和快乐,作为孩子也应当给父母爱和快乐,因为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

一席话化解了她心中的仇恨,突然之间她似乎明白了许多道理。

后来她开朗多了,课堂上小手也时而举得高高的,现在有什么话也愿意给我说了。

可见对这些孩子要善于开展心理辅导,要随时随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十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随时与家长联系,向家长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学习、生活、思想、纪律、劳动、文明、体育、身体等等。

不只是反映该生缺点,更重要的是当学生有了某方面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自信。

如留守学生邵明明,有一天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字有了一点进步,我及时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而且那天全班同学中我只给他打了一个优加五星,还让同学看了看他写的字。

课后当着他的面及时向他奶奶报喜。

他奶奶激动地连声说:

“谢谢老师、同学的帮助。

”还表示以后要督促他写得更好。

第二天早上一来,这个孩子便拿着一支钢笔,眯眯地告诉我:

“龚老师,你看,这是奶奶奖励给我的。

”后来他的字就一天天进步了,不仅干净,而且还比较规范呢,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十三)建立亲情电话

让家长也每周与“留守儿童”交流一次。

目的在于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和意识。

孩子与父母通话的内容要求孩子们最好记录下来,再写写自己的想法、感受等。

老师也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孩子的家长电话联系,向他们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让监护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的同时更增强责任心。

告诉他们无论自己有多忙,都得抽时间关爱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希望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心,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特别是告诉监护人要加强孩子校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时时给孩子敲警钟,多方面努力引导他们积极看待生活。

针对孩子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五、采用的科学方法

每个人都需要在关爱中成长,谁都不会将爱拒之于千里之外。

因此对这一群孩子,我主要的是用爱心去感召他们,正确引导融入班集体,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拥有爱心的班主任才会让孩子喜欢、让孩子亲近。

于是,我给予那帮孩子浓浓的关爱。

无论课内课外,我都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并且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

下课常和他们一起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思想,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

在适当时机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及心理需要求。

在研究中具体采用了哪些科学方法呢?

(一)调查了解:

我深入每一位家庭,对每一位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父母外出方向,文化程度、家长教育方式等做了解,同时向代理家长或者监护人了解孩子们在家表现,尽快掌握好第一手材料,便于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观察法:

对这些孩子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各方面表现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观察,对观察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总结,找出更好的教育教学措施。

(三)经验总结:

边研究边总结,主要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点滴经验和体会,对课题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稳步发展,再上台阶。

(四)激励表扬:

创设氛围,多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多激励表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相信他们都能通过张扬个性,不断创造佳绩。

一次体育运动会,留守儿童吕★、曾★在铅球、沙包比赛中分别获得了年级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为了鼓励他们,并让他们能把这种优势在学习方面也能发挥出来,于是我特意为他们买了奖品,鼓励他们积极上进。

他们为了能再次为集体增光,课后积极练习跳绳,后来还请求参加跳绳比赛。

虽然跳得不是最多,我还是选了他们两个,没想到居然都获得了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