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9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坚持高点起步、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和时间同步的目标要求,保持了在全市工信系统既创先又争优。

在2014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我县综合排名第六位,被省政府授予“2014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

  一、强化运行监控,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月分析、季调度监测机制,随时调控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确保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1、民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县15075户民营经济单位,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23.2%和19%,呈现出“质”与“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2、规模工业实现快速增长。

实行新的统计口径后,全县规模工业达到了156家。

上半年,预计可完成总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增加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0%。

产品产销率达到97.7%,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

  3、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提升。

上半年,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到3153家,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增加值18.6亿元,实现利润8.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9.3%和18.9%;分别占民营经济总量的31.1%、42.2%和31.5%,特色产业的带动优势明显提升。

  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我们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服务职能,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1、抓统计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按照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了以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等14项指标为重点监测内容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各乡镇、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月分析、季调度,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从以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主的有效转变,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2、抓融资服务,为企业输血打气。

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香河信贷增速开始减缓的背景下,我们对由财政注资成立的鼎力担保公司担保流程、担保业务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最大限度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上半年,该公司共为海潮制件公司提供1000万元信用担保,累计为3家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信用担保。

同时,通过丰富担保主体和担保形式,引导三强、高氏等民营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初见雏形,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截止目前,我县三强等5家民营融资机构,共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1000多笔信用担保业务,提供担保额度达到20多亿元。

  3、抓惠企政策落实,为企业雪中送炭。

认真梳理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涉企优惠政策和收费减免政策,通过发放明白纸、门户网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整理汇编涉企优惠政策,发放给企业,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享受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

上半年,香河中小企业技改项目库已初步建立,共筛选了18个技改项目,分别申报了河北省重点技改项目和2014年度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

  4、抓企业对标活动,促企业上档升级。

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2014年工业企业对标培训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杆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创名牌,企业增效益。

特别是廊坊市对标行动工作会议在我县的圆满召开,更加激发了我县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爱意瑞斯全面推行管理和产品质量“双对标”,公司形象迅速改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公司产品档次提升,已有十余种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形成了全球专业家居用品供应体系。

  5、抓产业集群,促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两大都市产业功能外溢,充分发挥家具产业和金属制品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

目前我县主导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仅能够承接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且也研发出了拥有70%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等高端产品,基本完成了由简单加工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换,涵盖了主导特色产业上下游主要产品范围,先后涌现出了“银洲”、“永昌”、“欧乐凯丽”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万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

  6、抓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管理基础。

积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切实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截止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均能够上网发布相关产业产品信息,正大有限公司还被评为了廊坊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分析定点联系企业”。

全力推进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聘请市局有关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用培训,为此套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局股室与领导之间、股室与股室之间,基本实现了文件传输的无纸化。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

  积极组织,强化协调,突出抓好煤炭经营市场和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整顿和规范,积极落实墙体材料革新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抓行业管理,强化职能地位。

严格落实国家、省文件精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粘土砖限产与督导、煤炭市场整治、生产性废旧金属整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2、抓许可制度落实,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管理。

开展全县废旧金属回收摊点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进行重新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督导企业守法经营。

对62家无证经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持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资格审核证》的11家企业进行了年检。

  3、抓粘土砖企业限产,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墙改文件精神,加强对粘土砖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粘土砖产量以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降低。

县墙改办与2家粘土砖生产企业签订了《限产承诺协议》。

  四、强化信访排查,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明显

  1、抓信访稳控,维护大局稳定。

我局企业改制工作虽然已全部完成,但系统内2300多名下岗职工稳控工作、1600多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8家系统内企业1500多名在职职工日常监管以及1000多名职工档案管理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我们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坚持每天均有班子成员接访,35岁以下干部值班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

上半年,共接待职工来访383人次,系统内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2、抓各项信访回访制度落实。

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责成专门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3、抓职工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落实。

截止目前,累计为746人办理了物价补贴;对系统内离休干部、企业军转干部等共计45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圆满完成了1145名参加医保人员的医疗保险证的换证工作;为企业1221名退休职工调整了养老金。

  五、强化形象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1、抓机关形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以走廊文化、科室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层面为载体,积极实施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机关形象。

截止目前,反映我局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等展现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崇高追求的16块展示板全部上墙,科室文化等建设有序推进。

  2、抓制度建设,实现机关规范化管理。

对计算机、公务用车、机关工作纪律等23项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

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股室均根据职能,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业务知识辅导。

党委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进一步确立,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3、抓对外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

截止6月底,我局共有34篇信息被各级媒体刊载。

其中:

《河北香河县为企业倾力打造“民营经济之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给力”河北香河经济》被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刊载;《香河县创建对接京津新型工业化桥头堡》被《人民日报》主办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转载。

  此外,工青团妇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2014年度计生工作考核中,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六、强化四个结合,再创各项工作新佳绩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三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强化”四个结合”,全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创先争优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

一是健全、完善企业技改项目库,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等项目上,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现有企业的产业整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加大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

三是制定重点行业、企业帮扶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升级技术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先争优与完善监测机制相结合。

一是建立完善以各项综合指标、产品研发指标、节能降耗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是建立“上下联动、随时调动、快速行动”的调研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及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三是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充实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和反馈机制。

  3、创先争优与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相结合。

一是做好对标培训工作,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对标现场会,培训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企业对标行动覆盖面达80%以上。

二是设立对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对标行动的人员培训、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及考核等工作。

三是完善《香河县工业企业对标行动考核办法》,实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定期量化考核,建立对标行动长效机制。

  4、创先争优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

一是充分发挥鼎力信用担保公司职能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加强对三强信用担保公司、金都、高氏小额贷款公司等的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其强化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坚持高点起步、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和时间同步的目标要求,保持了在全市工信系统既创先又争优。

在2014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我县综合排名第六位,被省政府授予“2014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

  一、强化运行监控,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月分析、季调度监测机制,随时调控工业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确保了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服务职能,努力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作为为企业服务的牵头部门和协调部门,我们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服务职能,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1、抓统计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按照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了以民营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上缴税金等14项指标为重点监测内容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加强与各乡镇、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月分析、季调度,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实现了经济运行调节从以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预防为主的有效转变,从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4、抓企业对标活动,促企业上档升级。

广泛搜集国内外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2014年工业企业对标培训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杆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上水平、产品提档次、创名牌,企业增效益。

特别是廊坊市对标行动工作会议在我县的圆满召开,更加激发了我县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的积极性,特别是爱意瑞斯全面推行管理和产品质量“双对标”,公司形象迅速改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公司产品档次提升,已有十余种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形成了全球专业家居用品供应体系。

  

  5、抓产业集群,促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在产业集群培育上,坚持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紧紧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两大都市产业功能外溢,充分发挥家具产业和金属制品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

目前我县主导特色产业骨干企业不仅能够承接低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且也研发出了拥有70%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等高端产品,基本完成了由简单加工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转换,涵盖了主导特色产业上下游主要产品范围,先后涌现出了“银洲”、“永昌”、“欧乐凯丽”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万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河北省科技型企业”。

  6、抓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管理基础。

积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参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切实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截止目前,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均能够上网发布相关产业产品信息,正大有限公司还被评为了廊坊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分析定点联系企业”。

全力推进自动化办公系统建设,聘请市局有关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应用培训,为此套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局股室与领导之间、股室与股室之间,基本实现了文件传输的无纸化。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和谐公平的发展环境

  好范文网范文网

  积极组织,强化协调,突出抓好煤炭经营市场和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的整顿和规范,积极落实墙体材料革新规划,取得显著成效。

  1、抓行业管理,强化职能地位。

严格落实国家、省文件精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粘土砖限产与督导、煤炭市场整治、生产性废旧金属整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及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政行为,对外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2、抓许可制度落实,加强废旧金属行业管理。

开展全县废旧金属回收摊点专项检查活动,对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进行重新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督导企业守法经营。

对62家无证经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持有《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资格审核证》的11家企业进行了年检。

  四、强化信访排查,构建和谐社会成效明显

  1、抓信访稳控,维护大局稳定。

我局企业改制工作虽然已全部完成,但系统内2300多名下岗职工稳控工作、1600多名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8家系统内企业1500多名在职职工日常监管以及1000多名职工档案管理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我们完善了信访接待制度,坚持每天均有班子成员接访,35岁以下干部值班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

上半年,共接待职工来访383人次,系统内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2、抓各项信访回访制度落实。

对已解决的重要信访案件,全部建立档案,责成专门人员定期跟踪回访,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案件反弹,确保不出现重访,使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行,提高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五、强化形象建设,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1、抓机关形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以走廊文化、科室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层面为载体,积极实施机关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机关形象。

截止目前,反映我局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等展现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和崇高追求的16块展示板全部上墙,科室文化等建设有序推进。

  2、抓制度建设,实现机关规范化管理。

对计算机、公务用车、机关工作纪律等23项制度进行了充实完善。

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股室均根据职能,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业务知识辅导。

党委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进一步确立,有效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3、抓对外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

截止6月底,我局共有34篇信息被各级媒体刊载。

其中:

《河北香河县为企业倾力打造“民营经济之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给力”河北香河经济》被国家经济门户网站—中国经济网刊载;《香河县创建对接京津新型工业化桥头堡》被《人民日报》主办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转载。

  此外,工青团妇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2014年度计生工作考核中,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六、强化四个结合,再创各项工作新佳绩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三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强化“四个结合”,全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创先争优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

一是健全、完善企业技改项目库,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等项目上,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带动现有企业的产业整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加大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力度,实现市场资源共享。

三是制定重点行业、企业帮扶措施,鼓励企业进行升级技术设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先争优与完善监测机制相结合。

一是建立完善以各项综合指标、产品研发指标、节能降耗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体系,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二是建立“上下联动、随时调动、快速行动”的调研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及企业发展现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三是发挥好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充实经济运行监测的内容,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和反馈机制。

  3、创先争优与深入开展对标行动相结合。

一是做好对标培训工作,至少组织一次企业对标现场会,培训人员不少于1000人次,确保企业对标行动覆盖面达80%以上。

二是设立对标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对标行动的人员培训、示范企业培育、指导服务及考核等工作。

三是完善《香河县工业企业对标行动考核办法》,实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定期量化考核,建立对标行动长效机制。

  4、创先争优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

一是充分发挥鼎力信用担保公司职能作用,积极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提供担保贷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加强对三强信用担保公司、金都、高氏小额贷款公司等的日常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指导其强化自身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拓展业务,壮大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201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4年工业经济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和民营经济服务工作,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2014年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将全面完成石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0月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税28.4亿元,同比增长32.14%;实现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4.42%。

  2、1—10月份民营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97.6亿元,同比增长17.7%,上缴税金4.2亿元,同比增长30.1%。

  3、预计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72.2亿元,同比增长19%,利税37.3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9%;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17%,增加值完成122.31亿元,同比增长17%。

  4、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特色主导产业为纺织、建材、装备制造、化工。

预计1—12月份累计完成总产值301亿元,增加值78.6亿元,利润16.9亿元,税金2.9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17%、16%、14%。

  

(1)、纺织产业发展情况

  全市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726家,含纺纱、浆纱、织布、针织、印染、服装、制帽、毛巾等生产企业已形成产业链较紧密的产业集群。

从业人员6万人,其中纱绽230万绽,织机27600台。

预计1-12月份总产值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2%,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税金1.1亿元,同比增长32.5%。

  

(2)建材产业

  全市建材企业651家,从业人员1.7万人,纸面石膏板生产生产线300条,矿棉板热压机604台。

主要行业包括各类装饰材料、水泥构件、砖瓦厂、金属丝等。

预计1-12月份总产值为42亿元(本文来自好范文网:

wWW.HAOWoRD.CoM),同比增长16%,销售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6%,增加值12亿元,比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税金0.28亿元,同比增长13.2%。

  (3)装备制造

  全市装备制造企业656家,主要产品为电线电缆、电力器具、金属丝、阀门、玛钢零件、曲轴等,从业人员2.3万人。

阀门零件品种530个,普通阀门相关联企业27家,已初步形成产值达6亿元的产业集群。

橡塑缆连流生产线113条,35kv高压缆生产线6条,年产各类线缆4万公里、金属丝100万吨、普通阀门6万吨。

预计1—12月份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8%;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21%;销售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税金0.9亿元,同比增长16%。

  (4)化工业

  全市化工企业227家,从业人员9661人,主要产品为医药、农药、染料、油脂皂等。

其中透明皂生产企业11家,年产透明皂6万吨。

预计1—12月份总产值为33亿元,同比增长4%;销售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6%;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税金0.68亿元,同比增长-20%。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工业技改项目工作

  我局负责的6个工业技改项目,总投资1.4亿元,累计投资1.39亿元,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1个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

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新增产值5.02亿元,具体进展情况为:

  晋州市安达汽车配件公司的聚丙烯pp塑料汽车发动机屏蔽项目:

已于2014年12月竣工投产,累计投资3300万元。

  晋州市安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湿法生产汽车内饰顶蓬项目:

已累计投入2900万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的97%。

目前正在试车,到年底可竣工投产。

  石家庄春尔采暖炉具有限公司秸秆燃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