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6261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Word文档格式.docx

年青时游学于京师,擅长画舟、船、车马、集市、桥梁等景物,风格自成一家。

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北宋东京开封为背景的长卷风俗画。

整个雕像高6米、重达30吨。

您看,这位艺术大师手捧画卷,凝视远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00年来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又像是在祝福咱们古老开封的再次辉煌。

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岗岩浮雕,高3米、宽16米,描绘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传奇画面。

从车夫、搬运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儿,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画地栩栩如生。

下面我们转到浮雕的背面进行参观。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灭亡流出皇宫后经无数人之手收藏。

其中有13位收藏者为《清明上河图》做了14阙跋文,来表示对《清明上河图》的喜爱。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阙“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昇平生物正堪传”是金代诗人张公药所写,我国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题。

当您走进清明上河园,就仿佛来到画里一样,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

园内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领略到宋代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您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3清明上河图石雕

眼前的这幅石雕,是园方斥巨资聘请能工巧匠按照6倍于原图的比例打造的石雕《清明上河图》。

全长米,高米。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石雕。

与原图一样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石雕也为我们的参观欣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幅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年繁荣盛世的见证,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大家请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郊农村的景象。

广漠的田野,河渠纵横。

岸边老树杈新芽未吐。

薄雾轻笼,略显寒意,正是早春天气。

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

为什么说反映的是清明时节呢?

大家请看柳林边有一支队伍,最先的三个人前呼后喊正在追赶着一匹奔马。

其后有一顶轿子,轿上插满柳条。

因为宋代有一种说法是“扫墓归来不插柳,大鬼小鬼跟着走”,可见图中展现的是扫墓归来的景象。

又因是在早春时节,而春季只有在清明节才有上坟扫墓祭拜先祖的习俗。

往下看就是全画的中心----虹桥了。

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桥梁,桥面宽敞,桥身弧形,直接连接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桥柱,远远望去宛如彩虹。

桥面设有护柱,以保护行人安全,两端立四根风信竿,为航行者指示风向。

这样一座桥梁,无论从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和使用都十分完美。

即使置之于今天众多的现代化桥梁之中,也毫不逊色。

飞桥没有桥柱,不直接受激流冲击,所以坚固耐用,五十年都不坏。

但是由于是木质材料,却经不住水浸虫蚀,如果不经常保养维修是不能保存永远的。

此处也是全幅图中人物画得最密集、最热闹,也是最精彩的一段。

再往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城门楼。

其本身的作用是图中城里与城外的分割线。

城门楼是《清明上河图》上一座最大的建筑物,它与虹桥不同,桥连接两岸交通,人物在桥面上活动,在视觉上它不会把画面割裂,而城楼是庞然大物很容易把人物活动分裂开来。

画家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构思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

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不游离出画面外,还特别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伍正在走出城门,其首驼已探出了多半个身子快要出城,而尾驼仍留在城内。

这种手法就像写意画一样。

图画到“赵太丞家”就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张择端的高明之处。

图中展现的城乡结合处都已经非常繁华热闹了,那么城内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就要靠您自己去想象了。

参观完后,请您向左走大约五十米,就可以到达东京码头。

4东京码头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东京码头。

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是一片舟船云集、水运繁忙的景象。

码头下面就是被人们称为东京“生命之河”的古汴河。

汴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运河之一,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360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在这里开挖了鸿沟,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再到淮阳进入颍水,中原地区从此形成了以鸿沟为主体的水上交通网络,运输状况大大改善。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就曾划鸿沟为界。

到了现在,中国象棋里的分界线用的也是这条鸿沟。

隋朝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重新疏通了鸿沟;

改名为通济渠,上起黄河洛阳、下至淮河泗水,直通长江,成为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当时名叫汴州的开封因为位于运河的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

唐代改称汴河,安史之乱以后,长安、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开封的地位更加突出。

可以说,正是靠着这种有利的地势开封才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七朝古都。

5临水大殿

临水大殿由宣和殿、宣德殿连理而成,两殿造型巍峨庄重,偎依而立,如同一对在水边私语的爱侣。

两座大殿在宋代是男宾、女眷的两个大包厢,与水心榭联结起来,就是一个功能考究的皇家歌剧院。

从这里俯瞰全园,景色层次分明,尤其是池中诸景,尽收眼底,便于观赏水上演出的各种游艺节目

6宣德殿和宣和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雄伟壮观宣德殿和宣和殿,两殿造型一致,融为一体,远观似城楼,近看如皇宫。

中国建筑都讲究中轴线布局,像这两殿并肩而立的格局很少能够见到。

宋代皇帝经常在园内接见外国使臣,这样一是显得亲切和蔼,不必过于拘泥于宫廷的礼节,二是显得皇帝宽容大度。

如果赶上与民同乐,还可以向来使展示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

现在两殿内分别演出皇家皮影戏和编钟乐舞,精彩绝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上殿欣赏并稍作休息。

7古汴河

您眼前看到的汴河,是我们根据《清明上河图》重建的,全长3800米。

如果您有时间和兴致,可以走下码头,坐一坐仿古的大宋游船,到园中一游。

北国水城那“半园碧波满目情”的独特韵味,一定会令您留恋忘返。

接下来请继续向前走约50米,然后右转到主题广场参观。

8宋都广场

清明上河园中一共有8个功能区、4个文化广场、4个文化展示厅,现在您所在的这个广场,是主题广场。

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汴河两岸的漕运景象。

为了增加清明上河园的历史感,我们在广场中央专门修造了一艘仿宋代货船。

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地区己经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每年要通过运河从南方运输数百万粮食和大批布帛等物资到开封,以供应皇室、官员和驻军,因此需要修建大批运输用船,官办造船和民间造船业都相当发达。

宋代造船的一大显着特点就是建造大型船舶的能力提高了,据记载,当时已经制造出载钱二十万贯、米一万二千石的大船,号称万石船。

古时候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

您可计算一下,这样的船能载多少重量.并且,宋代货船种类很多,制造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您看,人工建造的喷泉从船下缓缓涌出,使船产生在水中行驶的动态感觉。

这喻示了我们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在此,我们也祝愿您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广场上的白鸽是和平的使者,您可以去喂喂它们。

它们可能会飞到您肩上以表示欢迎,请不要害怕。

您可以拍照留念,作为到清明上河园一游的美好纪念。

9虹桥

您眼前这座横跨于汴河之上、形似彩虹的桥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的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画面。

虹桥采用叠梁木拱无柱结构,这种样式最早出现在山东青州,当时是木制结构,现在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加以重建。

它横跨25米,高5米,宽米。

由于没有桥墩,更加便于行船,所以北宋时东京仅汴河上就3座这种样式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京城的交通。

您看,桥的两端各有两根9米高的柱子,每根顶端部有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圆盘,盘里站着一只远望的白鹤。

白鹤的羽毛有5两重和8两重之分,只要风一吹就能随着圆盘转动,人们可以根据柱子上的十字型交仪木来辨别方向。

这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当您站在虹桥上,3800米汴河的风光尽收眼底。

北宋时汴河横穿整个城市,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繁荣,被称为“大宋建国之本”。

因为水上运输的方便快捷,商人多在河边买卖交易,尤其桥的两端更是商铺林立,当时的人称之为“河市”,人们到河边进行贸易也称为“上河”。

10双亭桥

北宋东京,诸河汇集,交通便利,古有美誉:

“天下之枢”。

时城内城外,桥梁林立,砖、石、木、平、拱、吊,形式多样,建筑技巧。

水中行舟,桥上车马,人来人往,如诗如画。

现取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亭桥之意,仿南宋墨客夏圭《溪山清远图》桥亭之形。

想今日游人往来之便,筑建此桥。

中流设吊桥一座,供大小船只通行上下,左右盖瓦亭两间,为南北客人遮阳避雨,故曰“双亭桥”。

桥体平直没有高低起伏,走过时不费力,也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残疾游客朋友。

11鸳鸯桥

前面我们介绍过,汴河被称为古开封的生命河,城内有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有河必有桥,因此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宋代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据统计当时开封就有桥30余座。

砖石结构的、木制结构的、平桥、拱桥、吊桥,建筑技巧令人目不暇接,就像您己经走过的虹桥和现在所看到的鸳鸯桥。

鸳鸯桥中间部分特别高,是为了方便船只通过。

而在桥的两边都建有台阶和通向临近河面的平台,您可以走下平台,体会一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意感受。

因为桥的左右两边不对称,所以这座桥又叫“鸳鸯戏水桥”。

鸳鸯是一种水禽,相传雌雄成双,一生一世都不分离。

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描写鸳鸯双飞的诗篇,后来便用它们来比喻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陵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美妙诗句,千古传颂。

当您走上鸳鸯桥,是否有相同的感受呢?

在这里,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走下鸳鸯桥,您的右前方是秀野园。

这是我们为满足游客朋友休闲娱乐的要求而特意开发的。

12秀野园

《清明上河图》除了描绘东京繁华的城市以外,还表现了远郊的田园风光。

秀野园中稻菽飘香,鸡犬相闻,农家风味十足。

在瓜棚柳巷之下烧烤、野餐另有一番自然情趣。

13勾栏瓦肆

亲爱的游客,前边那座看似简陋的草棚就是北宋时特殊的民间艺术舞台——“勾栏瓦肆”。

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宋城市制度的概况。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北宋的城市制度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居民生活就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打破了唐代“坊”与“市”的界线,也就是居住区与商业区相分离的制度,坊市合一,相互渗透。

人们在居住区就可以进行贸易,不需要再像《木兰辞》中所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那样东奔西跑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勾栏瓦肆就应运而生了。

据史书记载,当时流行的评书、相声、杂技、口技、相扑、傀儡戏、皮影戏、般杂剧、弄虫蚁等民间艺术就在这里表演,所以通俗地说,它就是普通市民的娱乐场所,也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歌舞剧院的前身。

14鸿福寺

咱们直走就来到了鸿福寺。

北宋时佛教盛行,仅东京开封就有佛寺913座。

当时的佛寺分成两种,一种是由皇帝赐匾额的合法佛寺,另一种是没有匾额的非法寺庙。

在《清明上河图》中,这里只画了一间山门,一个和尚披着佛衣站在门口,并没有标明寺院的名称。

我们建园时,考虑到北宋东京开封香火最盛的是东鸿福寺和西鸿福寺,于是就把西鸿福寺建造在这里。

鸿福寺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

元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到,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踏春游玩。

您进寺后,在您右边的东殿是武圣殿,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

在左侧的西殿是百子堂,供奉着送子观音,正面大殿为观音殿,殿内供奉的佛像是特别请开封大相国寺的高僧开光的,以保佑天下众生。

15上善门

穿过平桥,您眼前的这座巍峨城门,就是上善门。

它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复原的城门高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

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建筑也要分三六九等。

从上善门的宏伟气势,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之后开始了京城的防务建设。

第一步就修建了方圆50里、165步长的城墙,城墙上像上善门这样的城门就有17座之多。

在《清明上河图》中,上善门起了分界的作用,恰好把城内的繁华建筑与城外沿河街市一隔为二。

过了城门,我们才算是真正进了城。

城门上那些钉也大有讲究,横7竖9,一共63颗,说明这里还不算是最高级的。

如果是皇宫大院,那横竖都得是9颗了,一共81颗。

因为九是个位数的最大值,古代人把九九八十一看作是阳数之首,所以含有“至尊”的意思,也象征了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

更有意思的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上善门的前面两个字被作者隐藏了起来,只是点了两个点。

不过据史料考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东京开封东南部的景象。

当时,开封东南有一个下水门;

也称东水门,它的北边是通津门,南边就是上善门。

东水门的水是从中间穿过城门洞流进城内去的,而《清明上河图》中的河水却是从城门的正前方流过的,由此推断,这座城门应该是上善门。

这一论断是否合理,还值得深思。

游客朋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16清明上河园全景

爬上城楼,到全园的最高点去看一看。

在那里,您能俯看到景区的全貌。

从城楼向西看,就是我们下面将带您游览的城内景点。

17孙羊正店

游客朋友,过了上善门之后,请您先向右看。

那座生意兴隆、绣旗高飘的酒店叫做“孙羊正店”,它是《清明上河图》中又一处点睛之笔。

刚才我们己经向您介绍过十千脚店,“正店”和“脚店”的不同就在于正店能自己酿酒,而脚店不能酿酒,它卖的酒都是从正店里批发而来的。

所以正店通常是指那些资金雄厚的大型酒店。

据记载,孙羊正店称得上是北宋时东京开封72家正店中的佼佼者。

请您仔细看一下酒店门楼前的装饰,那称之为“欢门彩楼”,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霓虹灯。

门前4个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灯笼,叫做“栀子灯”,因为它非常醒目而且容易辨认,成为酒店的标志。

门口的栏杆叫“拒马叉子”,本来是专门在迎接皇帝圣驾时,为了防止牲畜撞到墙上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性的装饰品。

在店前的广场上,还有惊险异常的喷火表演。

“孙羊正店”里餐饮设施齐全,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有宋代小吃、宫廷御宴等,您大可以一饱口福了。

18王员外家

孙羊正店对面的那座宅院,门口牌子上写着“久住王员外家”,员外是古时候退休官员的通称。

北宋时开封的流动人口很多,客店多得数不胜数,一些当官的人也争相经营。

您眼前的这座客店,就是一位姓王的员外所开的,而“久住”两字实际上是一句广告,用来吸引客人。

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客店,它在我们清明上河园却是北宋民间文化的载体。

王员外有个女儿,年方16,生得国色天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但这位小姐的性格倔强,不相信所谓的媒妁之言,一定要自己找个称心如意的郎君。

于是就搭起了彩楼,要抛绣球招亲。

如果有哪位小伙子有幸被彩球打中,就可以上楼去,和王小姐“拜堂成亲”了。

只是您千万不要当真啊!

“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细节。

而王小姐招亲是我们特地为游客朋友编的一个节目,为的是让您可以亲身体会到古代招亲的风俗,增加您游玩时的喜庆气氛,希望您玩得开心。

参加完王员外家的喜宴,请出门向前继续游览。

19九龙桥

九龙桥为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主景之一,是清明上河园最高最长的桥,因跨度太大所以采用联拱结构修建。

它不仅方便了过往行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艺术精品。

桥旁的大银杏已近千年,是宋代遗物。

它用浓密绿荫笼罩着九龙桥,桥上山风阵阵,桥下流水潺潺,松涛盈耳,鸟语花香,把游人的疲劳消除得一干二净。

20拂云阁

拂云阁是园内最高的建筑,为明四暗三结构,三层红楼迤逦而上,四檐金瓦熠熠生光,耸立于连天碧波之间,一见之下顿起登临之意。

清明上河园这座阁,取名"

拂云"

,有两层含义:

一是触摸,表示阁高入云端,轻拂白云;

二是清洁,吹拂去历史的烟云,还宝图一个真迹。

也许,当初张择端大师的《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也叫《西湖争标图》)被列为神品后,就曾藏在这高阁之中。

21蹴鞠场

眼前您看到的就是清明上河园中的蹴鞠场了,让我们暂时忘掉世界杯的遗憾,领略古代足球的神奇。

小小皮球一旦飞起,仿佛注入了踢球者的灵魂,附着在头、肩、背、胸、腿、脚上,与踢球者做最亲密的拉丁舞。

技艺华丽若此,踢到天荒地老又有何难?

老马、贝利携手至此,也要为蹴鞠大声喝彩。

22四方院

这座小院,面积不大,庭院不深,殿宇不巍,然而却是个重要所在。

从名字就看得出来,“四方”显然不是仅仅指面积形状,而是指“君临四方”的显赫地位和帝王气度。

皇家园林内,巍峨大殿旁,独辟这座园中之院,宫外之殿,当然首先考虑的是皇帝与娘娘的园中小憩。

四方院的第二个功能是:

使臣们礼节预演和等候召见的所在。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是:

皇帝如果不想上朝,还可以假托疗养在这儿接见朝廷主要官员,临时办公,实施遥控。

如今在这里你可以亲身参与大宋科举考场的场面。

着古装、入号舍、答考题,品位考试之苦涩艰辛、享受中榜之欢欣鼓舞。

23丹台宫

丹台宫的前身为少府监,相当于皇家科学院。

歇山、悬山厅堂,曲折迂回游廊,点缀以小桥,水池,奇石,花木,是一所严谨雅致的园中之园。

园内分隔为几个大小、形状不一的庭院组合,分别为造纸馆,织锦院,司南坊,大宋官窑,火药馆等。

两宋科技水平发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成熟的,参观过丹台宫,相信你一定会为我国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