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31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殖场立项报告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二、场地规划

(一)、场地选择

该养殖场建设在达石莫镇以西800米,浩力宝诺尔周边,占地面积约300亩,场房面积约4000平方米(附场地设计平面图),

(二)、场地设计

1、场地区分。

场区内分有生活区,养殖区、绿化区、围封水面等,相互间彼此分隔,互不干扰,有利卫生、防疫和防火。

2、场地选址要求

1)、靠近水源2)、地势较平坦3)、有工业用电4)、能形成封闭区域5)、交通较为便利。

3、占地面积

场房占地面积为3000-5000㎡,禽舍面积400㎡,水池面积4000㎡,水池深1米,围墙高2米,穹顶跨度50米。

(三)场房规划图

(见图纸)

(四)场房结构

场房为砖瓦结构,50厘米墙体,人体架,彩钢瓦,塑料窗、水泥和水磨石地面。

(三)、场地绿化

场地内绿化采取乔灌结合、高矮搭配、逐年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使场区内环境优美,即适宜发展经济,又便于旅游观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帮扶措施

(一)、确定帮扶对象

(二)、帮扶办法

向帮扶对象无偿提供幼雏,提供幼雏生长期内所需专用食料,签订协议回收蛋禽,保障帮扶对象利益。

(三)、提供技术援助

对签订协议的帮扶对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治疗疾病和病虫害防疫。

四、养殖品种与养殖前景分析

我国现有禽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肉鸽、鹌鹑、乌骨鸡、野鸭等。

其中很多品种已经成为大众离不开的保健食品,必将平稳发展。

作为新的食品源,发展前景看好,市场强劲,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比较适宜把握住有利时机,进行产业化养殖。

五、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支持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科研报告编制提纲》;

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3、内蒙古地区旗(县、市)“十五”经济建设规划;

4、新巴尔虎右旗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相关政策。

2、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草”、“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农牧区基础建设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3、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都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确定了全面推动新型、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目标,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养殖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生,该项目也必将对达石莫镇养殖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项目初步拟定以达石莫形成基地加农牧户的联合养殖格局。

这将对达石莫的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养殖基地”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六、养殖项目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牧区养殖业具有示范作用,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养殖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

2、达石莫镇有着广阔的水面资源和庞大的畜牧养殖基地,养殖市场一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

3、我们企业所经营的养殖业相比传统畜牧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养殖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

4、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养殖项目的建设,禽种质量的改善,育肥出栏加快,销售利润大幅增长,将直接带动达石莫镇及周边农牧民增加收入。

5、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达石莫镇位于西旗东北,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扬沙天气频发。

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是随着农村特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的草原,有必要进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合适于这个形式。

项目的提出正符合现阶段农村牧区生态建设的需要。

三是达石莫镇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经济结构单调,单位产量不高,且经济效益低。

因此,以养殖业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提高现代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七、项目建设的条件

(一)项目的自然条件:

达石莫镇位于西旗政府所在地以北80多公里处,主要由草原和丘陵两大地貌构成,地形为起伏山地和沙丘交错地带。

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光照时间长,年均7.1摄氏度,最高36摄氏度,年均日照2800小时,年均降雨340mm,蒸发量2505mm。

属呼伦贝尔闭流区,静水位5-10m,成井深40-200米,单井日涌水量40-60吨,土壤类型为棕钙土、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土质松软,养份含量低。

(二)资源条件:

项目区各农牧户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已具备,饲养潜力很大。

S203公路贯穿于项目区,程控电话、邮电通讯普及全苏木,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

(三)项目选址地点,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但水温较低,无浮游生物,水下无藻类生长,不宜发展有水温要求的养殖项目,必须通过改造提高水面温度。

八、投资预算

(一)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预算采取概算指标法进行,引进价格按当地以及当地现行价格估算;

其他投资按照相关行业的有关定额标准进行估算。

项目各部分投资额如下:

厂房预计投资万元,工时费28万元,工业用电8万元,围封水面万元,选购禽种16万元,其他5万元,合计万元,第一年投资44万元建设基础设施。

第二年投资41万元建设场房、育雏房和禽舍。

第三年建设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二)项目组合:

本项目所需投入资金,以自筹资金和当地政府配套设施组成,资金投入由企业独资自筹,当地政府应为企业的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主要是政策支持和电力供应等。

其中有关内容应以合作协议的形式加以规定。

(三)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统计:

1、销售收入:

养殖年出栏万只,盈余饲料销售收入万元,项目投产后年总销售收入为万元。

2、利润及分配:

各项财务指标如下: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税前税前财务净现值(ic=10%):

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

3年(包括建设期);

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包括建设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财务内部收益率远大于%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十、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在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将以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营销网络,确保该项目工程的顺利建设和项目建成后的高效运作,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

(二)、家禽饲料项目运营阶段管理模式及其人员配置:

本项目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进行运作和经营。

在整个项目的运行结构中,饲料基地为养殖基地提供饲料,基础禽种由工作人员进行饲养和日常管理,科技服务体系为整个繁育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项目各环节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基地工作人员在这一共同体中承担着繁育以及出栏前的饲养任务。

本企业作为本项目的建设主体,承担着种禽的改良、科技服务等主要任务。

在项目建成后,各环节之间,即饲料种植与繁殖基地之间,工作人员与繁育地之间都要在企业的管理和监控、协调下进行单独核算,相互这间通过合同契约、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商业化运作,通过利益杠杆,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项目建设的内部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并由项目总部统一调拔与合理支配,要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禁项目资金挪作他用,提高资金效率,保证资金安全运转,对项目内物品购进要多方均价,降低成本,节约投资,提高质量。

要分类制定详细的项目技术标准,在具体施工中严格执行。

要建立项目检测评价,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的质量优质、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进度、效率等进行全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十一、社会评价

与家禽饲养项目关系密切的主要利益群体分析

(一)能配合农牧业产业协会、农业综合服务站等决策机构,促进地方农牧业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优化;

(二)社会效益评价:

能带动当地农牧业发展新型农业项目,实现多种经营,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其他影响:

项目的实施后还将对农牧民进行短期培训,这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并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来源;

(四)环境影响评价:

此项目是属生态保护性舍饲圈养项目,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对牧畜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畜肥改良土壤、农田加肥等都有很大好处。

十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牧民培训和当地的技术服务是保证项目技术路线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加强。

2、在项目安排和有关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优惠政策,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条件,必将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3、建议尽快实施该项目。

十三、项目建设三年规划

第一年完成场房700㎡建设,生活区120㎡建设,养殖蛋鸡1万只,蔬菜地整体规划建设,为下一步养殖野鸭和其他养殖奠定良好的饲料和资金基础。

第二年完成场房2400㎡建设,场区围封、道路硬化、厂区绿化,养殖绿头野鸭2万只,完成农牧民养殖培训和扶贫工作,建立完善的产供销体系。

第三年完成场房1400㎡建设,建设700㎡冷库,基本完成产业化建设的整体框架。

十四、结论

项目区农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可开发土地多,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较完善,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为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当地农牧业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单位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和高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运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产品选择适宜,市场需求稳定、旺盛,发展潜力大,为本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保证,建成后可向市场提供优质肉禽5-6万只,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可有力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大大推进当地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牧业结构调整,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采取“公司+基地”的方式进行运作,农牧户是首先受益者。

体现了该项目不但能使建设单位快速发展,壮大实力,而且还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农牧民的快速致富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自治区的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

项目财务评价结果良好,各项财务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

经分析和论证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条件成熟,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具有实现的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