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01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一中16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Word格式.docx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有对应关系

B.性激素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C.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

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C.细胞质中的DNA会影响生物的遗传

D.受精卵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10.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中,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3.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征的是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1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1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厘米B.6~16厘米

C.8~14厘米D.8~16厘米

16.有研究发现:

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所谓“生物类型”是指

A.种群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中不含生长素,因为生长素是植物激素

B.在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C.在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C.种群密度一定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中的个体数

D.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越多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血清

B.淋巴中混悬着吞噬细胞

C.肌酐含量超标,稳态遭到破坏

D.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少

20.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全部正常

2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

B.血浆中的水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免疫体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是稳态的调节系统

22.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是“萨顿假说”的依据

D.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外膜上产生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2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上升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溶菌酶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会传染艾滋病

C.结核杆菌等抗原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

D.T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细胞

2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C.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D.吲哚丁酸不是植物激素

27.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8.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上升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29.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3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C.Nt=N0𝛌

t,其中𝛌

指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D.一池塘中的全部鱼不是群落,也不是种群

31.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自然演替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32.如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

B.①阶段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②阶段需要细胞分裂素

C.①阶段有细胞增殖,但无细胞分化

D.②过程为脱分化,③过程为再分化

33.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D.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35.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

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

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

C.如果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D.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的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3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38.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

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39.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B.碱基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DNA上是连续的

D.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40.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

B.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

C.根尖细胞分裂中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两者是不同步的

D.经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9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中耕松土,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甲、乙根系细胞加强,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类型属于(填“对比实验”或“对照实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类型属于(填“对比实验”或“对照实验”)。

(5)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活化能是指。

42.(7分)玉米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中部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2N=20),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

(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填“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或“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其关键原因是。

(3)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种授粉所获得的玉米粒色如下表:

授粉

紫红粒玉米(粒)

黄粒玉米(粒)

587

196

823

412

386

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只进行授粉Ⅲ一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

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植株,,观察后代的性状。

43.(9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右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a代表的离子是。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mol/L

145mmol/L

b

140mmol/L

5mmol/L

(2)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

当这类药物作用时,

下图中[ ]内的神经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 ]持续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方框内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3)若在离肌肉5mm和50mm的神经纤维上分别给予电刺激,肌肉将分别在3.5ms和5.0ms后收缩,则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是mm/ms。

(4)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

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

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

(5)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舌和软腭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成、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22)。

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质膜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3),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

猫科动物在早期进化阶段缺失了针对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T1R2,因此表现出对糖类食物的冷漠行为。

据上所述,味细胞质膜表面受体激活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

据上所述,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

A.抑制小鼠苦味神经之间的冲动传递

B.刺激并打开甜味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

C.阻断小鼠苦味细胞与其味觉神经之间的联系

D.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

44.(8分)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结构。

新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45.(7分)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

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基因;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

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

1事,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生物学科试卷解析

命题人:

朱晓丹

1.C

【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为1.5

2.B

【解析】硝化细菌不含线粒体;

乙为真核生物;

丙为病毒。

3.C

【解析】①图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两个时期,A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①可表示表示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

间期过程中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含量加倍,②中染色体:

DNA=2:

0:

2,说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

③中染色体:

1,代表有丝分裂的末期,表示细胞分裂完成,D正确

4.C

【解析】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老年斑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

5.A

【解析】可根据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对叶绿素进行提取

6.B

【解析】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的;

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除存在于叶肉细胞外,还存在于果实等器官的一些细胞,正确。

(P100);

萨克斯的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产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7.B

8.A

【解析】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无对应关系;

性激素属于固醇,只含有CHO

9.B

【解析】教材(P18)——教材(P25)

10.D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

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11.A

【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

12.C

【解析】pen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13.D

【解析】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亲代,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为0。

14.A

【解析】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型。

15.C

【解析】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14厘米。

16.C

【解析】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指的是188种杂草中的324个品种,在遗传上有多样性。

17.A

【解析】生长素为植物激素

18.C

【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19.B

【解析】“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20.D

【解析】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BXbY和iiXBXb,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bY)的概率为1/2×

1/4=1/8,A正确。

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IAiXbY)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IAIA、IAi)(XBXB、XBXb)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bXb),C正确。

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IBiXbXb)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IAIBXBY)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IBIB、IBiXbY)的概率为1/2/×

1/2=1/4,B正确。

他们的女儿色觉基因型为XBXb、XbXb,D错误。

2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