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08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1)等级制度(布局、规模、道路、城墙、建筑物等)

(2)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

2、建筑工官制度(司空、司徒)

3、瓦的发明

4、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的应用

5、木架技术

实例:

西周早期遗址—陕西岐山风雏村四合院(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三、春秋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1、高台建筑(铁器、耕牛)

2、瓦的普遍应用

3、开始使用砖

4、鲁班

5、建筑色彩、装饰

陕西风翔春秋时期宗庙、陵墓遗址

四、战国

1、城市:

齐——临淄

楚——鄢郢

燕——下都

韩——宜阳 

赵——邯郸 

魏——大梁

秦——咸阳 

2、高台建筑

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体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反映统治阶级追求享受,争胜好强心理反映战国时期建筑水平

秦咸阳宫殿

 

3、最早的工程图

1974年考古发现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出土98cm*48cm*1cm的铜版图叫“兆域图”。

推测制图年代:

公元前308年,距今2300余年。

按一定比例绘制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工程图。

4、建筑技术

1铁工具2筒瓦、板瓦在宫殿广泛应用3制砖业4木工技术

四、秦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加强统治:

修池道、筑长城、开鸿沟、普灵池、造陵墓、建阿房宫。

1、长城:

西—临洮,东—辽宁遂城,全长3000余公里

2、城市:

咸阳城

3、宫殿:

阿房宫

4、陵墓:

骊山陵

五、汉

汉代经济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古代建筑处于发展阶段。

汉长安(2.5倍于罗马城)

2、宫殿:

11处西汉陵墓

3、佛教建筑

4、建筑技术:

(1)木结构

(2)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

(3)石建筑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默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

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治不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建筑上不同两汉时期,没有多少创新,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成就。

1、佛教建筑得到发展

(1)佛寺

北魏洛阳永宁寺——最古老的佛寺

(2)佛塔

木塔——永宁寺塔,

砖塔——河南登封嵩岳寺

(3)石窟寺

形式:

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

四大石窟1甘肃敦煌:

莫高窟

2山西大同:

云岗石窟

3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4山西太原:

天龙山石窟、

舍宅为寺,南北朝时期官僚捐献宅邸,作为寺庙使用,建筑的形式发生变化。

2、园林有所发展

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人工雕琢的部分增多,讲究情趣、寄情山水

造园手法:

在有限的空间内摹仿自然山水风景。

3、家具形式有所变化

4、石刻技术比汉代有所进步

1、都城建设(两都制)

大兴城(隋文帝) 

东都洛阳(隋炀帝)东西二京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2、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南—杭州,北—涿[zhuō]州,约2500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

设计人:

李春 

特点:

敞肩、空腹、石拱桥,

跨度37m,由28道石券并列组成,是我国古代石建筑的瑰宝。

4、建筑设计上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宇文恺

历史背景:

唐代是我国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潮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巨大的发展和提高

政治措施:

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文化等方面

建筑成就和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1)城市:

唐长安、东都洛阳城

(2)宫寝:

唐长安—大明宫(相当于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多)、麟德殿

2、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地势、引导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

问题,并已定型化

4、设计与施工提高——“都料”

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

(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式)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没有纯粹装饰构件,不用或少用补间铺作,无平板枋

7、对周围国家产生影响

8、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门阀制度瓦解,大批布衣、文人兴起隐居,使园林小型化、功能内容丰富。

五代

中国进入五十年的分裂时期

建筑上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创新较少。

石塔:

1、南京栖霞山舍利塔

2、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

砖木混合结构塔:

1、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2、杭州保俶塔

宋代是中国历史在唐朝大统一和五代十国战乱之后,进入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经济上:

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军事上是我国古代较衰弱的朝代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建筑成就: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宋代打破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 

宋代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M0)

《营造法式》—李诫,M0(材)—八等 

宋崇明二年有定法无定式

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纵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体建筑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建筑外观细致、柔美、纤巧秀丽的风格,彩画、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4m

6、园林兴盛

宋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

7、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平江府

建筑方面仿效汉族传统,沿袭唐代建筑风格。

1、天津蓟县独乐寺

2、北京天宁寺—砖砌仿木建筑

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木塔

吸取宋、辽的文化,其建筑风格既沿袭了辽代的传统,又受到宋朝建筑的影响。

1、金中都

2、芦沟桥:

建于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

建筑方面:

1、城市建设——元大都

占地50平方公里,建于1267年

2、宗教建筑:

喇嘛教—北京西四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

佛教建筑—山西洪洞县的广胜下寺

道教建筑—山西永济县永乐宫

3、宫殿:

工字型平面、琉璃外檐装饰、色彩、壁毯、丝质帷幕

建筑特征:

1、域外文化再度发生影响

2、木构外观简洁,梁式富于变化,大胆使用减柱、移柱法等

反映了社会经济凋零和木材短缺而不得不采用了种种节约措施

3、喇嘛教盛行

伊斯兰建筑与中国传统结合庭院(新疆)

1、砖普遍用于民居(城市)

长城、空斗墙(明代之前夯土墙)、无梁殿

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并广泛应用

3、木结构方面:

定型、简化,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弱

4、建筑群体的布置更为成熟,利用自然环境、营造气氛

5、私家园林发达

“仿效自然、回归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冶》——计成

《园冶注释》——陈植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延续至今

8、明北京城—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

1、园林达到极盛期

“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

2、喇嘛教建筑兴盛

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

《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

“样房”、“算房”以斗口尺寸为模数

5、西洋文化的输入

第二章城市建设

城市:

具有商业交换职能的由防御设施的居民点。

城:

防御职能市:

经济职能

中国古代城市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手工业商业区,居民区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宏伟壮丽的伟大城市在城市选址、城市供水排水、交通运输、防水、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隋唐长安,北宋东京,元大都,明清北京,南宋平江、临安。

城市发展阶段

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

2)里坊制的确立(春秋至汉)

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

里坊(闾里):

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则限制在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城市主题布局:

大城包小城(曲阜鲁故都)二城东西并列(易县燕下都故城)

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

4)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

“日中做市,招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纵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业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城市的建设。

城市类型:

政治军事、经济职能

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划制度—《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解释:

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个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居住区,朝廷宫室和市场居住区的面积一百里余。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

1.选址,水源问题

选址:

政治、军事、经济、地形、水文、风水

水源:

城市饮用水,苑囿用水,漕运用水

《管子》: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2. 

安全问题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建造城是为了保护国君,建造郭是为了看守人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内城——子城、阕城

外城——罗城、国城

防御措施:

瓮城、敌面、其他防御设施

3.都城的布局方式

都城的布局是保证帝王的使用与安全。

(1)帝王的宫殿为都城的主体

(2)里坊制

(3)市场的设置

4.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1伸出来的。

根据地形随宜变通。

5.绿化

6.城市防火问题

7.城市排水问题

都城建设

一、秦咸阳

1、抛弃传统的城郭制度,扩大城市规划境界,体现都城的宏伟、气魄。

2、运用天体观念布置城市,表现帝王的尊严和心胸。

3、利用地形布置城市的传统,近水布置。

二、汉长安

特点:

汉长安是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1、选址

“四塞以为固”、“沃野千里”、“高屋建瓴,可制天下”

2、布局 

(1)外形不规则 

“斗城”

(2)中轴线偏西,城市中轴线不突出

(3)宫中有宫,城外有城 

3、道路系统

“八街九陌”、“街街相经,廛[chá

n]里端直”旁三门,共十二座 

4、里坊

“街街相经,廛里端直”闾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严格的管理制度

5、市肆 

6、陵邑制度 

7、水系 

三、北魏洛阳

1、发展概况(历史背景)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均建都于此。

五大古都:

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2、选址

地理位置适中,经济上、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3、规划布局

(1)经过周密计划,运用传统的城郭制度

(2)三套城圈:

宫城、内城、外城(郭城)

(3)城市供水

(4)绿化

“宫阙壮丽,列树成行;

洛阳佳丽所,大道荡春光。

(5)佛教中心

(6)人口

北魏洛阳规划特点

1、采取营国制度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结构形式,方格网系统的规划方法。

2、城郭功能分区明确

3、整个城市分区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4、采用传统的经纬道路网

5、整个城市有一条完整的中轴线

四、南朝建康

南京—六朝故都、石头城

一、选址:

地势环境优越,“龙城虎踞”之称。

二、布局

1、按地形布置形成不规则的布局

2、三城鼎足

在宫城南面两侧又各建小城两座,东面是常供宰相居住的东城府,西面是扬州刺史衙署所在的西州城。

3、道路系统:

按地形布置

4、里坊、市、水系、绿化

5、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规模:

南朝建康规划特点

1、平面呈不规则形状

2、宫城部分按规划布置比较方正。

3、有一条城市中轴线,突出宫城主体建筑

4、坊、市部分比较凌乱,无规则,有明显的自发性

5、建康城实际上是一组城组成的,宫城、东府城、西府城、石头城仍为军事堡垒。

五、隋大兴(唐长安)

1、城市概况:

(1)历史背景

(2)选址:

历史悠久,军事政治中心,原长安城官民杂居,“水皆咸卤”在汉长安东南依龙首原高地建新城

(3)建设步骤:

历经九个月,城墙—开辟道路—划分里坊;

宫城—皇城 

—罗城

(4)命名:

隋大兴(唐长安) 

(5)规模:

84.1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隋大兴(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最繁荣的城市。

2、规划布局

(1)采用传统的布局形式,宫城为主体,中轴线对称

(2)三重城(宫城、皇城、大城)环套配置

(3)道路

(4)里坊、市肆

(5)水系、绿化

(6)国际性城市

隋唐长安规划特点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

1、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

(1)宫城居中、对称布置

(2)城郭制度、三套方城

(3)封闭里坊制

(4)独立设市

2、总结我国建筑群体及城市布局的经验,明显加强城市中轴线的作用,突出城市的主体建筑,是道路、市场对称,使城市布局完整统一。

3、宫外加筑皇城,建立皇城制度,使官府、民居分开。

4、都城建设是先制定周密规划,然后施工,才使城市建设得以成功实施。

筑墙城—开辟道路—里坊。

六、隋唐东都洛阳

1、历史背景:

两都制,就食于东方

2、兴建: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3、组织设计施工:

由杨素、宇文凯负责营建,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先宫城—皇城—外城

4、选址:

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北面依邙山,洛水横贯全城 

5、布局:

1、规模:

45.20平方公里 

2、全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城相套组成

(1)宫城—城市主体地位

安全性:

北面——曙义城、圆壁城

东面——东城、含嘉仓城

西面——隔城、苑囿

南面——皇城、洛水

位置、地势、防御功能

(2)皇城—政治位置相对降低

(3)外城—由洛水自然分开 

平面近正方形,全城九座门

3、里坊:

规整,103个坊 

严格封闭的里坊制

4、道路:

方格网布置,(定鼎门大街)主轴线宽度:

120米,

(正对)城门主干线宽度:

40—60米

划分里坊干道:

30米以下

5、市肆:

分工明确 

三个集中市:

南市、北市、西市 

南市—国际贸易场所占地2坊,外商较集中地,

北市—占地1坊,旅馆、酒店集中 

西市—占地1坊,一般的交易 

6、水系、绿化

6、规划特点:

隋唐东都洛阳是灵活运用传统规划方法的实例 

1、灵活利用地形

2、城市中轴线西移

3、城市布局虽不对称,但整体仍然均衡

七、北宋东京(开封)

选址的经济职能占首位

一、社会背景:

农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城市商业十分显著 

二、城市的形成:

1、地理位置—交通枢纽、工商中心

2、隋唐宣武节度使州所在地

3、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 

4、开封是逐渐改建、扩建形成的

三、城市布局

1、规模:

罗城面积为长安城的1/2,大内面积为长安城皇城的1/10,人口:

北宋末年达40万户(150-170万人)

2、开封三套城墙,三套护城河,宫城居中布置,大内、都城、罗城组成

(1)、大内—宫城 

四面开城门 

(2)、都城—内城 

周围27里,共有10座门,各城门皆有瓮城,城门名称与所通的地区有关

(3)、罗城—外城 

周围40里水旱门共20个,其中水门7个

(1)道路不砥直,城内有斜街

(2)御道断面具有创新性,宣德门外御道最宽,据记载200步,合40米,一般的道路宽50—25步,合10米。

(3)道路的主要干道为铺石 

4、河道 

(1)开封号称“四水贯都”,

(2)城内有四条河道:

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均与护城河相连。

(3)桥梁很多,城内外共有三十余座,其中汴河十三座,蔡河十一座,五丈河五座,金水河三座。

东京的桥梁以东水门七里外汴河上的虹桥最为突出。

5、开封城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

6、市肆、街道分散、沿街布置

7、里坊、防火

(1)传统的里坊制度彻底废除,到处是繁华街 

市的不夜城,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进步。

(2)建立了完整的防火制度

北宋时就设立了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台

8、绿化

(1)园林:

对外开放

皇家园林——艮岳

私家园林

(2)街边绿化

9、文化中心:

开封城的规划特点及影响

1、由旧城改建而成,城市平面不十分规则,道路系统有自发性

2、是一个商业都会,军事、政治的中心地位降低

3、三套城墙、三套护城河,宫城居中的布局

4、打破了传统封闭的里坊制度

5、打破了传统的市肆制度

6、服务业、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商业一条街,并出现了夜市、瓦子、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商业分散全城

7、完善的防火制度,为后代都城规划影响很大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都城建设的另一种类型,是一个转折点,反映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开放、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八、元大都

一、历史背景

1、历史悠久,建都前后长达900年

2、地理环境优越,军事要塞

二、城市建设

1、经过规划、设计

2、建于1267年,1271年完工,历经4年

3、主持人:

汉族人刘秉忠

三、对元大都规划建设有影响的城市—辽南京、金中都

四、城市规划 

1、有严密的计划和准备,然后进行规划建设

2、选址:

3、城市形制为三套方城:

外城、皇城、宫城

(1)外城:

呈长方形,共十一座城门 

防御措施—瓮城

(2)皇城:

近长方形

(3)宫城(大内):

中轴线与全城的中轴线重合 

4、元大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几何中心点

城东——太庙;

城西——社稷 

商市集中在城北钟鼓楼一带符合: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衙署布置不集中

6、道路:

网格状,“九经九纬”中轴线干道28米,干道25米,胡同6-7米

马可波罗赞叹:

“划线整齐,有如棋盘 

7、水系:

给水、排水 

8、居住区:

胡同

9、市肆:

分散布置 

五、规划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手法

(1)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线对称布置

(2)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2、整体的方格网道路系统(九经九纬)

3、完善的上、下水道

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是经过周密计划

九、明清北京

一、改建:

以元大都为基础,作局部修改,公元1417年(永乐十五年)营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