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18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2f

f<

u<

f

|v|>

u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4)成实像时:

(5)成虚像时: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cm 

B. 

8cm 

C. 

10cm 

D. 

18cm

2.小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3.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60厘米 

40厘米 

20厘米 

10厘米

4.小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7.5cm 

9cm 

13cm 

20cm

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4cm<

5cm 

2cm<

2cm 

 

5cm<

8cm

6.在探究“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李从实验室取了下面四块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实验中他将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16cmB.f=12cmC.f=8cmD.f=4cm

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15cm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6cm 

7cm 

12cm

9.小华将一放光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40cm 

30cm 

20cm 

10cm

10.将某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10cm<

15cm<

20cm<

30cm<

40cm

11.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32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

距离大于32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约32厘米 

约16厘米 

大于32厘米 

小于32厘米

12.小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cm 

C.16cm 

D.20cm

13.一个跳棋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

14.李明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 

大于20cm 

等于20cm 

大于10cm且小于20cm 

小于10cm

15.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若此时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所用的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12cm 

二、填空题

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像。

2.学校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 

cm.

(2)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适当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 

(选填“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 

3.晓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成像情况,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________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________.(选填“A”、“B”或“C”)

4.如下图所示,为幻灯机及其原理图.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________(选填“大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小于1倍焦距”),像距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________ 

(选填“实”“虚”)像.

5.一发光体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写焦距的范围)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吴洋同学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

(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移到如下图中所示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如果想让光屏上的像变大,应该将蜡烛往________移(选填“左”或“右”),同时将光屏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接着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远视镜片,光屏应_______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才能又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8.同学们能够看到水池旁绿色的竹子因为绿竹________ 

绿光(选填“反射”“透过”),如果想用照相机将山石和竹林拍下来,发现景物的像超出了取景框,应当让相机适当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景物,同时镜头要适当地________(选填“伸出来”或“缩进去”)。

9.学校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下图所示.

(2)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4)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5)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此规律制成了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学校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实验记录如下表:

2.如下图所示,是小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图。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确定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

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丙:

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上三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

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解决实验中问题

a.小亮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装置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烛焰,应将烛焰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b.小萍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请你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小波同学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________(选填“上”、“下”)调节.若光屏高度调好后,蜡烛和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调节光屏距离,使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线处,仍要在光屏上的到一个清晰地像,则光屏应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如下图所示是学校物理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

(1)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________应放在其它两种器材之间;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________.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的位置应在透镜的 

________;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____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变 

如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在 

________的范围了.

(3)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若此时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________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缩小了 

D.像变暗了.

6.小吕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成像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问题,此时他应该把凸透镜往________ 

调,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屏在同一高度。

(选填“上”或“下”)

(2)小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下图),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

(3)将物体由距凸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7.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上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

(3)当物距如上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倒立、正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是利用这种原理做成的。

(4)当蜡烛移到35cm的位置时,光屏要__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移动一定的距离,像才会变得清晰。

这时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