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22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标准化系列模板丨制度化管理制度汇编30 31 32 3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1.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要合理,能够起到有效的监视和测量作用。

4.1.4新安装的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要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

4.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

4.2.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以相应的国家标准为准。

4.2.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鉴定和校准。

4.2.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记录由公司行政部保存。

4.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4.3.1使用单位保证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4.3.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4.3.3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鉴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严禁超期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4.3.4对使用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视设备的繁简和操作难易程度进行必要的培训,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以及维护和保养知识。

4.3.5使用人员要随时观察安全和测量设备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和处理。

4.4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4.1使用单位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4.4.2生产部应对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台帐,包括:

名称、设备类型、购进日期、使用期限、现存位置、检定期限、目前状况等。

4.5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

4.5.1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应联系有资格的单位或人员维修检定。

4.5.2安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经使用单位、设备部门确认,按报废处理程序进行报废。

变更管理

为避免对健康安全环境的有害影响,有计划地控制公司内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和暂时性的变化,更好地削减和控制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风险。

本程序规定因变更而引起的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管理程序及方法。

3.1生产部属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公司负责人负责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变更的审批与管理;

4.1变更管理的分类

公司依据对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确定变更范围:

4.1.1管理体系及活动计划变更;

4.1.2人员、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变更;

4.1.3工作程序变更;

4.1.4工艺流程、施工时间及作业指导书的变更;

4.1.5设备设施变更;

4.1.6应急计划的变更;

4.1.7作业环境、场所条件的一般性变更。

4.2变更的级别划分

分为重大变更、一般变更小变更。

4.2.1重大变更指可能造成30万元以下上或一次性造成人员死亡二人以上事故的变更,包括重大危险或有害场所进行的变更;

4.2.2一般变更指设施主结构的改变、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改变,以及在2区危险场所和2区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的变更;

4.2.3小的变更指一般危险场所和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的变更以及本程序范围内的其它变更。

4.3变更的控制与管理要求:

4.3.1在生产建设和体系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本程序4.1范围内的变更,应对变更及其可能引起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新风险进行如下。

4.3.2变更前应对变更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如下管理:

4.3.2.1对提议的变更由提议部门编制变更申请报告;

4.3.2.2对变更可能引起的风险,按《风险评价控制》进行评价;

4.3.2.3应编制更改方案及采取必要的风险削減措施等形成文件;

4.3.2.4经批准的变更及采取必要的风险削减措施应采传递到有关部门及岗位。

4.4变更管理:

4.4.1管理体系及活动计划的变更:

4.4.1.1公司承诺、方针和目标的变更,由公司行政部提出,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查并填写变更审批表,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4.4.1.2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4.1.3体系文件活动计划的变更,由行政部提出,公司安全委员会审查,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4.2工作程序的变更

4.4.2.1设施的变更:

公司设施的变更,由变更单位提出申请,经公司批准后实施。

4.4.2.2工艺、原材料及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工艺流程的变更:

工艺、原材料及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的变更,由变更单位提出申请,生产、技术部门审核并提交主管副总审批、上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4.4.2.3对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重大变更:

对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重大变更,由公司行政部提出申请,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评审后,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4.4.2.4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一般性的变更:

对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一般性的变更,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公司行政部组织审核批准后实施。

5.相关记录

变更申请表 

变更验收表

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发挥安全标志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预防和警示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生活、生产区内安全标志标识和安全防护的管理。

3安全标志标识

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有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重视,预防事故的发生。

4安全色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意义分别为: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蓝色表示指令或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或通行。

5安全标志种类及使用目的

5.1图形标志

5.1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5.2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引起注意,已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5.3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5.4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

5.2警示线、警示语句

5.2.1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

5.2.2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

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6工作要求

6.1作业场所应按照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相应规定正确使用,对使用部位、内容、要求正确选择标志标识,同时明确相应管理要求、职责和权限,确定管理责任人和督促检查的方法,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6.2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3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应按GBZ158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志。

6.4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火灾时疏散途径、灭火设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方和物质应按GB13495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6.5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以及厂区内的坑、沟、池、井、陡坡等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

6.6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

6.8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

6.9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

6.10传动运输设备、皮带运输线应按规定设计带有栏杆的安全走道和跨越走道。

安全生产例会管理办法

1总则

1.1为规范公司、部门、班组安全生产会议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例会正常有序地进行,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三级”(公司、部门、班组)安全生产例会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例会之机,搞好安全培训、教育,根据生产特点进行及时提醒,通过加强沟通,确保安全生产。

2公司安全领导小组例会

2.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例会由安全领导小组主任组织召开,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成员须全部出席会议。

2.2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可与月度安全生产例会一并召开,也可提前召开(上一季度的下旬),最迟不能超过每一季度第一个月月末。

2.3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必须按如下程序:

2.3.1参会人员(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安全例会,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到会者,必须事先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安全领导小组主任审批)。

2.3.2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会议,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文件。

2.3.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汇报上季度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及上季度安全领导小组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

2.3.4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本部门上季度安全生产状况及本季度需要公司或其它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2.3.5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对本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详细部署。

2.3.6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对对本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作指示、要求。

2.4安全领导小组必须由专人做好完整的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2.5会议纪要及时下发,并由各部门负责人在所下发的纪要上签名。

2.6办公室应按文件管理的要求,及时做好安全领导小组有关材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的归档工作。

3公司月度安全生产例会

3.1公司安全生产例会由公司专职安全员牵头组织,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全部出席会议。

3.2公司安全生产例会一般安排在每月上旬召开。

3.3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

3.3.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会议,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

3.3.2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时,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或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将本季度安全领导小组精神进行传达。

3.3.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总结汇报上月公司安全生产状况、上月安全生产例会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及下月安全工作计划。

3.3.4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本部门上月安全生产状况及本月需要公司或其它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3.3.5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副主任对本月安全生产工作作指示、要求。

3.4安全生产例会必须由专人做好完整的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3.5会议纪要及时下发,并由各部门管理人员在所下发的纪要上签名。

3.6办公室应按文件管理的要求,及时做好年度安全生产例会有关材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的归档工作。

4部门安全生产例会

4.1部门安全生产例会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召开,部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须出席会议。

4.2部门安全生产例会于公司月度安全例会之后3天内组织召开(每月不少于一次)。

如有突发事件可以提前召开,提前召开必须得到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许可。

4.3部门安全生产例会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

4.3.1参会人员(部门管理人员、班组长)必须准时出席会议,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

若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

4.3.2部门兼职安全员主持会议,并传达公司安全例会会议精神。

4.3.3班组长分别汇报其班组上月安全生产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4.3.4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安全例会要求,结合部门安全状况,布置本月安全工作任务。

4.4部门安全生产例会必须有专人做好完整的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5班组长应及时将会议内容传达至班组成员,落实本班组安全工作。

4.6部门兼职文档管理员要及时做好部门安全生产例会记录的归档工作。

5班组安全生产例会

5.1班组安全生产例会由班组兼职安全员(班长)召开,班组全体成员必须出席会议。

5.2班组安全生产例会每周一次,不得超时限召开或不召开、少召开。

5.3班组安全生产例会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部门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班组例会。

5.3.1参会人员必须准时出席会议,并在会议记录本上进行签名,确有特殊情况履行好请假手续(部门负责人审批)。

5.3.2各组员分别汇报近期本岗位安全生产状况及提出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5.3.3班组长传达公司、部门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本班组实际,布置本月安全工作任务。

5.4班组长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留公司、部门检查。

5.5在记录本用完之后,及时在部门以旧换新。

5.6部门兼职文档管理员要及时做好部门安全生产例会记录的归档工作。

6班前安全会

6.1班前安全会由生产班组班长(兼职安全员)组织,本班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会议。

6.2班前安全会必须每班召开一次,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接班之后5~15分钟。

6.3班前安全会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

6.3.1参会人员必须准时出席会议,并在会议记录本上进行签名。

确有特殊情况请人代班,须履行好代班手续(部门负责人审批)。

6.3.2各岗位人员对岗位有无异常情况进行汇报。

6.3.3班组长根据工段任务,结合班组、岗位人员实际情况,明确各岗位本班的安全工作、对危险危害进行告知提醒,并按班前会布置的安全要求进行工作检查、督促。

6.4班组长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留公司、部门检查。

6.5在记录本用完之后,用旧记录本到部门换新的记录本。

6.6部门兼职文档管理员要及时做好部门安全生产例会记录的归档工作。

6.7在检修期间工段负责人必须参加,交待当日检修的安全注意事项,作好书面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