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790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情况汇报九月整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多年来,学校以“恭之德行,敏之专技”为校训,坚持“把需要岗位的人培养成岗位需要的人”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之路。

(1)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逐步形成

一是近年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调研和宣传,成立了以苍溪职中为主体的职教中心,并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五年规划,与普通教育统筹谋划,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学校通过新闻媒体、招生简章、家长会加强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并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就业观,逐步纠正、扭转职教学生“低人一等”的错误意识,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二)增加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县委、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把我校从元坝搬迁至县城后,我们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800万元完成了办公楼、实训楼二期工程建设,偿还了一期工程债务。

国土部门纳入专项资助帮学校建立挡土墙等附属工程,城建部门在校内修建了公租房,主要用于在县城无住房的教师住宿。

学校努力增收节支,改造了运动场,为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利用商业资金为学生宿舍安装了热水系统,为每个教室装备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

先后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1200万元建成了数控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和计算机三个实训中心。

今年为举办广元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新增实训设施设备680万,使我校实训设施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万元。

县林业局先后为学校捐赠树木100万元,对学校进行美化绿化。

学校投资近50万元打造校园文化,增加了校园文化石;

打造了“大国工匠”职教文化长廊。

通过与联通公司合作,投资200万元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

目前,学校有数控、汽修、计算机三个实训中心和电子电力拖动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室、汽车模拟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模拟客房等51个实训实作室,数字化教室50间,多媒体阶梯教室两个,图书藏书10万册。

校园wifi全覆盖,电子围墙全封闭。

我校办学条件基本能满足中职教育需要。

(3)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围绕廉洁学校创建工作,在广元市教育系统率先推行“四单三同两责”建设。

成立了廉勤委,建立了领导干部、处室及教职工权力清单并对权力运行等情况进行公开,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2015年7月,全市三同监督机制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全市各学校,南部、阆中教育系统及及外省单位先后到校参观学习。

通过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更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

我校2015年被评为“廉洁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每年初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制定了教职工《师德师风考评办法》,健全了坐班考勤制度和绩效工资考评、教职工奖惩机制。

经常性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并结合党建工作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学校教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无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涌现出刘小兵舍身救人等师德楷模。

2016年7月,被县教科局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三是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我校每年都要派出20余人参加,国培、省培,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安排专业教师、班主任到成都、南充等地考察学习。

聘请西科大教授刘仁道、成都财贸中专王辉、知名校友陈家戎等来校开办专题讲座,每年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和考察的经费在30万元以上。

学校对教师进行定期业务水平考试,对教师的学习提高促进作用明显。

四是大力优化教师结构。

近三年来,在人社部门和教科局的支持下,先后引进10余名大学本科生和2名研究生从事专业课教学,聘请社会专业技能人才25人,从下乡选拔优秀文化课教师十余人,让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强化德育管理。

学校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品德人格教育。

坚持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原则,强化学生内务管理。

一是坚持“值周教师负责制”;

二是坚持搞好“导师制”;

三是推行“领导干部蹲班制”;

四是建立了“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

五是实施学生自治;

六是加强9+3学生管理。

这些年,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规范,校风明显好转,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中职学生内务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2、严格教学管理。

一是强化教学督查,杜绝无效课。

教务处专人负责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专业部长和值周领导随时进行抽查,落实专人在监控室对课堂教学情况实行全方面的跟踪监测。

严格落实教学“七认真”,对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曝光,不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座谈,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

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听推门课制度。

三是出狠招治理无效课。

对无教案上课、坐着讲课、有5人以上睡觉或者课堂纪律差等无效课,一经发现,全校通报,并计入教师的业务档案,扣减工作量。

四是全面实行教考分离。

期中、期末考试实行文化基础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人员命题,专业课交叉命题,全校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登分的方式,并将考试结果(及格率等)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内容。

五是夯实毕业班工作。

教务处一名主任专抓毕业班教学工作。

年初学校给每个班定升学目标,做到“目标任务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

学校要求高三教师要研究考纲,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做到教学工作有针对性;

坚持月考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教师会和学生会;

定期召开优生座谈会和交流会,科任教师要对优生“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

班主任要跟踪优生的成绩轨迹,及时制订和调整辅导措施,积极培育“本科”苗子。

六是扎实开展课外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

成立有文化提升、专业特长、文学艺术、体育益智等类别的兴趣小组42个,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习热情。

2015年学校成功创建“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七是强化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

合理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大力推行项目教学,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坚持以科研带教研,以研究促进教学,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成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校在升学与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

历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对口高考,上线录取率都在90%以上,2015年高考我校本专科共上线344人,其中本科15人,上线率和上线总人数均居全市中职学校第一名。

2016年我校高考本专科共上线312人,其中本科上线13人,6人因技能突出被高校免试录取。

我校连续两年荣获广元市中职学校教育质量考核第一名。

2015年获得苍溪县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

2015年11月广元市中职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现场会选在我校举行,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得到各位专家、同行的肯定和赞赏,市教育局杨松林局长对学校给予高度评价。

我校教育科研连续三届荣获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闫书贵、王荣等多名教师与县猕猴桃研究所合作编写的专著公开出版并成为果农培训的必修教材。

教师每年有30余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

学校的技能竞赛成绩更是可喜可贺,截止去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等次奖23个、市级等次奖47个、市级团体奖11个的优异成绩。

今年3月,我校15名学生参加四川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较好成绩,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二名。

本月27日至30日,在我校举行的广元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共获得13个团体奖,获奖人数达51个,其中第一名有12个,一举夺得总成绩全市第一名,创历届技能竞赛最好成绩。

(五)办学模式多元化

一是坚持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如2014年,学校成为上海大众定点员工培训基地。

2015年被清华大学授予“后勤员工培养输送基地”。

2016年,我校选派了18名学生到清华大学后勤产业服务中心实习。

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江苏、重庆等知名企业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实践技能,磨练意志,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二是搞好“中高职衔接”。

如先后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行中高职衔接教育。

三是不断探索“普职融通”。

学校2015年3月与五龙中学签订普职融通试点方案,并于2015年10月开展首批普职融通教育,2016年高考中,首届普职融通班7人参加高考,其中2人以较大优势上本科线,其余全部上专科。

(六)强化培训和鉴定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扶贫培训,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针对苍溪魔芋产业、猕猴桃产业等新兴产业,先后组织师生赴永宁、石马、东溪、文昌、龙山等偏远山区开展技能培训。

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均在40期以上,培训总人数2000人以上,培训资金200万以上。

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人以上,为全县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学校出资5万元为白山村贫困户送物资、送温暖、送生活用品,改善了白山村务办公室办公条件。

组织全校教职工参与以购代捐共计42800元。

白山村成为脱贫攻坚的样板村,精准扶贫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二是大力开展面向各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

学校每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均在3000人次以上,鉴定工种20多个,多次获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除对在校学生开展技能鉴定外,积极拓展面向农民工、社会在职人员的鉴定。

并先后在青川县、朝天县、剑阁县、旺苍县、利州区等地开展了对外鉴定服务。

(七)认真落实资助政策,大力开展贫困学生资助。

一是认真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严格按照国家文件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国家下拨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生活补助。

二是学校千方百计为家庭贫困学生寻求资助渠道。

自2008年以来,台湾“千乡万才”爱心项目在我县实施,我校253名学生积极参加项目活动,得到爱心人士资助14.85万元。

从2014年起,中华职教社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每年资助贫困学生100人,每生2000元。

积极组织校友真情回报母校,结对帮扶李娟等贫困学生50余名。

台商协会、苍溪爱心同盟等也先后资助多名贫困学生。

同时,学校每年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教职员结对帮扶均在15万元以上,资助学生总金额在50万元以上。

取得以上成绩的原因:

一是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特别是县政府分管领导李县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二是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有包括人社局等培训部门、建设部门、国土部门和财政部门等;

三是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学校班子团结、干群关系融洽、教职工勤奋耕耘的结果。

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职业教育不被看好,招生困难大。

近年来,国家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的办法和措施,但这些仅停留在宏观层面,尤其是基层单位落实不力,政府层面的职业教育宣传还不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不高,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包括部分领导)、社会上占统治地位。

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还是个二流教育,职业教育仍然主要是差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动选择。

我县每年虽采取了大量措施,但由于许多政策(如普高的“三限”)得不到落实,其结果招生任务完成不到60%,普职比离国家规定的5:

5相差甚远,实际普职比为8.5:

1.5。

(二)经费投入未完全到位

虽然近几年来我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未得到落实,在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公用经费等方面与市内及周边发达地区职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广元市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联合颁发的《广元市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可以聘请不超过编制总数10%的兼职教师,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按照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平均标准一次性拨付,我校由于教学需要先后聘请兼职教师10余人,其经费全部由学校垫付,财政补偿一直未得到落实。

(三)专业课教师不足,专业建设缺乏活力

我校专业课教师绝大部分由文化课教师转岗而成,半路出家,专业水平不高,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许多面向市场的新型专业,由于没有专业课教师,一直不能申报开设。

近年来,虽然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但与学校发展和教学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与目标相差甚远。

更加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使学校发展后劲不足。

(四)产教融合流于形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

由于苍溪二、三产业不发达,与当地企业合作一直流于形式,导致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如前两年我们准备组织学生到某当地知名企业参观都遭到企业的拒绝,更不说接纳学生去顶岗实践,当地企业对中职生的就业岗位有限。

(五)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根据《中职学校建设标准》,按在校生3000人的规模,至少应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万平米,但目前我校占地面积仅116亩,建筑面积仅3.5万平米。

教室、实训室、图书馆、学生食堂等场地仍然不足,尤其是食堂目前仅能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我们每天中午只能让学生分批次就餐。

学校信息化建设也亟待加强。

4、几点建议

1、建立职业教育联席委员会制度,由县上主要领导牵头,协调各部门工作。

从政府层面加大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发挥各部门、各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全县一盘棋,普职联动,树立大职教观念。

2、尽快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30%。

落实《广元市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兼职教师经费的财政投入。

3.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解决学校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保证学校专业教学需要。

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学校适当的自主选聘专业课教师的权力,适当放宽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要求,如有的专业可招考专科的专业教师。

4、本着“普通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促发展”的思路,认真遵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调整普高学校布局,严格执行普教“三限”政策,逐步实现普职教育比例趋于合理。

保证我校每年职教招生人数稳定在1000人左右。

5、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措施,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促进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鼓励企业接收职校学生、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实训和实践。

大力吸引和联合民营企业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

6、创新普职融通机制。

采取“1+2”(高一结束后分流)、“2+1”(高二结束后分流)等模式,在普职融通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