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23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考点精讲五文档格式.docx

人口

空间分布

聚落规模

北方平原

平坦广阔

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一般较大

南方山区

地形复杂

相对分散

一般较小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对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使我国交通线路呈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1)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区

山区地形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交通线路的密度小,一般都是单独的线路;

而且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交通线路一般与等高线平行,呈“之”字形分布。

平原地区,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少,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高得多。

交通线路

限制因素

布局

线路密度

线路形态

工程造价

平原地区

受地形限制很少

网状分布

山区

沿山谷、河谷延伸

“之”字型

(2)科技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在科技水平比较低的年代,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的选择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显著降低,社会经济因素超越自然因素,成为交通线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的概念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如气温、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和大气环流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其周期长短不一。

气候变化包括空间尺度的变化和时间尺度的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就空间尺度而言,它包括特定地点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

就时间尺度而言,它以长时间而区别于天气变化。

(2)气候变化史的划分

从时间尺度来看,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22亿年到1万年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冰期是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比较温暖的时期。

在漫长的古气候变迁过程中,反复经历过三次大冰期气候,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的来看,地质时期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教材P.96活动答案:

1.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5亿年前;

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

2.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3.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1万年来

挪威科学家利用雪线的变化来追溯古代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则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寻找气候变化的规律。

从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变化曲线看,两条曲线在近5000年来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补充知识】雪线:

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从气温考虑,气温越高,雪线越高;

从降水量考虑,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充足,雪线越低;

从地形分析,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雪线以上可出现常年积雪,并形成冰川。

近现代的气候观测记录表明,自1861年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

A.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的趋势。

B.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C.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D.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改变体现出来,而气温和降水本身就是资源条件。

因全球变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如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3%,而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后,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但干旱和半干旱区因蒸发旺盛而更加干旱,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增加。

(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到2100年,世界上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全球气候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氟利昂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不仅能改变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还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其中二氧化碳对增温效应贡献最大(达63%),甲烷居其次(达15%)。

②人类滥伐森林,造成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CO2迅速减少。

细节提醒:

全球气候变暖也有自然原因,如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影响);

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退化成草原;

高纬度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尽管气候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为此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能得到的好处。

(3)解决途径

①开发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②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④加强国际合作。

考点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自然资源的属性

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从属性来看,各种自然资源还都具有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共同特点。

3.自然资源的分类

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自我再生性质来看,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可再生和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当开发利用得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4.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煤炭的用途极为广泛,素有“乌金”之称,人们不但以煤炭作为燃料,而且把煤炭当作工业原料。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60年代初期前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要能源

木材、水力

煤炭

石油、天然气

直接原因

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少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能源时代

木材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煤炭地位

对煤炭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程度低

煤炭在能源中居于优势地位,其开发利用对当时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

根本原因

各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

煤炭资源对世界著名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19世纪俄国的顿巴斯、德国的鲁尔、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都形成了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

5.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如下表所示: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

较大

减弱

起主要作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壤、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的影响

自然条件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

案例

长江、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成为古文明发源地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等,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等,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个旧等

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高新技术产业都靠近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

考点四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含义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主要是由自然作用造成的,但水库蓄水是人为活动,也可以诱发地震。

大多数滑坡、泥石流灾害都与人为改变山坡形态和覆盖状况有关。

总体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仍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人类不能完全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特征

含义

潜在性

灾害发生之前都有长短不一的孕育期,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以打破原有平衡和稳定性

突发性

灾害出现之前常常没有可直接感受到的前兆或严格的规律可寻,通常不易被人们查觉和分辨

周期性

相同事件间隔一定的周期后反复发生

群发性

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常常接踵而至或者是相伴发生

复杂性

灾害的周期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时间尺度上,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多因性

一种原因可能引起多种灾害,同一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4)自然灾害的类型

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当前我国对自然灾害的划分见下表。

灾害类型

主要灾害

气象灾害

暴雨、干旱、寒潮、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冰雹、大风、干热风、暴风雪、冻害、霜冻等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海水入侵等

洪水灾害

洪水、雨涝、凌汛等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冻融、地面沉降等

农业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和鼠灾、农业气象灾害等

林业灾害

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5)自然灾害的危害

世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首先表现为人员伤亡;

其次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第三,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短缺等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

第四,造成自然资源破坏。

自然灾害也能带来一定好处,如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闪电能杀死大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并产生臭氧。

2.中国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而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虫害、鼠灾等危害尤为严重。

其中洪涝、干旱最为常见。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我国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

(2)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海洋

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东部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中部

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西北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以暴风雪、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3)中国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类型: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雨涝:

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洪水和雨涝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

洪涝灾害的成因:

因素

影响

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汇水速度快,

有利于洪水形成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大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水系状况

支流多少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河道曲直

河道弯曲

入海口宽窄

入海口狭窄

人为

因素

破坏植被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A.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降水时间长,且多暴雨;

B.流域地貌特征:

河流两岸地势低平或低洼,河道狭窄弯曲;

C.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洪水期流量过大,水位过高;

D.植被分布:

中上游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严重;

E.人类活动:

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

洪涝灾害的危害:

洪涝灾害会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还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流行;

还会造成水、电、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危害。

洪涝灾害的防御:

利用气象卫星做好监测预报,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想结合,可以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水库,退耕还湖,可以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可以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可以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蓄洪区,可以降低水位。

非工程措施包括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

实施防洪保险;

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等。

关于河流的具体治理措施列表如下: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1

建设水利枢纽

调蓄径流,开发水能,利于灌溉等

2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3

建设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4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便利防洪和航运

5

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

协调各方利益,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