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70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

讨论以下问题:

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

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

2.怎样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

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

3.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

4.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二)结合刚才的讨论设计并分组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

说明:

书上的质量太多,如果取少了又达不到实验效果,(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取2.5克。

1.探究名称:

2.探究目的:

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精盐)

3.探究步骤:

(1) 

①称取2.5g粗盐,②量取5ml水。

注意:

逐匙加入并搅拌,到粗盐不再溶解。

(2) 

注意:

①一贴、二低、三靠;

②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

(3) 

①搅拌;

目的是

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4、学生根据教师引导求出理论产率:

5、进行误差分析:

(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改进?

(3)本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③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

④蒸发时水分未蒸干;

⑤盐粒溅出蒸发皿;

⑥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4)请讨论还有什么原因使实验结果偏低并补充 

(三)实验反思

1.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

2.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3.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

4.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正确方法呢?

学情测试

1.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

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3.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NaCl)和细砂  B.水和酒精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D.蔗糖和味精

4.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其物质类别属于

A.酸B.盐C.碱D.氧化物

拓展提升

1、(必做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

(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

(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

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

(4)实验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2、(选做题)实验室里有无标签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你至少用两种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课堂小结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

重点难点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碳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

实验准备仪器:

试管架、小试管、大试管、与之相配套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小烧杯、药匙、量筒、玻璃棒。

药品:

鸡蛋壳、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稀盐酸、醋、稀硫酸、纯碱、澄清的石灰水。

知识准备1.完成下表,小组内检查正确与否,并记住相关内容,组长组织检查。

名称

化学式

俗称

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3

小苏打

碳酸钙

2.观察上表中各物质的组成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

小新和小白一起动手,做一个会“喷火”的火山。

小新先在一个脸盆里放进一个小瓶子,然后,把潮湿的土堆积在瓶子周围,作成山的形状。

做这些事时,小新很小心,不让土堵住瓶口。

  小白把一大勺苏打粉(碳酸氢钠)放进瓶内,然后,将一杯滴有红墨水的醋倒入瓶内。

一切工作做完了,你猜,小新和小白看到了什么?

想知道吗,这节课自己动手做一做!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70……P71页,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用途(3分钟),小组长检查,看谁说的用途多。

(2分钟)

【实验探究1】首先认真阅读课本P71页,【实验11-1】,然后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Na2CO3与稀盐酸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生成的气体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与稀盐酸

【补充学生实验 

1】检验水垢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将少量水垢放入试管中,并加入5mL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讨论:

1、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

2、上面一组实验(四个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酸能与相同的盐反应吗?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补充学生实验2】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稀硫酸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在教师下指导板演 

第二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把一大勺苏打粉(碳酸氢钠)放进瓶内,然后,将一杯盛有红墨水的醋倒入瓶内。

观察现象。

【实验交流反思】

观察上述反应再结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反应物及生成物各有什么共同点?

你能试着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组内交流,归纳:

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

【实验探究2】首先认真阅读课本P71页,【实验11-2】,然后小组完成该实验。

1.认真观察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特点(注意观察,其构成微粒位置的变化)。

再观察下边的几个化学方程式,它们是否有共同特点。

(1)Na2CO3+Ba(OH)2===BaCO3↓+2NaOH

(2)2NaOH+CuSO4====Na2SO4+Cu(OH)2↓

(3)AgNO3+NaCl===AgCl↓+NaNO3

化学上把与上边的几个反应类似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定义)

1、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 

A、使馒头变白 

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

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

2.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可用来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1.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发生置换反应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C处产生气泡D.D处生成白色沉淀

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

1、学会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知识准备

1、复分解反应(定义)

你能总结一下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吗?

如果化合反应可以表示为:

A+B===AB;

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

AB===A+B;

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

A+BC==AC+B;

你认为复分解反应应该怎样表示呢?

【交流讨论】1、小组合作72页【讨论】并归纳总结

(1)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两种化合物相互生成另外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水至少一者生成。

(2)复分解反应的一般形式: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

符号表示:

2、复分解反应通常发生在酸、碱、盐之间,那么酸、碱、盐之间是否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认真阅读课本p72解决此问题。

3、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溶于水呢?

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如何应用附录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来判断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溶解性歌诀:

钾钠铵硝溶,盐酸盐除银盐,硫酸盐除钡盐,碳酸溶盐钾钠铵

【合作探究】

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

【学以致用】组内互相讨论完成下述练习,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看谁更快更准。

1.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若能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阅溶解性表)

①硫酸和硝酸钠溶液②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③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④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

⑤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⑥硫酸钡和碳酸钠溶液

2.你认为以下离子在溶液中能同时存在吗?

(即共存)

①H+、OH-②CO32+、H+③CO32-、Ca2+④K+、NO3-

【师生合作共同归纳】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前,两物质均溶于水或一物质虽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且与酸反应;

反应后,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至少一者生成。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2、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 

实验 

现象 

(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NaCl 

C.Na2CO3 

D.CaCO3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B.Na+、SO42—、Cl—、OH-

C.Ba2+、H+、Cl—、OH—D.Ag+、NH4+、NO3-、OH—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反应的是 

A、HCl 

和AgNO3 

B、KNO3 

和NaCl 

C、H2SO4 

和BaCl2 

D、NaOH 

和H2SO4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aCl2+H2SO4=BaSO4↓+2HCl 

B.KOH+NaNO3=NaOH+KNO3

C、2NaOH+CuCl2=Cu(OH)2↓+2NaCl 

D、 

Mg(OH)2+H2SO4=MgSO4+2H2O

6、下列物质中,与CuO、AgNO3 

、Na2CO3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D、.盐酸

7、下列物质的溶液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NO3 

B、NaCl 

C、Cu(OH)2 

D、MgSO4 

8、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

回答下列问题:

(1)向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解释原因。

(2)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会有什么现象?

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

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本课时中你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课后拓展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aCl 

MgSO4 

AgNO3 

Na2CO3 

B、 

KCl 

KMnO4 

NaNO3 

C、NaOH 

MgCl2 

D、Na2SO4 

NaOH 

2、用MgO、 

Mg、 

Mg(OH)2 

、稀H2SO4 

、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MgSO4的方法有( 

A. 

2种B.3种 

C. 

4种 

D. 

5种

3、(选做题)在我市经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OH-

NO3-

CO32-

K+

Ba2+

Cu2+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

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课题2化学肥料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知识准备1.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2.复习初二生物关于植物与无机盐的关系.

3.写出你知道的氮肥、磷肥、钾肥的化学式  4.铵盐、硝酸盐、磷酸盐、钾盐的溶解性怎样?

创设情境

1.讲述: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2.投影:

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研讨:

【学生活动】

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

【自主学习】课本76页-79页“化肥简介”部分,小组交流完成并展示。

1、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

2、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作用和性质

类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3、

(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

(缺)

(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

(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

(缺)

【师生共同归纳】

氮肥 

作用:

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⒈ 

常见氮肥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氨水:

NH3.H2ON%=15%--17%碳酸氢铵(气肥):

NH4HCO3N%=%

  硫酸铵(硫铵):

(NH4)2SO4N%=%氯化铵:

NH4ClN%=%

  硝酸铵(硝铵):

NH4NO3N%=%尿素:

CO(NH2)2N%=%

⒉ 

氮肥的特性 

(1)铵盐的检验 

实验:

【试管 

+(NH4)2SO4或NH4NO3+NaOH+热,+ 

石蕊试纸】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H4)2SO4+NaOH=Na2SO4+2H2O+NH3↑

  ②NH4NO3+NaOH=NaNO3+H2O+NH3↑

  小结:

①铵盐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氨气遇水生成氨水,氨水是一种弱碱,显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②农业生产上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失效。

(2)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NH4HCO3==H2O+CO2↑+NH3↑

磷肥 

  作用:

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穗多粒满。

  磷矿粉 

Ca3(PO4)2钙镁磷肥 

Ca3(PO4)2、Mg3(PO4)2

  过磷酸钙(普钙) 

Ca3(H2PO4)2、CaSO4重过磷酸钙(重钙)Ca3(H2PO4)2

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硫酸钾 

K2SO4、氯化钾 

KCl

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磷酸二氢钾 

KH2PO4硝酸钾 

KNO3

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阅读研讨】化肥的简易鉴别

1、阅读教材第79页到81页,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氮肥、磷肥、钾肥的简易鉴别”。

实验指导: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1)学生演示步骤1:

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磷矿粉、氯化钾为代表观察氮、磷、钾肥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

观察现象并填课本上的表。

(2)两学生演示步骤2:

一生以硫酸铵为代表加熟石灰研磨。

另一生以硫酸铵为代表灼烧。

(3)两学生演示步骤3:

一生以氯化钾为代表加熟石灰研磨。

另一生以氯化钾为代表灼烧。

2、分析完成下列检测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讨论交流。

1)怎样从3种化肥中区分出磷肥?

2)怎样区分氮肥和钾肥?

3)铵态氮肥有什么化学性质?

4)讨论写出熟石灰与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铵态氮肥使用和贮藏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呢?

3、阅读讨论第81页本课题小结中的表。

1.硝酸钾、硫酸钾、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和 

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 

、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 

 

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 

肥,如:

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生长发育迟缓,应施用 

肥,如 

要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要施用 

3.小山家的棉花叶子发黄,且出现倒伏现象。

请你帮他参谋一下,建议他购买的化肥是( 

A.硫酸铵 

B.硝酸钾 

C.磷酸钙 

D.氯化钾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5.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是 

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 

6、农村有句谚语:

“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该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这种钾肥是 

2.根据下表中左栏所列化肥的性质,从下列使用注意事项中选择合适的项(可选多项),将基序号填入表的右栏中。

  a. 

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

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b.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c.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

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d.不宜长期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