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874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Word下载.doc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啼鸟:

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

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

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欢快的气氛

无情的风雨

实让人惋惜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象——境——情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牛刀小试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景):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悟情)

小结: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概括形象特点;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范例展示: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此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一般表达式

本诗用了……手法,写了……内容,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抒发了……志向。

特别提示:

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牛刀小试:

双调·

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运用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选取了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

古代诗歌阅读(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

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6分)

如何鉴赏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特征—色调—情感

通过辨析景物的色彩来鉴赏诗歌。

诗歌中意象色彩:

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代表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

暖: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冷:

杨柳岸晓风残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枯藤老树昏鸦

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正衬)

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反衬)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通用公式:

运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表达了什么志向。

实战演练:

1、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

把帘子挂起

问: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2、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鹭、跳鱼四个意象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

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

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

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鉴赏口诀:

①从题目认识对象,②从字面读出感觉,③从注释破解难点,④从作者了解背景,⑤从原作找到根据,⑥从题干得到启示,⑦从首联找到特点,⑧从尾句参透主旨,⑨从景物把握情感,⑩从意境洞察心胸。

诗歌作业练习

1、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2、琅琊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长、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课后记: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在分析诗歌景物形象时,不再像过去那样狗牙刺猬无处下牙了,写的答案也不再是四不像,而是知道围绕意象、意境、情感及表达效果来分析诗歌,答案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答题思路对学生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今后应加强答题思路的规范法训练。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