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92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1.3.2.3二氧化硫(SO2):

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

1.3.2.4二氧化氮(NO2):

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

1.3.2.5沼气(CH4):

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

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

它具有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5%~16%。

1.3.2.6氨气(NH4):

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臭;

它极毒,能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

1.3.2.7二氧化碳(CO2):

是一种无色、微毒、稍有酸味的气体,它不助燃,也不维持久的呼吸,它比空气重,常聚集在巷道的下方及通风不良的下山尽头;

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1.3.3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

1.3.4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甚至影响整个矿井安全生产。

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4.1巷道内空气流动或风速低于0.15m/s,巷道空气温度升高,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挂汗,冬季塌陷区冒出蒸汽或冰雪融化。

1.4.2巷道出现煤焦油或松香油的气味。

1.4.3从自燃发火处流出的水或空气温度比通常温度高,CO2气体浓度异常增大。

1.4.4巷道空气中或密闭内出现CO气体,并且现场人员有不舒适感、呼吸困难或急促,头疼、精神疲乏、判断意识减弱等

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

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

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

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人员职责

2.3.1区队长: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

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

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区队技术人员:

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

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副队长:

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区队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

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

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

设置危险警示标识;

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

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

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应急处置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救和互救,撤离事故现场。

3.2.1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3.2.1.1现场发生超限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

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

3.2.1.2因有毒有害气体异常涌出造成出现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

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3.2.1.3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保持情绪镇定,切忌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尽可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并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发出警报。

3.2.1.2现场人员应视事故地点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首先应戴好自救器立即撤离事故地点,到安全地区躲避。

3.2.1.3撤离事故地点较远的人员应注意警戒,防止人员、车辆进入事故区段,扩大灾害损失。

3.3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

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汇报。

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

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

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4注意事项

4.1戴上自救器后绝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

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有害气体毒害。

4.2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

4.3现场人员应保持镇定,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

坚定信心,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4.4在进风侧时,迎风撤;

在回风侧时,迅速配戴自救器,尽快转入进风侧。

注意发生爆炸的威胁。

4.5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4.6逃避有毒有害气体灾害时,按规定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撤离,人员严禁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

不可图省事或有侥幸心理,也不能犹豫不决。

4.7在场的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要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组织和领导其他职工统一行动。

4.8受困人员必须稳定情绪,尽量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节约照明。

对伤员应注意保护与照顾。

4.9饮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注意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4.10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

4.11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注意遇险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

4.12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4.13长时间被困在井下人员上井应避开强烈的光线,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4.14事故抢救前先检查事故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按照先抢救幸存者(先抢救重伤、后抢救轻伤),后运送死亡人员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