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09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防护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l30—2001;

?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2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挖方高边坡22段,施工脚手架作为边坡防护工程的载体,在高边坡支护设施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涉及施工安全、进度及文明施工、工程质量。

为方便边坡施工和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既有边坡沿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开挖后的边坡沿开挖后的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

(1)K59+886~K60+221段右侧,边坡最高48.17m,上覆粘土夹碎石0~1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30°

∠26°

边坡整体稳定,边坡开挖易坡面碎落,边坡坡比采用1:

0.5~1:

0.75,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

(2)K59+886~K60+221段左侧,边坡最高55.41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30°

边坡整体稳定,局部易发生崩塌,边坡坡比采用1:

0.75~1:

1,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锚索框架和灌木护坡。

(3)K60+512~K60+691段右侧,边坡最高31.77m,上覆粘土夹碎石0~1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5°

∠5°

1,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灌木护坡防护。

(4)K60+582~K60+691段右侧,边坡最高31.96m,上覆粘土夹碎石0~1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5°

1,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防护。

(5)K60+960~K61+265段右侧,边坡最高35.37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62°

∠42°

1,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防护。

(6)K60+989~K61+272段右侧,边坡最高34.33m,上覆粘土夹碎石0~1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95°

∠36°

1~1:

1.25,坡面设置锚杆框架、灌木护坡防护。

(7)K62+350~K62+670段左侧,边坡最高31.94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永宁组(T1yn1)中厚层灰岩泥化夹层,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10°

∠15°

边坡欠稳定,坡面易发生失稳,边坡坡比采用1:

1,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锚索框架防护。

(8)K64+660~K65+037段左侧,边坡最高39.29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泥质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25°

∠18°

边坡欠稳定,坡面易发生碎落,边坡坡比采用1:

(9)K70+647~K71+096段右侧,边坡最高45.79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白云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35°

∠30°

(10)K70+668~K74+974段右侧,边坡最高35.43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白云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35°

(11)BK0+000~BK0+206段左侧,边坡最高33.7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20°

∠27°

边坡整体稳定,坡面易发生碎落,边坡坡比采用1:

0.75,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灌木护坡防护。

(12)K73+169~K73+320段左侧,边坡最高55.99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00°

∠19°

边坡欠稳定,易发生滑动,边坡坡比采用1:

0.75,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锚索框架防护。

(13)K73+960~K74+066段左侧,边坡最高38.32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20°

0.75,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防护。

(14)K74+523~K74+895段左侧,边坡最高28.99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60°

∠40°

0.75,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防护。

(15)K75+548~K75+870段左侧,边坡最高28.02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灰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91°

∠45°

(16)K78+540~K78+373段左侧,边坡最高39.55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第三系路美邑组(E21)中厚层状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65°

∠31°

边坡整体欠稳定,坡面易发生碎落,边坡坡比采用1:

(17)K79+284~K79+549段左侧,边坡最高48.20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第三系路美邑组(E21)中厚层状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60°

∠13°

1,坡面设置锚杆框架、锚索框架防护、灌木护坡。

(18)K79+710~K80+089段左侧,边坡最高40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第三系路美邑组(E21)中厚层状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210°

∠43°

边坡整体欠稳定,边易发生垮塌,边坡坡比采用1:

(19)K80+612~K80+860段左侧,边坡最高40.22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第三系路美邑组(E21)中厚层状角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厚6~8m,岩层产状149°

∠80°

边坡整体稳定,坡面易发生碎落,,边坡坡比采用1:

(20)K83+589~K83+686段右侧,边坡最高40.22m,上覆粘土夹碎石0~1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白云岩,岩层产状310°

0.5,坡面设置主动防护网防护。

(21)XK0+000~XK0+591段右侧(品甸连接线),边坡最高47.45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状灰岩钙质泥岩,岩层产状230°

∠35°

(22)CK0+140~CK0+320段右侧(泥溪互通),边坡最高30.15m,上覆粘土夹碎石1~3m,下伏三叠系个旧组(T2gd)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岩层产状260°

1、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

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小横杆长度1.5m。

(3)根据《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

(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脚手架拉接锚杆采用φ22mm螺纹钢筋。

(7)脚手板应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50mm,长度不小于2.5m,脚手板不得有开裂、腐朽,板面挠曲小于3/1000。

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

钢管弯曲、压扁、有钻孔、有裂纹或严重锈蚀;

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脚手架钢管应作防锈处理,同时在表面用相关调和漆进行涂刷。

通常钢管采用金黄色,防护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10)绑扎铁丝,采用8号镀锌铁丝。

安全网必须采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安全网。

2、脚手架搭设的作业条件?

首先脚手架场地已平整、夯实工作,从边坡向外围3-5‰找坡。

回填土夯实后,顶面用素混凝土硬化,上面铺设厚5cm、20cm以上宽木脚手板,沿边坡平台通长装置,之后在宽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1)既有边坡采用沿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开挖后的边坡沿开挖后的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

1.8米,立杆的排距为1.2米,横杆步距为1.50?

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内排架距离坡面距离为0.50米;

大横杆在上,小横杆在下,扫地杆距地面尺寸为10cm。

每一级脚手架搭设高度最高不超过15m。

(2)为保证脚手架搭设在稳固的基础上,开挖后的边坡首先要把脚手架立杆基础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既有边坡的脚手架分层搭设,每一层搭设以既有平台为基础平台,每层高度大约10m。

搭设坡面脚手架之前,根据既有边坡平台的现状,决定是否需要打设立杆插筋:

马道平台较宽阔的,岩石状况好,可以不打设立杆插筋;

马道平台较窄,搭设施工脚手架之前需要打设一排固定立杆的插筋,(插筋Φ20,入岩1m,外露0.2m,间距5.4m,外排立杆直接套入插筋中,保证脚手架基础的稳定性。

①脚手架搭设中,小横杆紧触坡面,考虑脚手架施工的震动影响,预先在坡面打设插筋作为脚手架立杆拉结筋,拉结筋按6m*5.4m梅花形布置,插筋插入边坡岩体并用水泥砂浆锚固,插筋Φ20,入岩1m,外露0.3m,外露部分通过拉结筋与立杆焊接牢固,以此保证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

详见脚手架搭设断面图。

②脚手架每个施工单元按照30m长度搭设,在每段脚手架的端末搭设人行盘梯,盘梯宽度1.2m,台阶步距0.3m。

(3)脚手架作业面高度超过3.2m时,临边必须挂设水平安全网,还应在脚手架架体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架的水平安全网必须随作业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安全网距离工作面的最大高度不得超过3m,网体与操作层不应有大于10mm的缝隙,网间不应有大天25mm的缝隙。

(4)脚手架搭设顺序如下:

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连接件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档脚板、立挂安全网。

(5)在脚手架外侧整个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o-60o,且应满足表3-1规定:

表3-1剪刀撑搭设参数表

剪刀撑与地面倾角

45o

50o

60o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6

5

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除在架体两端设置横向支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6)作业平台必须设置1.2m高的栏杆和180mm的挡脚板,且挡脚板应与立杆固定。

(7)按照规定搭设斜道或挂梯以方便人员上下及材料运输,斜道坡度走人时取不大于1:

3,运料时取不大于1:

6,坡面(采用木脚手板或竹笆脚手板)每30cm设一防滑条,防滑条不能使用无防滑作用的竹条等材料;

在构造上,采有之字型斜道,斜道的杆件应单独设置;

挂梯可用钢筋预先焊制,也可现场利用短架子管搭设,其位置不应在脚手架通道的中间,也不应垂直贯通。

(8)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1)严禁不同外径的钢管混合使用;

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若搭接,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不少于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当立杆的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并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9)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③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接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5)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6)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边坡的一面应抵紧边坡;

(10)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11)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等的规定,拉筋宜与架子管水平连接,当不能水平连接时,与架连接的一端应向下斜,拉筋采用Φ20锚筋与小横杆焊接。

2)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12)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1)扣件规格(?

48)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

m,并不大于65N?

m;

(扣件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3)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13)铺设脚手板的注意事项:

1)脚手板应满铺,离岩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在跨度间搭接,也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其间距不大于20厘米,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厘米;

2)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10号)的镀锌铁丝固定在支承杆上;

3)在架子的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并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4)脚手板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或是木脚手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5)脚手板的铺设应平稳且绑扎牢固,脚手板垫木应用木块,并且锚钉牢固,不得用砖石。

(14)作业层、斜道的栏杆、挡脚板的注意事项:

1)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

2)上栏杆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稳定性计算

4.1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立杆的纵距为1.8米,立杆的排距为1.2米,横杆的步距为1.50米;

立杆采用单立管;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2)活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均布参数根据《扣规》查表可得(kN/m2):

3.000(包括施工过程中的钻机的冲击荷载);

脚手架用途:

普通施工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1。

(3)风荷载参数

贵州兴义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5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8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20;

考虑风荷载。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kN/m2):

0.1161;

脚手板自重标准(kN/m2):

0.3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

脚手板铺设层数:

1;

脚手板类别:

马道板脚手板。

(以上参数均可以查表得到)

(5)地基参数

地基类型:

既有边坡岩石;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

15000.00;

基础底面扩展面积(m2):

0.9;

基础降低系数:

0.40。

图4-1落地脚手架正立面计算图

4.2脚手架计算

4.2.1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

1.2/(2+1)=0.14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

1.2/(2+1)=1.2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

0.038+1.2×

0.14=0.214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

1.2=1.68kN/m;

根据《扣规》,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2)强度计算

[σ]表示刚才强度极限值,为215Mpa,[f]表示容许挠度值,取3mm。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Mmax=(1.1*0.214+1.2*1.68)*1.82=7.29(l大横杆的的计算跨度)。

弯曲强度:

σ=Mmax/W=7.29*106/5.078*103=14.4Mpa<[σ]=215.0Mpa,满足要求。

(W查表可得)

最大挠度计算:

Vmax=(0.677*0.214+0.990*1.68)*[(1.8*103)4/100*2.06*105*121900]=1.29mm<[f]=3mm。

4.2.2小横杆的计算

认为所有荷载均有小横杆承受并传给立杆,钢管立柱间距为1.8m,横向间距为1.2m,因此小横杆的计算跨度l1=1.2m,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

1.800=0.0684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1.2×

1.8/(2+1)=0.252kN;

活荷载标准值:

1.8/(2+1)=2.16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

(0.0684+0.252)+1.4×

2.16=4.15kN;

小横杆均布荷载为:

q=4.15/1.2=3.45kN/m。

图4-2小横杆计算简图

σ=ql1/10w=3.45×

10002/10×

5.078×

103=67.9Mpa<[σ]=215Mpa;

抗弯刚度:

f=ql14/150EI=3.45×

10004/150×

2.06×

105×

1.219×

105=0.9mm<[f]=3mm。

小横杆弯曲强度和抗弯刚度满足要求。

4.2.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5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8×

4/2=0.137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2/2=0.023kN;

1.8/2=0.378kN;

1.8/2=3.24kN;

R=1.2×

(0.137+0.0.023+0.378)+1.4×

3.24=5.18kN;

R<

Rc=6.8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4.2.4脚手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查《扣规》表A.1为0.552kN/m

NG1=0.155×

10.0=1.55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

本工程采用马道板,标准值为0.35kN/m2

NG2=0.350×

(1.2+0.3)=0.945kN;

3)吊挂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