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64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菌室sop文件资料Word下载.docx

盖上盖玻片2-3分钟,高倍镜下观察。

如见到大量WBCS提示侵袭性致病菌感染,观察到大量单核细胞则与沙门氏菌感染有关。

3.2.革兰氏染色

制备一张薄的粪便涂片,采用常规革兰氏染色方法。

镜下观察是否有大量WBCS,成丛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酵母菌。

镜检如见革兰阳性杆菌,无荚膜,大多形成卵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一端,提示艰难梭菌感染。

3.3水样粪便的标本,采用悬滴暗视野镜检,如发现细菌呈穿梭状极活泼运动,则考虑为弧菌感染。

加入01群霍乱弧菌诊断多价血清或0139血清,显微镜下观察若运动停止则为制动试验阳性,应立即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并做好患者消毒隔离工作。

4细菌培养及培养基的选择。

4.1腹泻病原菌常规检查。

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

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

可以对患者进行病原菌常规培养,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气单胞菌,临单胞菌,弧菌,也包括引起菌群失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酵母菌。

4.2培养基选择。

4.2.1沙门氏菌接种XLD,MAC,平板。

42.2志贺氏菌接种XLD,MAC,平板。

42.3气单胞菌接种XLD,MAC,血平板。

4.2.4临单胞菌接种XLD,MAC,血平板。

4.2.5弧菌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增菌,35℃培养6-12h后,传代到TCBS平板上培养。

4.2.6铜绿假单胞菌接种XLD,MAC,血平板。

4.2.7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高盐甘露醇平板和血平板。

4.2.8EHECO157先接种XLD,MAC,平板,35℃培养18-24h后,挑选乳糖阳性菌再转种SMA平板。

以上接种平板均置35℃培养18-24h。

5.培养物鉴定

粪便标本操作流程(沙门菌与志贺菌属检查)

粪便或肛试子

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SS琼脂平板麦康凯或中国蓝∕亚硒酸盐增菌培养基GN增菌培养基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适于沙门菌属)(适于志贺氏菌属)

SS及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

三糖或双糖培养基

血清学鉴定生化反应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

报告

编写人

修改内容及修改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郑州铁路中心医院

科室管理诊疗规范文件

责任部门:

检验科微生物室

尿液培养细菌学检查

2.标本采集和运送

2.1容器:

2.1.1由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多性材料制成;

2.1.2洁净,无菌,加盖,密封,防渗漏;

2.1.3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一次性使用;

2.1.4容积应>50ml,开口直径应>4ml,具有较宽的底部,盒盖易于开启。

2.2标本采集方法

注意尽量采集晨尿标本,应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

2.2.1清洁中段尿是最常用获得尿培养标本的方法。

留取标本时应注意:

2.2.1.1睡前应少量饮水,以免稀释尿液

2.2.1.2女性病人用手分开大阴唇,男性病人翻上包皮,用肥皂将会阴部仔细清洗,然后以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

2.2.1.3前段尿排去,将中断尿约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

2.2.2耻骨上膀胱穿刺法

严格按无菌操作。

使用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出穿入膀胱,吸取尿液。

该方法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指标”。

2.2.3直接导尿法

按常规方法局部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将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应膀胱感染情况。

但因导尿管的使用,可引入下尿道细菌,导致继发感染,应慎重使用。

2.2.4小儿收集包

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该装置由于很难避免部菌群污染尿液而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有意义。

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其他方法如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进行复检。

2.2.5其他方法

收集特定部位的尿标本可以通过侵入的方式如膀胱镜或手术中进行采集。

2.3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2h内进行接种,否则应置4-8℃冰箱保存,冷藏保存标本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3.实验室检查

3.1标本的验收

3.1.1工作人员应首先检查化验单所提供的信息,信息应包括:

标本收集时间,标本收集方式,病人是否已经使用抗生素等。

对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在没有获得可靠信息之前,任何标本都不能随意丢弃。

编写人

修改内容及修改人

生效日期

皮肤,软组织感染实验室检查

2.1组织块标本采集:

尽量多采集组织,若有可能,保存于-70℃,以备进一步研究。

定量培养时,取2×

1㎝,约500㎎组织。

标本运送:

置无菌容器或厌氧运送系统。

标本量少时,加几滴生理盐水保温(某些军团菌可能被盐抑制),室温下15分钟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送达实验室。

运送中标本应在室温下保持湿润,以保证厌氧菌存活。

2.2脓肿标本采集:

抽吸前先用生理盐水擦去表面分泌物,以避免污染。

闭合性脓肿抽吸脓肿壁,无菌置入厌氧运送系统;

开放性伤口尽量抽吸深部脓液运送。

标本最好每天采集一次,每次采集>1ml。

脓液或厌氧运送系统,室温下2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送达实验室。

2.3抽吸液体包括腹水,胸水,羊水,胆汁,关节液,心包积液等。

标本采集:

消毒皮肤,经皮抽吸或手术中采集标本。

细菌,酵母菌培养注入学培养瓶或无菌容器或厌氧运送系统。

羊水及后穹窿穿刺液置厌氧运送系统。

标本采集量为细菌≥1ml,真菌≥10ml,分枝杆菌≥10ml。

标本运送:

室温下15分钟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送达实验室。

真菌培养若不能立即运送,应于4℃,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2.4拭子标本采集:

若必须使用拭子采集,以无菌生理盐水擦去表面分泌物,避免污染。

用拭子深入伤口,在新生组织边缘用力擦拭,并采集两份,分别作培养和革兰染色。

拭子室温下2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送达实验室。

3.实验室检查

3.1肉眼观察

3.1.1颜色脓液颜色从黄绿色到棕红色各不相同。

红色通常因为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

原发性阿米巴肝脓肿抽出物为凝胶状,暗棕色到黄棕色;

术后或创伤性(烧伤)脓液因铜绿甲单胞菌感染产生的绿脓菌素而呈绿色。

3.1.2性状脓液可呈稀薄至粘稠状。

颈部窦道脓液应寻找“硫磺”颗粒,为丝状伊氏放线菌菌落,提示颈颜面放线菌病;

各种颜色小颗粒(白色,黑色,红色或棕色)提示足分枝菌病,肉芽瘤;

彩色颗粒与丝状细菌或真菌菌丝体有关。

结核“冷脓肿”炎症症象少,呈干酪状。

3.1.3气味恶臭气味是厌氧感染或需氧-厌氧混合感染最大特征,这种特征性气味加上革兰染色应立即报告临床医师,以利于经验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确定是否需做厌氧培养。

3.2显微镜检查

3.1.2根据标本采集时间,所用容器确定标本是否合格。

3.1.3对不合格的标本注明原因,退回,并做记录。

3.2培养基选择和标本接种根据标本来源和临床诊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2.1尿定量培养:

倾注平板法:

首先将无菌生理盐水9.9ml于大试管中加0.1ml被检尿液,混匀,使成100倍稀释。

取1ml加入直径9cm灭菌平皿内,同时加入以融化并冷至50℃培养基,与尿混匀。

待凝固后置35℃,生成菌落数乘以100即相当于每ml中菌数。

3.2.2平板接种法:

取尿样5ml滴注平板培养基上,用接种环涂抹,待干后置35℃培养过夜,计数生成的菌落数,乘以200,求出每ml菌数。

3.2.3一般培养:

将收集标本的容器轻轻选中混匀,无菌微量加样器取尿液0.01ml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5℃培养18~24小时。

3.2.4特殊培养:

对怀疑有苛氧菌感染者应加种一块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中培养48小时。

3.2.5经18~24小时培养无细菌生长者,应将所有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

3.3结果观察和结果解释

3.3.1菌落计数:

将平板菌落数乘以10(CFU/ml)。

3.3.2一般解释标准:

单种细菌菌落数>105CFU/ml可能为感染;

<104CFU/ml可能为污染,在两者之间需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

3.3.3不同来源标本结果解释见下表。

标本来源菌落数CFU/ml结果解释及实验室处理

清洁中段尿﹤5×

10(4)无明确意义,仅报告菌落数及革兰染色

特征,并注明是纯培养或是混合菌生长

5-10×

10(4)纯培养有意义,需进行鉴定和药敏;

混合菌生长无明显意义仅做革兰染色镜检,

﹥10(5)纯培养或混合菌生长某一种菌落数≥10(5)者有意义需进行鉴定和药敏。

导尿>103种菌以内都有意义需进行鉴定和药敏

耻骨上膀胱穿刺任意数目所有细菌都有意义需做鉴定和药敏

注:

清洁中断尿和导尿的标本中有4种以上微生物生长均报告标本污染。

需重新送检。

1.项目名称:

皮肤、软组织感染实验室检查

1.标本采集和运送

2.1组织块标本采集:

尽量多采集组织,若有可能,保存于-70℃,6以备进一步研究。

定量培养时,取2×

1cm,约500mg组织。

细菌,酵母菌培养注入血培养或无菌容器或厌氧运送系统。

羊水及后穹隆穿刺液置厌氧运送系统。

标本采集量为细菌>1ml,真菌>10ml,分枝杆菌>10ml。

真菌培养若不能立即送运,应于4℃,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用拭子深入伤口,在新生组织边缘用力擦拭,外采集两份,分别作培养和革兰染色。

3.实验室检查

3.1肉眼检查

3.1.1颜色脓液颜色从黄绿色到棕红色各部相同。

红色通常因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

3.1.2性状脓液可呈稀薄至粘稠状。

彩色颗粒与丝状细菌或真菌菌体有关。

结核“冷脓肿”炎症症象少,呈干略状。

3.1.3气味恶臭气味是厌氧感染或需氧—厌氧混合感染最大特征,这种特征性气味加上革兰染色应立即报告临床医师,以利于经验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和确定是否需做厌氧培养。

3.2显微镜检查

3.2.1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若见大量上皮细胞,则很可能为表皮污染,此时生长的菌落意义较小;

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或吞噬细胞提示有感染存在。

仔细观察并记录多形核白细胞及脓细胞数量,细菌形态等。

3.2.2直接显微镜检查若临床需要或怀疑为真菌感染,应制湿片镜检。

若脓液粘稠,以一接种环

脓液加一滴盐水混合;

找真菌时,加一滴10%KOH以消化标本。

加上盖玻片,在×

10及×

40目镜下仔细观察:

肝脓肿抽取物观察运动和阿米巴;

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念珠菌属的酵母细胞;

足分枝菌病颗粒中的真菌菌丝及细菌丝。

3.2.3抗酸染色以下情况需行抗酸染色:

临床医生需要:

脓液中未见细菌;

革兰染色见淡紫色革兰阳性棒状样杆菌。

3.3样本接种

3.3.1组织块加入少量无菌培养基或无菌盐水,将组织块切碎,研磨,制成组织匀浆后,接种相应培养基。

3.3.2脓性标本混合均匀后,接种相应培养基。

3.3.3清亮标本经离心浓缩,吸去上清液,留约0.5—1.0ml沉渣,用无菌吸管轻轻吹吸以混合均匀。

避免混入气泡,接种相应培养基。

3.3.4拭子标本:

以拭子直接接种相应培养基。

若拭子干燥,应首先以少量无菌肉汤或盐水浸湿。

标本接种量根据镜检结果,从一接种环到几滴不等。

经接种培养后应能获得单个菌落用于鉴定及药敏实验。

3.4培养

根据显微镜检查结果和感染部位,选择接种相应的培养基。

所有脓液或渗出液标本应至少接种三种培养基:

3.4.1营养血琼脂培养基:

分离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置含5—10%CO2环境中,35℃孵育至少48小时。

3.4.2选择培养基(麦康凯平板):

分离革兰阴性杆菌。

35℃孵育至少48小时。

3.4.3营养肉汤管,如疏基乙酸盐肉汤或庖肉培养基,供需氧及厌氧生长。

置35℃孵育,至少培养10天。

3.5常规培养检查,鉴定及药敏试验

第一天,检查所有平皿和肉汤:

3.5.1平皿无细菌生长,继续培养,记录为“第一天无细菌生长”。

3.5.2平皿细菌生长,肉汤有细菌生长,行革兰染色。

同时转种于相应培养基,过夜培养。

记录为“仅肉汤中革兰X性细菌生长”。

3.5.3平皿,肉汤均有细菌生长,记录菌落形态及数量,每种菌落涂片行革兰染色。

够单个菌落时,选择合适坚定板上机进入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对于阳性培养或菌株,典型平皿应于室温下保存5天,以备临床医师要求进一步检查。

培养二天后,平皿和肉汤均无细菌生长,报告为“2天无细菌生长”;

特殊原因,培养脓汁标本操作流程:

脓汁、创伤分泌物

涂片、染色镜检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革兰染色

抗酸性染色血平板厌氧血平板、硫乙醇酸钠培养

麦康凯平板

观察菌落

涂片镜检纯培养(生化反应)

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4.结果报告

特殊原因,培养基放置更长时间仍无细菌生长,报告为“X天无细菌生长

4.1根据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报告。

三种以上细菌混合生长时,结合标本来源报告,如“3种以上革兰阴性肠杆菌大量生长。

若需进一步检查,请联系微生物实验室;

”“3种以上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和球菌生长,提示为皮肤正常菌群。

若需进一步检查,请联系微生物实验室。

5.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学操作规范》

生殖道感染临床细菌学检查

2.标本采集

2.1生殖器溃疡标本

2.1.1用无菌盐水清洗溃疡面并用无菌手术刀清除坏死组织和覆盖的分泌物,暴露出溃疡基底。

2.1.2待渗出物积聚较明显时,轻压溃疡基底并用拭子或吸管采集渗出物。

2.1.3疑有肉芽肿荚膜杆菌感染时可在溃疡边缘取肉芽肿组织标本。

2.2宫颈标本

2.2.1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窥阴器暴露宫颈。

2.2.2用拭子清除阴道和宫颈局部分泌物,弃拭子。

2.2.3轻压宫颈以使宫颈内分泌物流出,用拭子采集分泌物。

取两份拭子。

2.2.4在性活跃人群的淋病奈瑟菌感染采集宫颈标本是合适的,但在青春期前女性淋病奈瑟菌藏匿在阴道壁,在征得同意后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鉴定。

淋病奈瑟菌感染如能同时采取直肠标本会增加阴性检出率,其采集方法为将拭子插入肛管2.5cm左右,穿过肛门括约肌后转动拭子,停留10~30s以充分吸附微生物,取出的拭子标本不能有粪便污染。

有尿道症状时可采集尿道标本,标本采集应最少在病人排尿后1小时后进行,先用拭子清除尿道口分泌物,然后用另一拭子采集尿道分泌物;

分泌物过少时可经阴道按摩尿道口采集。

2.3阴道标本

2.3.1先用拭子清除阴道表面分泌物,弃拭子。

2.3.2在后穹隆或阴道上端用无菌拭子或吸管采集黏膜分泌物。

2.3.3B群链球菌筛查培养应在阴道口采集拭子标本。

2.4子宫内膜标本

2.4.1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窥阴器,不用润滑油。

2.4.2用拭子清除阴道和宫颈局部分泌物,弃拭子。

2.4.3用双腔的真空吸引器吸取标本或用拭子取子宫内膜标本,注意防止宫颈和阴道正常菌群的污染。

2.5腹腔炎性渗出物标本

2.5.1通过后穹隆穿刺术获得。

2.5.2直接在手术过程中获得。

2.6输卵管标本

2.6.1标本在腹腔镜或剖腹产术下取得,将拭子插入输卵管,取管腔内标本。

2.6.2如为输卵管脓肿,应贴管壁采集脓液以获得活菌。

2.6.3如输卵管不通,可直接用注射器吸取管腔标本。

2.7羊水标本

2.7.1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收集。

2.7.2子宫内压力导管或剖腹产术过程中用注射器抽取标本。

2.8宫内置物标本

用手术方法取出内置物,避免宫颈和阴道菌群的污染,整个内置物及分泌物置一无菌容器内送检。

2.9前庭大腺标本

2.9.1用碘付等无刺激性消毒液消毒皮肤。

2.9.2急性感染用拭子采取腺管分泌物。

2.9.3脓肿形成时,用注射器吸取脓液。

3.标本运送

采集的标本,尤其是拭子标本应即刻被放置入合适的运送培养基运送。

下生殖道标本置改良的stuarts运送培养基转送,置于转运培养基的拭子可在2~8℃存放过夜。

上生殖道感染常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相应标本应置厌氧运送培养基转送。

淋病奈瑟菌应在床边即刻接种在选择或非选择性培养中并置5%CO2环境培养。

由于杜克嗜血杆菌在运送培养基中存活差,标本应尽量直接接种在分离培养基上。

4.标本验收

实验室应拒收不合格的标本,标准见下表。

申请错误下生殖道标本厌氧培养或淋病奈瑟菌镜检。

标识错误没有标识或标识不完整,或标本标识与申请单标识不一致;

没有标出标本采集时间及部位;

没有在申请单上指出检验要求等。

容器错误没有应用灭菌容器,容器泄露或破裂。

运送错误运送温度错误;

运送培养基错误;

运送时间延长;

拭子标本未置合适的转运培养基。

双份标本同时或同一天两份相同检测的标本(应与申请医师协商处理)

5.实验室检查

5.1涂片检查

5.1.1一般细菌及;

淋病奈瑟菌涂片检查:

制成涂片后,干后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发现

革兰阳性或阴性细菌,既可根据形态作出报告。

检查淋病奈瑟菌时见白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应立即通知临床,再经培养鉴定证实,发出正式报告。

5.1.2杜克嗜血杆菌涂片检查:

涂片行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小的革兰阴性杆菌,单独存在或成丛,有时有两极浓染现象者,可作出初步报告。

5.1.3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涂片做抗酸染色。

5.1.4念珠菌涂片检查:

用生理盐水制湿片,加盖玻片,直接镜检或行革兰染色。

5.2培养

5.2.1普通细菌及淋病奈瑟菌培养:

一般情况下可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各一个,35℃孵育。

若培养淋病奈瑟菌则加一个专用巧克力平板,置5%—10%CO2环境孵育。

5.2.2念珠菌培养:

接种沙保罗培养基一个,放置25℃孵育24—48小时。

5.3鉴定及药敏试验

5.3.1一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取经35℃孵育18—24小时分离培养的单个菌落,涂片行革兰染色后选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5.3.2念珠菌鉴定:

涂片革兰染色后,选择真菌鉴定板进行鉴定。

6.报告方式

6.1阳性培养:

报告鉴定结果及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6.2阴性培养:

报告“未分离出XXX菌”(应提及申请单所要求的目的菌)。

在阴道,宫颈和宫颈口检出阴道正常菌群时应报告“正常阴道菌群”。

7.参考文献

7.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微生物学操作规范》。

7.2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