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085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文档格式.docx

(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4)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

二.实验道具:

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的实验记录表各一张及实验结果数据汇总表一张,共四张;

游戏规则表两张;

铅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游戏规则说明)

1、按照分组进行角色划分,游戏总共经行30轮。

2、每周都会有顾客到零售商那里去买啤酒。

每周消费者会给零售商看自己的需求量,这张纸消费者只给零售商看,批发商和制造商是看不到的。

当然零售商也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诉其他人。

零售商从自己的库存里拿出啤酒来给顾客,然后再向批发商订货,每周有一次向批发商订货的机会。

如果库存里的啤酒不够的话,就是缺货,需要适当做迟延订单处理。

也就是说,如果零售商的库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零售商可以延迟发货,不过对不足的部分,要对客户做出赔偿。

如果下一轮还是不够货,就继续顺延,等货到以后再发。

零售商下的订单当周不会到货,要过四周才会收到。

就是说零售商第一轮下的订单,要到第五轮才会进入零售商的柜台。

3、批发商的责任就是给零售商送货,批发商有一个仓库,每周都可以从自己的库存中尽可能满足零售商的订单。

同时,每周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

不过,所订的货也要过四周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缺货时需要对零售商做出赔偿。

4、制造商,其他一切条件和规则都和上面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制造商不是向别人订货,而是自己生产啤酒。

当然,由于制造啤酒需要很多车间和各道生产工序,所以,每周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四周才能完工,进入成品仓库。

而且,每次启动生产线都有一个启动成本,但是制造商的生产量没有限制,也就是说,不管下多大的生产订单,工厂都会如期生产出来。

制造商缺货时需要对批发商做出赔偿。

5、仓库里储存啤酒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

资金占用成本、仓库租赁费、管理费、雇员的工资等所有的一切费用。

6、游戏开始时每个角色有不同数量罐啤酒的库存,游戏参与者必须记录每轮自己的销售和库存情况,然后据此来计算每个角色各自的利润。

总之,所有角色都是独立的企业,目标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也就是收入和成本的差值最大化。

四、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

零售商(马建菊)实验过程(附以下表格)

零售商情况总表

周次

啤酒市场需求量

销量

本期欠货量(顾客)

期初库存量

批发商送货量

本期欠货量(批发商)

累计欠货量(批发商)

期末库存量

订货量(批发商)

本期利润

1

7 

4 

3 

12 

0 

8 

 4

 26

2

3

4

 0

5 

6 

 17

8

5

44

-12 

7

34

6

43

12

15

-12

9

17

34

10

30

11

20

31

40

13

24

-16

26

14

54

10

4

6

80

16

63

77

18

-4

76

19

90

8

84

21

70

22

50

23

64

25

-2

6

27

-14

28

38

0

29

51

五、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制作了以下图表进行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看出从消费者到制造商这一过程中需求的变异程度不断放大,牛鞭效应明显。

(一)牛鞭效应分析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对牛鞭效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的现象。

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其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尽可能的削弱其影响。

此外作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商,除了要有积极性和热情以外,还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这些都需要在以后加强学习。

(2)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这次实验中牛鞭效应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作为零售商的订货预测,所采用的数据仅限于下游客户的直接定单,对未来的掌握度并不准确。

再加上订货量宁可多一点也不欠货的心理,因而常在订货预测上加上一个修正增量作为订货数量,这使其上游供应商看到的是一个不真实的需求量;

2、当市场上啤酒的需求增大时,使零售商会怀疑这些商品将短缺情况,这引发零售商扩大订货量。

但当需求降温或短缺结束后,大的订货量又突然消失,造成了需求预测和判断的失误;

3、总的来说,需求的变动随提前期的增长而增大,且提前期越长,需求变动引起的订货量就越大,企业由于对交货的准确时间心中无数,往往希望对交货日期留有一定的余地,因而持有较长的提前期,因此逐级的提前期拉长。

(3)经验和教训

(1)信息的不畅

首先,由于订货要四周才能收到,并由于主观臆断,缺乏需求分析,认为市场会在短时间内回落,所经订货量一直比较平稳。

导致一开始的几周内持续订货过少。

同时,批发商及制造商也没有很好的预测到下游客户的需求量。

这些信息的缺失导致了批发商不能在零售商欠货的情况下及时供货,加之我对市场反弹的过分期待,最终导致零售商欠货。

(2)缺乏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当刚开始啤酒供不应求时,就应该当机立断,多进货,因为即使当时库存较多也并无大碍。

由于没有意识到这点,导致后来欠货现象越来越严重。

各个环节不能因为怕库存太多成本较高就盲目清仓,应该保留一个安全库存,因为从零售商到生产商,中间有四周的时间延迟,如果没有一个安全库存,很难应对市场突变带来的缺货问题;

各个环节都应该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进货量,这样才会使后续环节做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否则忽高忽低会使后续的决策者及时在订单很多的时候也不敢生产太多,因为怕会库存过多而积压。

(3)从心理上分析

市场需求量突发的增长,具有不可观测的。

诱发的原因较为复杂,在不可预测的情况下,突然、大量的增长。

一般来讲,给人感觉热烈,使管理者压力加大,以致难以准确决策,导致决测的失误。

因此,管理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体会

通过两节课的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让我们明白整个系统中中每个环节的决策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计划过程。

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点,而销售关系就像是一条线将他们连接起来。

从全局出发来思考问题,扩大自己的眼界,从整体结构出发考虑所有环节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在做出决定之前能够看到事件的起因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样,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游戏带来的振荡。

信息和沟通在企业经营中意义重大。

实现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供应链各个环节是改善缺货和库存状况,实现最小缺货和库存成本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次试验使我们对牛鞭效应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对整个供应链过程有了更深可得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