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088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5 非选择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Ⅰ:

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4∶2∶2

Ⅱ:

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

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果蝇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________。

(注用“

”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结果Ⅱ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

3.(11分)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

经大鼠胰岛B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发现,高糖能诱使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容积改变,表现为氧化应激和凋亡。

该研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下图为部分实验结果。

组别

NO/(μmol·

L-1)

细胞凋亡率/%

bcl-2/β-actin

高糖组

182.3

14.8

0.064

高糖+氨

基胍组

154.2

6.8

0.082

对照组

117.3

4.2

0.101

(β-actin:

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在各种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

(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从作用效果看,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在体外进行胰岛B细胞培养,应将其置于含________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

细胞存活与否可通过________染色鉴定。

(3)NO是细胞凋亡的一种重要介质,可________(促进/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

氨基胍能________(促进/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

(4)进一步实验发现,在高糖刺激下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

请设计实验证明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4.(9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物种保护、候鸟栖息的重要场所。

受土地资源开发、石油开采和土壤盐碱化等因素的影响,该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一度退化严重。

自2002年起,人们在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2012年,研究者对黄河北岸试验区内实施不同修复措施的3个区域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区域

生态修

复措施

完全自然恢复

修筑堤坝,堤坝上栽植本土护坡植物,每年注入淡水

人工栽植杨树、白蜡和杨树—白蜡混交林,每年注入淡水

植被物

种数/种

6

10

12

优势种

碱蓬、柽柳

芦苇、白茅、柽柳

野大豆、芦苇、白茅、茵陈蒿、节节草、泥胡菜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造成甲、乙区域植被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试验区内植被恢复状况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

(2)调查甲区域物种丰富度时,在该区域内设置1条样带,每隔20米做一个1m×

1m的样方。

该取样方法是________,其目的是要做到________,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生态修复之前,在乙区域中分布着部分农田,退耕还湿前后,该区域中田鼠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的数值M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数值N较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经过生态修复后,三个区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7分)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可用于病毒检测,也可用于制备疫苗。

利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是否感染某种RNA病毒时,基本操作流程:

提取病毒的RNA→荧光PCR扩增反转录DNA→荧光检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病毒的RNA通常在冰浴条件下进行,目的是抑制________的活性,防止病毒的RNA降解。

荧光PCR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的酶和原料是________。

为保证反应体系只扩增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应先根据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设计________。

(2)荧光染料能掺入DNA双链中发出荧光,在游离状态下不发出荧光。

若检测到荧光量达到某个临界值,则代表阳性,说明________。

若检测出现“假阴性”现象,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某病毒的E蛋白和P蛋白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构建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时,获取某病毒的________插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

通过重组腺病毒感染动物可使其获得免疫力,原因是________。

二、非选择题专题2

6.(7分)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

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

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

(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干细胞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

M可通过________,增加神经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在脑缺血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3)研究发现,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

为进一步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处理

方法

用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

用不含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

用不含线粒体的培养基对________进行培养 

①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ATP水平相对值如图。

由图分析比较可知,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________正常水平,第2组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③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

 。

7.(7分)黄瓜(2n=14)为我国常见蔬菜,有3种不同的苦味类型:

叶和果实均有苦味、叶和果实均无苦味和仅叶有苦味,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等位基因A/a杂合时果实均有苦味,不含苦味基因的黄瓜口感最好。

科学家利用甲(叶、果均不苦)、乙(叶苦,基因型为AAbb)、丙(叶、果均苦)三个纯合品系黄瓜研究苦味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如下表(单位:

株)。

杂交组合

F1

F2

叶、果均苦

叶苦

叶、果均不苦

甲×

30

63

37

90

8

32

乙×

112

36

(1)黄瓜的3种不同苦味类型属于________性状,控制黄瓜苦味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品系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用品系甲与杂交组合甲×

乙、甲×

丙的F1分别杂交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两个杂交组合F1的基因组成,理由是  

(3)SSR是DNA分子上的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在生物的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基因的鉴定。

为选育品质优良的无苦味黄瓜,科研人员利用和苦味基因紧密连锁的SSR02309重复序列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

首先利用PCR技术扩增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后代F2中不同植株的SSR02309,根据电泳检测的图谱分析,应该选取F2(1~10)中的________用于后续培养。

8.(12分)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该类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高于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

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

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回到调定点水平。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导致机体发热。

(1)体温调节的“恒温器”位于________中,SARS-CoV-2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导致________等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量增多。

(2)侵入人体的SARS-CoV-2的特定蛋白可作为________诱导机体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进而产生免疫力。

(3)冠状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增加,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患者需要适量补水增加尿量,以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

(4)疫情期间,多种自媒体发布了众多有关新冠肺炎的言论。

例如:

①1个新冠病毒能够在空气中迅速繁殖为成百上千个;

②可以利用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对患者进行治疗,倡议痊愈者积极捐献血浆。

请从生物学角度对以上言论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9.(10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研究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颈尖

草屑

螺类

贝壳砂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33

52.8

16.7

13

5.5

绿头鸭

1513

98

1

7.3

0.8

7.1

5.6

1.1

鹤鹬

1678

64

50.0

25.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33.3

0.1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米左右;

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

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________。

(2)据表分析调查青脚鹬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该自然保护区是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人类适度干扰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花米草作为“固沙利器”被引入崇明东滩,用作护岸固堤,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互花米草在东滩疯长。

对当地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 

(5)请描述绿头鸭的生态位。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 

协同进化的结果。

10.(9分)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的过程。

它可以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也可以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

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________(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种入0.1mL稀释液。

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答出两条)。

若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1)水;

NADP+

(2)被细胞呼吸消耗或被植物释放出体外;

ATP、NADPH

(3)水光解产生氢离子、氢离子在膜外与NADP+结合形成NADPH、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

(4)保持三种元素的含量稳定

【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

(1)根据图中所示,水光解后产生氧气、H+和电子,故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水;

水光解后电子将NADP+还原为NADPH,故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NADP+。

(2)光反应产生的氧气被细胞呼吸利用或被植物释放出体外;

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可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故图中用于暗反应的物质是ATP、NADPH。

(3)图中水光解产生氢离子,使类囊体腔内氢离子浓度升高,H+顺浓度梯度运输到叶绿体基质中,而氢离子在叶绿体基质中与NADP+结合形成NADPH使叶绿体基质中氢离子浓度降低,同时还可以通过PQ运回到类囊体腔内,这样就保持了叶绿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

(4)光合作用的三个重要物质中含有镁元素、铁元素、铜元素,若三种元素含量降低,则会使光合速率降低。

故应该保持三种元素的含量稳定,以防止光合作用的效率降低。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腔内,该过程产生的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作用与NADP+、H+结合形成NADPH。

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运输到叶绿体基质中的H+可与NADP+结合形成NADPH,H+还能通过PQ运输回到类囊体腔内。

2.【答案】

(1)能;

遵循;

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2)2/3;

2/3

(3)②;

网状翅(或:

网状翅黄体)

(4)

5∶1∶1∶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1)根据实验②的杂交结果,正常翅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果蝇灰体和黄体与性别有关,雌性子代遗传了雄性父本的性状,而雄性子代遗传了母本的性状,这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黄体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后代雌性果蝇为灰体,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

由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①中灰体(♀)×

灰体(♂)→灰体∶黄体=3∶1,即XBXb(♀)×

XBY(♂)→[XBXb(灰体)+XBXb(灰体)+XBY(灰体)]∶XBY(黄体)=3∶1。

F1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4XB/(4XB+2Xb)=2/3。

F1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发生淘汰等自然选择现象,可以认为没有进化,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因此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仍为2/3。

(3)如果进一步探究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A、a)是位于X、Y同源区还是常染色体上,可选实验②中F1网状翅雌果蝇和亲本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如果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为Aa×

aa,后代无论雌雄均有正常翅和网状翅;

如果A、a位于X、Y同源区段,则F1网状翅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与亲本正常翅雄果蝇XaYA杂交,子代雌果蝇全为网状翅(XaXa),雄果蝇全为正常翅(XaYA)。

(4)分两种情况讨论:

首先从4∶2∶2入手,讨论的焦点是雄性,因为雌性无论是哪种基因型,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始终为:

AD∶Ad∶AD∶Ad=1∶1∶1∶1;

雄性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

雄性的基因位置关系为AD在同源染色体的1条,ad在另1条上,如图

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D∶Ad=1∶1。

情况二:

雄性的基因位置关系为Ad在同源染色体的1条,aD在另1条,如图

,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D∶Ad=1∶1。

分别代入棋盘中进行推导分析:

当雄性为

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4∶2∶2。

根据题干信息,“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故确定另一种交配方式中,雄性个体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D∶Ad=1∶1,再代入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5∶1∶1∶1。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显隐性性状的鉴定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概念法: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正交或反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答案】

(1)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拮抗

(2)95%空气加5%CO2;

台盼蓝

(3)抑制;

抑制

(4)实验思路:

比较细胞培养液中加入L-型Ca2+通道阻断剂(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与正常条件培养下的胰岛B细胞在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量。

预期结果:

加入L-型Ca2+通道阻断剂的一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的

【考点】细胞的凋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从作用效果看,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在体外进行胰岛B细胞培养,应将其置于含95%空气(提供氧气)加5%CO2(维持一定的pH和渗透压)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

细胞存活与否可通过台盼蓝染色鉴定。

(3)NO是细胞凋亡的一种重要介质,从表格中可知,NO含量越高,bcl-2含量越低,说明NO可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

高糖+氨基胍组与高糖组相比,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氨基胍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

(4)设计实验证明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实验自变量是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是否开放,因变量是胰岛素分泌量。

实验设计思路为:

预期结果:

加入L-型Ca2+通道阻断剂的一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的。

【分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

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实验结果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两实验组的NO(μmol/L)都升高,并且高糖组最高;

两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都比对照组高,并且高糖组凋亡率最高;

而bcl-2/β-actin值,两实验组都比对照组低,其中高糖组的最低。

据此答题。

4.【答案】

(1)水平;

盐碱度;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等距取样法;

随机取样 

(3)生态修复前(或2002年前)该区域田鼠的环境容纳量;

生态修复后,田鼠的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栖息环境缩小等

(4)丙;

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