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10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 议论文阅读A卷.docx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19议论文阅读A卷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

19议论文阅读(A卷)

一、阅读《珍惜弱点》,回答文后问题。

(14分)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缺点。

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

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也不会裂开。

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

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

事物的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面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大谨小慎。

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定,致使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

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没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

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

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

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

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

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

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

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需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

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者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

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

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处。

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哪两点不同?

(3分)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5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人某方面愈强,则其反方面愈弱的道理。

B.吕布的例子直接证明了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的观点。

C.本文采用层递式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论点。

D.“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理解为:

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

二、阅读《一根牙签能“走”多远》,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

一根牙签能“走”多远

怡然

①读到一位同胞写的一个域外故事。

他在波恩邀请一位德国朋友吃饭,餐毕使用牙签,用完后信手弃于碟中,待服务员来收拾。

而德国朋友用完牙签后,则将其折断为三截,放入手帕,置于公文包内。

何以如此?

原来他要把牙签带回家,放入粉碎机里粉碎。

我们的那位同胞大惑不解,处理一根小小的牙签为啥要如此郑重其事?

德国朋友竟正儿八经地说出一套“理论”来:

牙签的一端像针尖一样锐利,我们剔完牙齿后放入盘碟中,服务员就会扔到垃圾袋里,于是就很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个小窟窿,里面的脏东西就会溢露出来,这样就会弄脏环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牙签被裹在残菜中,一旦被饿极了的狗呀猫呀的动物吃了,便很可能卡住喉咙,那就不道德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清洁人员的手忽然碰上了它,很有可能被刺破皮肤,会流血,不及时进行处理,那就很有可能感染上细菌……

②天哪!

这个德国佬的联想力如此丰富,亏他会想出那么多“可能”,对一根小小的牙签竟如此“小题大做”!

可这无疑把德意志民族的那种严谨、精细、一丝不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令人感佩!

更何况,这并非仅仅他一个人的“多愁善感”“自做多情”。

据说,许多德国家庭都有一种自己动手制作的家用小机器,专门用来粉碎木质、竹质之类的废弃物。

要丢弃的小物件,都会被投入这种小机器里粉碎,然后把渣粉chān和些许肥料,sǎ在花圃或草坪里,用以蓬松土壤。

他们认为,这些来源于自然的东西,当然要回归自然。

呵呵,真是利己利人利自然!

③“细节决定成败”,已逐渐成为一个共识,其实,何尝不能说“细节决定和谐”呢?

这些细节,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说“以人为本”,许多人就以为应该“以我为本”——“我”就是人嘛,就是人民嘛,却很少为别人着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前后的逻辑顺序被颠倒过来,或者不要前半句而只要后半句。

但是,倘人人只想着“人人为我”,而不愿意首先“我为人人”,何来“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并非仅仅是政府、企业的责任,作为每个公民,也都要奉行“以人为本”——多想着他人,以他人的利益为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一点,不正是“人人为我”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吗?

④从牙签之尖利,想到种种“如果”,种种“可能”,想到“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由自己推及他人,以人类推及动物,以社会环境推及自然环境……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与“和谐”相链接,把“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全部涵盖殆尽。

一根牙签能“走”得如此之远,足见人的素质和修养。

不贪图一时的方便,不只考虑个人的眼下利益,而自找麻烦,“没事找事”,不是一种自觉自律,对社会、对环保事业的高度负责吗?

太夸张、太过分了吧!

似乎有一点,可正是这种宝贵的自觉自律,才能让人与人更和谐、人与自然更和谐、社会与环境更和谐。

⑤一隅三反,由此及彼,既然一根牙签能“走”得这样远,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和谐,不就孕育于众多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以及众人的举手之劳间吗?

(选自《杂文选刊》2020年第5期)

5.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把垃圾袋戳出个窟窿()

(2)可能卡住喉咙()

(3)把渣粉chān和些许肥料,sǎ在花圃或草坪里……()()

6.作者由“一个域外故事”引出了怎样的观点?

(3分)

 

7.细读第④段,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分)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中的“走”字加上引号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三、阅读下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

“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

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

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

”我对这个人说:

“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

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

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

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

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

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

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

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

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

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

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

有什么烦恼?

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

现在为什么不能?

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

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

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

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

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

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

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0.人们该怎样演奏快乐?

(3分)

 

11.请谈谈你对第5段中“要相信,仰起头,就会有蓝天!

”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2.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

(2分)

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

(12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

“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

“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

哪有这么快?

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

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

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

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于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

是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

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还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3.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4.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15.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16.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3分)

 

五、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7——21题。

(10分)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奇清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

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

“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

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

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

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

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

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

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

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

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淋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

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⑤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

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

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

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

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

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

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17.第①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9.从结构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2分)

20.第③段中有一个短评“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⑦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2分)

21.读完全文后,给你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分)

 

语文专项集训(十九)

1.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者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或:

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2.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证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或证明了弱点也是强点,弱点也需珍惜)。

4.B5.chuōqiǎ掺撒6.“细节决定和谐”的观点。

7.正是这种宝贵的自觉自律,才能让人与人更和谐、人与自然更和谐、社会与环境更和谐。

8.“走”字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走,而是指由牙签引起的联想过程。

(或:

是思想的行走)9.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10.品味快乐;留住快乐;寻找快乐。

11.只要你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12.示例:

春花凋落,还有金秋收获的希望。

13.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好习惯。

14.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学)游泳;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15.强调了要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就得下工夫。

16.示例一:

课外阅读:

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示例二:

写字潦草:

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很苦恼。

17.增强可读性;引出中心论点。

18.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19.并列关系20.秋波无痕素心如玉21.示例一:

人生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因而要选择欢乐与通气、潇洒与轻松、恭谨与谦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示例二: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不知轻重、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话语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