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43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治疗学歌诀Word格式.docx

下关⊥,风池⊥,合谷⊥,内庭⊥,太冲⊥(先刺远端局部穴发作时轻刺)

(1)眼部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

(2)上颌颧髎,迎香,四白;

(3)下颌翳风,颊车,承浆;

(4)风寒风池,列缺;

(5)风热曲池,尺泽;

(6)气血瘀滞太冲,三阴交;

(7)肝胃火胜行间,阳陵泉。

3、落枕

舒经活络,通经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警钟外公后妻,(小心落枕)。

井钟外公后溪。

(后溪⊥,悬钟⊥,外劳宫⊥,肩井⊥×

↓〇)

  

(1)风寒:

合风。

(合谷,风池);

  

(2)气血瘀:

内关;

  (3)肩痛:

外遇。

外髃.(外关,肩髃);

(4)背痛:

秉天。

(秉风、天宗)。

颈椎病

通经止痛(颈夹脊,手足三阳)

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

(1)外邪内侵风府,合谷,列缺;

(2)气滞血瘀阴郄,膈俞;

(3)肝肾不足肝肾俞,气海;

(4)上肢痛曲池,合谷;

(5)上肢麻少海,手三里;

(6)头晕头痛百会,风池;

(7)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4、漏肩风

通经活络,舒筋止痛(手三阳)

漏肩风阵前谬聊语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阿是穴⊥,条口透承山)

  

(1)肩前部—手阳明:

合谷;

  

(2)肩后部—手太阳:

后溪;

  (3)肩外侧—手少阳:

外关;

手太阴尺泽

  (4)外邪:

风合。

(风池,合谷)

  (5)气血瘀:

内阁。

内膈。

(内关,膈俞)

(6)气血虚:

租期。

足气。

(足三里丅,气海丅)

5、肘劳

舒筋活络,通络止痛阿是穴

阳明曲池、手三里;

太阳小海、阳谷;

少阳天井、外关。

6、腰痛

通经活络止痛(阿是穴、足太阳为主)⊥

  (要)是伟大(阿是穴,委中,大肠俞,)

  

(1)寒湿:

腰阳关;

(2)瘀血:

膈俞、次醪;

  (3)肾虚:

只是申明。

志室肾命。

(肾俞,命门,志室)

  (4)足太阳证:

申脉;

(5)督脉病证:

后溪。

腰椎病:

腰夹脊;

腰骶痛:

次腰俞;

腰眼;

急性腰扭伤:

水沟、后溪、腰痛穴、委中。

坐骨神经痛

舒经活络,通经止痛(足太阳、足少阳)

足少阳型:

腰夹脊,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

足太阳型:

腰夹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

(1)寒湿命门,腰阳关;

(2)瘀血阿是穴,血海;

(3)气血不足足三里,三阴交。

7、痹证

祛邪通痹,活络止痛(阿是穴、局部经)

阿是穴,局部经穴

肩部:

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臑俞穴,

肘部:

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

腕部:

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

大椎,大杼,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

环跳,居髎,秩边,髀关

股部:

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

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

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1)行痹:

割血。

膈血。

(膈俞,血海)

  

(2)痛痹:

肾元。

(肾俞,关元)

  (3)着痹:

足印。

足阴。

(足三里,阴陵泉)

  (4)热痹:

(大椎,曲池)

8、中风

【中经络】:

醒脑调神,疏通经络(督脉、手厥阴、足太阴)

  沟内泉泽焦萎,(人急中经风)。

沟内泉泽交委。

(水沟,内关,极泉,尺泽,三阴交,委中)

太太(太冲,太溪);

  

(2)风痰:

丰谷(丰隆,合谷);

  (3)痰热:

曲庭丰(曲池,内庭,丰隆);

(4)气虚血瘀:

(足三里,气海、血海)

  (5)阴虚:

台风。

(太溪,风池);

(6)上肢不遂:

曲肩手合(肩髃,手三里);

口角口呙斜颊仓;

  (7)下肢不遂:

羊跳悬台(阳陵,环跳、悬钟、太冲,阴陵、风市);

(8)头晕:

天风完(天柱,风池,完骨)

  (9)足内翻:

绝骨,丘墟透照海;

足外翻:

中封、太溪;

足下垂:

解溪、胫上(10)便秘:

水道归来隆沟(见便秘);

  (11)复视:

求风静住。

球风睛柱。

(球后,风池,睛明,天柱)

  (12)尿失禁:

观古迹。

关骨极。

(关元,曲骨,中极)

  【中脏腑】: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督脉、手厥阴)

  关水沟,(水中脏)。

(内关,水沟)

  

(1)闭证:

合井冲。

(合谷,十二井,太冲);

(2)脱证:

神气元。

(神阙,气海、关元)

9、眩晕

  【实证】:

平肝潜阳,和胃化痰(督脉、手足厥阴、足少阳)

  百风冲内关,(实在晕)。

(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太溪行侠。

(太溪,行间,侠溪)

  

(2)痰湿:

头脘阴丰。

(头维,中脘,阴陵,丰隆);

瘀血膈阿。

  【虚证】:

补益气血,益精填髓(督脉、足少阳、背俞穴)

  山里百风(伤)肝肾,(人虚晕)。

(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

  

(1)气血虚:

脾胃气(脾俞,胃俞,气海);

交太悬(三阴交,太溪,悬钟)

高血压

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督脉、足少阳、足厥阴)

百风曲合冲三阴

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肝火亢盛行间;

阴虚阳亢肾俞、肝俞;

痰湿壅盛丰隆、中脘;

气虚血瘀足三里、膈俞;

阴阳两虚关元、肾俞;

心悸内关、神门;

失眠神门、心俞;

头痛印堂、太阳

10、面瘫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攒四百车洋白鱼,捆抡地仓了,(免谈)。

攒四白车阳白鱼,昆仑地仓髎,(面瘫)。

(攒竹,四白,颊车,阳白,鱼腰,昆仑,地仓,颧髎,合谷)

(1)风寒:

风池;

(2)风热:

曲池;

(3)恢复期:

足三里;

(4)人中沟歪斜:

水沟;

(5)鼻唇沟浅:

迎香;

颏唇沟歪斜:

承浆;

乳突痛:

翳风;

舌麻味失:

廉泉;

目合难:

鱼腰、申脉或昆仑;

抬眉难:

攒竹;

流泪:

太冲。

11、痿证

调和气血、濡养筋肉(手足阳明、夹脊)

上肢:

肩髃,曲池,合谷,颈、胸夹脊

下肢:

髀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夹脊(足三阳陵髀三阴)

(1)肺热津伤鱼际、尺泽;

(2)湿热浸淫阴陵泉、中极;

(3)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4)肝肾亏虚肝俞、肾俞;

(5)脉络瘀阻膈俞、血海。

12、痫病:

【发作期】:

醒脑开窍,息风豁痰(督脉、足厥阴、足阳明)

痫发沟百溪涌合冲隆

水沟、百会、后溪、涌泉、合谷、太冲、丰隆

【间歇期】:

化痰通络,息风舒筋(任脉、督脉、足厥阴、足阳明)

痫歇鸠筋间隆冲阳陵。

鸠尾、筋缩、间使、阳陵泉、丰隆、太冲

(1)痰火扰神曲池、神门、内庭;

(2)风痰闭阻风池、中脘、合谷;

(3)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

(4)肝肾阴虚肝俞、肾俞、三阴交;

(5)瘀阻脑络百会、膈俞、内关;

(6)夜发照海;

昼发申脉。

13、癫狂

癫病

理气化痰,清心安神(手足厥阴、督脉)

癫病应神单隆冲

印堂、神门、膻中、丰隆、太冲

(1)肝郁气滞行间、肝俞;

(2)痰气郁结中脘、阴陵泉;

(3)心脾两虚心俞、脾俞;

(4)哭笑无常间使、百会;

(5)纳呆足三里、中脘。

狂病

清心泻火,开窍定志(手厥阴、手少阴、督脉)

狂病苟老丰大龄中冲

水沟、大陵、劳宫、中冲、丰隆

(1)痰火扰神内庭、曲池;

(2)火盛伤阴行间、三阴交;

(3)气血瘀滞膻中、血海。

14、颤证

补益脾肾,化痰息风(督脉、手足少阳)

①四神聪∣IN、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丰隆∣

②百会IN、本神∣、风池IN、合谷∣、三阴交∣、太冲∣

(1)风阳内动大椎、风府;

(2)髓海不足肾俞、太溪;

(3)气血亏虚气海、公孙;

(4)痰热动风中脘、阴陵泉;

(5)颤抖甚者后溪、三间、大椎;

(6)僵直甚者大包△、期门△、大椎↓○;

(7)汗多肺俞、脾俞、气海;

(8)口干舌麻廉泉、承浆。

15、不寐

调理跷脉,安神利眠(督脉、八脉交会穴、三少阴)

  四神照堂,神僧(不)眠。

(四神聪∣,印堂∣,神门∣,照海丅,申脉⊥,安眠)

  

(1)肝火扰心:

行侠(行间,侠溪)

  

(2)痰热内扰:

曲庭丰(曲池,内庭,丰隆)

  (3)心脾两虚:

脾心里(脾俞,心俞,足三里)

  (4)心肾不交:

心脾太水(心俞,脾俞,太溪,水泉)

  (5)心胆气虚:

心内虚。

心内墟(心俞,内关,丘墟)

(6)脾胃不和:

太公主内。

太公足内(公孙,足三里)

16、郁证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督脉、手足厥阴、手少阴)

郁证沟白神内太冲

水沟、神门∣、百会⊥、内关⊥、太冲⊥

肝气郁结膻中、期门;

气郁化火行间、侠溪;

痰气郁结丰隆、廉泉;

心神惑乱通里、心俞;

心脾两虚心俞、脾俞;

肝肾亏虚肝俞、肾俞;

咽部异物天突、照海;

癔性失明四白、光明;

癔性失听听宫、耳门;

癔性失语廉泉、通里;

癔性手瘫曲池、合谷;

癔性足痪阳陵泉、隐白;

癔性意识障碍中冲、涌泉

17、痴呆

调神益智,补肾通络(督脉、足少阳、足少阴)

风百聪神印,足太悬

印堂∣、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足三里丅、太溪丅、悬钟丅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

痰浊上扰丰隆、中脘;

瘀血阻络内关、膈俞。

18、心悸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手厥阴、手少阴)

心巨厥膻内郄神。

内关∣、郄门∣、神门、心俞、巨阙、厥阴俞、膻中

心胆虚怯胆俞、丘墟;

心脾两虚脾俞、足三里;

阴虚火旺肾俞、太溪;

水气凌心膻中、气海;

心脉瘀阻膈俞;

善惊大陵;

多汗膏肓;

烦热劳宫;

耳鸣中渚、太溪;

浮肿水分、阴陵泉

19、感冒

祛风解表(督脉、手太阴、手阳明)

何故(有)太阳,缺大风,(还感冒)?

合谷(有)太阳,缺大风。

(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

肺门(肺俞,风门);

吃池鱼。

尺池鱼(尺泽,曲池);

(3)头痛印堂、头维;

(4)鼻塞迎香;

(5)气虚:

(6)咽喉痛:

少商;

(7)身痛:

身柱;

(8)夹湿:

阴陵泉;

(9)夹暑:

委中

20、咳嗽

【外感】疏风解表,宣肺止咳(手太阴、手阳明)

外咳何肺列天突中府

天突、中府、肺俞、列缺、合谷

风寒风池、风门;

风热大椎、曲池;

咽痛少商↓

【内伤】肃肺理气,止咳化痰(手足太阴)

内咳三阴肺渊天突

天突、肺俞、太渊、三阴交

痰湿侵肺阴陵泉、丰隆;

肝火灼肺行间、鱼际;

肺阴亏虚膏肓、太溪;

咯血孔最。

21、哮喘

  【实证】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背俞穴)

  肺(实)痰烈,吃则定喘。

肺膻列,尺泽定喘。

(肺俞,膻中,列缺,尺泽,定喘)

风门、风池;

大椎,曲池;

(3)痰热:

丰隆、曲池;

  (4)喘甚:

天突

  【虚证】补益肺肾,止哮平喘(手太阴、足少阴、背俞穴)

山里高荒,太远太稀,肺肾定喘(虚)。

三里膏肓,太渊太溪,肺肾定喘

(足三里,膏肓,太渊,太溪,肺俞,肾俞,定喘)

  

(1)肺气虚:

气海、脾俞;

(2)肾气虚:

观音。

关阴(关元,阴谷);

(3)喘甚天突。

22、呕吐

和胃降逆,理气止呕(手厥阴、足阳明、相应募穴)

呕吐胃内三中脘。

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

寒邪客胃上脘、公孙;

热邪内蕴合谷、金津玉液↓;

痰饮内阻膻中、丰隆、公孙;

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

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腹胀气海;

肠鸣脾俞、大肠俞;

泛酸干呕建里、公孙;

食滞梁门、天枢。

23、胃痛

和胃止痛(足阳明、手厥阴、募穴)

  内关(走)三里,中脘(胃痛)。

(足三里,中脘,内关)

  

(1)寒邪:

胃俞、神阙;

(2)食滞:

下梁(下脘,梁门);

(3)肝气犯胃:

太冲、期门;

  (4)气滞血瘀:

膈俞、膻中;

(5)脾胃虚寒:

脾胃关气(脾俞,胃俞,关元,气海)

  (6)胃阴不足:

叫停。

交庭(三阴交,内庭、胃俞)

24、腹痛

通调腑气,缓急止痛(任脉、足阳明、足厥阴)

腹痛下脘天关足三太冲

关元、天枢、足三里、下脘、太冲

  

(1)寒邪内积神阙、公孙;

(2)湿热壅滞阴陵泉、内庭;

(3)气滞血瘀膻中、血海;

(4)脾阳不振脾俞、肾俞

25、胁痛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足厥阴、足少阳)

胁痛期支阳陵足三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1)肝气郁结内关、太冲;

(2)气滞血瘀膈俞、太冲;

(3)肝胆湿热行间、侠溪;

(4)肝阴不足肝俞、三阴交

黄疸至阳胆俞阴阳陵

阳黄:

内庭、太冲;

阴黄:

足三中脘脾;

热甚大椎,呕吐内关,便秘天枢,黄重腕骨。

26、泄泻

  【急性】: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足阳明、足太阴)

急下阴陵上巨,天输水分

(天枢,水分,阴陵泉,上巨虚)

  

(1)寒湿内盛:

神阙;

(2)湿热伤中:

内庭、曲池;

(3)饮食停滞:

下脘、梁门。

  【慢性】:

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任脉、足阳明、足太阴)

慢下公孙天神住山里

(公孙,天枢,神阙,足三里)

  

(1)脾虚:

脾太白(脾俞,太白);

(2)肝郁:

肝俞、太冲;

(3)肾虚:

肾门(肾俞,命门)。

27、痢疾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任脉、手足阳明)

痢疾上巨合枢元

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

湿热痢曲池、内庭;

寒湿痢中脘、气海;

疫毒痢大椎、中冲、十宣;

噤口痢内关、中脘;

休息痢脾俞、肾俞;

久痢脱肛百会、长强。

28、便秘

调理肠胃,行滞通便(足阳明、手少阳)

便秘大肠天归支上巨

(大肠俞,天枢,归来,支沟,上巨虚)

  

(1)热秘:

合庭(合谷,内庭);

(2)气秘:

太中(太冲,中脘);

  (3)虚秘气虚:

脾气(脾俞,气海);

(4)虚秘血虚:

姗姗,三三(三阴交,足三里);

(5)虚秘阳虚:

关神(关元,神阙)。

29、阳痿

补益肾气(任脉、足太阴、相应背俞穴)

阳痿三阴关肾

关元、肾俞、三阴交

肾阳不足命门、腰阳关;

心脾两虚心俞、脾俞、足三里;

惊恐伤肾志室、胆俞;

湿热下注中极、阴陵泉;

失眠多梦内关、神门、心俞;

食欲不振中脘、足三里;

腰膝酸软志室、阳陵泉。

30、癃闭

【实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足太阳、足太阴,相应俞募穴)

隆闭实中极膀秩三阴陵

中极、膀胱俞、秩边、阴陵泉、三阴交

湿热内蕴曲池、委阳;

肺热壅盛肺俞、尺泽;

肝郁气滞肝俞、太冲;

瘀血阻滞曲骨、血海。

【虚证】温补脾肾,益气启闭(足太阳、任脉、相应背俞穴)

癃虚脾肾膀秩关

关元、膀胱俞、脾俞、肾俞、秩边

脾气虚弱气海、足三里;

肾阳虚弱阴谷、太溪;

无力排尿气海、曲骨。

31、消渴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相应背俞穴、足少阴、足太阴)

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胰俞第8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上消太渊、少府;

中消内庭、地机;

下消复溜、太冲;

阴阳两虚关元、命门;

烦渴口干舌燥廉泉、承浆、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合谷、中脘、丰隆、上巨虚;

便秘天枢、腹结、足三里;

多尿盗汗复溜、关元;

视物模糊头维、光明;

头晕百会、上星;

上肢痛麻肩髃、曲池、合谷;

下肢痛麻风市、阳陵泉、解溪;

皮肤瘙痒风池、曲池、血海。

32、月经不调

(任脉、足太阴)

【月经先期】清热调经

关元、血海、三阴交

实热太冲、行间、期门;

虚热太溪;

气虚足三里、脾俞;

量多隐白;

心烦神门;

腰骶痛肾俞、次髎。

【月经后期】温经散寒,行血调经

气海、三阴交

寒实子宫、天枢、地机;

虚寒命门、关元、归来。

【先后无定期】调补肝肾,调理冲任

关元、三阴交、肝俞

肝郁期门、太冲;

肾虚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膻中、内关。

33、痛经

散寒行气,通经止痛(足太阴、任脉)

  交(战)中计了,(实痛惊)。

交(战)中极髎,(实痛经)。

(三阴交,中极,次髎)

  

(1)寒邪凝滞:

鸡归来。

机归地(地机,归来);

(2)气滞血瘀:

太冲、阳陵泉;

  (3)腹胀:

天气(天枢,足三里);

(4)胁痛:

阳光(阳陵泉,支沟);

  (5)胸闷:

内关、膻中。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山里叫,气海(虚痛经)。

三里交,气海(虚痛经)。

(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脾胃(脾俞,胃俞);

(2)肝肾亏:

肾肝太(肝俞,肾俞,太溪);

(3)头晕耳鸣:

悬钟、百会。

34、经闭

(任脉、足阳明)

【血枯经闭】养血调经

(血枯经闭朱山关归)

关元、归来、足三里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气血亏虚气海、脾俞、胃俞;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太溪;

心悸内关、膻中;

纳呆中脘。

【血滞经闭】活血调经

(血滞经闭中极合三阴)

中极、合谷、三阴交

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痰湿阻滞丰隆、阴陵泉;

寒邪凝滞腰阳关、命门;

胸胁胀满膻中、内关。

35、崩漏

(足太阴、任脉)

【实证】:

清热利湿,理气行瘀

  崩实观音山(关元,三阴交,隐白)

  

(1)血热:

血海;

(2)湿热:

(3)气郁:

太冲;

(4)血瘀:

地机。

【虚证】调补冲任,益气调经。

漏虚气足噻(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1)脾气虚:

脾胃败。

脾胃百(脾俞,百会);

(2)肾阳虚:

肾门(腰阳关,命门);

  (3)肾阴虚:

泰然。

太然(太溪,然谷);

(4)盗汗:

阴郄;

(5)失眠:

神门。

36、绝经前后诸症

益肾宁心,调理冲任(任脉、足太阴、相应背俞穴)

关元、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肝阳上亢百会、风池、太冲;

脾肾阳虚足三里、命门;

心肾不交心俞、神门、内关。

37、胎位不正

调整胎位至阴穴

气血虚弱足三里、三阴交、肾俞;

气机郁滞肝俞、行间、足三里。

38、阴挺

补脾益肾,固摄胞宫(督脉、任脉、足少阳)阴挺百气维子

百会、气海、维道、子宫

脾气虚陷足三里、气海;

肾虚关元、肾俞;

湿热下注阴陵泉、蠡沟;

膀胱膨出曲骨、横骨;

直肠膨出会阳、承山。

39、带下病

补肾健脾,清热利湿,固摄止带(足少阳、足太阴、任脉)

带脉、中极、白环俞、三阴交

湿热下注次髎、行间、阴陵泉;

脾虚足三里、脾俞;

阴痒蠡沟、太冲;

带下色红血海、三阴交;

腰部酸痛腰眼、小肠俞;

纳少中脘、天枢。

40、不孕症

【实证】理气化痰,行瘀通络(足阳明、足太阴、相应背俞穴)

实不孕肝归子丰三。

肝俞、归来、子宫、丰隆、三阴交

肝气郁结曲泉、太冲;

痰瘀互结阴陵泉、膈俞;

胸胁胀痛内关、膻中;

经行涩滞血海、合谷;

白带量多次髎、水分;

纳差脘闷中脘、足三里。

【虚证】补益肝肾,温通胞脉(任脉、足阳明、相应背俞穴)

虚不孕关气归子肾三

关元、气海、归来、子宫、肾俞、三阴交

肾虚太溪、命门;

头晕耳鸣百会、然谷;

腰膝酸软腰眼、阴谷。

41、缺乳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足阳明、任脉)

  膻中乳根少泽。

(膻中,乳根,少泽)

主脾胃。

足脾胃(脾俞,胃俞,足三里);

太内(太冲,内关);

  (3)食少便溏:

天中(天枢,中脘、足三里);

失血多肝膈俞(4)胸胁胀:

期门;

  (5)胃脘胀:

足中(足三里,中脘、内关);

42、遗尿

健脾益肺,温肾固摄(足太阴、任脉、背俞穴)

  中计光输叫怨(遗尿)。

中极胱俞交元。

(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关元)

  

(1)肾气不足:

肾俞、命门、太溪

  

(2)脾肺气虚:

肺气足(肺俞,脾俞、气海,足三里);

心肾失交通里、大钟;

(3)肝经郁热:

蠡沟、太冲;

梦多:

百神(百会,神门);

小便频数列缺、百会×

43、小儿惊风

【急惊风】醒脑开窍,镇惊息风(督脉、足厥阴)

急惊风勾引何冲

水沟、印堂、合谷、太冲;

(印堂灯火灸、承浆灯火灸)

外感惊风风池、外关、曲池;

痰热惊风大椎、丰隆、十宣;

惊恐惊风神门、四神聪;

口噤颊车;

痰多丰隆;

热盛大椎、十宣↓。

【慢惊风】健脾益肾,息风镇惊(任脉、督脉、足阳明)

慢惊应肾气太足筋缩

印堂、筋缩、肾俞、气海、足三里、太冲

脾肾阳虚神阙、脾俞、肾俞;

肝肾阴虚肾俞、肝俞、太溪。

百日咳肺列风(门)隆

初咳:

合外;

痉咳:

天突、孔最;

恢复:

太渊、太白、脾俞、足三里;

痰中带血:

鱼际、孔最、膈俞;

咳吐频繁:

内关、内庭;

羸弱:

气海、膏肓、足三里。

44、小儿积滞

健脾和胃,化积消滞(足阳明)

儿积下完天书朱山腹结

下脘、腹结、天枢、足三里

乳食内积中脘、胃俞;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腹胀痛气海、太冲;

呕吐内关;

烦躁不安神门、三阴交。

45、小儿脑性瘫痪

健脑益聪,化瘀通络(督脉、足少阳、足阳明、夹脊穴)

小儿脑瘫夹脊合悬足三聪百

百会、四神聪、夹脊、合谷、足三里、悬钟

痰瘀阻络膈俞、血海、丰隆;

语言障碍通里、廉泉、金津、玉液;

颈软天柱;

上肢瘫肩髃、曲池;

下肢瘫环跳、阳陵泉;

腰部瘫软腰阳关。

46、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育阴潜阳,安神定志(督脉、足厥阴、足少阴)多动百印神门风冲溪

百会、印堂、风池、太冲、太溪、神门

阴虚阳亢三阴交、侠溪、太冲;

痰热内扰大陵、丰隆;

烦躁不安照海、神庭;

记忆力差悬钟;

盗汗阴郄、复溜。

47、瘾疹

疏风和营(手阳明、足太阴)

  何故委屈割血—瘾疹。

合谷委曲膈血。

(合谷,委中,曲池,膈俞,血海)

  

(1)风邪:

外风(外关,风池);

 

(2)胃肠结热:

梳理。

枢里(天枢,足三里);

(3)血虚风燥:

三三(足三里,三阴交);

(4)湿邪:

阴交(阴陵泉,三阴交);

(5)呼吸困难天突;

恶心呕吐内关。

痤疮内庭曲池阳白合谷大椎颧

肺经风热:

少商、尺泽、风门;

湿热蕴结:

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痰湿凝滞:

脾俞、丰隆、三阴交;

冲任不调:

血海、膈俞、三阴交。

48、蛇串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痛(局部穴、夹脊穴)

  阿是挟击(蛇)。

(阿是穴,夹脊)

(1)肝经郁热:

侠溪,行间;

(2)脾胃湿热:

阴陵泉,内庭;

(3)瘀血阻络:

血海、三阴交。

49、神经性皮炎

祛风止痒,养血润燥(阿是穴、手足阳明)

顽癣风是合曲血

阿是穴、合谷、曲池、血海、风市

风热太渊、风池;

肝郁化火肝俞、太冲;

血虚风燥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50、斑秃

养血祛风,活血化瘀(手太阴、足少阳)

斑秃渊风百

百会、风池、太渊、阿是穴

血虚风燥足三里、血海。

51、痄腮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手少阳、手足阳明)

痄腮外合车一角

翳风、角孙灯火灸、颊车、外关、合谷;

温毒在表风池、少商;

热毒蕴结商阳、曲池、大椎;

温毒内陷劳宫、曲泉、大墩;

睾丸肿痛太冲、曲泉;

高热大椎、商阳;

神昏抽搐水沟、十宣、十二井。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