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17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2调节系统阀门检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阀壳

ZG15Cr2Mo1

阀盖

20Cr3MowVA

阀盖螺栓

数量规格

14—M24×

100

12—M30×

16—M56×

210

材料

20Cr1Mo1VNbTiB

阀碟阀座材料

30CrMo1V

阀碟与阀座配合直径mm

φ275

#1—#3:

170

#4:

150

440

350

阀杆最大行程mm

95

55

40.52

145

135

阀杆

直径mm

50

75

1Cr11MoV

预启阀

行程mm

15

6

10

30

2.主汽阀检修及质量标准:

2.1.主汽阀的作用:

汽轮机保护装置动作后,快速切断汽轮机进汽,以保证机组的安全。

2.2.主汽阀解体检修

2.2.1.由热工专业人员拆下热工信号线、阀杆位置反馈杆及其他热工附件。

2.2.2.断开主汽阀顶部溢汽管。

2.2.3.测量主汽阀阀杆下部连接槽面与联轴节两半环顶部间隙,作为修前记录。

2.2.4.测量并记录弹簧室弹簧予紧间隙(即上导向套下端面与下导向套上端面间隙)。

2.2.5.拆开阀杆与油动机活塞杆联轴节。

2.2.6.活动主汽门阀杆,测量主汽门(包括预启阀)行程,并做好记录。

2.2.7.拆除压力密封头螺栓,取下压板,测量阀体下端面与压力密封头下端面间隙。

2.2.8.拆除主汽阀阀盖螺栓及销紧套筒固定螺栓,吊下主汽阀阀盖,取出阀盖齿形密封垫。

2.2.9.依次取出主汽阀止动圈、压紧环、V形密封环,将销紧套筒吊出。

注意:

吊出销紧套筒时,切忌来回转动套筒,以防阀芯结合面拉伤。

2.2.10.将主汽阀连同阀杆外套筒一并吊出,取出阀杆外套筒下部齿形密封垫。

2.2.11.吊出主汽阀滤网,用专用盖板将主汽阀口盖好。

2.2.12.旋下阀芯盖板螺栓,卸下阀芯盖板,旋下预启阀芯,退下主汽阀芯,取下阀芯防转销,抽出主汽阀杆。

2.2.13.将油动机活塞杆顶部螺母防转销取下,旋下螺母,取出阀杆位置反馈板。

拆下油动机油管接头,用白布包好。

2.2.14.拆下油动机与弹簧室连接螺栓,将油动机整体拆下。

2.2.15.主汽阀弹簧室解体。

松开弹簧室下部螺栓,依次取出导向套、弹簧座及弹簧。

2.3.主汽阀的清理和检修

2.3.1.将拆下的主汽阀各部件作好标记,用煤油或金属清洗剂清洗干净,用纱砂布沾透平油去除毛刺、锈蚀。

2.3.2.阀芯的检修清理

2.3.2.1.检查阀芯表面有无锈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表面有无裂纹、麻点,重点检查阀口接触部位硬质合金表面有无裂纹,与底口接触是否光滑,并将阀芯涂红丹粉与底口对研,检查360°

全周接触,必要时予以研磨或更换。

2.3.2.2.着色检查予启阀阀芯表面及底口表面、防转凸耳有无裂纹和机械损伤,检查予启阀芯与底口接触情况及接触面角度,必要时予以研磨。

检查予启阀芯内螺纹有无磨损、机械损伤等,必要时予以更换。

2.3.2.3.检查阀芯与阀芯盖板连接螺栓有无损伤、滑扣,必要时重新功丝。

2.3.2.4.检查阀芯盖板防转槽、螺栓孔有无机械损伤及裂纹情况。

2.3.2.5.测量阀芯与销紧套筒配合间隙,必要时研磨销紧套筒内表面,以保证要求之间隙。

2.3.2.6.检查阀杆防转销表面有无裂纹、磨痕,磨损严重时予以更换。

2.3.2.7.检查予启阀丝扣予阀杆丝扣配合间隙,方法是:

将阀杆垂直竖立,把予启阀芯旋到阀杆上一直到底,然后松开一圈,在阀芯顶部装上百分表,向上提予启阀芯,测量记录阀芯在阀杆上的行程,就是其配合间隙。

2.3.3.阀杆的检修与清理

2.3.3.1.清理阀杆表面,用着色渗透法对下列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裂纹、磨损。

a)阀杆联轴节凹槽

b)阀杆头部螺纹

c)阀杆销子孔

d)阀杆锥形密封面

如果发现裂纹及严重变形时,应予以更换。

2.3.3.2.检查测量阀杆有无弯曲。

2.3.3.3.仔细检查阀杆锥形自密封面有无裂纹、凹点及其它损伤。

着色检查与底口是否360°

接触,必要时上车床修整密封面。

车床加工密封面会增大阀门行程,调整阀门行程时应予以考虑。

2.3.4.压力密封头及其它部件检修

2.3.4.1.清理压力密封头本体,消除毛刺锈垢,用磁粉或着色渗透法检查密封头本体全部内外表面及槽孔有无裂纹。

若在密封头内的密封环上发现裂纹,应立即更换新的密封环。

2.3.4.2.检查压力密封套内密封表面有无蒸汽冲刷、磨损、锈蚀痕迹,涂红丹检查密封环45°

锥形密封面与阀杆密封面接触情况,如达不到360°

全周接触,可对密封环、锥形面或门杆密封面进行研磨处理,直至接触良好。

2.3.4.3.检查压力密封头内套筒表面有无蒸汽冲刷、锈蚀、磨损痕迹,如表面损伤严重,应予以更换。

通常压力密封头内上下套筒、密封环无须拆下,若有严重缺陷时,必须将其更换。

2.3.4.4.用内径百分表精确测量压力密封头上下套筒内径,与相应部位阀杆外径比较,得出配合间隙。

间隙小于规定值,应对内套筒进行衍磨。

衍磨时切忌损伤密封面。

2.3.4.5.检查压力密封头内套筒封口边缘是否完好,套筒是否松动。

如果套筒松动及封口边缘损坏应予以修整。

2.3.5.主汽阀阀座检修

2.3.5.1.检查阀座(底口)有无冲刷、腐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阀座表面有无裂纹。

2.3.5.2.涂抹红丹粉,检查阀芯与阀座接触情况,若未达到360°

全周接触,应对底座进行研磨处理。

2.3.5.3.检查底座封口是否完好,阀座有无松动。

如果封口损坏或底座松动,应予以更换。

2.3.6.主汽阀壳体检修

2.3.6.1.定期对主汽阀壳体进行全面磁粉探伤检查,若发现裂纹,应增加检查次数。

2.3.6.2.磁粉检查重点部位:

阀体进出口、凸缘、焊缝截面变化交接线、机加工与非机加工交接线等部位。

2.3.7.主汽阀滤网检查

2.3.7.1.检查滤网上有无锈渣及其它异物,如有应取下并分析原因。

2.3.7.2.检查滤网角焊缝有无裂纹、开焊、气孔、夹杂、松动等。

2.3.7.3.检查网丝有无磨损、断头、变形,检查铆钉头有无开裂、磨损。

2.3.8.销紧套筒的检修

2.3.8.1.用着色渗透法检查销紧套筒表面有无裂纹,重点检查上部螺栓孔及两侧防转销孔。

2.3.8.2.检查销紧套筒侧部有无磨损、拉伤、蒸汽冲蚀痕迹。

若有应予以修整。

2.3.8.3.检查防转销点焊处有无开裂,销体是否松动。

2.3.8.4.检查防转销头部有无磨损、拉痕。

测量防转销与阀芯防转槽配合间隙。

2.3.9.主汽阀螺栓的检修

主汽阀螺栓有四种,包括主汽阀阀盖螺栓、销紧套筒固定螺栓、阀芯盖板螺栓及压力密封套螺栓。

2.3.9.1.将全部螺栓、螺母、垫圈用煤油清洗干净,彻底清除污垢、锈蚀、毛刺。

2.3.9.2.检查螺栓、螺帽丝扣有无缺损或裂纹。

2.3.9.3.检查螺杆是否弯曲。

2.3.9.4.检查弹簧垫圈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

2.3.9.5.由金属监督人员对所有螺栓、螺帽、螺杆作硬度检查、磁粉着色探伤。

必要时作光谱和金相检查。

若发现不合格螺栓,必须更换新件。

新的备件必须作光谱、硬度、金相检查。

2.3.10.主汽阀弹簧室部件检查

2.3.10.1.检查弹簧有无裂纹、损伤,测量记录弹簧自由长度,必要时进行弹簧压缩试验。

2.3.10.2.仔细检查弹簧室、导向套、内外滑动面有无卡涩、磨损、裂纹,测量记录配合滑动间隙。

2.4.主汽阀回装

2.4.1.确认主汽阀各种记录齐全并符合标准,各种备件、密封件齐全,经专责人及专业验收合格后方可组装。

2.4.2.按主汽阀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回装。

2.4.3.回装时注意V型密封圈的方向,切勿装反。

2.5.主汽阀的质量标准:

2.5.1.主汽阀芯、预启阀及阀杆在全行程内上下活动灵活、无卡涩,预启阀行程15mm,主汽阀杆总行程95mm。

2.5.2.阀杆表面应光滑无锈蚀、无积垢、无裂纹、无磨损,丝扣完整光洁、无毛刺。

阀杆弯曲度≯0.05mm。

2.5.3.阀杆对应内套筒处外径95

mm,上内套筒内径95

mm,下内套筒内径95

mm。

阀杆与上内套筒配合间隙0.30~0.38mm。

阀杆与下内套筒配合间隙0.38~0.48mm。

2.5.4.主汽阀阀芯与销紧套筒配合间隙0.60~0.78mm。

主汽阀阀芯外径300

mm,销紧套筒内径300

2.5.5.阀杆外套筒膨胀间隙3mm。

2.5.6.阀杆顶部螺纹与预启阀芯内螺纹配合间隙2.3mm。

2.5.7.阀芯导向槽与销紧套筒导向键配合间隙0.4~0.6mm。

2.5.8.门杆联轴节半环顶部与阀杆下部连接槽端面间隙12.7±

0.25mm。

2.5.9.弹簧室弹簧予紧量25mm。

2.5.10.主汽阀阀芯、预启阀芯、阀座表面应光滑无毛刺、锈垢、无裂纹,阀芯与阀座应保持360°

全周接触,接触面应均匀、连续。

2.5.11.门杆内套筒及密封环表面应光滑、清洁、无锈蚀、无裂纹、无磨损伤痕,阀杆锥形面与密封环应360°

2.5.12.主汽阀壳体、阀座、上下内套筒、销紧套筒、密封环、齿形垫及其它部件表面应无伤痕锈蚀、无裂纹、无变形,导向键无磨损,阀座及阀杆内套筒无松动现象。

2.5.13.滤网表面无裂纹、锈渣、无吹损及变形,焊缝无开裂。

2.5.14.所有螺栓、螺帽符合金相检查标准。

2.5.15.阀杆漏汽及疏水孔畅通、无堵塞。

3.高压调节汽阀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3.1.高压调节汽阀的作用:

调节汽轮机的进汽量,以适应负荷的需要。

3.2.高压调节汽阀的解体

3.2.1.由热工专业人员拆下热工信号线、阀杆位置反馈杆及其他热工附件。

3.2.2.拆开高压调节阀门杆溢汽管接头。

3.2.3.测量弹簧予紧高度(既上导向套下端面与下导向套上端面间隙)。

3.2.4.拆除油动机活塞杆与传动连杆连轴节,拆开活塞杆位置反馈杆。

3.2.5.取出传动杠杆销轴,使传动连杆与高调门操纵座彻底脱开,将传动连杆整体吊出。

3.2.6.测量记录高调门机械位置指示。

3.2.7.拆除辅助弹簧室固定螺栓及其下端盖螺栓,将弹簧室外壳、弹簧、弹簧座依次吊出。

3.2.8.拆除辅助弹簧座定位套,取下辅助弹簧室支架下部固定螺栓,吊出支架。

3.2.9.拆下高调门阀杆与十字头防转销(实际无此销),固定阀杆,旋下十字头。

3.2.10.活动阀杆,检查测量高压调节阀行程。

3.2.11.拆卸阀杆汽封套上部法兰,测量法兰下端面与汽封套上端面距离。

3.2.12.拆除阀盖螺栓,旋出锥销(2个),取下阀盖,取出齿形密封垫。

3.2.13.拆除压盖螺栓,取出压盖。

3.2.14.依次取出止动块、压紧环及密封环,将销紧套连同阀杆、阀芯一并吊出。

用专用盖板将阀口盖好。

3.2.15.固定销紧套,抽出调门门芯。

3.2.16.旋出调门门芯压紧螺母,取下阀芯。

3.2.17.退出阀套销子,取下调节阀套,取出汽封套、隔离套检查。

3.2.18.拆下油动机油管接头,用白布包好。

将油动机活塞杆上部螺帽松下。

拆下油动机与弹簧室连接螺栓,将油动机整体拆下解体。

3.2.19.高调阀弹簧室解体。

3.2.20.清理检查阀杆光滑,测量其弯曲,测量阀杆与汽封套配合间隙、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并做好记录。

3.2.21.清理检查阀芯及予启阀芯用涂红丹的方法检查接触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研磨。

3.2.22.金相人员检查调门底口、阀芯、门杆、阀室及弹簧有无裂纹,如发现裂纹应修补,必要时更换备件。

阀室检查重点部位为焊缝、变径等。

3.3.高压调节阀的清理和检修

3.3.1.将拆下的高压调节阀各部件作好标记,用煤油或金属清洗剂清洗干净,用纱砂布沾透平油去除毛刺、锈蚀。

3.3.2.阀芯的检修清理

3.3.2.1.检查阀芯表面有无锈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表面有无裂纹、麻点,重点检查阀口接触部位硬质合金表面有无裂纹,与底口接触是否光滑,并将阀芯涂红丹粉与底口对研,检查360°

3.3.2.2.着色检查予启阀阀芯表面及底口表面有无裂纹和机械损伤,检查予启阀芯与底口接触情况及接触面角度,必要时予以研磨。

3.3.2.3.检查阀芯防转槽、销孔有无机械损伤及裂纹情况。

3.3.2.4.测量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必要时研磨阀套内表面,以保证要求之间隙。

3.3.3.阀杆的检修与清理

3.3.3.1.清理阀杆表面,用着色渗透法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裂纹、磨损。

3.3.3.2.检查测量阀杆有无弯曲。

3.3.4.密封套检修

3.3.4.1.检查密封套内密封表面有无蒸汽冲刷、磨损、锈蚀痕迹,通常密封套无须拆下,如表面损伤严重,应予以更换。

3.3.4.2.用内径百分表精确测量密封套内径,与相应部位阀杆外径比较,得出配合间隙。

3.3.4.3.检查密封套封口边缘是否完好,套筒是否松动。

3.3.5.高压调节阀阀座及予启阀座检修

3.3.5.1.检查阀座(底口)有无冲刷、腐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阀座表面有无裂纹。

3.3.5.2.涂抹红丹粉,检查阀芯与阀座接触情况,若未达到360°

3.3.5.3.检查底座封口是否完好,阀座有无松动。

3.3.6.高压调节阀壳体检修

3.3.6.1.定期对高压调节阀壳体进行全面磁粉探伤检查,若发现裂纹,应增加检查次数。

3.3.6.2.磁粉检查重点部位:

3.3.7.销紧套筒的检修

用着色渗透法检查销紧套筒表面有无裂纹。

检查销紧套筒侧部有无磨损、拉伤、蒸汽冲蚀痕迹。

3.3.8.高压调节阀螺栓的检修

高压调节阀螺栓有两种,包括高压调节阀阀盖螺栓、调节阀内压盖固定螺栓。

3.3.8.1.将全部螺栓、螺母、垫圈用煤油清洗干净,彻底清除污垢、锈蚀、毛刺。

3.3.8.2.检查螺栓、螺帽丝扣有无缺损或裂纹。

3.3.8.3.检查螺杆是否弯曲。

3.3.8.4.检查弹簧垫圈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

3.3.8.5.由金属监督人员对所有螺栓、螺帽、螺杆作硬度检查、磁粉着色探伤。

3.3.9.高压调节阀弹簧室部件检查

3.3.9.1.检查弹簧有无裂纹、损伤,测量记录弹簧自由长度,必要时进行弹簧压缩试验。

3.3.9.2.仔细检查弹簧室、导向套、内外滑动面有无卡涩、磨损、裂纹,测量记录配合滑动间隙。

3.4.高压调节汽阀的回装

3.4.1.检查调门各种记录完整、准确,并符合要求,经专责人及专业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回装

3.4.2.按高调阀解体的相反顺序回装。

3.4.3.回装完毕后调整连接杆来保证弹簧予紧高度

3.5.高压调节汽阀的质量标准

3.5.1.主汽阀芯、预启阀及阀杆在全行程内上下活动灵活、无卡涩,预启阀行程6mm,阀杆总行程66mm(60+6)。

3.5.2.阀杆表面应光滑无锈蚀、无积垢、无裂纹、无磨损,丝扣完整光洁、无毛刺。

◆阀杆外径50

mm,阀杆汽封套内径50

阀杆与汽封套配合间隙0.32~0.40mm。

◆高调阀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0.50~0.64mm。

#1~#3高调阀阀芯外径170

mm,阀套内径170

mm;

#4高调阀阀芯外径150

mm,阀套内径150

阀杆汽封套膨胀间隙3mm。

3.5.3.阀杆汽封套膨胀间隙3mm。

3.5.4.隔离套与阀芯配合尺寸:

#1~#3高调门阀芯外径转动值2.8~3.1mm,#4高调门2.5~2.8mm。

当调门阀芯一平面与隔离套完全接触时,另一面允许间隙0~0.30mm。

3.5.5.十字头顶端与辅助弹簧座下端间隙3.5mm。

3.5.6.弹簧室弹簧予紧量25mm。

3.5.7.高压调节阀阀芯、预启阀芯、阀座表面应光滑无毛刺、锈垢、无裂纹,阀芯与阀座应保持360°

3.5.8.高压调节阀壳体、阀座、汽封套、销紧套、隔离套、阀套、压盖、V形密封圈、齿形垫及其它部件表面应光滑清洁、无伤痕锈蚀、无裂纹、无变形,导向槽无磨损,阀座及阀杆汽封套无松动现象。

3.5.9.所有螺栓、螺帽符合金相检查标准。

3.5.10.阀杆漏汽及疏水孔畅通、无堵塞。

4.中压调节汽门的检修

4.1.中压调节汽门的作用

控制中压缸的进汽量。

4.2.中压调节汽门的解体

4.2.1.由热工人员拆除热工信号线及阀杆位置反馈模件。

准备加热装置及加热棒。

4.2.2.断开中调门门杆溢汽管(三根)。

4.2.3.测量弹簧室上导向套下端面与下导向套上端面间隙,既为弹簧予紧高度并做好记录。

4.2.4.取下传动杠杆与油动机传动杆三处销轴,将杠杆放稳。

4.2.5.活动中调门门杆,检查测量中调门行程。

4.2.6.拆下中联门大盖螺栓(热松),将杠杆、阀盖、阀杆、阀芯组合体一并吊出,放在专用支架上,取出阀盖齿形密封垫,用专用盖板将阀口盖好。

4.2.7.取下杠杆与阀杆连接销轴,拆下传动杠杆。

4.2.8.拆下中调门十字头防转销,固定阀杆,将十字头旋下。

4.2.9.拆除杠杆支架下端面螺栓,将杠杆支架吊走。

4.2.10.拆卸门杆汽封法兰,测量法兰下端面与汽封套上端面距离。

4.2.11.将中调门阀芯从阀盖套筒中退出,取下阀芯套筒,取出汽封圈。

4.2.12.解体中调门。

旋下门芯压紧螺母,取出中调门阀杆及预启阀阀芯。

4.2.13.拆除油动机活塞杆与传动杆联轴节,拆开活塞杆位置反馈杆。

4.2.14.取出传动杠杆销轴,使传动连杆与高调门操纵座彻底脱开,将传动连杆整体吊出。

4.2.15.拆下油动机油管接头,用白布包好。

4.2.16.中调门弹簧室解体。

4.2.17.清理检查中调阀阀杆、阀芯、予启阀芯等有无毛刺,用细纱布打磨见金属本色。

测量阀杆弯曲、阀杆与汽封套间隙,并做好记录。

4.2.18.检查阀室有无异物并清理,通知金相人员阀室探伤。

如有裂纹应进行挖补处理。

重点部位是焊缝、变径等。

4.2.19.通知金相人员对门杆、阀芯、予启阀芯、底口、弹簧、螺栓、螺帽等进行探伤、打硬度等金相检查

4.3.中压调节汽阀的清理和检修

4.3.1.将拆下的中压调节汽阀各部件作好标记,用煤油或金属清洗剂清洗干净,用纱砂布沾透平油去除毛刺、锈蚀。

4.3.2.阀芯的检修清理

4.3.2.1.检查阀芯表面有无锈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表面有无裂纹、麻点,重点检查阀口接触部位硬质合金表面有无裂纹,与底口接触是否光滑,并将阀芯涂红丹粉与底口对研,检查360°

4.3.2.2.着色检查予启阀阀芯表面及底口表面、防转销有无裂纹和机械损伤,检查予启阀芯与底口接触情况及接触面角度,必要时予以研磨。

4.3.2.3.检查阀芯盖板丝扣有无损伤、滑扣,必要时修整。

4.3.2.4.检查阀芯盖板防转螺栓、螺栓孔有无机械损伤及裂纹情况。

4.3.2.5.测量阀芯与阀套配合间隙,必要时研磨阀套内表面,以保证要求之间隙。

4.3.2.6.检查阀芯防转槽与阀套防转销配合情况,表面有无滑痕,损伤。

4.3.3.阀杆的检修与清理

4.3.3.1.清理阀杆表面,用着色渗透法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裂纹、磨损。

4.3.3.2.检查测量阀杆有无弯曲。

4.3.4.密封套检修

4.3.4.1.检查密封套内表面有无蒸汽冲刷、磨损、锈蚀痕迹,如表面损伤严重,应予以更换。

通常密封套内密封环无须拆下,若有严重缺陷时,必须将其更换。

4.3.4.2.用内径百分表精确测量密封套内径,与相应部位阀杆外径比较,得出配合间隙。

4.3.4.3.检查密封套封口边缘是否完好,套筒是否松动。

4.3.5.中压调节汽阀阀座(预起阀座)检修

4.3.5.1.检查阀座(底口)有无冲刷、腐蚀、机械损伤,用着色渗透法检查阀座表面有无裂纹。

4.3.5.2.涂抹红丹粉,检查阀芯与阀座接触情况,若未达到360°

4.3.5.3.检查底座封口是否完好,阀座有无松动。

4.3.6.中压调节汽阀壳体检修

4.3.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