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74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CU转入转出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十七、感染性心内膜炎

十八、其它心血管系统情况

十九、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二十、重症胰腺炎

二十一、大出血

二十二、严重创伤、多发伤无急诊手术指征

二十三、急性神经系统损伤

二十四、急性重症肌无力

二十五、其它神经内科情况

二十六、重症感染、脓毒症

二十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十八、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二十九、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

三十、垂体危象

三十一、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三十二、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三十三、肾上腺危象

三十四、急性重症肝炎

三十五、急性中毒

三十六、溺水

三十七、中暑

三十八、电击(含雷击伤)

三十九、其他急性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致伤性因素所致的损伤 

四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四十一、 

原因不明的急性昏迷、晕厥、抽搐等 

四十二、普通外科 

疾病转入ICU标准

(一)腹部外伤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3)胃十一指肠术后

(4)急性肠梗阻或肠扭转术后

(5)化脓性胆管炎术后

(6)普外科其他需转入ICU的病种

1、门脉高压分流或转流等大手术后

2、消化系统肿瘤根治术后;

3、腹主动脉瘤介入和手术后;

4、腹腔间隔综合征影响心功能或其它脏器功能;

5、短肠综合征需较长时间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四十三、骨科疾病转入ICU标准

四十四、颅脑外科疾病转入ICU标准

四十五、胸外科疾病转入ICU标准

四十六、妇产科疾病转入ICU标准

四十七、各外科系统术前高危患者转入ICU标准

四十八、术后高危患者转入ICU标准

四十九、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第二部分 

一、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

收入指征:

不明原因或急性因素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后,均应收入ICU继续进行监护与治疗(不包括病程晚期的心脏停博及暂不能搬动者)。

转出指征: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不再需要对呼吸、循环等各项参数进行严密监测,也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二、各种类型休克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有下列休克的基本临床表现

收缩压<10.7Kpa(80mmHg),或原收缩压降低4Kpa(30mmHg)以上,并伴有下列二项:

1、意识障碍;

2、皮肤湿冷;

3、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400ml或<17ml/h;

4、代谢性酸中毒。

(二)各类型休克(低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经扩容及初步病因治疗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者。

休克纠正,无继发性损伤存在,病情基本控制。

三、急性呼吸衰竭

有引起急性缺氧和/CO2潴留的病因存在并以下之一:

1、一般鼻导管吸氧不能纠正低氧。

2、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不能立即纠正而需要一段时间或进一步治疗。

3、引起其它系统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

4、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

5、需要基本呼吸监测和支持治疗及更高级的呼吸支持治疗

呼吸困难、紫绀完全缓解,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血气分析大致正常,不吸氧情况下可能满足机体基本需要,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四、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

多次住院,经呼吸支持治疗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伴

1、此次呼吸功能不全较前有加重的趋势

2、一般鼻导管吸氧不能纠正低氧

3、引起急性发作的病因不能立即纠正而需要一段时间或进一步治疗

4、引起其它系统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

5、有进一步加重的需要高级呼吸支持可能

6、需要基本呼吸监测和支持治疗及更高级的呼吸支持治疗

呼吸衰竭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紫绀完全缓解,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血气分析大致正常,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五、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存在引起ALI/ARDS急性因素;

(二)临床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紫绀的急性发作;

(三)血气分析有下列任何一项异常者:

1、PH值<7.30;

2、PaO2<8Kpa(60mmHg);

3、PaCO2>6.66Kpa(50mmHg);

4、SpO2<90%;

(四)慢性呼吸功能失代偿,需要开放气道机械通气者。

呼吸困难、紫绀完全缓解,血气分析大致正常,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6、重症哮喘

转入指征: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1、呈端坐呼吸,伴有焦虑,烦躁,大汗淋漓或意识改变;

2、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20次/分,哮鸣音响亮,弥漫或减弱至无;

3、如果患者能配合检查,则最大呼气峰流速(PEFR)<60升/分,最大呼气流量(PEF%)<50%,4、5、常伴有高碳酸血症或需要机械通气;

6、即使接受了"

充分的"

治疗后,仍可再次出现严重发作及需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全身性激素治疗,其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度到危及生命;

7、临床上有任何致命性发作的表现;

8、开始治疗后重症发作的表现持续存在;

9、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治疗15~30min后PEF<

50%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10、吸入60%氧浓度时PaO2<

8.0kPa;

PaCO2>

6.7kPa;

11、全身衰竭、呼吸微弱、意识模糊或嗜睡;

昏迷或呼吸停止。

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纠正,稳定24小时。

具有原发病基础及诱因且具有以下情况之一:

1、呼吸衰竭(标准见教科书);

2、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和精神障碍(兴奋或抑郁);

3、出现其它系统功能改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4、出现酸碱平衡紊乱或电解质失调。

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意识状态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大致正常,不吸氧情况下可能满足机体基本需要,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具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同时伴有以下之一:

1、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功能明显改变;

2、出现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

3、出现胸痛、发绀、呼吸困难、晕厥、休克等表现之一

4、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D-二聚体、CT、MRI、DSA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中有两项支持肺栓塞的诊断,或有三项不能排除肺栓塞的诊断。

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症状明显缓解,血气分析大致正常,不吸氧情况下可能满足机体基本需要,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胸部X线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改变,有或无胸液。

且伴有以下之一者: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呼吸道疾病加重,并有脓痰,有或无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或湿罗音:

4、白细胞>

10×

109/L或<

109/L,有或无核左移;

5、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6、经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标本培养到病原菌浓度≥l×

105cfu/ml(半定量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1×

104cfu/ml(+~++),防污染标本毛刷(PSB)或防污染BAL标本≥l×

103cfu/ml(+);

7、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或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8、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9、血清嗜肺军团菌直接荧光抗体阳性并抗体滴度增高。

呼吸困难、紫绀完全缓解,肺部干湿性罗音大部或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血气分析正常,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细菌学检查两次以上为阴性,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呼吸频率>

40次/分或>

30次/分持续6小时以上或≤8次/min;

2、SPO2在吸入50%氧气时<90%;

3、动脉血PCO2增高并有呼吸性酸中毒;

4、胸部物理治疗或吸痰频率小于2小时一次;

5、有、无创机械通气;

6、长期带气管切开管或无人工气道但需人工排痰

7、气道严重病变。

呼吸困难、紫绀完全缓解,肺部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病因得到明显纠正或治愈,血气分析正常,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细菌学检查两次以上为阴性,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十一、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

1、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组患者(见表1);

2、可疑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持续并伴有急性心梗早期心电图变化);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表1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心绞痛类型

发作时

ST↓幅度

持续

时间

TnT/TnI

低危险组

初发,恶化劳力型,无静息时发作

≤1mm

<

20min

正常

中危险组

A:

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绞痛,但48小时内无发作者(多数由劳力型心绞痛)进展而来

B:

梗死后心绞痛

>

1mm

正常或轻度升高

高危险组

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

升高

注:

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危险度分层上调一级,若心绞痛是由非梗死区缺血所致时,应视为高危险组;

②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0%,应视为高危险组;

③若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返流、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SBP≤90mmHg),应视为高危险组;

④当横向指标不一致时,按危险度高的指标归类,例如:

心绞痛类型为低危险组,但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

1mm,应归入中危险组。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稳定,心肌酶正常;

(二)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明显改善,无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并发症,不再需要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十二、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衰竭

1.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2.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水肿;

3.心源性休克;

4.急性心包填塞(心脏压塞)。

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等症状得到控制,不再需要进行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

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2、临床上有症状或并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快速心律失常或慢性心律失常。

3、对频发室性或房性早搏是否收入ICU,应请示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含主治医师)决定。

心律失常基本控制。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1、血压显著增高:

收缩压>

200mmHg,舒张压>

110mmHg以上;

2、靶器官急性损害的表现(之一):

(1)视力模糊,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2)胸闷,心绞痛,心悸,气急,咳嗽,甚至咯泡沫痰;

(3)尿频,尿少,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4)一过性感觉障碍,偏瘫,失语.严重者烦躁不安或嗜睡.

(5)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征象:

发热感,多汗,口干,寒战,手足震颤,心悸等;

血压控制正常或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Kpa(90mmHg),症状消失。

1、动脉压升高:

原来血压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张压达16Kpa(120mmHg)以上,平均动脉压常在20.0~26.7kpa(150~200mmHg)之间;

2、颅内压增高:

由脑水肿引起。

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4、癫痫发作:

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5、阵发性呼吸困难:

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6、其它脑机能障碍的症状:

如失语、偏瘫等;

7、实验室检查可见:

脑脊液压力增高(诊断已明确时禁作),细胞和蛋白含量也可增高。

脑电图可见弥散慢波或/和癫痫性放电。

颅脑CT扫描可见因脑水肿所致的弥漫性的白质密度降低。

血压基本控制,意识状态明显好转,颅内高压症状消失,癫痫得到控制,呼吸困难消失。

具有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之一(1+1):

临床表现:

1、胸痛:

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胸痛,呈刺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大汗淋漓,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

2、休克:

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精神紧张或晕厥,四肢末端湿冷;

3、胃肠道症状:

若夹层波及主动脉远端,病人可有腹痛,呕吐,呕血及便血。

系夹层血肿压迫肠系膜动脉引起缺血性结肠炎所致。

4、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若血肿累及颈动脉或无名动脉开口处,可表现一时性脑缺血,甚至脑卒中。

5、肢体无脉或脉搏减弱:

此系血肿累及无名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或髂总动脉并压迫其开口处所致。

6、其他:

血肿压迫临近脏器而出现相应器官受压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哮喘等。

如果血肿发生在主动脉的近端,可引起主动脉瓣的相对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有时主动脉夹层血肿向脏器溃破可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辅助检查:

1.X线表现:

(1)正、侧位胸部平片可见上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局部或广泛性膨隆,如能观察到主动脉内膜的钙化影与主动脉外缘的距离增宽(正常为3mm),则提示有夹层动脉瘤的可能。

(2)主动脉邻近的器官,如气管、食管或腹部脏器受膨隆的主动脉推压移位。

(3)心影增大,搏动减弱提示心包积血或心衰。

(4)夹层动脉瘤破入左侧胸腔,表现为迅速增加的胸腔积液

2.心血管造影:

在主动脉影膨隆部分,注射造影剂后显示主动脉腔变窄,主动脉壁增厚。

造影剂可通过主动脉壁上的裂口进入动脉夹层,使真假腔显示为两条平行的致密管道影,其中有一细的透亮线影分隔。

若夹层动脉瘤假腔内有血栓,则不能或不完今为造影剂所充盈。

3.超声检查:

显示主动脉内的双腔改变。

4.CT表现:

(1)钙化的内膜从主动脉壁向腔内移位5mm以上。

增强后可见撕脱的内膜片呈线样的低密度影。

(2)增强后显示真假两腔,其各自的密度与血流速度、有无血栓形成有关。

通常假腔的强化与排空均较真腔延迟。

5.MRI表现:

(l)直接征象是显示主动脉内的内膜瓣和真假双主动脉腔。

真腔和假腔的鉴别主要取决于两者的血流速度不一。

真腔血流速度快表现为流空的无信号改变,假腔因流速慢常出现信号。

内膜瓣则为真、假两腔之间的窄条状较低信号影。

由于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与其间的内膜瓣对比明显,易于观察内膜的撕裂口。

(2)间接征象是主动脉腔受压失去正常形态。

如假腔内为血栓所充填,可表现为动脉壁局部增厚。

(3)心包积血或胸腔积血,表现为T1加权和T2加权均为高信号强度改变。

(4)夹层动脉瘤可直接破入肺或胸腔,MRI扫描时可见到夹层动脉瘤旁的肺组织内出现成片的高信号影,应高度警惕夹层动脉瘤已破入肺内。

生命体征平稳,心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纠正,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各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得到明显控制或处于稳定期。

1、常引起严重和迅速的瓣膜损害,造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返流;

2、多个器官和组织的转移性感染和脓肿的出现;

3、形成瓣膜口狭窄,可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障碍;

4、演变成难治性心力衰竭;

5、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或再发者。

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纠正,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各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得到明显控制或处于稳定期。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

1、成人BP<40次/min或>120次/min;

2、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持续监测;

3、周围循环灌注不良或持续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

4、心律失常难以纠正,影响血流动力学;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降压)>

48小时;

6、抗凝和溶栓后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7、失血、低血容量、全身性感染但未达严重休克阶段;

8、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未彻底解除;

生命体征平稳,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停止或用量非常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纠正,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各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得到明显控制或处于稳定期。

19、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有明确急性肾功能不全之病因,并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

(一)尿量:

24h尿量<400ml(<17ml/h)或无尿;

(二)血清钾>6.0mmol/L及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等高血钾表现;

(三)血肌酐、尿素氮急剧增高。

(一)尿量增多,血钾、尿素氮、肌酐等有关实验室指标逐日下降或趋于正常,高血钾所致严重心律失常基本控制。

(二)经监护治疗而病情发展需长期透析治疗。

同时具备下列两条者:

(一)有暴饮暴食、腹部外伤或胆道系统疾病史;

(二)临床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

(三)伴有以下一条表现者:

1、有剧烈和弥漫的腹痛或休克表现;

2、高热、腹胀,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腹腔穿刺液为血性液体或酱油色液体,穿刺液淀粉酶升高;

4、升高的血淀粉酶突然下降,血糖升高,血清钙磷浓度下降;

5、B超提示胰周渗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肠腔积液积气;

6、CT提示胰腺肿大、边界模糊,胰腺实质密度不均匀;

7、急性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胰腺炎症控制,坏死感染组织吸收、局限,器官功能恢复,生命体征稳定。

(一)出血性疾病引起的严重急性出血并发症:

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或颅内出血等;

(二)上消化道出血:

突发大量呕血,或出现低血压,收缩压<10.7Kpa(9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者;

(三)咯血引起突发窒息或呼吸困难、紫绀等危重症状;

(四)产科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经抢救生命体征未平稳,或出血原因未完全控制者;

(五)各部位创伤后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如肝、脾破裂,肾挫裂伤,血胸等。

出血基本控制,经观察24—72小时,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早期并发症。

严重创伤、多发伤,伤后24小时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收缩压<10.7Kpa(80mmHg);

(二)有窒息史,呼吸异常,需开放气道或行机械通气治疗;

(三)有心脏骤停者;

(四)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有瞳孔散大,或仍表现为意识障碍者;

(五)多发伤,伤情危重者。

生命体征平稳,观察24--72小时,无严重早期并发症。

附:

多发伤诊断标准:

受伤部位

伤情

颅脑损伤

颌面损伤

胸部外伤

腹部损伤

骨盆骨折

上肢

下肢

软组织损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颅底骨折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

气胸、血胸、连枷胸、膈疝、心或纵膈气肿(无论有否肋骨骨折)

腹腔内脏器损伤

伴有后腹膜血肿而致休克

肩胛骨或长骨骨折

长骨骨折伴有广泛的挫伤或撕裂伤

表中2项或者2项以上合并存在,即为多发性损伤;

但仅有上肢损伤合并下肢损伤而无休克表现者,不能作为多发性损伤。

(一)有引起急性脑功能障碍的病因且伴有

1、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意识状态逐渐加重

3、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

(二)暂不够手术指征的脑血管病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者

(三)有可能突然加重的脑血管病变或畸形

(四)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及影响呼吸循环中枢的急性损伤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病因得到控制或消失,无需呼吸支持。

1、病情加重,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而致呼吸困难时;

2、出现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等需基本或高级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呼吸肌无力得到缓解,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无需呼吸肌辅助通气后24-72小时仍平稳者。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一)中枢抑制达到威胁气道通畅和痰液引流;

(二)突然意识丧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下降>2分);

(三)癫痫反复发作或者发作时间延长;

癫痫持续状态;

(四)Gasgow昏迷评分<

10或有继续恶化可能;

(五)侵入性监测(如颅内压);

(六)低体温<

35度持续>

1小时或持续高热>

39度;

(七)新发进展性卒中;

(八)脑出血、脑栓塞累及呼吸、循环中枢需支持治疗;

(九)脑血管急症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的栓塞或出血。

二十六、重症感染、脓毒症、败血症

(一)具有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心率增快、血常规改变等;

(二)伴有以下征象之一者:

1、感染灶累及某一器官;

2、血容量不足或休克;

3、血培养致病微生物阳性;

4、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或MODS/MOF。

感染控制,全身中毒征象消失,微生物培养阴性;

器官功能恢复,生命体征稳定。

具有引起DIC的病因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

(一)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如紫癜、血泡、皮下血肿、采血部位出血、手术创面出血、外伤性出血和内脏出血等。

(二)临床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功能障碍的不同症状,如呼吸困难、少尿、无尿、恶心、呕吐、腹部或背部疼痛、发热、黄疽、低血压、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昏迷)及各种精神神经症状。

(三)血小板低于10万/mm3。

(四)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延长3秒以上。

(五)纤维蛋白原低于150mg/dl。

(六)3P试验(+),血清FDP值>

20μg/dl。

(七)其它提示有可能为DIC的实验室检查。

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出血倾向得到明显缓解,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血小板、3P实验、FDP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恢得正常。

各科室危重病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