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344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知识要点及测试Word下载.docx

拉丁语随着罗马的征服与扩张不断向外传播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丝绸之路”

东方传入西方

胡椒、肉桂等调味品,珠宝、丝绸等奢侈品;

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

西方传入东方

阿拉伯人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作用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计数法并加以改进

12世纪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6世纪其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阿拉伯人的成就

数学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世界上第一部代数学著作由阿拉伯人写成

医学

拉齐斯著有的《医学著作》和依本·

西拿著有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之作

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马可·

波罗

1271年,马可·

波罗开始前往中国;

到达中国后,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在中国生活17年

《马可·

波罗行纪》

波罗行纪》中,记录了马可·

波罗在东方的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象形文字

产生时间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产生地区

古代埃及

含义

用图形表示事物

载体

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

主要使用者

僧侣和书吏

埃及的象形文字对后来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用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头部呈三角形的“笔”在湿软的泥板上“写”的字,由于落笔处印痕深宽,提笔处却较为细狭,一笔一画形似楔子,故称之为楔形文字

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基人创造的一种古代文字,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产生背景

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

创始人

乔达摩·

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是有因果;

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主要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磐节

传播

公元前3世纪时,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向外传播

方向

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中国南部地区

基督教

1世纪

中东的巴勒斯坦一带

生活在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相传为耶稣

叫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就会升入“天堂”

复活节、圣诞节

圣诞节

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天定为“圣诞节”

公元纪年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11世纪分别以罗马、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伊斯兰教

7世纪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默德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主要节

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日(伊斯兰教三大节日)

经典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中世纪,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宗教教义迎合深处苦难中人们的精神上要求;

统治集团利用并大力扶持

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

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闻名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人,他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

他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他知识渊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学与戏剧

诗歌

《荷马史诗》

体裁

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作者

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整理

内容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价值

它是世界文学名作,又是研究希腊历史的重要史料

戏剧

《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著名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以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文学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著名建筑

麦加大清真寺

概况

坐落在现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巴黎圣母院

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建筑特色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二)剖析重点、难点

1.世界古代史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国名

时间

同期中国的政权

春秋战国时期

亚历山大帝国(又称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4世纪

战国时期

公元2世纪

东汉—两晋时期

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

两晋—明朝时期

阿拉伯帝国

公元750年

唐朝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公元15世纪

明清时期

2.世界主要建筑艺术风格

建筑风格

中国古典建筑

罗马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特点

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多使用石头屋顶和圆拱,并用复杂的骨架结构来建筑拱顶

结构轻盈、纤细、大量使用小尖塔,并装置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窗。

造型风格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

代表建筑

中国故宫建筑群

圣索非亚大教堂

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图片

3.世界古代文字

名称

甲骨文

字母文字

产生地点

埃及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中国

腓尼基人

商朝时期

特点、价值

用图形表示事物;

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

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

用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头部呈三角形的“笔”在湿软的泥板上“写”的字,由于一笔一画形似楔子,故称之为楔形文字。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或甲骨上的象形文字;

它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创造的一种古代文字,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对照表

古代战争名称

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

希腊战胜波斯侵略军

这三次战争反映了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

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公元前4世纪后期

建立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但是帝国昙花一现

罗马帝国的扩张

从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开始

到2世纪时疆域达到最大,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5.世界三大宗教

出现地区

主要教义

建筑特点

悉达多(释迦牟尼)

宣扬“众生平等”;

尖塔、拱门,整个建筑优美,肃穆

中东的巴勒斯坦

高而尖。

整个建筑轻盈,雅致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穹顶,整个建筑坚固、厚重

6.古代世界文化成就

类别

文化代表

所在国家

重要成就、表现及其影响

科学

古希腊

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整理。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俄底浦斯王》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天方夜谭》

阿拉伯半岛

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名篇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建筑

沙特阿拉伯

麦加城坐落在今沙特麦加城中心,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寺内尖塔高耸,洁白庄严肃穆,是穆斯林朝觐的必拜圣地

法国巴黎

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是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是一座典型哥特式建筑,装饰有精美的雕刻

(三)学法指导

1.选择题

逆向类型

逆向类型的选择题也可以看作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近年来在历史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应该说几乎年年都有。

这类选择题答题的关键在审题,千万不能将逆向看作是正向,否则错误率是相当高的;

同时它着重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例】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可·

波罗经历的事情?

 (  )

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B.在中国生活了17年

C.出使日本  D.与热那亚人作战

【答案】C

史论类型

史论类型的选择题是常见的,它也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类型的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来讲,主要是求答历史事件(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目的、性质、影响、作用、意义等,是对一些史论的考查,也包括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全面的掌握知识主干部分的意识。

做好这类选择题需要对知识理解到位,并具有较好的历史感悟能力。

【例】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暴力的冲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答案】A

2.材料解析题

图片材料

有人把材料题称作信息题,那么图片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

做图片材料题要认真观察图片,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要和书本上的知识密切地联系,思路要开阔些,但不要偏离题目的主题。

【例】

请回答:

(1)上面是三种古代文字,请你说说它各属哪种古文字?

(2)这些文字的创造者是谁?

指出这些文字产生的大致时间和地点。

(3)以及这些文字对后来的文字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识图能力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题意得知是古代世界的三种著名文字,从它们书写的特点中辨别出名称,并从文字的发展过程认识它们的作用。

【答案】

(1)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

(2)苏美尔人,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代埃及人,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

腓尼基人。

(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材料解析题回答方式

表述成文

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解析题对文史学科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下笔之前必须要通篇阅读题目呈现的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意整理思路,形成小论文,而且有一定的字数要求。

做这类材料题不妨先列出提纲,之后将其串写成文。

【例】在学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以及他们的作用”这一内容,你认为东西方相互关系的主流是战争、冲突还是和平共处、友好往来?

你认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什么历史意义?

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

要求:

回答应表述成文。

限250字左右,超过300个字要扣分

【解析】此题是在学习了《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两课后,考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结合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侧重于分析和平共处与交流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现在世界形势,要求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思考自己能为国际交流作出怎样的贡献。

此题比较适合学生发挥,考查了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参考答案】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虽然会发生战争与冲突,但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是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和友谊;

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民族文化,作为学生,我们要有国际意识、开放和交流协作意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作为国际交流的使者,必须要学好各门文化知识。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抓住机遇,努力拼搏,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测评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下图是在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获冠军的孙英杰胜利抵达终点时的情景。

马拉松长跑比赛由来与以下哪场战争有关?

(  )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罗马的扩张战争

2.以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最早出现的是(  )

A.埃及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3.下图的人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他的王国,直至印度边界。

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

他是谁?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4.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是(  )

A.凯撒  B.安东尼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5.罗马帝国的疆域不包括今天欧洲的哪个国家?

A.西班牙  B.意大利  C.土耳其  D.俄罗斯

6.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了不同文化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他们”指的是(  )

A.中国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罗马人

7.今天的0、1、2、3等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两河流域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印度人

8.“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

波罗行纪》  D.《俄底浦斯王》

9.汉朝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城市,与它同时期的大城市是(  )

A.英国伦教  B.美国华盛顿  C.古罗马城  D.日本东京

10.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11.下列文字中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  D.金文

12.在西亚已经出土数百万块泥版文书,它们是研究西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这些文书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13.西方的拉丁文字最早起源于(  )

A.希腊字母  B.腓尼基字母  C.西亚居民早期字母  D.埃及字母

14.下边的这幅画与以下哪个人物有关(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玄奘

15.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16.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17.麦加与以下哪种宗教关系密切(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8.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19.欧洲戏剧的故乡是(  )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20.欧洲最著名的为盲人所作的著名文学作品是(  )

A.《荷马史诗》  B.《伊尼特》  C.《天方夜谭》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1.古希腊著名悲剧《俄底浦斯王》的作者是(  )

A.索福克勒斯  B.阿里斯托芬  C.埃斯库罗斯  D.莎士比亚

22.《天方夜谭》主要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

A.埃及  B.阿拉伯  C.印度  D.中国

23.他是古希腊科学家,他以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

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普林尼  C.阿基米德  D.荷马

24.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又被称为禁寺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麦加大清真寺  C.圣索菲亚大教堂  D.泰姬陵

25.轮船虽然是用钢材制作的,但是它可以在水面上行驶而不会沉入水下,这都是因为浮力定律的关系。

发现了这一规律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阿基米德  D.普林尼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2分)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

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该帝国同中国间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

元朝时有一个意大利人就大致沿着这条路线来到中国,这个人是谁?

(5)在这条贸易通道上,有哪些东西从东方传到了西方?

又有哪些东西从西方传到了东方?

(6)该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往是在何时?

这一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

27.比较下列三例古代建筑(13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建筑的名称是什么?

坐落于何处?

请你说说它的建筑艺术风格。

(2)乙建筑的名称是什么?

(3)你能举出一例与乙建筑风格相同的建筑吗?

(4)丙建筑是什么?

你能谈谈以丙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吗?

28.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

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分)

(1)在古代各国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举出两次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交往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1.波斯帝国形成的时期大致相当于我国的(  )

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战国时期

2.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在波斯大军与雅典军队大战前夕,雅典军队统帅米太亚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

“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

关键就在你们。

”希波战争的起因是(  )

A.希腊城邦对波斯的征服与挑衅  B.希腊城邦的混战给波斯以借口

C.波斯对希腊城邦的征服与挑衅  D.雅典海军进军小亚细亚

3.在历史上,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曾多次被外族征服,其中有①罗马帝国②波斯帝国③亚历山大帝国等,按其被征服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4.距今1800多年前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