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282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摘编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书上的“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相同,但它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观念的载体,在书中具有不同的涵义。

B.“道”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存着,既无固定的形体,也无适且的称谓,我们无法用感觉知觉去直接接触到它。

C.老子设定“道”是无形的,是因为他认为“道”是“不可名”的,如果“道”有了名,它就会被限定住了。

D在老子看来,“道”是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着外在的力量而改变的永久常存的实有存在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说老子“道”的三个义涵,然后较深入地分析了它的第一个义涵。

B.文章中“道”的命名问题,巧妙引出“道”是永久存在的无形之物这一特征。

C.文章第三段引用《老子》里的话,意在说明“常道”“常名”不可言表的特性。

D.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道”的变动产生天地万物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道”这个字来指称具有无限件的“道”,只是一种勉强的命名方式,更恰当的名称还有待人们去发明。

B.通常情况下,客观存在的亊物如果不被命为某个名称,那么它就不会被该名称限定住而存在其他命名的可能性。

C.如果认同并坚持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观念,就可能造成用孤立、静止、片而的观点看问题。

D.“道”这个不断变动的实存体,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万物还是由它所创生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

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之时。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

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

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

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

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

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

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

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

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

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

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热毛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

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

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

一个小卒问:

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

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

几个人就惊惧去扶蓝翎爷。

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杀人啦!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忽然寂静了下来。

霎时间,这就围满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窃窃私语着……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

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

B.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高超的武艺,以及表达了对我国民间奇人的敬佩之情的主题。

C.小说中除了刻画“剃刀侠”“蓝翎爷”,还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这是为了衬托“剃刀侠”,因为小说只对剃刀侠进行了侧面描写。

D.小说没有直接写“蓝翎爷”与“剃刀侠”相遇,而是先由“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过渡进而来到“剃刀侠”身边,由“剃刀侠”给他剃头,引出“剃刀侠”的打抱不平,这样设计使情节跌宕起伏,真实耐读。

5.小说开头一、二段文字描写有什么特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分)

 

6.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鲜明对比,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

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

除大理评事,迁寺丞。

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居数月,改参知政事。

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

“盗不足虑。

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

”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

“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

”事遂寝。

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

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

育曰:

“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臣曰:

“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

”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

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

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

”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

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夏人既称臣,而并边种落数侵耕为患。

庞籍守并州,欲筑堡备之。

育谓:

“要契未明而亟城,则羌人必争,争而受患者必麟府也。

”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骁将郭恩,而太原将佐皆得罪去。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

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

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

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晚年在西台,与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遗事至数百篇。

体素羸,少时力学,得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饵之,大醉,一夕而愈。

后数发,每发数十日乃已。

已而卒,年五十五。

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

列传五十》,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遂寝 

寝:

平息B.陷骁将郭恩陷:

陷害

C.因事与仲淹忤 

忤:

抵触D.和丹砂饵之饵:

服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B.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C.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D.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宋朝时“甲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一档为甲科,二档为乙科。

B.“除”“迁”是古代官职变动的常用词语。

“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迁”指调动改派官职,“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

C.“庆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众大臣拟定,每位皇帝使用一个年号,新皇帝登基常常改变年号。

D.“山东”在秦汉时期一般指崤山以东地区,宋朝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也被称作山东,二者都与现在山东省的地理范围不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绶以很严重的罪名陷害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因为他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们想轻判,吴育却认为应该判死罪,最终向绶被判流放南方。

B.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谏官刘元瑜诬陷吴育,说他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这导致吴育被发配到延州。

C.吴育聪颖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

他遇事不随意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没人能够阻止他执行。

D.本文以具体事例和人物语言,体现出吴育直言敢谏、刚直不阿、忠心为国的可贵品格,他的谥号“正肃”是对其品格的最好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

少英伟,好书剑。

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

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

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

帅受赂,反捕真。

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

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

真击走常,杀仲刚。

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

海寇邵宗愚陷广州。

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

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

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

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广人赖以完。

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

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

成奴缚成以出。

真予之钞。

缘海叛者皆降。

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

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

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

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

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

“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

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曰:

“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

易乱为治者,上也;

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

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

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

”真顿首谢。

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

已,转山东参政。

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

事竣,仍莅山东。

九年致仕。

(选自《明史·

何真传》,有删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

秦亡后,汉高祖封其为南

越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B.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C.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D.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在成年后举行冠礼时取的,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

一般来说名与字之间是有关联的,如诸葛亮,字孔明,“亮”和“孔明”是同义的。

B.“右丞”,官名,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

自汉至金有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

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

C.“顿首”,指磕头。

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是平辈之间的拜礼。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有时也指获取官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称,指官员就职上任。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

元末盗贼蜂起,他因此弃官返乡,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

他击败黄常,收复惠州;

击败海寇邵宗愚,收复广州;

击败熊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

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朝廷,官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

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

14.把下面的句子以及课文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3分)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5~16题。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5.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一二句借游人总述,称夸赞江南好,进而劝告客居、隐居的人在此久居直到年老。

B.景点的选择,极富江南水乡特点,既有景,又有游人的感受。

C.“垆边人似月”一句用的是借代,写卖酒少女的美丽动人,以此写出江南的景人皆美。

D.全词描摹江南水乡是风光宜人的胜地,抒发自己客居于此的得意之情。

E.一般写游子,都写思乡断肠,这首词却反其意而用之,独具新意。

如果不到年老就回到家乡,会无限遗憾,以此表达词人愿久居江南的心愿。

16.请分析作者为了表现江南的美,采取了哪些艺术手法?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

(2)过也,;

更也,。

(3),。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子在川上曰:

“,。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三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②评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

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③一些古代文人,当理想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时,就会选择隐居,避开人群,开始在大自然中求田问舍,寻求心灵上的寄托。

④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⑤老去,尤其是孤独地老去,实在是人生中最最残酷的事情。

纵使富可敌国,奴仆环侍,也只能落得个孤苦伶灯、芳华凋零的结局,真可谓生荣死哀。

⑥美国试图通过解决流动性危机来解决支付性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借更多的债来解决债务危机,这种求助力度越大,危机扩散幅度就越深,持续时间也越长。

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④⑥D④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C.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教育部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D.特洛伊安斯卡亚及其研究小组利用机器学习创建了一份基因相互作用图,将已经为人熟知的少数自闭症风险基因的相互作用跟数千个其他未知基因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寻找其中的类似之处。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3分)

A.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惑叹。

B.令嫒知书达理,聪明颖悟,好学上进,理在又秉承父志,走上了研究金文的道路,实在是令人羡慕,可喜可贺!

C.笔者仅是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的,我也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

D.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现,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在世上经营,都想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

然而,__①__,先哲就有“六不合作”的选择标准。

所谓“六不合作”即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不与没有使命感的人合作,不与没有人情味的人合作,不与负能量的人合作,不与没有人生原则的人合作,不与无感恩之心的人合作。

__②__,真正辨别起来就困难了,__③__,才能达到识人识面又识心的效果。

22.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面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下法。

示例:

画面:

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

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

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面面一:

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面外音一:

面面二:

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面外音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对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有人点赞,认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超越了个人之爱,是大爱,是留给女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人拍砖,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太苛刻,很不尽人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

请你权衡、思考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2.D【解析】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

3.A【解析】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

4.D

5.特点:

繁华热闹。

作用:

①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②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特点;

③前后照应,与后文人群“寂静”“围观”形成对比。

(每个要点1分,共3分)

6.①形体上:

蓝翎爷体肥身重;

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

②身份地位上:

蓝翎爷前呼后拥;

剃刀侠势单力薄。

③处世态度上:

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

剃刀侠淡泊名利,处变不惊,

自甘寂寞。

(答出两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6分)

7.B【解析】B陷,意思应为“攻陷”。

8.C【解析】原文断句应为: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

育论辨不已,乃请曰:

“臣所辨者,职也;

顾力不胜,愿罢臣职。

9.C【解析】考查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年号,故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10.B【解析】“这导致吴育被发配到延州”,“发配”属对原文“判延州”中的“判”理解不当。

此处“判”是古代表示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可译为“做……通判”“管理”

之意。

11.C

12.D【解析】致仕,不是指做官,而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13.A【解析】元末盗贼蜂起并非他弃官的原因。

14.略

【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